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苏鹏 张晓芳 刘红刚 纪小龙 王铁生 张仁亚 敖启林 许跃 刘志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理科,济南 2500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10073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48,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病理科,无锡 214063,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 27202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病理科,武汉 43003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45005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理科,济南 250012(现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 200233)
  • 简介:摘要目的拟评价病理医生对于"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甲状腺滤泡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 NIFTP)"判读的一致。方法选取我国不同地区9位病理医生对30例NIFTP的数字切片进行判读。评分内容包括三点:细胞核大小和形状,核膜不规则度,核染色质特点。以上各项指标,有,评分为1;无,评分为0;将结果相加,得出的总分0~3。总评分2~3,判读为NIFTP。结果我国病理医生判读总体具有微弱的一致(Kappa值为0.081 4),其中对核膜不规则度的判定一致最佳(Kappa值为0.193 6),对细胞核大小和形状的判定一致最差(Kappa值为0.102 2)。7名高年资病理医生判读总体一致优于9位医生,但总体结果仍为微弱(Kappa值为0.134 1)。对核膜不规则度(Kappa值为0.267 4)和核染色质特征(Kappa值为0.257 3)判读的一致弱,但仍高于对细胞核大小和形状的判读一致(Kappa值为0.073 0)。本研究判读一致总体略低于亚洲研究,高年资病理医生对于核膜不规则度的判读一致优于亚洲研究。结论对于NIFTP细胞核特点观察者间的差异可能是由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个人对判读标准的理解、地理差异甚至一些不确定的原因造成。我国病理医生在判读NIFTP细胞核特征方面一致低,应进一步推广并细化NIFTP细胞核判定标准。对于形态学提示NIFTP的病例,应推荐采用免疫组化或者分子生物学方法排除高危基因突变。

  • 标签: 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观察者间差异 细胞核评分系统 数字切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慢性家族良性天疱疮(familial benign pemphigus,Hailey-Hailey disease,HHD)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3个HHD家系中9名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和家系遗传学特征分析。结果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发病,皮疹表现为水疱和糜烂,部分患者伴瘙痒;皮疹分布于腹股沟、腋下、颈部和肛周等皱褶部位。3个HHD家系系谱分析显示HHD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结论HHD符合常染色体遗传模式,在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的临床表型有一定差异。

  • 标签: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家系 临床 遗传学
  • 简介:摘要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辅助诊断工具,已被证实能有效提高各种皮肤病的临床诊断准确,并被国内外的皮肤科医师广泛研究和应用。对于多数皮肤病而言,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的金标准,而皮肤镜下所呈现的特征大多有其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背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皮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进一步辅助临床医师鉴别皮损良恶性、指导活检取材等。本共识阐述了黑素细胞肿瘤的常见皮肤镜特征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旨在提升国内皮肤科医师的理解和认识。

  • 标签: 痣和黑素瘤 皮肤镜检查 病理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节细胞神经瘤(GN)、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混合型(GNBi)、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GNBn)、神经母细胞瘤(NB)的超声表现特点,提高超声诊断四种神经母细胞肿瘤的准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79例神经母细胞肿瘤(23例GN,44例GNBi,86例GNBn,126例NB)患儿资料,总结超声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中位年龄:GN组6.9岁,GNBi组3.9岁,GNBn组3.0岁,NB组2.0岁。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位值:GN组6.3 μg/L,GNBi组9.6 μg/L,GNBn组22.6 μg/L,NB组40.7 μg/L。GN组无远处转移,9%GNBi、26%GNBn、36%NB存在远处转移;GN组、GNBi组无邻近组织器官侵犯,9%GNBn、15%NB侵犯邻近组织器官;91%GN、70%GNBi、58%GNBn病灶包膜完整,NB组病灶44%包膜不完整、28%无包膜;96%GN、57%GNBi呈类圆或椭圆形,57%GNBn、60%NB形态不规则;96%GN内呈均匀低回声,75%GNBi内呈"云雾状"不均匀回声,59%GNBn、75%NB病灶内见高回声结节或呈多结节融合状;65%GN内见小斑点、片状钙化,27%GNBi、29%GNBn、25%NB内见粗大钙化;100%GN、91%GNBi、91%GNBn内呈少-中量血流,33%NB内丰富血流;4%GN、41%GNBi、51%GNBn、49%NB包绕血管;13%GN、5%GNBi、6%GNBn、8%NB侵入椎管;GN无淋巴结转移,48%GNBi、59%GNBn、56%NB存在淋巴结转移。结论GN与GNBi、GNBn、NB超声表现差异较大,后三者超声表现有一定差异,但部分难以鉴别。

  • 标签: 超声检查 节细胞神经瘤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液型孤立纤维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以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的7例黏液型SFT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以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男性3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32~67岁。发病部位:胸膜3例,盆腔、阴道、腮腺和鼻腔各1例。瘤体直径2.7~13.5 cm。镜下,黏液变性区占肿瘤的55%~90%(平均约72%),瘤细胞星芒状、短梭形或卵圆形,呈疏松的束状、交织带状和微囊/网状分布于富于血管的广泛黏液变的基质之中。常见鹿角形分支状血管,瘤细胞之间常见薄的胶原纤维沉积。所有病例中均可见黏液背景中散在的经典型SFT结构。2例可见局灶的巨细胞血管纤维瘤样结构,1例可见局灶的脂肪化生。2例可见提示侵袭生物学行为的组织学特征,其中1例显示黏液型SFT伴高级别肉瘤过渡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肿瘤(7/7)均弥漫表达STAT6和CD34。对2例肿瘤行PCR检测提示均存在NAB2基因的第4号外显子和STAT6基因的第2号外显子融合。根据Demicco提出的SFT危险度分级模式,4例为低度危险,1例中度危险,2例高度危险。4例获得随访信息,1例肿瘤在术后4年内复发3次,另3例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黏液型SFT是一种罕见的SFT组织学亚型,生物学行为可从惰性到侵袭。黏液型SFT应包括在具有显著黏液变性的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谱系之中,仔细的组织学观察寻找典型的SFT组织学特征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必要的分子遗传学检测可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鉴别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黏液型
  • 简介:【摘 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英语课程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英语课程标准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要求,强调“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因此,采用形成性评价能提高学生运用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并且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小学英语 课外作业 学习能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血栓肺栓塞(PTE)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能力。方法回顾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例PTE患儿(男4例、女4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和诊治情况。结果8例PTE患儿年龄9小时龄~14岁10月龄。发热4例、咳嗽加剧4例、气促3例、胸痛2例、腹痛和背痛1例、咯血2例、发绀1例、下肢水肿2例。肺部局部呼吸音降低2例、痰鸣音3例、胸膜摩擦音1例。超声发现胸腔积液5例。6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0.66~9.96 mg/L),5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10.78~78.00 mg/L)。胸部增强CT提示肺动脉或静脉充盈缺损,其中肺动脉栓塞7例、肺静脉栓塞1例。原发病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4例、肾炎2例和先天性心脏病术后2例。7例患儿接受抗凝治疗后痊愈,1例因家长拒绝进一步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对于有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紊乱、长期激素治疗、心血管有创操作等高危因素的患儿,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呼吸急促、胸痛和腹背痛伴胸腔积液等,要注意PTE可能,尽早行胸部增强CT检查以确诊。抗凝可以作为儿童PTE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肺栓塞 体征和症状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治疗学
  • 简介:[摘要]2019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接诊多例具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目前参照“国卫办医函[2020]6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于2020120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措施2020125日我院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进行回顾临床分析完整CT影像学资料,对进一步了解NCP在肺部的影像学表现及病情进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利于提高对本病的临床防控水平。

  • 标签: []新冠肺炎 CT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上皮肿瘤的超声鉴别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按照国际卵巢协作组的超声术语规范,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427例卵巢上皮肿瘤声像图表现,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有鉴别意义的超声征象,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交界、良性、恶性超声鉴别重要指标,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囊征是交界肿瘤与良性、恶性肿瘤鉴别的特征指标(OR值分别为10.97、19.22)。同时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鉴别的重要指标以不规则、厚分隔、实为主、富血供、腹水为主,其中不规则意义最大。恶性肿瘤与交界肿瘤鉴别的重要指标还包括不规则、大乳头、厚分隔、实为主、富血供。不规则在鉴别交界肿瘤与良性肿瘤也具有相当的作用。本研究建立模型总的符合率72.4%,其中预测交界模型的符合率为57.2%,良性为78.6%,恶性为80.7%。结论微囊征是交界肿瘤的特异性超声表现。卵巢肿瘤是否规则、是否以实为主、血供是否丰富及有无腹水在鉴别卵巢上皮肿瘤中意义较大。本研究建立的卵巢肿瘤良性、恶性和交界预测模型有较高诊断效能。

  • 标签: 超声检查 卵巢交界性肿瘤 微囊征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痹痴呆(GPI)患者认知障碍的特征。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麻痹痴呆患者50例及同期相匹配的无症状型神经梅毒(ANS)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各组患者认知障碍情况,比较不同痴呆程度GPI患者量表评分,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GPI患者MMSE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GPI组患者MMSE总分(22.50 ± 5.26)低于ANS组(28.60 ± 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7.852、P < 0.001)。两组患者MMSE各分项得分比较显示,GPI组患者定向力(6.78 ± 2.50)、注意力与计算力(3.16 ± 1.82)、回忆力(1.48 ± 1.05)和语言能力(7.28 ± 1.49)等均显著低于ANS组(9.68 ± 0.55、4.30 ± 1.07、2.70 ± 0.54、8.00 ± 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8.006、P = 0.000,t = 3.811、P < 0.001,t = 7.271,P < 0.001,t = 3.428、P = 0.001)。中重度GPI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回忆力及语言能力等各分项得分低于轻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791、P = 0.433,t = 0.350、P = 0.728,t = 0.250,P = 0.804,t = 1.452、P = 0.1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影响MMSE评分,GPI患者年龄越大,MMSE评分越低(β =-0.365、P < 0.001)。结论麻痹痴呆患者存在全面认知功能下降,年龄因素对认知障碍具有影响。

  • 标签: 麻痹性痴呆 无症状型神经梅毒 认知障碍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流行出血热流行特征 。 方法: 回顾分析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流行出血热患者 90例的临床资料,对流行出血热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制定针对的防控措施来更好的控制疾病。分析流行出血热的发病时间分布情况与发病人群分布情况。结果: 流行出血热一年四季均会发病,但仍存在显著的季节特征,其中高发季节为 3~ 6月份及 10~ 12月份,此两季节中死亡率也相对较高。流行出血热 3~ 70岁均可发病,高发年龄段为 20~ 4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民发病率高于工人及学生 /野外作业者。结论: 流行出血热的防控措施较多,通过灭鼠与接种疫苗可有效控制疾病,对高危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其健康意识,最大程度上降低疾病发生率。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MR、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和动态对比增强征象在侵袭垂体腺瘤中的应用,研究其影像学特征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47例侵袭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IPA)的T1WI、T2WI、ADC、动态对比增强MR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病理学资料等;并与16例非侵袭垂体腺瘤(non-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NIPA)进行比较,观察两者在MR征象、ADC值和T1WI、T2WI图像上的肿瘤/白质信号强度比值和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强化峰值时间、平均强化速率方面的差异。所有病例术后复查MR增强扫描以及相关激素表达水平,用来评估预后,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IPA影像学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的位置、形状、大小、Knosp分级、ADC值在IPA与NIPA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344、21.818、28.596,t值分别为5.869、11.720,P值均<0.05)。T1WI、T2WI和增强不均质信号大部分发生于IPA组(P<0.05),IPA呈快速强化和快速消退的双期强化特征,鞍内瘤体与海绵窦侵袭瘤体强化峰值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T1信号强度、扩散受限、双期强化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2WI瘤体/白质信号两者的比值和ADC值与IPA瘤体质地呈明显相关。IPA中全切除9例(19%),次全切除25例(53%),部分切除13例(28%)。术后治愈9例(19%),症状改善29例(62%),缓解6例(13%),未愈3例(6%)。术后进行药物治疗7例,放射辅助治疗15例。术后随访7~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复发8例(17%)。IPA肿瘤质地不同,其手术全切/次全切除率、术后症状改善率、术后需要辅助治疗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Knosp分级、肿瘤大小、T2WI瘤体/白质比值与IPA复发有关(P值均<0.05)。结论通过MR、弥散加权成像征象分析肿瘤在蝶鞍区的分布、形状、大小、ADC值及信号差异,有助于诊断IPA。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特征可以早期判断IPA及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通过影像征象评估肿瘤的质地,从而更好地评估IPA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 标签: 垂体瘤 侵袭性 磁共振成像 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纤维肿瘤超声造影和病理学的诊断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6例孤立纤维肿瘤患者的超声造影和病理学资料,总结其诊断学特征。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32~65岁,1例位于腹壁,1例位于足背,1例位于眼眶,2例位于胸壁,1例位于乳腺。6例孤立纤维肿瘤二维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楚或不清、边缘光滑的低回声或中等或混合回声肿块,4例呈椭圆形,2例呈圆形;2例回声欠均匀伴液化,4例回声较均匀;4例可见丰富的分支状血流信号,血管阻力较小。超声造影均呈动脉期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2例病灶增强范围较常规超声增大,4例病灶增强范围较常规超声无明显增大,延迟期无明显廓清,呈略高增强。6例均经手术切除,4例可见完整包膜,2例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4例有丰富的血管供应,2例可见坏死液化区,4例质韧,2例质地中等。术后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示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瘤细胞呈梭型,围绕血管生长,呈旋涡状或索状,细胞聚集区与稀疏区交替分布;肿瘤细胞分布不均,间质内见粗细不等红染的胶原纤维及丰富树枝状薄壁血管;4例核有轻度异型,核分裂象少见,2例核有中度异型,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结果示:CD34阳性(4/6),B淋巴细胞瘤2(Bcl-2)阳性(5/6),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5/6),CD99阳性(6/6),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4/6),S100阴性(6/6),符合孤立纤维肿瘤的诊断。结论孤立纤维肿瘤的超声造影和病理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其诊断。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病理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感染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急性胰腺炎诊疗中心收治的IPN患者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年轻对照组(年龄<65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及结果、总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病死率等资料。结果共纳入163例患者,其中老年组42例,年龄67.00(65.50, 77.00)岁,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轻对照组121例,年龄44.00(33.25, 52.00)岁,男性90例,女性31例。老年组女性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47.62%(20/42)比25.62%(31/121)],老年组由胆源性疾病导致急性胰腺炎的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83.33%(35/42)比43.80%(53/121)],老年组伴随冠心病、高血压的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年轻对照组[37.00(27.50,58.00) IU/L比28.00(18.50,44.00) IU/L;6.36(4.23,10.89)mmol/L比4.68(3.23,7.15)mmol/L],老年组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年轻对照组[1.05(0.78,1.35) mmol/L比2.26(1.32,18.55) 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并发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30.95%(13/42)比12.40%(15/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需要肠外营养支持时间长于年轻对照组[22.00(13.25,43.50)d比17.00(9.00,26.00)d],但接受2次以上手术的比例低于年轻对照组[26.19%(11/42)比43.80%(52/1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病死率高于年轻对照组[21.43%(9/42)比7.44%(9/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IPN患者女性比例较高,常伴随心血管疾病,其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高。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感染性胰腺坏死 老年人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40例经外科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非浸润IPMN 26例,浸润IPMN 14例。浸润组患者CA19-9>37U/ml 7例,CEA>3.4 ng/ml 6例,肿瘤长径>3 cm 10例,胰管直径>5 mm 11例,增强CT可见壁结节10例,均显著多于非浸润组的2例,1例,3例,5例,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这些指标均有助于鉴别IPMN的良恶性。

  • 标签: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黏液肿瘤(MC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发生恶变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肿瘤外科收治的及多中心胰腺囊肿瘤数据库收录的347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胰腺MC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其中资料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99例,来自多中心胰腺囊肿瘤数据库248例。男性50例(14.4%),女性297例(85.6%);平均年龄48.6岁(范围:24~77岁)。根据2010年WHO胰腺肿瘤的命名及分类,对347例胰腺MCN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病理学诊断。根据回顾性病理学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病变组(包括黏液囊腺瘤及其伴低、中级别异型增生)和恶性病变组(包括黏液囊腺瘤伴高级别异型增生或浸润癌)。收集统计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MCN发生恶变的相关预后因素。结果347例患者中,24例为恶性病变,其中男性7例,女性1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甲胎蛋白、CA19-9、CA125、肿瘤最大径及肿瘤部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肿瘤最大径为MCN发生恶变的独立预后因素(OR=1.023,95% CI:1.002~1.045,P=0.035)。结论年龄、性别、CEA、CA19-9、CA125、肿瘤最大径及肿瘤部位是MCN恶性病变的重要特征,其中术前肿瘤最大径是MCN发生恶变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胰腺肿瘤 肿瘤,囊性,粘液性和浆液性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 简介:摘 要 : 抽油机采油是石油工业传统而与占主导地位的人工举升采油方式,油管杆偏磨、结垢腐蚀不但造成大量的油管抽油杆直接报废,还是油井维护作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油田的开发,高压低渗油田存在供液能力差,沉没度相对较低,油井蜡、胶质的含量较高,油井易结蜡,对开发后期油井含水较高造成的结垢腐蚀,严重制约着高压低渗开发,解决油井偏磨、结垢腐蚀是延长油井免修期,节约成本的重要工作。

  • 标签: 高压低渗油井 井筒 结蜡偏磨 结垢 治理途径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新发传染病,自2019年12月发现以来,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已有病例报告。随着疫情的发展,聚集疫情所占的发病数比例不断增加,尤其是武汉市和湖北省以外地区,暴露来源发生很大变化。本研究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月20日期间非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377起(涉及病例1 719例)进行分析。其中,家庭聚集疫情297起(占79%),确诊病例中位数为4例;聚餐39起(占10%),确诊病例中位数为5例;商场或超市23起(占6%),确诊病例中位数为13例;工作单位12起(占3%),确诊病例中位数为6例;交通工具6起(占2%),确诊病例中位数为6例。依聚集性病例潜伏期估计所需条件,选出325例,推测潜伏期为1~20 d,中位数为7 d,众数为4 d。此外,对国内某百货大楼聚集疫情分析结果提示本次疫情潜伏期患者可能成为传染源。"钻石公主"号邮轮聚集疫情从2月5-21日共634人被确诊感染,各类人群(国籍、年龄、性别)均易感,提示乘客年龄、无症状感染及邮轮内封闭环境可能是导致邮轮后续病例出现间歇同源暴露和人传人增殖模式的主要原因,两起典型疫情的进展清晰地展现了武汉早期病例的播散情况。因此,在疫情防控中,除隔离患者外,追踪、排查和隔离密切接触者及次级接触者至关重要;尤其对于疫区的健康人群,自我隔离是防控关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病例 流行特征 潜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