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采用Judkins法和桡动脉法对118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80例病人有严重或非常严重冠脉病变,38例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手段,可为冠心病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基层医院开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初步体会。方法对本人自进修起参加的187例选择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总结。结果全部187例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均获得成功,单支病变66例,2支病变51例。3支病变30例,其它病变4例,冠脉正常36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方法,具备条件的基层医院只要务实、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体会
  • 简介: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Judkins法和桡动脉法对51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依据病变程度、部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51例患者中确诊冠心病35例,阳性率68.6%,其中15例患者置入支架26枚,2例合并左主干病变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可为冠心病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诊断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两种不同径路行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将需行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径路组与经股动脉径路组各4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血管穿刺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经桡动脉径路行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组在减少手术时间、血管穿刺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优于经股动脉径路行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组。结论在同样的临床适应证下,经桡动脉径路行选择冠状动脉造影优于经股动脉径路行选择冠状动脉造影,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桡动脉 股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给予CAG与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与诊断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出重、中、轻度冠动脉狭窄例数39.06%、34.38%、42.19%比CAG诊断优17.19%、14.06%、25.00%(P<0.05);多层螺旋CT诊断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39.06%、34.38%、42.19%比CAG诊断高75.00%、62.50%、78.13%(P<0.05)。结论相比CAG,多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诊断结果更优,诊断确率、特异度、灵敏度相对较高。

  • 标签: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多层螺旋CT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nomalousoriginofcoronaryartery,AOCA)的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560例,栓出有AOCA患者29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例AOCA患者检出率为1.9%,其中23例(79.3%)为良性AOCA,包括: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窦15例,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窦3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无冠窦1例和高位开口于升主动脉4例;6例(20.7%)为有潜在临床危险AOCA,分别为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窦1例,单支左冠状动脉2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3例.起源异常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患者9例(31.0%),但仅2例为狭窄只累及起源异常动脉.结论AOCA无特征临床表现,通常在冠状动脉造影时被发现;某些类型有导致严重心脏事件的潜在危险.AOCA与冠状动脉狭窄无相关.

  • 标签: 冠状血管畸形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心脏64-排螺旋CT和选择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同时行心脏64-排螺旋CT和选择冠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患者78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心肌桥诊断的阳性率。结果心脏64-排螺旋CT对心肌桥的诊断阳性率是17.9%,选择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的诊断阳性率是3.8%。结论心脏64-排螺旋CT可以作为一个诊断心肌桥可靠方法并有其局限性。

  • 标签: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64-排螺旋CT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26例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分析,评定疾病情况。结果冠状动脉正常者14例(11.1%),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112例(88.9%),其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例,冠状动脉开口异位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例。受累血管151支172处,累及单支血管者35例(31.3%),累及2支及以上血管病变者77例(68.8%)其中,重度狭窄及闭塞68处(占39.5%)。结论冠状动脉DSA造影能够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类型、部位,是诊断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 DSA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eletronbeam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EBA)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联.方法24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分别行EBA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所有EBCT图像均经三维重建显像,按照AHA分段方法进行分段,每套重建显像血管分成左主干(leftmainartery,LM)及前降支(leftanteriordescendingcoronaryartery,LAD)、左旋支(leftcircumflexartery,LCx)、右冠脉(rightcoronaryartery,RCA)各近、中、远三段共10段血管,由2名医生对LM和LAD、LCx、RCA的近、中段共168段血管进行分析,其结果与CAG结果对比,比较EBA与CAG所示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结果在168个近段和中段血管中有147段(87.50%)EBA能够清楚显像,其中LAD近段和中段清晰显像的百分比都为95.83%,而RCA近段和中段分别为91.67%和58.33%,LCx近段和中段为91.67%、79.17%,而在168个近段和中段血管中CAG全部清晰显像;如果以>50%狭窄作为有意义狭窄,则EBA与CAG比较发现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83.33%和92.13%,其中LM是100.00%和95.65%,LAD近段是100.00%和75.00%,LAD中段是82.35%和66.67%,RCA近段是80.00%和71.43%,RCA中段是50.00%和100.00%,LCx近段是75.00%和90.00%,LCx中段是33.33%和28.57%.结论EBA是一种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它对LM及LAD近段和中段狭窄诊断的准确高,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筛选或疗效随访的监测手段.

  • 标签: 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造影结果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 简介: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即冠状动脉开口解剖位置发生变异,是冠状动脉解剖变异较为常见的现象,其中右冠状动脉解剖变异的报道不多。有研究报道,CT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右冠状动脉存在副支的很少见-([1-3])。但我们在实际介入工作中发现,右冠状动脉存在解剖变异的并不少见。本研究重点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中所见右冠状动脉存在单独开口副右冠的情况,并分析该解剖变异的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4年1—10月,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 解剖变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造影能显示冠状动脉的正常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范围为明确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检查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