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坐落于上海市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是一座风格简朴的花园住宅,包括一座主楼、南北两侧配楼和一个花园。灰色细鹅卵石的外墙,在绿树掩映中显出一派静谧的古典韵味。而当人们步入巴金故居,就不能不为这里浩瀚的文学收藏、史料和连每一个细节都力图真实复原的生活场景而感到震撼。

  • 标签: 故居 巴金 花园住宅 古典韵味 生活场景 上海市
  • 简介:毛泽民故居,全称为:毛泽民办公室和宿舍故址,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民德路29号。故址建于1940年8月,同月,毛泽民迁入,直到1949年7月迁出。在此期间,毛泽民担任新疆财政厅代厅长。

  • 标签: 毛泽民 故居 乌鲁木齐市 1940年 1949年 办公室
  • 简介:郭沫若曾用过“杜衍”这个笔名。他说,“我的母亲姓杜,而我母亲的性格是衍直的,为纪念我的母亲,故取这个笔名。”郭沫若中学时曾患耳疾,致使听觉受损严重,故又取了笔名“易坎人”,则是聋子的意思。

  • 标签: 郭沫若 笔名 母亲
  • 简介:现有的关于郭沫若书法研究的论著中,对其行书、行草书研究颇多,而对郭沫若的楷书则缺乏足够的重视。郭沫若早年以欧、赵、颜的楷书作为书法学习的基础,但其楷书风格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写经体。这与他誊录考古书稿中的大量文字所形成的书写习惯有关。郭沫若的写经体有自己的特点,其小楷长卷《胡笳十八拍》也是写经体,但风格面貌与其先前的写经体迥异,是郭沫若书法的第一佳作。

  • 标签: 郭沫若 楷书 写经体
  • 简介:苑广阔在2012年3月27日的《中国文化报》中撰文指出,这几天,上海市泰兴路上的康有为故居重新热闹起来,房产中介带着一批批客户前来看房,此处名人旧居正待价而沽。“康有为的故居也要卖了?”闻讯的不少市民表示不理解。

  • 标签: 名人故居 《中国文化报》 保护 房产中介 康有为 上海市
  • 简介:《女神》发表后,受到批评家们的高度肯定,但不同的批评家也从各自独特的意识形态立场和新诗观念出发,就《女神》的思想立场和写作技术提出各种看法,对郭沫若的新诗创作提出箴规和告诫。面对外部批评——不论这些批评是来自同一阵营,还是来自立场不同的其他批评家——郭沫若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他始终认定《女神》为其新诗代表作,尊重《女神》时代的思想意识,坚持新诗是"写"出来而非"做"出来的观点,但对于他认可的意见,他也会认真接纳和吸收。郭沫若先后四次集中修改过《女神》,有抗争,有对同行意见的善意采纳,其动因比较复杂,不能简单认为是迫于外部压力或"媚俗"。《女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郭沫若本人参与建构的,他不同时期对于《女神》的态度,影响着《女神》研究的展开。

  • 标签: 郭沫若 《女神》 新诗 修改
  • 简介:赵朴初先生,1907年11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天台里。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他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生前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曼会副主席、中国氏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 标签: 赵朴初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 故居 中国佛教协会 社会活动家
  • 简介:杭州的小巷与历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走在那些小巷中,我们更清晰地感受到了杭州脉搏的跳动。钱学森、夏衍、白居易、陆游……这些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一笔的人都和杭州亲密无比。

  • 标签: 钱学森 杭州 故居 文化 中国历史 风云人物
  • 简介:读九月二十八日申报,朱应鹏的"照例文章。少不了的"介绍徐蔚南的"法国小说"后二天的《艺术界》,有一篇汪倜然介绍郭沫若翻译的《法网》从头至尾找不出郭沫若译的名字,又是和以前赵铭彝在《艺术界》介绍郭沫若翻译的《银匣》同样的玩艺,不晓得是介绍者故意删去译者的姓名呢,还是《艺术界》编辑朱应鹏(艺术三家之一家)的小心?这是当然咯,郭沫若现在是跟暴徒共党贺、叶在一起,

  • 标签: 郭沫若 姓名 不幸 艺术界 法国小说 翻译
  • 简介:汪静之在《女神》周年纪念会上结识郭沫若,从此与郭沫若结下了深厚友谊。汪静之爱看郭沫若翻译的《茵梦湖》,他们都非常欣赏对方的诗作。汪静之的作品不但记录下了郭沫若1925年的生活状况,并且在多处记录了他与郭沫若的友谊。

  • 标签: 汪静之 郭沫若 友谊
  • 简介:必须曝光、切断野蛮拆迁背后的利益纽带、链条,而非仅仅曝光拆迁本身。如果此次事件的拆迁方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战果”——拆除了梁林故居,却未受到实质性惩处,无疑就是给“后来者”提供了一个榜样——不必理会什么文保、舆论或规定,反正也不能把我们怎样。

  • 标签: 拆除 故居 维修性 最小代价 拆迁 曝光
  • 简介:柳亚子(1887-1958)先生是民革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著名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生以诗歌为武器宣传革命。坚持真理、爱憎分明,是一位坚定的民主革命战士、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积极拥护者、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爱国诗人。他的诗紧密结合民主革命的发展,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和撼人心灵的艺术力量——正如周恩来总理送给他的对联中写到的那样:“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 标签: 柳亚子 中国共产党 中国近代史 民主革命 故居 代表人物
  • 简介:岁月磋砣,春华秋实,伴随祖国文化事业大发展,《郭沫若学刊》将于2012年5月迎来创刊100期纪念。在此,本刊编委会、编辑部全体同仁向长期以来给予《郭沫若学刊》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的领导、专家及有关单位、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 标签: 郭沫若 学刊 创刊 百期 文化事业 100期
  • 简介:学术界对郭沫若史剧研究已有较详备的综述,由此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学术接力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以生态论为视域,初步描述郭沫若戏剧研究史的基本图景。郭沫若史剧研究的生态图景在表层上呈现为阶段生成性与话语空间性;在深层上展现为研究话语的交互、层累与还原。相关的研究实绩,集中体现为对郭沫若史剧的历史考辨与理论阐释。在诸多著述的众声喧哗中,可能留存下少数经典文献,这就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一种研究生态。

  • 标签: 郭沫若历史剧 层累 还原 生态论视域
  • 简介:处在新旧中西交汇之际,郭沫若是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无论是文学、史学,还是古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等,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郭氏的名物新证研究体现了他运用唯物史观承继传统考据学,并参之以古文字学、考古学、人类学等"新兴的科学的观点",融会新旧的治学思想与方法。

  • 标签: 郭沫若 名物新证
  • 简介:郭沫若译介的德国文学是极其重要的,共翻译了12位德语作家的54个作品。郭沫若的德语译作主要是从德语译出的,《三叶集》已经有了德国文学翻译的片段。郭沫若的《浮士德》翻译标示了一种特殊的、成熟的"郭沫若式"翻译风格,即译文一般追求白话与文言的融合;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追求译文的流畅,韵律自由;译文主要是艺术的创造,有明显的汉化改写;译文普遍感染了译者鲜明而强烈的主观情绪。

  • 标签: 艺术翻译 德语文学 郭沫若式 三叶集 改写
  • 简介:感伤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特殊形态,它自然也是文学中的一种情感要素。郭沫若的小说无不体现着感伤的情绪,不管是对人生行路难的感慨,还是男女之爱的呓语,甚至是天伦之乐的诉说,都夹杂着伤感的旋律。感伤,是郭沫若小说的基调,也是理解郭沫若小说的钥匙和门径。本文通过对郭沫若小说主题的剖析,展示郭沫若在穷愁与幻美之间流注的感伤情绪.进而揭示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 标签: 郭沫若 小说 感伤 唯爱 幻美
  • 简介:我在搜集和研究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左翼文化运动史料的过程中,曾留心潘汉年的有关史料。在1930年4月10日出版的《出版月刊》第四期上,我找到了潘汉年的一篇重要佚文——《关于郭沫若的生死》,这具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也为潘汉年30年代负责中央文委工作,

  • 标签: 郭沫若 生死 左翼文化运动 史料价值 30年代 潘汉年
  • 简介:小说中福尔摩斯所居住的地方为贝克街221b号,1990年在此成立了福尔摩斯博物馆,馆内的布置摆设都以小说中提及的情节为佐。今天的福尔摩斯博物馆和当年没有什么区别,既没有为招揽游客而改建扩建,更没有被“维修性拆除”。相比之下,我们对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维修性拆除”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 标签: 维修性 拆除 故居 福尔摩斯 改建扩建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