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长江经济。2013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湖北省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实施"两圈两"(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长江经济、汉江生态经济)总体布局。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生态经济 长江黄金水道 生态文化旅游 中共湖北省委 两带
  • 简介:成都作为长江上游中心城市之一,欧亚大陆在中国西部的地理中心,长江经济和'一一路'交汇处的关键节点,在长江经济和'一一路'建设中,具有承接东部辐射带动西部发展,贯通南北丝绸之路、串联长江中下游的战略支撑地位。如何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并抓住国家战略部署逐步落实的机遇,深度融入长江经济,走好'一一路',是谋划成都市'十三五'和更长时间发展的重要立足点。

  • 标签:
  • 简介:土地作为资源和资产,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选择长江经济22个城市进行研究,发现了长江经济城市地价水平的梯次递降关系,探索了不同城市等级、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的城市地价水平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客观关系,提出了应该考虑城市地价水平、发展潜力等因素合理进行长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等建议,包括工业向中、上游转移,需要关注部分中小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和部分城市的"重卖地轻实体"问题等。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土地价格 经济发展 土地经济
  • 简介: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长江经济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在长江经济三大区域板块联动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中段,受渐进改革与梯度开放的区域发展策略影响,一度陷入被边缘他和区域问经济联系逐渐弱他的困境,成为长江经济三大区域板块中经济较为薄弱的板块。破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整合不充分、产业竞争力不足、环境保护不到位、制度创新滞后、地方政府“利己主义”等障碍,是打造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后发优势,使之融入长江城市群协同发展新体系,深度参与长江经济新支撑建设,助推“长江经济”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举措。

  • 标签: 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 区域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 中部崛起
  • 简介: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涵盖了商品流通、仓储物流、税制改革、金融投资等多个方面。由于整个长江经济经济发展程度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东密西疏的布局,形成了一个以上海为极点,中东部各省会城市为副点的一多的经济格局。自贸区的成立对上海周边地区乃至整个长江经济而言,为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也为促进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助力。长江经济更应该抓住这个制度建设的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 标签: 上海自贸区 长江经济带 深化改革 制度建设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 简介: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无疑为陆地与海上新丝绸之路开辟了通道。如何依托长江经济建设皖江示范区新支撑点,变沿江为沿海,促进皖江示范区融入与竞合长江经济,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深入研究,课题组成员,分别对沿江马鞍山、宣城、铜陵、滁州、池州、芜湖、安庆等城市进行调研和走访,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基础上,重点分析皖江示范区融入与竞合长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寻其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战略定位。从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协调机制共生共荣、转型升级分工协作、创建自贸区等不同层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皖江示范区融入长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理和途径服务。

  • 标签: 皖江示范区 融入 长江经济带 竞合
  • 简介:基于空间杜宾模型(SDM),对长江经济9省2市的污染排放对自身及相邻区域产业发展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各省市的污染排放不仅对本地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还对邻近区域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通过各地产业发展过程中接收的污染排放的正负效应体现,另一方面通过污染排放对各地产业发展发出的正负效应体现。此外,这种影响还可以通过长江经济各省市接收、发出的交互效应来体现。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污染排放 产业发展 SDM模型 空间效应
  • 简介:7月28日,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和长江经济研究会共同发布“长江经济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5)”。该指数综合评价了城市的组织能力、对外服务能力和联系强度。指数的测算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城市协同发展前10强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武汉、杭州、成都、重庆、南京、宁波、无锡、长沙。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城市发展 协同发展 能力指数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 简介:区域经济的增长需要高等教育的合理投入,也需要产业的创新发展。以长江经济为研究对象,构建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共轭驱动模型,运用成对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对2000-2012年长江经济沿线省市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沿线各省市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的优劣情况,得出沿线各省市之间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共轭驱动状态,研究发现:一是长江经济沿线各省市的高等教育投入与产业集聚水平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共轭关系不稳定;二是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两轮"整体的协调性优劣依次为:长江经济中游城市>下游城市>上游城市。因而,根据长江经济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的具体情况,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区域发展对策。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高等教育投入 产业集聚水平 共轭驱动 区域经济增长
  • 简介:中国在地理位置上与蒙俄两国毗邻,为中蒙俄贸易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已成为蒙俄两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内蒙古依托与蒙俄地缘优势,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蒙俄贸易的重要枢纽,在中蒙俄贸易中处于重要地位,但中蒙俄贸易快速发展未能拉动内蒙古经济增长。为依托中蒙俄贸易拉动内蒙古经济增长,提出建立内蒙古沿边经济的思路,保障我国资源供给以及国家经济安全,积极贯彻我国"丝绸之路经济"战略。

  • 标签: 中蒙俄贸易 VAR模型 经济增长 沿边经济带
  • 简介:广西沿边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投资环境差,发展滞后。要以沿边贸易合作深入发展为契机,适时调整边境地区经济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边境地区优势产业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干部教育培养,提高人才素质,为边境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沿边地区 特色经济带 发展潜力
  • 简介:该文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分析长江经济资源环境格局特征,发现区域内资源环境格局存在"双向梯度",即自西向东的自然资源梯度和自东向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梯度。参考相关区域发展理论,借鉴欧洲莱茵河流域经济区发展模式,从空间联系和产业联系两种视角探究了长江经济联动发展机制。空间联系角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分别提出了"梯度推进"、"点-轴开发"和"增长极"等三种发展模型,确保长江经济不同层级的经济体都能融入资源优化配置洪流,实现联动发展;产业联系方面从宏观角度探讨航运、旅游两大产业带动长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为空间联动发展机制提供补充。此外,该文还根据东中西部不同的生态环境特征提出长江经济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科学推进。最后,该文基于当前一些重要科研问题与成果,对长江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资源环境 联动发展 空间 产业 可持续发展
  • 简介:长江经济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形成了“顶端小、底端大”的金字塔型格局;下游地区城市职能分工互补性强,中上游地区尚未形成体系:城镇体系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运行成本高:对流域资源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建议以流域一体化为主线,构建“水轴串城”的串珠状城镇体系;以交通一体化为主轴,构建“陆轴连城”的轴辐式城镇体系;以产业布局一体化为主导,构建“产业链城”的产城融合式城镇体系;以生态环保一体化为先导,构建生态型城镇体系:以江海联动为主出口,构建江海联动的双向开放型城镇体系;形成束簇状城镇体系。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新型城镇化 束簇状城镇体系 世界级城市群 产域融合
  • 简介:"丝绸之路经济"是国家"一一路"战略的关键一翼,是国家向西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和枢纽,其进一步发展将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问题的关键是,中西部地区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实现自身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为"丝绸之路经济"建设打造坚实的主阵地?

  • 标签: 经济合作 战略部署 市场潜力 经济发展 持续增长 西部地区发展
  • 简介:应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考察2005年-2012年间丝绸之路经济14个省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状况,并根据空间结构分量和空间竞争分量对14个省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类。研究表明:从地区经济增长来看,国家分量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各省区经济增长的主因,而空间结构分量和空间竞争分量在不同省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同;从产业经济增长来看,各省区的经济增长均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海南除外),但各省区三次产业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尤其从空间竞争分量来看,东部的江苏、福建和海南三省区的三次产业均具有竞争优势,而西北的甘肃、宁夏和东部的浙江、广东四省区的三次产业均不具有竞争优势。各省区可借鉴邻区经验,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同时强化竞争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 标签: 区域经济 产业经济 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
  • 简介:成渝铁路经济是以成渝铁路干线为发展轴线,以铁路沿线主要经济中心城市为依托,以第二、第三产业为支撑而形成的具有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的带状经济发展区域。成渝铁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邓小平领导兴建成渝铁路奠定的坚实基础,得益于西南铁路建设发展提供的强大保障,得益于国家实施西部战略规划带来的重要机遇。探析邓小平成渝铁路经济的战略思想,对打造西部重要经济增长极,发挥铁路干线对沿线经济的拉动作用,促进成渝铁路经济跨越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成渝铁路经济带 增长极 铁路梦
  • 简介:汉江生态经济长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汉江生态经济突出发展生态旅游,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汉江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良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应该从开展特色生态旅游项目;精准定位、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多渠道宣传生态旅游形象等方面进行旅游营销。

  • 标签: 汉江生态经济带 生态旅游 营销策略
  • 简介:'一一路'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模式的伟大创新。从地缘经济政治环境视角分析,崛起进程的中国具备贯通'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并发挥二者相连优势的地缘经济政治优势,以推进与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乃至欧亚大陆的深度整合。建设南方'丝绸之路经济',以西南国际大通道的互联互通为基础,贯通'一'和'一路','两洋出海',海陆并举,南北呼应,构建东西互动对外开放新格局,是实现地缘经济政治的新突破。

  • 标签: 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 地缘经济政治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