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方法评估,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患者压在谵妄发生、演变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北海市人民医院综合ICU住院期间发生谵妄的成人患者,排除诊断谵妄后24 h无超声测量ONSD记录的患者。将谵妄发生前测量的ONSD记为ONSD0,谵妄发生24 h内测量的ONSD记为ONSD1,在ONSD1后复查的ONSD记为ONSD2。根据ONSD1大小将患者分为高压组(ONSD1>5 mm)和正常组(ONSD1≤5 mm);根据谵妄的结局将患者分为治愈、好转和未好转组,计算并比较不同预后3组患者ONSD2较ONSD1下降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谵妄发生后液体平衡与ONSD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最终4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高压组40例(发生率为93.0%),正常组3例;治愈23例,好转13例,未好转7例。在高压组中,11例有ONSD0和ONSD1记录,ONSD1显著高于ONSD0〔mm:5.88±0.61比5.34±0.57,95%可信区间(95%CI)为-0.85~-0.23,P=0.003〕;37例有ONSD1和ONSD2记录,治愈组ONSD2较ONSD1下降的比例显著高于好转组和未好转组〔(12.04±6.20)%比(5.68±4.10)%、(0.17±3.96)%;95%CI分别为2.37~10.33、6.41~17.31,P值分别为0.003、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ONSD2较ONSD1下降的比例与液体平衡量呈负相关(r=-0.42,95%CI为-0.66~-0.10,P=0.012)。结论高压在ICU谵妄患者中高发,压下降越明显谵妄结局越好。动态测量ONSD能为谵妄防治提供有用信息。

  • 标签: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谵妄 颅内压 颅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早期CT影像特征与的相关性,及其对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单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1例。采用患者术前的最后一次CT影像,测量中线移位程度、获取中线两侧的CT值;记录患者术中监测初始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中线移位程度、中线两侧平均CT值比值与值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其评估增高(>22 mmHg,1 mmHg=0.133 kPa)的准确性。结果21例患者术前CT显示中线移位距离为0.2~1.6(中位数1.0,四分位数间距:0.9)cm、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为1.0~1.4(1.1±0.1),术中初始值为11.0~45.0(24.3±8.3)mmHg。相关性分析显示,中线移位距离和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均与呈现正相关(r=0.44,r=0.58 ;均P<0.05)。采用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评估增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采用中线移位距离评估增高的AUC为0.64。结论初步研究显示,颅脑创伤患者的CT影像特征与水平相关。采用中线两侧CT均值比值评估增高的准确性不低于利用中线移位距离评估的准确性。

  • 标签: 颅脑损伤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颅内压 无创颅内压评估
  • 简介:摘要监测在神经重症的治疗中十分重要,目前主要有无创和有创两种方法,各具优点,有创监测虽为监测的金标准,但缺点明显,无法广泛应用。视神经鞘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增高时视神经鞘直径(ONSD)会出现增粗,故超声监测ONSD判断升高是一种无创、简便、易行且可以床旁重复操作的方法。本文就国内外超声监测ONSD判断高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颅内压 颅内高压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 简介:摘要经多普勒(TCD)可以动态无创地监测和评估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而(ICP)是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临床工作中一直在探索一种准确、方便的无创ICP监测方法,由于TCD具有床旁无创、低廉快捷的优势,并且通过TCD检测脑血流频谱还可间接评估ICP变化,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结合ICP监测技术和TCD技术,并整合既往文献中基于搏动指数建立ICP评估模型的公式方法,就TCD脑血流频谱评估ICP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颅脑损伤 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造影评估脑血流循环时间(cerebral blood flow circulation time,CCT)探索不同程度时CCT的变化规律,为无创监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10例增高的出血性脑卒中或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在有创(invasive intracranial pressure,iICP)增高时(>20 mmHg)及降至正常时(≤20 mmHg)分别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测量并分析CCT,比较不同iICP时CCT的差异,分析CCT与iICP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同一患者病变侧CCT在iICP增高时较iICP正常时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4±2.58)s对(6.48±1.91)s,P=0.002]。②出血性脑卒中或急性颅脑创伤患者iICP增高时,病变侧与非病变侧C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4±2.58)s对(9.01±3.22)s,P=0.809]。③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呼吸、心率、二氧化碳分、体温、GCS评分与CCT无相关性(均P>0.05),年龄、平均动脉压与CCT存在中等程度相关(r=0.518、0.463,P=0.023、0.046)。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T是高压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OR=0.7,95%CI=0.47~0.95,P=0.036)。Logistic回归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0.588~0.912)。结论超声造影无创评估CCT可以反映出血性脑卒中或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情况,CCT对高压有预测价值。当患者实施iICP监测条件受限,或后期拔出有创监测探头但仍需要评估时,CCT的改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超声造影 颅内压 脑血流循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改变,明确床旁超声检测量视神经鞘管直径(ONSD)能否准确评估颅脑损伤患者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3—9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每例患者均测量ONSD值并行头颅CT检查,比较ONSD值与头颅CT检查结果,分析两者之间的阳性率的统计学意义及对两者进行一致性研究。结果超声测量ONSD值的阳性率为85%,CT显示阳性率为75%,通过配对卡方检验结果认为超声测量ONSD与CT评估增高两者检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进行一致性检验说明两者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管直径可用于评估成人颅脑损伤患者变化。

  • 标签: 床旁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颅脑损伤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侧脑室引流管测压进行实时(ICP)监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脑室型有创ICP监测传感器置入术的28例患者,同时采用压力传感器连接侧脑室外引流管测量脑脊液传导压力(P1),通过临床监测数据采集软件系统每分钟实时采集P1和同期监测的有创ICP数据,每频段连续采集30 min,分析和对比2组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和浅表手术切口感染、再出血等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共获得87个频段和2610对P1和ICP数值。有创ICP监测的平均值为(14.217±6.729)mmHg(1 mmHg=0.133 kPa),引流管测P1的平均值为(14.263±6.765)mmHg,ICP与P1的组相关系数(ICC)为0.977(P<0.001),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组数据Band-Altman散点图显示P1与ICP的差值为(0.046±1.435)mmHg(95%CI:-2.767~2.859)。28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感染、浅表手术切口感染和愈合不良、再出血等。结论经侧脑室引流管连接压力传感器测与有创ICP传感器监测所得到的ICP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准确性和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持续监测ICP的有效技术。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 压力传感器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尽早明确诊断对患者的后期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影像学评估方法不足以准确评估该类疾病,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MR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以及斑块的影像组学快速发展,显示出独特优势,血管内成像以及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等新兴方法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不同评估方法的联合应用会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现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学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以明确不同方法的主要作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计算流体动力学
  • 简介:摘要自发性低可出现静脉窦血栓、硬膜下血肿等并发症。脊柱硬膜外血肿在自发性低患者中较少报道。报告1例确诊自发性低的患者,以直立位头痛起病,并发静脉窦血栓,出现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脑实质出血。检查发现合并腰段脊柱硬膜外血肿,无明显脊髓压迫症状。经卧床、补液、抗凝、抗癫痫治疗后,患者头痛、静脉窦血栓情况好转。出院3周后患者再次出现头痛,平卧时无法完全缓解,头颅影像提示新发双侧硬膜下血肿。停用抗凝治疗,经2次硬膜外血贴治疗后,患者硬膜下血肿吸收,头痛无再发。

  • 标签: 自发性低颅压 颅内静脉窦血栓 血肿,硬膜外,脊髓 硬膜外血贴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与脑脊液检查对结核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MRI检查的400例结核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病变大小、数量、脑脊液生化指标(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脑脊液细胞学指标(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中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结果MRI影像学图片显示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病灶数、病灶大小均减少(P<0.05),治疗6个月内病灶的消失率为71.59%(5767/8056);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低于治疗前,氯化物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中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MRI检查显示316例治愈,治愈率79.00%,脑脊液检查显示298例治愈,治愈率74.50%,两者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Kappa值=0.595。结论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的病灶数目和大小均降低,脑脊液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所改善,结核的MRI检查和脑脊液检查对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一致性较高,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 标签: 颅内结核 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 诊断 临床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相关参数对颅脑创伤(TBI)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出院时患者预后的GO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死亡、GOSⅠ~Ⅱ级,25例)与预后良好组(GOSⅢ~Ⅳ级,37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24 h、脑组织氧分压、脑灌注和血流动力学情况,并分析相关参数与TBI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的、脑组织氧分压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脑灌注、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患者的、脑组织氧分压水平与不良预后呈现正相关(r=0.618,P=0.000;r=0.514,P=0.000),脑灌注水平、Vs、Vm和Vd与不良预后呈负相关(r=-0.571,P=0.000;r=-0.562,P=0.000;r=-0.501,P=0.000;r=-0.575,P=0.000)。结论、脑组织氧分压、脑灌注和血流动力学情况与TBI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积极控制和脑组织氧分压升高,促进脑灌注,密切监测血流动力血指标,可改善患者生存状况。

  • 标签: 颅脑创伤 颅内压 脑组织氧分压 脑灌注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镇静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TBI)患者术后(IC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脑室内ICP监护探头置入术,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24 h根据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是否应用镇静、镇痛治疗,将患者分为镇静镇痛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ICP相关指标。ICP观察指标包括:术后4个时间点(术后6、12、18、24 h)的ICP平均值、平均ICP波幅(MWA)及脑血管压力反应指数(PRx)平均值,术后24 h每6 h的ICP波动值。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时间、受伤部位及颅脑损伤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基线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初始IC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ICP均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18、24 h,两组患者的ICP均正常,但镇静镇痛组的ICP平均值、MWA及PRx平均值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术后24 h,镇静镇痛组每6小时ICP波动值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术后24 h给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重型TBI患者镇静、镇痛治疗,可降低其ICP及其波动。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 镇痛 镇静 重型
  • 简介:摘要高压危象是儿童高压的危重状态,常发生于急性高压,为脑疝前兆,需要及时识别和紧急处理。儿童急性高压和高压危象的治疗和预后是关系到儿童远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儿童急性高压和高压危象的病因、发病机制、早期识别、监测及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冀望能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 标签: 急性颅内高压 儿童 颅内高压危象 脑疝
  • 简介:摘要(ICP)持续增高是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的关键因素,致力于降低ICP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目前ICP监测分为有创和无创。脑室外引流接压力传感器测量是ICP测量的金标准,无创监测临床应用增多,但尚不能完全替代有创监测以满足临床治疗决策所需。sTBI的治疗策略应根据操作难易和治疗风险分层实施。治疗目标是控制ICP,优化脑灌注和氧供,预防或逆转脑疝。sTBI患儿从初始治疗开始,逐渐升级治疗方案直至实现治疗目标,以改善sTBI患儿的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脑灌注压 高渗治疗
  • 简介:摘要(ICP)持续增高是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的关键因素,致力于降低ICP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目前ICP监测分为有创和无创。脑室外引流接压力传感器测量是ICP测量的金标准,无创监测临床应用增多,但尚不能完全替代有创监测以满足临床治疗决策所需。sTBI的治疗策略应根据操作难易和治疗风险分层实施。治疗目标是控制ICP,优化脑灌注和氧供,预防或逆转脑疝。sTBI患儿从初始治疗开始,逐渐升级治疗方案直至实现治疗目标,以改善sTBI患儿的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脑灌注压 高渗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采用常规方式行开颅手术的肿瘤患者(常规组)和56例术前或术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后行开颅手术的肿瘤患者(预防组)临床资料,对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再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常规组32例(30.5%)术后再出血,预防组7例(12.5%)术后再出血;预防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32例再出血患者中,采取保守治疗20例,其中3例残留神经功能障碍;9例二次手术患者中4例恢复良好,4例残留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视力下降,1例一侧肢体肌力下降),1例长期植物人状态。预防组7例术后再出血患者中,6例采取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1例二次手术后遗留一侧肢体肌力下降,无死亡病例。结论肿瘤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包括术中剧烈波动、止血不可靠、术中操作不规范、术后肿瘤残留,而缓慢降压、操作轻柔、术中确切止血及术后保持血压稳定等措施有助于预防肿瘤术后出血。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复查头颅CT可尽早发现出血、及时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脑肿瘤 开颅手术 脑出血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瘤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探究脑脊液(CSF)指标与血清学指标在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13例动脉瘤手术患者,按照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28例、非感染组185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比2组患者的CSF指标、血清学指标并分析其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CSF漏、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4 h为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组的CSF水平、血清学指标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且患者的CSF指标、血清学指标与感染呈现正相关。结论患者的糖尿病、术中动脉瘤破裂、术中CSF漏、术中出血量100 mL以上、手术时间>4 h均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患者的CSF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可协助动脉瘤术后并发感染的诊断。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术 颅内感染 脑脊液指标 血清学指标
  • 简介:摘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 ONSD)评估变化已有近30年的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ONSD的解剖基础,并对超声测量ONSD技术的操作方法进行说明;随后着重对ONSD与高压的相关性、阈值及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综述,同时对超声测量ONSD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行分析;最后对超声测量ONSD作为一种筛选和连续监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变化的工具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 标签: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