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救中初级创伤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7月在该院急救中心进行院急救的患者 100例,将其中采取了常规救治方法的 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了初级创伤救治模式的 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为 96%,高于对照组的 80%,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 98%,高于对照组的 86%,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急救中采取初级创伤救治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 初级创伤救治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急救和院内救治过程中应用损伤控制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急诊抢救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损伤控制治疗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损伤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ole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盆骨折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有利于规范救治,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骨盆骨折 前急救 内救治 损伤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损伤控制策略在骨盆骨折急救和院内救治中的应用体会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4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急救及院内救治中是否采用损伤控制策略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各1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开展骨盆骨折常规急救与院内救治,研究组患者开展损伤控制策略引导下的急救与院内救治,对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效果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5.71%,参照组为64.29%,研究组患者手术后骨折复位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骨盆骨折急救和院内救治,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效果,应用效果突出,值得开展。

  • 标签: 骨盆骨折 院前急救 院内救治 损伤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在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高危胸痛患者92例进行研究,依据患者是否接受急救划分为Ⅰ组47例(急救组)、Ⅱ组45例(非急救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发症及各项指标变化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Ⅰ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Ⅱ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发病至诊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高危胸痛患者实施急救能取得良好的救治效果,并且并发症发生风险小,患者死亡率低,可使得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性高危胸痛 救治
  • 简介:目的分析救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急救病例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脑出血急救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未采取救治疗措施,由家属直接送达医院。观察组采取救治疗措施,由120送达医院。比较两组入院时、入院后10dNIHSS评分变化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在NIHSS评分上,两组入院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入院后10d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恢复良好率上,对照组为43.33%,观察组为63.33%,二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救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急救病例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院前急救 治疗措施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严重颅脑创伤患者在救治的过程中,急救护理程序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间急救的105例严重颅脑创伤患者为测试组,对其救治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模式,以我院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的严重颅脑创伤患者97例为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急救护理进行院救治,统计两组患者急救临床症状改善病例数、途中加重病例数、就地死亡病例敷寿患音的满意度。结果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模式进行院救治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比例达到93.33%,途中加重的病例比例4.76%.显著低于对照组,在105例患者中就地死亡病例数仅有2例,后期对患者的调查也显示出极高的满意度,为91%。结论和对照组相比,采用急救护理程序模式对严重颅脑创伤患者进行院救治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提高,途中加重情况和就地死亡患者显著降低,同时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

  • 标签: 急救护理程序模式 严重颅脑创伤患者 院前救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1日到 2018年 5月 31日期间收治的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与观察组( n=30),对照组急诊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急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急救及入院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具有显著意义,能够提升救治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诊护理 救治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浅谈急救患者搬运方法。方法:对 2017年 5月 -2018年 5月被我院消化科收治的 90例病进行研究,将其以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施组在抢救时由分管抢救的责任护理人员统一指导将病患由平车至床上搬运的方法,而对照组未给予特殊要求,依照病患的自理能力由家属或医护人员协助搬运,比较两组病患的急救情况。结果:就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患的并发再次出血情况来看,实验组再次出血例数为 3例,占本组总例数的 6.67%,对照组再次出血例数为 9例,占本组总例数的 20.00%,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意义 P< 0.05;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93.33%,对照组为 82.22%,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 P< 0.05。结论:急救过程中对病患实施有效的搬运措施可以防止意外问题的产生,尤其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患来说更能防止二次出血的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浅谈院前急救患者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车祸伤患者的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及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方法把我院2018年7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车祸伤抢救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和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120急救护理、转运方法和患者救治率情况、出诊和急诊入院时间。结果120急救护理和转运成功、抢救成功患者有76例,发生死亡患者有4例,患者救治率为95.00%。缩短急救出诊时间和急诊入院时间。结论车祸伤患者的120急救护理与转运方法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率,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抢救成功率提高,及时解决关键问题,挽救患者的生命,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优越价值。

  • 标签: 车祸伤 患者 院前120急救 护理 转运方法 救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总结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不同急救方式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边转运边治疗组与先治疗再转运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效果及其预后。结果先治疗再转运组患者生存率为97.14%明显高于边转运边治疗组的82.86%,且心脏收缩压、血氧分压、血液流变指标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功能指标均优于边转运边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予以先治疗后转运急救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竭 院前急救 治疗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昏迷患者急救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出救的66例昏迷患者进行分析,在入院实施急救及护理,分析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接受急救后显效9例,有效48例,无效例9,有效率为86.36%。结论实施急救护及护理对昏迷患者有积极的影响,能有效缓解患者各器官的进一步损害,为以后的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 标签: 昏迷病人 院前 急救体会
  • 简介:摘要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均为工伤。

  • 标签: 工伤急救 鉴定 因工至伤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引发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以基底节附近发病率较高,其次是小脑与桥脑,临床上又叫脑溢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等。该病发病突然,病情急骤,常出现头痛、呕吐等并发症状,病情常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若抢救不及时或方法不当,致残和死亡率较高,死亡率可达60%[1],患者入院的急救和护理对疾病的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临床表现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呼救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患者1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救治,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则根据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呼救至救护车达到时间(24.61±10.14)min和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38.68±10.49)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6.92%)和致死率(3.8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有效的缩短患者获得急救时间间隔,阻止病情的恶化,改善不良治疗结局。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急救护理对于提高院急救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院急救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服务,观察组给予加强急救护理管理服务,再比较两组救护效果。结果加强

  • 标签: 急救医疗服务 护理管理研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急救护理对于提高院急救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院急救 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服务,观察组给予加强急救护理管理服务,再比较两组救护效果。结果:加强

  • 标签: 急救医疗服务 护理管理研究 护理
  • 简介:创伤性休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因此,合理、快速的急救决定了受伤者的成功率和受伤者的预后。目前,创伤性休克的急救状况不容乐观,受到广泛的关注,人员素质和意见都遇到了分歧,也受到了医院条件和其他限制因素,因此总结创伤后急救的急救状态可以帮助找出缺点并加强改进,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并提供一些指导急救创伤性休克的意见。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院前急救 现状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