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藏与常规藏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决定了各自的渗流机理、储方式、储能力、产能和开采工艺与常规藏的差别.藏与常规藏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储层既是生气层也是储气层.同时这也决定了藏的模拟与常规藏的模拟在参数准备、数据来源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为此,本文阐述了对藏的模拟参数准备及模拟中一些重要参数的确定.

  • 标签: 煤层气 气藏 产能 数值模拟
  • 简介:接触变质天然是无机成因的一种重要类型。研究区闪长岩体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为一高地热梯度和低压变质带。强烈的岩浆--流体与转岩发生矽卡岩化以及白云质大理岩的分解反应,源源不断地释放出二氧化碳。接触变质反应程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随着距离岩体越远而减弱变小。不同部位接触变质反应和脱碳模式不同。这种类型的无机成因气在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尤其盆地中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即位于地下浅部的中小型侵入体,附近发

  • 标签: 接触变质作用 天然气 形成机制 类型 成因
  • 简介:本文根据不同矿石沥青铀矿U^4+/u^6+的比值,成岩、成矿年龄等实事提出了砂岩铀矿由深源铀矿与天水再造铀矿两部分组成。认识到砂岩、泥岩铀矿初始阶段为“三位一体”,后来再造富集、分离,最后阐明了“三位一体再造富集”模式的找矿方法。

  • 标签: 三位一体再造富集 烃碱流体 热沉积 同生构造 再造成矿 矿胎层
  • 简介:以板块构造、盆地动力学、砂岩铀矿理论为指导,对天山山带中新生代盆地改造形式、构造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中新生代以来,受欧亚大陆南部多次构造活动、板缘增生及印度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区内盆地遭受多期构造抬升剥蚀、冲断推覆及叠合深埋等形式的改造,其改造程度因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差异而有别。分析了盆地改造与砂岩铀成矿的关系,结论认为:天山地区中生代初期(J1—2)稳定的板内伸展构造环境断(坳)陷盆地沉积构成了该区重要的产铀建造层;晚白垩世以来多期构造抬升(沉积间断)期是砂岩铀成矿的主要时期,盆缘相对稳定的构造抬升掀斜作用形成构造斜坡带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而盆缘强烈挤压改造(陆内A俯冲造成)的冲断推覆区及挠曲沉降形成的叠合深埋区不利于砂岩铀成矿。

  • 标签: 天山造山带 新生代盆地 板块构造 盆地动力学 砂岩型铀矿床 地球动力学机制
  • 简介:以板块构造、盆地动力学、砂岩铀矿理论为指导,对天山山带中新生代盆地改造形式、构造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中新生代以来,受欧亚大陆南部多次构造活动、板缘增生及印度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区内盆地遭受多期构造抬升剥蚀、冲断推覆及叠合深埋等形式的改造,其改造程度因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差异而有别。分析了盆地改造与砂岩铀成矿的关系,认为天山地区中生代初期(J1-2)稳定的板内伸展构造环境断(坳)陷盆地沉积构成了该区重要的产铀建造层;晚白垩世以来多期构造抬升(沉积间断)期是砂岩铀成矿的主要时期,盆缘相对稳定的构造抬升掀斜作用形成构造斜坡带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而盆缘强烈挤压改造(陆内A俯冲造成)的冲断推覆区及挠曲沉降形成的叠合深埋区不利于砂岩铀成矿。

  • 标签: 天山造山带 中新生代 盆地改造 砂岩型铀矿 矿床成因
  • 简介:以提高煤层产能为主的开发技术是制约煤层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研究区的储层特征分析将其特点总结为低压、低渗、厚度大、含高;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综合生产数据与地质资料研究认为储层的厚度、临储压力比、渗透率是影响该区煤层产能的主控因素,它们影响着煤层的原始源和采出程度。分析储层条件和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本区块下一步有利目标区的优选与产能预测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其他地区煤层开发提供借鉴。

  • 标签: 煤层气 煤储层 产能
  • 简介:西加拿大沉积盆地(WCSB)西部边缘附近前陆地区内的二叠和三叠系裂缝碎屑岩一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天然存在同位素倒转现象(甲烷δ^13C〉乙烷δ^13C〉丙烷的δ^13C)。甲烷δ^13C值(-42-24%_00),天然干燥程度和有机质成熟度(R_o〉2.2)都表明此处的天然为成熟天然,并且从东南向西北天然的成熟度随着储层年代而逐渐增加。乙烷δ^13C值的范围在-44-25之间,而且在我们气田东北部同位素正常天然中乙烷δ^13C值偏高。为了解释西加拿大盆地前陆地区天然发生同位素倒转的原因,我们使用了封闭系统页岩的概念,即同时对干酪根、石油和天然加热,产生的天然乙烷δ^13C较轻而甲烷的δ^13C重。在拉拉米造山运动引起的变形和逆冲断裂作用的期间,这些天然从页岩中释放,并在脆性碎屑岩一碳酸盐岩裂缝褶皱中聚集,形成一些极丰富的天然藏。这些天然实际上属于成熟页岩。局部地区较高的H_2和CO_2丰度可能是富合硬石膏夹层和底层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结果,形成的H_2和CO_2在构造运动过程中混合进了释放的页岩中。未发现TSR会引起天然的同位素倒转的证据。乙烷δ^13C的变化可能是不同地区在热史、天然从页岩中释放的时间以及断层和褶皱发育时间上的差别引起的。研究区油田东北部和下伏泥盆系碳酸盐岩中的乙烷δ^13C值偏高(导致同位素正常天然)可能反映了其属于一个比较开放的页岩系统,该系统中早期形成的天然已经散失。我们认为,同位素倒转局限于封闭体系的成熟作用中,而且发生同位素倒转的程度很可能与页岩中残留气体的相对量有关。

  • 标签: 天然气同位素 西加拿大沉积盆地 裂缝型储层 倒转现象 页岩气 成熟度
  • 简介:藏合理的采速度是以储量为基础,在现有的开采技术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天然的需求,使藏开采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稳产期,有较高的采收率,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硫、中含二氧化碳藏,结合四川盆地不同类型藏的开发状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储量、藏类型、藏动静态特征、流体组分、开发指标、经济指标、资源及管网系统等,对采速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推荐了合理的采速度。指出,在技术条件允许下,可适当的提高气藏的采速度,少井高产,以缩短开采年限,减小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 标签: 研究 四川盆地 东北部 飞仙关组 气藏 采气速度
  • 简介:美国的商业性天然最早(1821)产自阿巴拉契亚盆地富含有机质的泥盆系页岩。了解有机质页岩层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提高其天然生产率,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耗资巨大的研究工作中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页岩系统基本上是生物成因(主要类型)、热成因或者生物——热成因的连续天然聚集,它以大面积含、隐蔽圈闭机理、可变的盖层岩性和较短的烃类运移距离为特征。页岩可以是储存在天然裂隙和粒间孔隙内的游离,也可以是干酪根和页岩颗粒表面的吸附或是干酪根和沥青中的溶解气。美国正在进行商业性采的5套页岩层,在热成熟度(Ro)、吸附馏份、储层厚度、总有机碳含量和天然地质储量等五项关键参数上有出人意料的巨大变化。此外,低基质渗透率页岩储层中的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是天然生产率的控制因素。目前,只有少数天然裂缝十分发育的页岩井不采取增产措施便可生产商业性天然。在其它的大多数情况下,成功的页岩气井需要进行水力压裂。密歇根盆地的泥盆系Antrim页岩和阿巴拉契亚盆地的泥盆系Ohio页岩约占1999年全美页岩产量(380×10^9立方英尺)的84%。但是,后来经过充分勘探和开发的其它3套主要有机质页岩层,即伊利诺伊盆地的泥盆系新Albany页岩、福特沃斯盆地密西西比系的:Barnett页岩以及圣胡安盆地白垩系的Lewis页岩,其天然年产量正在稳步上升。在作过资源评价的盆地中,页岩资源量十分丰富,其地质资源量高达497~783×10^12立方英尺。技术可采资源量(Lewis页岩除外)变化在31~76×10^12立方英尺之间。其中以Ohio页岩的地质资源量和技术可采资源量最多。

  • 标签: 裂缝性页岩气系统 天然气 烃类运移 储量 地质评价 资源量
  • 简介:页岩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巨大,但是页岩气成藏规律、储集空间、渗流规律以及开发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储层具有低孔特征和极低的基质渗透率,给有效开发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从介绍页岩的概念、成藏机理及储层特点出发,重点总结了目前页岩的主要开发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页岩开发适应性技术,对开展页岩开发技术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页岩气 成藏机理 储层特点 开发技术
  • 简介:天然水合物是甲烷等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物质。据估算,全球天然水合物中碳的含量等于石油、等化石能源中碳含量的两倍,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数字。在人类面临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的时候,科学家和各国政府都把眼光投向这一未来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沉积条件、沉积环境等方面都显示,中国南海具有生成和蕴藏巨大天然水合物资源的条件,因此,这里可能成为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之新能源基地。

  • 标签: 天然气水合物 石油 替代能源 冰状固体物质 碳含量 沉积条件
  • 简介:据利比亚投资网报道,波兰石油和天然公司(PGNiG)打算投标利比亚的天然勘探开采项目,作为波兰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信赖的一个战略。每年波兰需要从俄罗斯进口天然约146×10^8立方米。

  • 标签: 天然气项目 天然气公司 利比亚 波兰 投标 石油
  • 简介:美国最初(1821年)的商业性天然产量产于阿拉巴契亚盆地富含有机质的泥盆系页岩中。自70年代以来,了解有机页岩地层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和提高天然产能已先后取得数百万美元的研究价值。页岩含系统实质上是连续的生物成因(占主导地位)、热成因或生物—热复合成因藏,其特征表现为含饱和度分布广、具有隐蔽圈闭机理、具有不同岩性的基层和相对较短的运移距离。页岩既可以游离状态储藏在天然裂缝和粒间孔隙中,也可以气态形式吸附在干酪根和粘土颗粒表面或溶解在干酪根和沥青中。美国现有5套商业性产页岩,它们的5个关键参数变化极大,这5个关键参数是:热成热度(用镜质体反射率表示)、吸附馏分、储层厚度、总有机碳含量和天然地质储量。另一方面,在基岩低渗透率页岩储层中,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是控制天然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迄今为止,仅在少数未实施增产措施的页岩井中获得商业产气量,这些井钻遇到天然裂缝网络中。在大多数其它情况下,在成功的页岩气井中必需进行水力压裂。1999年总共生产了380bcf页岩,其中,产自密执安盆地泥盆系Antrim页岩和阿巴拉契亚盆地泥盆系俄亥俄页岩中的约占84%。但是,产自后来相继投入勘探和开发的另外3套主要有机页岩的天然年产量稳定增加,这3套有机页岩分别是伊利诺伊盆地泥盆系NewA1bany页岩、沃思堡盆地密西西比系Barnett页岩和圣胡安盆地白垩系Lewis页岩。在已估算天然储量的那些盆地中,页岩的资源量为497—783tcf。所估算的技术上可采纳资源量(Lewis页岩除外)为31—76tcf。在2套页岩中,0hio页岩中的天然资源量占有最大约份额。

  • 标签: 裂缝性页岩 含气系统 天然气 圣胡安盆地 低渗透率 阿巴拉契亚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