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脑袋发热么?不止是因为、天热,也许是因为大脑退化的缘故。把大脑想象咸CPU,用久了就有可能短路,造成记忆空白,也就是所谓的痴呆。不要以为痴呆只与年龄有关,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且有着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这个假设得到了医学的验证。核磁共振扫描显示,随着现代人越来越“聪明”地倚靠发明,过度依赖电脑、手机而不是人脑,大脑中的密度已有下降趋势,同时负责思考和想象的部位活跃程度也呈现出退化。耸人听闻么?原本不应该是这样的。科技越发达,理应更健康。的确如此,科技提供了诸多可能,包括更多运动和游戏可能,这些都为大脑所喜,前提是作为主体,人脑需时时身体力行。

  • 标签: 痴呆 老年化 生活方式 核磁共振 下降趋势 大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延缓痴呆进程。方法针对病人的安全问题,认知情况和心理状态分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病人的自理人数增加(P<0.05),激越行为发生率下降(P<0.05),误吸、误服、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地对老年痴呆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痴呆 非药物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疾病,其发病与脑血管病直接或间接相关,属于一系列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病之一,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率逐渐上升,而该病群体的不断增多给社会和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目前,尚无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因而必须探索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为该病预防提供一些参考经验。本文以皮层下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研究,旨在提高VCIND危险因素认识程度,提升VCIND防控效果。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MRI显示的脑梗死的病变部位、数量及脑白质疏松的部位和程度与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分析VCIND影像诊断的特点。方法采用成组设计对照研究,VCIND组40例,认知功能正常脑梗死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入组者均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颅脑MRI等检查。结果1.脑梗死后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MRI所示的梗死灶,以基底节及额叶多见(P<0.05),梗死灶的数目多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P<0.01)。2.脑梗死后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MRI表现除梗死灶外,还多合并脑白质疏松,白质疏松程度重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组。结论1.VCIND患者其梗死的部位以基底节、额叶多见,梗死灶的数量与认知功能有关,多发梗死灶可能是VCIND的一个特征。2.VCIND患者多伴有白质疏松,白质疏松是引起VCIND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老龄化加重,罹患认知障碍患者数量不断上升。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是血管性痴呆(VD)前期,其发展具有可逆性,目前中医药治疗痴呆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关注,本文从VCIND的中医病因病机、常见中医药治疗进行概述。

  • 标签: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痴呆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摘要总结75例老年痴呆鼻饲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存在原因主要有精神症状、胃管固定过松、脱衣、双手约束过松、翻身、胃管堵塞。护理对策为对患者进行评估,妥善固定胃管,及时查找及处理发生问题原因,避免发生后果。

  • 标签: 老年痴呆 鼻饲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分析和探讨药物性护理干预对其激越行为的抑制作用。方法 随机从某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血管性痴呆病例中筛选符合条件的90例用于实证研究,按照45例/组的标准随机分组,并根据拟定方案实施差异化的护理,即对照组采用一般性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本研究提出的药物性护理,并对两组在不同护理方案下的日常生活表现、精神变化以及激越问卷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通过组间精神状态对比来看,观察组的表现显然更优;从组间的日常生活表现与激越得分来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药物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提升自理生活能力,减少激越行为的发生,减轻照护者负担,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护理干预 非药物性 激越行为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02月-2022年04月到本院治疗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48(96.00%)高于对照组42(84.00%),P<0.05;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实验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丁苯酞药物对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疗效,可运用。

  • 标签: 丁苯酞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疗效 MoCA评分
  • 简介:神经梅毒(NS)是梅毒螺旋体(TP)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而麻痹性痴呆(GPIorPD)则是神经梅毒最常见的类型。1882年,Bayle首先报告麻痹性痴呆,1913年,Noguehi和Moore从神经梅毒患者的脑组织中分离获得梅毒螺旋体,得以明确其病因。在西方国家,麻痹性痴呆较少见,我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相对常见,至60年代后基本销声匿迹。

  • 标签: 痴呆 神经梅毒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益智法对临床缺血性中风后认知障碍(痴呆)的疗效,观察睡眠与综合认知功能、学习记忆、执行能力等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尼膜同口服,观察组给予尼膜同口服+芪龙益智颗粒冲服,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DAL)、霍普金斯语言学习测试量表(HVLT/48)、画钟试验(CDT/1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气虚血瘀证素量表(QD&BSS)评估。结果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MMSE、HVLT/48量表评分增高,PSQI、QD&BSS评分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与HVLT相关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益智法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学习记忆、睡眠质量和中医证候,安全性好;睡眠质量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认知障碍 睡眠 学习记忆 临床研究 气虚血瘀
  • 简介:摘要目的舒脑欣滴丸对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46例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舒脑欣滴丸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结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一个月和治疗三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结果分别是(21.00±3.55)分和(23.05±5.58)分,简易智能量表评分结果分别是(26.82±2.51)分和(28.01±2.54)分,和对照组的评分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舒脑欣滴丸治疗后,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没有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症状。

  • 标签: 舒脑欣滴丸 非痴呆性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文朗读训练对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招募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的VCIND患者80名,随机分为朗读训练组(n=43)和空白对照组(n=37),试验组每天朗读当日报纸新闻,5d/周,共12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数字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 ory verb learn test,AVLT)、数字符号转换测试(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及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估。结果中文朗读训练干预12周后,朗读训练组在MoCA总分[4.00(2.00)分,1.50(0.50)分,Z=3.012,P=0.003]、MoCA-视空间执行[2.00(1.00)分,0.00(2.00)分,Z=2.787,P=0.008]、MoCA-注意[1.00(1.00)分,0.00(0.50)分,Z=2.369,P=0.022]、MoCA-语言[1.00(1.00)分,0.00(0.75)分,Z=3.049,P=0.000]、MoCA-延迟回忆[2.00(2.00)分,0.00(1.00)分,Z=2.043,P=0.014]、TMT-A[-8.00(23.00)分,10.50(30.25)分,Z=2.120,P=0.039]、AVLT-学习[3.00(2.00)分,0.50(0.75)分,Z=2.266,P=0.019]、AVLT-延迟回忆[2.00(1.00)分,0.00(1.00)分,Z=2.974,P=0.003]、AVLT-再认[2.00(0.00)分,0.50(1.50)分,Z=3.054,P=0.000]及DSST[(4.96±0.71)分,(2.39±0.78)分,t=2.572,P=0.014]差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MoCA其他分项测试、TMT-B及MB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SST的分数增加与朗读训练次数呈正相关关系(r=0.205 ,P=0.006)。结论中文朗读训练对VCIND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尤其在信息处理速度、执行功能、注意力及听觉记忆方面效果明显。

  • 标签: 学习疗法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 信息处理速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美国研究人员调查了135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和331例健康老年人,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多看1小时电视,到了老年,发生痴呆症的危险会增加1.3倍;多进行1小时的社会活动,发生痴呆的危险可降低18%;多进行1小时的智力活动,发生痴呆的危险会降低16%。研究显示,沉迷于电视,会使人较少受到外界新事物的刺激,长此以往,会导致其大脑认知功能降低;多参加社会活动和智力活动,则有助于降低发生老年痴呆症的危险。

  • 标签: 老年痴呆症 电视 健康老年人 研究人员 社会活动 智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