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手足口病的预防以及控制方法进行初步探究,以提高疾病的整体防控水平。 方法 以 2016年 3月至 2017年 6月期间确诊为手足口病的 64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对于该病的预防控制方法。 结果 本研究中 64例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出院时为治愈或好转,不存在死亡病例。 结论 通过对于手足口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对于该病流行的控制存在的意义重大。

  • 标签: 手足口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乳糖不耐受症,又称乳糖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指人体内不产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是多发于亚洲地区的一种先天遗传性表达。由于患者肠道中不能分泌分解乳糖的酶,使乳糖消化、吸收,为人体所用。乳糖会在肠道中由细菌分解变成乳酸,从而破坏肠道碱性环境,使肠道分泌出大量碱性消化液来中和乳酸,发生轻度腹泻。乳糖不耐受与人类尤其是婴儿期的营养和健康密切相关,影响人类对乳制品的摄入。

  • 标签: 乳糖不耐受 消化不良 吸收不良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探讨,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某地区在2013年1月开始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该地区正常成年人1268人作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该地区正常成年人1324人作为实验组,统计两组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评价该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的价值。结果实验组结核发病率(1.5‰)、乙肝发病率(1.5‰)及其他传染病发病率(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1‰、6.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后能够显著降低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100例医院收诊行常规治疗措施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未采取治疗措施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预后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2例流产、12例早产、2例死胎、84例足月产;对照组100例患者中,13例流产、42例早产、11例死胎、34例足月产,观察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0例新生儿中,10例低体质量围产儿、4例新生儿死亡、13例先天性梅毒、6例宫内胎儿窘迫;对照组100例新生儿中,30例低体质量围产儿、24例新生儿死亡、43例先天性梅毒、22例宫内胎儿窘迫,观察组新生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严重影响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 标签: 妊娠合并梅毒 临床特点 预防方法
  • 简介:综述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VAP的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包括常用口腔护理方法方法改进、新的口腔护理用具。认为选择行之有效的口腔护理操作方法,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口腔护理,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口腔病原微生物的定值,降低VAP的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轻经济负担,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口腔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药源性耳部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本次讨论通过对我国各种期刊近5年内报道的药源性耳部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良反应特点以及预防措施。结果造成药源性耳部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非常多,主要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主,占47.06%;喹诺酮类占10.59%;大环内脂类占9.41%;氨基糖苷抗生素所引起的耳部不良反应72.50%为不可逆性的。结论其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引起的耳部不良反应大多数为不可逆性的,为此临床上需要慎重用此药。

  • 标签: 耳部不良反应 药源性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护理中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就诊于我院血液净化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并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对照组所有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为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全部按照血液净化科疾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明显好于对照组20.0%的不良事件发生率(P<0.05)。结论根据血液净化科疾病特点,为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评估在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并采用相应的预防方法,不仅降低了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血液净化 护理 安全隐患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6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加强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等干预性护理措施。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及早的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的减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出血 坠积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导管置放过程中出现并发症主要原因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4月进行PICC导管置入患者共28例进行分析,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其中出现并发症患者进行数据分析记录。结果28例患者中,存在穿刺位置血液渗出、导管难以送入以及导管脱出现象各1例,出现静脉炎、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各1例,静脉血栓4例,接触性皮炎3例。结论PICC导管置入操作成功几率较高,并发症问题多与护理人员置管操作方式有关,因此要求提高并发症认识,向患者普及相关注意事项,重视导管维护,保障导管使用安全,预防并发症问题。

  • 标签: PICC 并发症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血液透析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血液透析综合征患者60例,由于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各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焦虑抑郁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各小组间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血液透析综合征患者应注意的预防,并及时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综合征 预防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剖宫产患者在术后出现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方法方法将2010年9月01日-2017年09月05日于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出现再次妊娠子宫破裂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详尽分析,以临床特点作为依据,研究临床预防方法。结果在本文的分析之中,既往剖宫产史、胎位异常、胎儿体重大、巨大儿、分娩时手术损伤、胎儿先露部下降梗阻、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瘢痕破裂易引起子宫自然破裂是子宫破裂的主要因素。在本次的研究之中,45例患者成功治愈,治愈率为95.74%。经过给予针对性且及时的手术治疗之后,均未出现成活胎儿死亡,胎儿成活率为100.0%。结论临床上产妇剖宫产术后出现再次妊娠子宫破裂,需要以其临床特点作为治疗的切入点,及时掌握产妇剖宫产手术指征,这样才能过有效的掌控子宫收缩药物的合理应用,有效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机率。

  • 标签: 产妇 剖宫产 子宫破裂 再次妊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方法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结果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大于60岁、有遗传病史、心脏病、高血压、有酗酒习惯等。结论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因素和可干预因素,除了年龄和遗传病史等不可干预因素外,可以积极防治心脏病、高血压以及酗酒等可干预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要点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124例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性护理)和实验组(手术室护理干预),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较低,满意度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科患者切口感染,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切口感染 手术室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方法对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以降低由于护理因素而引起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8.3%,观察组为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方法应用于手术切口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手术切口感染 预防性护理方法 感染发生率 切口愈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