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正>"澳门:中有动"这个概念不是我的专利。一次,和澳门一位旅游界的朋友海阔天空地聊,素有儒商风度的朋友悠悠地说:"澳门与众不同的,就是中有动。"蓦地,我被震动了。够精够准!大赛车的季节,我从过街天桥上走过,桥下的赛车争先恐后,呼啸而过,在巨大声浪带来的冲击中,"风驰电掣"、"震耳欲聋"之类的形容词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只觉得飞驰的赛车从桥下冲过去的那一刹那,仿佛飓风掠过,把我的心脏

  • 标签: 静中有动 呼啸而过 夜空下 我不知道 原来如此 热爱生活
  • 简介:著名汉学家葛兰言曾断言“中国智慧勿须上帝的观念”。尽管表述各异,但可知许多著名汉学家对此颇为赞同。以之来衡断中国的宇宙论,一个重要的后果便是,它会消除古典中国哲学核心词汇本来具有的某些模糊性蕴含,而使之变得齐整划一。中国勿须超越性上帝的观念,此说虽流传深远,但其实经不起仔细推敲——因为它所赖以成立的坚实基础是“实在/表象”之类的二元对立思维,因此不能适用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儒家的宗教性不把独立、自省、实体性的“神圣作用者”作为表象之后的真实存在,也不把它视为宇宙意义的根源。儒家把世界视为自生自成、自然而然的过程——它自身便具有自我转型的能量。人类的宗教情感就是宗教意义的发动者,它广泛地、内在地展现于家庭、社区和自然世界的各种活动之中,激发出富有生机的精神力量。人类既是鼓舞人生世界之神圣价值的源泉,同时也是神圣价值的奉献者本身。

  • 标签: 宇宙论 本体论 超越性 自然 人类中心的宗教性 上帝中心的宗教
  • 简介:<正>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进行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便逐渐走向低潮。失去了往日"神圣"色彩之后的生活更加平庸,没有了亢奋情绪的人们更加萎靡,在这种状况下的农村生活显得了无声息,死

  • 标签: 狗日 性压抑 人道主义关怀 活着 性幻想 会说话
  • 简介:本文认为,美国爵士时代的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对于作者所处时代和处于发展之中的民族文化(即区域边缘与国家霸权之间的演进关系)作出了回应。正如其小说中的许多人物一样,菲茨杰拉德从国家和典律中感知到阈限性(他自己的作品直到死后才获得盛誉),这使得他依赖于自己认为是最为边远的价值观念。与海明威相比较,菲茨杰拉德在更大程度上将位于美国中心的商品文化小说化,而最终他又出于道德考量将它予以拒绝。菲茨杰拉德从明显的美国文学话语边缘向去世之后被经典化的中心地位的漂移表现在地理、典律、道德三个方面。三者交织,使得学界关于他的纷争超越了现代主义者身份问题,在关于他的人生和文学遗产问题上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 标签: 典律 区域 霸权 民族文化 文学地理
  • 简介:在采访曹卫东之前,记者参观了以百马集团为主体投资的这座坐落于建国中路1号的壹号美术馆,近三千平方米的展馆.分一、二两层。在一楼设立了一个艺术会馆、一个小型展馆、及艺术书店,在二楼设立了常设展区和精品展馆、配置着与西方国家美术馆远程多媒体实时互动的数字系统的VIP厅及办公区域。

  • 标签: 艺术理想 城市中心 数字系统 实时互动 西方国家 美术馆
  • 简介:当代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彼得·凯里的小说融历史和现实为一炉,深刻揭示了澳大利亚人建构文化身份的历史负荷与现实困境.本文拟从"民族叙事","帝国远征"和"文化霸权"等方面来解读其后殖民主义历史观,旨在重新审视被殖民者歪曲的历史与文化.

  • 标签: 帝国中心 建构文化身份 彼得·凯里 澳大利亚 小说 文化霸权
  • 简介:语文课堂上教小说的时候,其实主要在教两个东西,一是小说的主题思想,二是某种特定的小说阅读方法。总结小说的主题思想,本来是小说读完之后"讨说法",却常会变成"套说法",更变本加厉变成了"套答案",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宗旨。因而,教读法比总结主题思想更为重要。教读法也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的读法和解释;另一种是脱开具体社会历史的束缚,关心更具超越性的意义和价值命题。在这两种路径中,后者无疑更为重要。

  • 标签: 小说教学 阅读方法 《祝福》 鲁迅 祥林嫂
  • 简介:  "……并不总是大都会才能办大事,也不总得大张旗鼓,大吹大擂;这么干的结果往往会很快烟消云散.我相信,在此地已成就一件意义极其伟大的事业,而且很可能是迄今的惟一一次."1985年4月24日,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临近荷兰的边陲小镇施特拉伦(Straelen),德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亨利希·伯尔,在欧洲译者之家启用新址的仪式上如是说.  ……

  • 标签: 再访 回家感觉 工作中心
  • 简介:<正>虽然在过去我有几次途经日本,却没有访日的机会。最可惜是1950年9月中,我搭乘美国威尔逊客轮自美返国的那一次。在船上路过东京时已买好8元美金的旅游票,预定下船登陆一游。不料美军突然在朝鲜的仁川港口登陆,战事激化,计划临时取消,只能在船上遥遥观望。况且那时的心情异常沉重,归心似箭,游历的兴趣也顿时消失了。以后想想,未免憾然。

  • 标签: 欧洲中心 东京 威尔逊 比较文学 兴趣 大学教授
  • 简介:魏晋士人对自身之美的追求,是时代风气的折射。这个时代知识阶层的关注重心,在相当程度上转移到了“自我的深情”和自身的容貌之美上,并且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标签: 魏晋 人之美 《世说新语》 人物审美
  • 简介:人们一般把的风格视作金斯伯格的诗歌风格.其实金斯伯格前期、中期和后期诗风变化很大.本文主要通过对其具有代表意义的长诗的分析,强调由于文化语境的不同,金诗在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演变.这种演变是更加理智、冷静的深层次的发展.文章同时说明,诗人历来注重语言策略,注重诗歌的社会功效.

  • 标签: 金斯伯格 语言策略 长诗 金诗 诗风 诗歌风格
  • 简介:戊戌(2018年)之秋,金风送爽。蓝天白云,南疆辽阔。苍穹之下,左江呈“Q”形环绕壶城;江水去悠悠,不舍昼夜。江之南,有新城崇左,正在喜笑颜开——城南区东北角,北邻东盟大道,南至金龙大道,东临园区东四路,西至崇善大道,一片偌大的新城区,切切实实成为当下所有崇左人喜庆心情的策源地。

  • 标签: 崇左市 场馆建设 体育中心 南疆 画卷 大道
  • 简介:  杰拉尔德·维兹诺在美国文坛是位独树一帜的人物.他是奥吉布瓦原住民的后裔,但维兹诺本人拒绝"印第安人"这个名称;在他看来,这是哥伦布的误名,是白人的发明,而他在用到这个词时,一律以小写斜体表示.维兹诺深受原住民文化的熏陶,认为原住民文化与原住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原住民部落中流传很广的捣蛋鬼故事,对原住民的思想仍有很大影响.他指出,"捣蛋鬼来自于原住民述说的想象文学故事,那是一种文学艺术创造.……

  • 标签: 中心杰拉尔德·维兹诺 反写中心 小说熊心
  • 简介:本文以2005年度获得川端康成文学奖的短篇小说集《枯叶中的蓝色火焰》中的《棒球王》为主要解读对象,试图分析记忆和叙述在过原登的小说艺术中发挥的作用,剖析贯穿在他小说中的暴力隐喻。追寻小说实践的轨迹,体会读者在小说的细节描写和叙述之中获得的艺术享受。

  • 标签: 辻原登 《棒球王》记忆 叙述 暴力
  • 简介:在辽宁现代文学发生期,除了大量小说、诗歌涌现之外,文学批评的文章也越来越多,很多评论家写作之余针对当时的文学现象、创作心得,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大背景下的新旧交锋等等展开讨论与批评,不乏一些有真知灼见的评论文章。其中以穆儒丐发表得最多,很多已经涉及到文学理论的高度。作为编辑和作家,他的批评见地深入浅出,对读者和作者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现代 发生期 文学批评 穆儒丐
  • 简介:在由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主办的《国文月刊》中,大学国文教育改革、大学中文系改革的讨论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括语体文入选大一国文教材、中文系的改革目标、中文系开设新文学课程以及中外文合系等主要话题。自“五四”新文学以来,对现代文学(新文学)与现代大学之间关系的相对系统的讨论及部分实践,是在战时西南联大起程的,这是对新文学传统的一种坚守与制度性拓展。

  • 标签: 西南联大 《国文月刊》 白话新文学
  • 简介:本文尝试以刘师培的《南北文学不同论》为中心,考察清末民初的南北文学想象,力图在近代文学观念的生成与传统空间地理意识转型的双重视阈之下,勾勒南北文学论述脱去其传统政治意涵而转型为一种近代知识的历程与轨迹。刘师培的南北论述集中于其服膺民族主义思想的“光汉”时期,核心在于追问为何北方古代文教昌盛,而至近代却文化夷陵、不如南方。认为这一论述承接文质、夷夏、正闰相结合的前现代民族主义的话语资源,同时也在传统天下观消隐、现代民族国家竞存的新世界格局中发生着形变。刘师培南北论述虽然承接了传统的地域风俗论,但其论述的基底却是明确的现代科学世界观,其间体现着古今空间地理观念的转型。

  • 标签: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南北话语 地理环境决定论
  • 简介:<正>英国现代意识流小说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1882—1941)有过这样一种梦想:建立一个“弃儿的社会”,在那里,被以男性为中心的知识领域排除在外的妇女,不仅有她们自己的房间,而且享有自己的制度。这种梦想确实充满着某种诱惑和背叛,表现出对父权制二元对立思维的彻底批

  • 标签: 拉姆齐夫人 《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 边缘人 对中心 解构
  • 简介:上海师范大学宋丽娟博士的题名《“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1735-1911)--以英语世界为中心》(简称“宋著”),作为“中西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丛书”的第四部专著于2017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付梓问世.宋著以1735-1911年这一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古典小说的西文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照察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明清期间“中国古典小说的西传”;通过中文文本和西文译本的对比研读,进行微观层面的个案分析:梳理考证译成西文的中国古典小说篇目,分析求证西人翻译中国古典小说的动机和策略,考察承担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译者身份,描述中国古典小说在翻译中产生的异变并分析变异现象的文化缘由,探究中国古典小说西文译本的多种载体形式或文本形态.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