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产生的超低温,使空气中的一小部分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小冰晶,然后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再以微小冰晶为凝结核继续凝结成雨滴。这些小雨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 标签: 人工降雨 雨滴 冰晶 空气 水蒸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掌握山东省日照市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提髙日照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决策的科学性,利用日照市水利局雨量遥测系统61个雨量站点2005—2014年日降雨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并运用Excel2013、ArcGIS10等工具分析日照市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年度变化来看,日照市站均年度降雨侵蚀力最大值(2008年)是最小值(2014年)的2.90倍,站均汛期降雨侵蚀力最大值(2007年)是最小值(2014年)的3.74倍。从月度变化来看,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5—9月,尤其集中在7—8月。2)从空间分布来看,各站点年均降雨侵蚀力、汛期降雨侵蚀力呈现东南沿海地区较髙、内陆地区较低、中部地区最低的特征,变化范围分别在2942.07~4921.45、2694.36~3921.78MJ.mm/(hm2.h.a)之间,分区县看,岚山区最髙,东港区次之,莒县和五莲县较低;各月的降雨侵蚀力重点也不尽相同。3)从时间变异来看,站均年度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1831.55~5306.12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826.01、4053.62MJ.mm/(hm2.h.a),标准差1089.46MJ.mm/(hm2.h.a),变异系数28.48%c;站均月度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1.23~1171.93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18.83、61.51MJ.mm/(hm2.h.a),标准差397.99MJ.mm/(hm2.h.a),变异系数124.83%c。4)从空间变异来看,各站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2755.23~5061.15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826.01、3730.97MJ.mm/(hm2.h.a),标准差512.81MJ.mm/(hm2.h.a),变异系数13.40%c。本研究结果可为日照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决策、土壤侵蚀预报等提供参考。

  • 标签: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 日照市 山东省
  • 简介:摘要考核户外天线重要环境试验的设备之一水试验设备,其关键试验指标为降雨强度。本文介绍一种针对自制试验设备的校准方法——雨量器法。保证测试产品在强大暴雨或水浪的气候环境下贮存、运输和使用保证其性能状况。

  • 标签: 水试验设备 降雨强度 准确性
  • 简介:利用石家庄市1985~2014年共30年的降水资料,运用距平百分率、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近30年来降雨量变化特征,为预测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提供借鉴。

  • 标签: 石家庄 降雨量 距平百分率
  • 简介:室外土遗址经常因遭遇降雨、水淹等发生结皮,造成土遗址表层性能改变,影响土遗址的进一步保护。以定量纯净黄土在等降雨大小下,通过控制不同降雨时长,试验了不同降雨时长下土壤结皮发育的过程,分别测试了降雨前后的结皮厚度、密度、硬度及孔隙结构。结果表明,在降雨量未达到饱和状态时,随降雨量增大,结皮层的厚度、密度、硬度迅速增大,表皮土壤颗粒被击碎,孔隙迅速减小;在降雨量达到饱和状态时,随降雨量增大,结皮层的厚度、密度、硬度缓慢增大,但表皮土壤裂缝迅速发育,由周围向中心形成同心圆状或辐射状裂隙。研究结论可为室外土遗址的保护提供参考。

  • 标签: 土遗址 降雨时长 土壤结皮 土壤性能
  • 简介:探索规律是指在数学情景中,探索发现有关数学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或不变性的问题,它往往给出一组变化的式子、图形或条件,要求同学们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猜想、推理等活动来探索一般性的规律规律探索题能够增强创造意识、创新能力,能增强独立探究的能力,因此,规律探索试题成了中考中的一棵常青树,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下面就这类题目加以归类解析.

  • 标签: 探索规律 中考 创新能力 规律探索题 数学情景 数学对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称为双星。双星问题是天体运动中一个重要模型,对双星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可以提高解题速度,秒杀双星问题。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它们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即Gm1m2/L2=

  • 标签: 双星模型 模型规律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4年6月20日长沙短时强降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强度减弱东移过程中到达台湾以东,湖南西部仍有浅槽,长沙降水持续。之后副高再次加强,转变为槽后偏北气流,强降水天气强度减弱;低槽加深、槽区变窄,有一条明显正涡度带在槽前形成,受其影响,长沙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低层强水汽通量散度中心与中低层东—西向切变有很好对应,使得降水强度增加,后随切变线逐渐转变为东北—西南走向,辐合中心呈南压趋势,长沙降水减弱。

  • 标签: 短时强降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长沙
  • 简介:对于一些较复杂或数目较大的问题,如果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我们不妨把问题尽量简单化,在不改变问题性质的前提下,考虑最简单盼隋况(化大为小),从中分析探寻出问题的规律,以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就是解数学题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化大为小找规律”.

  • 标签: 规律 图形 解数学题 简单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山东省2014—2016年31站次小时降水量超过80mm强降水天气的分钟降水量变化特征、降水强度、Z-R关系、单体风暴参数特征和形态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较高的K指数和较低的抬升指数(LI),同时低层比湿在13g·kg~(-1)以上时易发生小时极端强降水;强降水单体演变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或移动缓慢特征,具有"列车效应"特征的有15次,移动缓慢的有8次,同时具有两种特征的有8次,降水持续时间基本在57~58min,5min和6min最大降水量均在15mm和17mm左右;用6min最大降水量平均值17.3mm作为强降水雨强,所对应站点低空反射率因子平均值为50.3dBZ,Z-R关系近似于Z=200R1.22;风暴最大反射率因子基本为50~59dBZ,液态累积含水量(VIL)基本为15~40kg·m~(-2),强回波中心高度基本在0℃层高度以下,风暴单体顶高8km以上,回波顶高11km以上,重心较低,降水强度大,适用于Z=200R~(1.22)关系进行降水强度估测。

  • 标签: 强降雨 Z-R关系 单体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