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在黄土高原,刺槐发挥着防治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黄土高原榆林、延安、渭南、咸阳、宝鸡等地(市)的274株刺槐解析木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刺槐生长状况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陕西黄土高原的刺槐在15a时,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10.84±0.29)m、(10.64±0.31)cm和(0.048907±0.001634)m^3。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刺槐长势差别较大,宁夏的刺槐生长状况好于山西、陕西和河南,甘肃的刺槐生长缓慢、生长量低。同时,海拔、坡位、坡向、坡度和林分密度对刺槐生长影响显著,生长在海拔1000~1200m之间的刺槐生长状况好于其它海拔水平;山坡的中下部较上部更有利于刺槐生长;阴坡的刺槐长势优于其他坡向;随着坡度的增加刺槐生长量下降。建议在黄土高原营造刺槐林时应选择海拔1000~1200m之间、坡度较缓的阴坡下部,15a生刺槐密度控制在3300~4950株/hm2之间较为适宜。

  • 标签: 黄土高原 刺槐 生长状况 影响因子 生长指标
  • 简介:沙棘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多酚和其它人体所需的生物活性酸物质。在过去的10年中拉脱维亚新增了许多的沙棘种植园。因此,此篇论文主要研究拉脱维亚生长的沙棘中的生物活性物。拉脱维亚靠近波罗的海,在多贝莱县开展实验。每年的光照时间是4522h;温度从5—24(23)℃;植物生长期可达200d;每5—10年会出现极端最低温度-36℃。本文旨在研究适应拉脱维亚气候条件的沙棘品种:“Avgustinka”、“Prozrachnaya”、“BotanicheskavaLubitelskaya”、“Luchistaya”、“Trofimovskaya”和“Pod—arokSadu”各自的可溶性固体、总酸、维生素c和E、类胡萝卜素和总酚类化合物组成。拉脱维亚种植的沙棘都是俄罗斯沙棘。将拉脱维亚国家果树栽培研究所果实和浆果加工中心作为实验场地。研究时间为2004~2005年之间。所有品种的生物化学组分平均值为:可溶性固体为8_3。Brix,总酸为3%,维生素C为84.9mg/100g,维生素E为23.2mg/100g,类胡萝卜素为14.5mg/g,总酚类化合物为126.mg/100g。通过实验可知,“Trofimovskaya”和“PodarokSadu”中的生物活性组分是最高的。

  • 标签: 沙棘 可溶性固体 类胡萝卜素 酚类 维生素C
  • 简介:沙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多种用途以及较强的克隆繁殖能力,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认识沙棘属植物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本文以近期研究成果为依据,论述了沙棘克隆生长及其在改善种群适应能力、维持群落稳定性以及提高防护效能等方面的生态学意义,同时总结归纳了沙棘产品开发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 标签: 沙棘资源 克隆生长 种群更新 生态意义 经济价值
  • 简介:在缺少灌溉的中国北方地区杂交沙棘种植园,发生年际干旱会导致果实产量减产一半或更多。干旱是导致沙棘叶光合、蒸腾能力下降的主因。当土壤干旱导致沙棘植株受到水分胁迫严重时,根系从土壤吸收水分供叶面蒸腾和光合生产的水分已经很少,光合生产力很低,落果加重,果实增重减缓。适时灌溉使沙棘根系分布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含水量以防止干旱的影响,是保证杂交沙棘园植株健康生长和果实丰产的必要措施。

  • 标签: 杂交沙棘 干旱 生长 中国北方
  • 简介:本文对永寿县沙棘良种选育基地试验区人工沙棘林单株树高、30cm处直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沙棘30cm处直径和树高的速生期一般都出现在第2~5年,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出现在3~4年之间,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第4~5年之间.2.分别对沙棘树高、30cm处直径与树龄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沙棘树高、30cm处直径的生长模型和树冠的生长模型:D0.30=10(0.8774-1.9201/A)、H=-0.2784+0.6289A-0.0309A2、Cw=1.643×100.229-0.5389/A.

  • 标签: 永寿县 沙棘 人工林 生长规律 生长模型
  • 简介:本文对黄土高原中部油松、侧柏、刺槐、沙棘、胡颓子和火炬树等乡土树种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树高生长曲线分两种类型,以油松、侧柏等人工实生林为一种类型,即满足“慢一快一缓慢一稳降”生长规律,沙棘、火炬树等萌蘖林开始生长较快,之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6树种树高平均生长量为0.4518±0.2763m,刺槐的最高,侧柏的最低;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190±0.1358m,刺槐的最高,胡颓子的最低。6树种胸径平均生长量相对稳定,平均生长量为0.4170±0.1714cm,刺槐的最高,是侧柏的3倍多,阔叶树大于针叶树,实生林的较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723±0.1205cm,油松的最大,侧柏的最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6树种材积平均生长量平均值为3.1254×10^4±4.8827×10^-4m^3,刺槐的最大,侧柏的最小,二者相差20倍左右;材积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6.8956×10^4±10.1233×10^-4m^3,刺槐分别是油松和侧柏的2.38和15.34倍。生长量大小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降水量的影响。

  • 标签: 黄土高原中部 主要乡土树种 生长过程
  • 简介:本文对黄土高原中部引进的奥地利黑松、美国黄松、美人松、欧洲赤松、欧洲黑松等16个树种,林分个体树高平均生长量曲线分两种类型,以欧洲黑松为代表的第一种类型,苗期生长较快,随着年龄的增加,树高平均生长量趋于减慢且逐渐稳定,另外一种类型满足正常的"慢—快—缓慢—稳中有降"的生长规律。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0.369±0.097m,以美国黄松和欧洲黑松的最高(0.535±0.052m),以铁杉的最低(0.251±0.044m);树高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87±0.104m,欧洲黑松的最高,华山松的最低,前者是后者的2.63倍;16树种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在林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以美国黄松的最高(1.595±0.192cm),青扦的最低(0.363±0.088cm),二者相差近4倍,就乡土树种白皮松、华山松、金钱松、青扦、铁杉、樟子松(0.6048cm)与外来引进树种(0.8488cm)相比,国外引进树种的生长量远远高于国内引进树种。16树种胸径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7056±0.2570cm,美国黄松的最大(1.249±0.350cm),青扦的最小(0.376±0.241cm),外国引进树种高出乡土树种50.0%以上。

  • 标签: 黄土高原中部 主要引进树种 生长过程
  • 简介:为了探讨、揭示干旱胁迫对沙棘生育与产量形成因子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结果表明沙棘单株生育与产量关系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造成植株生长势衰弱与减产。沙棘产量的形成,决定于植株生长势、水分利用效率、根系贮水能力、果枝数、座果率。

  • 标签: 沙棘 干旱胁迫 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适应性 相关性
  • 简介:通过对引进的7个沙棘品种的种子育苗及成苗定植,并对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初步分析了引进的各沙棘品种类型在定西的适应性.

  • 标签: 沙棘 品种 定西地区 引种 种子育苗 定植
  • 简介:中国沙棘虽然属于阳性树种,但它能够通过克隆生长调节恢复种群数量和结构,从而维持种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种群结构表现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稳定型(或增长型)的动态过程,种群密度及萌蘖根的生物量投资比例表现为增长、下降和回升的动态过程。形成这一动态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克隆生长所赋予的生理整合与觅养行为等特殊性。

  • 标签: 中国沙棘 克隆生长 密度调节 结构动态 稳定性维持
  • 简介:沙棘是喜光植物,属阳生叶。群体叶片,5月份生长速率慢,6月份加快,7月份最快,8月份开始减缓。一个枝条上新叶数占28.6%,成熟叶数76.7%,老叶数23.3%。自枝条顶端向下不同叶位叶之间存在着生理年龄上的差异,也存在着表观光合效率上的差异。叶序5~13为幼叶;15~31是成熟叶;33叶以为老叶。幼叶叶绿素含量较低,成熟叶含量最高,老叶又明显下降。气孔导度,也具有幼叶张开度小,成熟叶张开度最大,老叶张开度又变小。沙棘叶气孔CO2浓度也具有个体和生理年龄上的差异。

  • 标签: 沙棘 阳生叶 叶位叶 生理年龄 表观光合效率 功能叶
  • 简介:通过对沙棘新梢生长节律与果实发育关系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新梢生长和果实生长发育各自的客观规律,以及树木生长和果实发育间的关系,为沙棘集约化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标签: 沙棘 生长节律 果实发育 栽培
  • 简介:在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用中国沙棘、多年生香豌豆与从国外引进的刺槐、绒毛白蜡和黑核桃等乔木树种进行不同类型的复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期(1-4a)各种复合类型由于植物之间的有益共生,特别是中国沙棘、多年生香豌豆的固氮作用,可以很好地促进主栽乔木树种的高、径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同时用于混交的中国沙棘,自身生长量也较其纯林有所增加.适宜的乔灌混交,可以实现"双赢"的目标.

  • 标签: 中国沙棘 复合方式 生长量 黄土高塬沟壑区
  • 简介:利用打顶与适度摘叶,调控植物顶端优势,建立新的生长平衡,能提高植物产量,改进品质,在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半干旱地区,沙棘生长期短(5个月),在常年连续受干旱胁迫、冬季严寒和风沙侵袭下,打顶摘叶虽能促进当年沙棘的生长和发育,但对次年生长产生了严重伤害,新梢密度下降25.5%~48.7%;枝重下降17.9%~25.1%,造成减产与早衰。因此,对沙棘雄株打顶与摘叶时间应在6月~7月中旬,摘叶强度应控制在25%以内,应禁止从雌株采叶。

  • 标签: 沙棘雄株 打顶 摘叶 顶端优势
  • 简介:砒砂岩区为中国自然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均证明,沙棘为适应这一地区的最佳先锋植物。2~8a沙棘定植株的平均高、地径分别与萌蘖株高、冠幅间存在着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中等盖度(40%~70%)的沙棘人工林分,其萌蘖能力最高。生产实践中可充分利用沙棘萌蘖性能强的优势,有效降低种植密度,减少种植成本,实现砒砂岩区快速、经济、高效恢复植被的目的。

  • 标签: 砒砂岩 沙棘 定植株 萌蘖株 生长指标
  • 简介:在不同立地(盐碱地、草场退化地、废弃地)栽植沙棘,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1998~2000年),结果表明:沙棘在pH值8.77~9.18之间的盐碱地栽植可以成活,同时沙棘林下土壤各单项肥力指标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沙棘栽植2年后土壤pH降低0.1~0.23左右,全盐量绝对值降低0.01%~0.02%,有机质绝对值增加0.01%~0.15%左右。草场围栏成效快,围护效果显著。废弃地栽植沙棘生长正常,株高达76.4cm、冠幅达79.2cm×76.2cm。

  • 标签: 盐碱地 成活率 生长 理化性质 沙棘
  • 简介:本文对中国沙棘雌株进行灌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对中国沙棘雌株无性系的叶、果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影响显著,非充分灌溉可提高果实产量约20%。

  • 标签: 中国沙棘 灌溉 产量
  • 简介:在干旱条件下,不同种质沙棘的营养生长适应性差异较大,中国沙棘和杂交沙棘的营养生长适应性显著强于俄罗斯良种沙棘,后者各品种间的营养生长适应性有差异;干旱缺水是影响不同种质沙棘的主导因素,年降水量少于400mm时,无灌溉或地下潜水补给的沙棘,营养生长适应性将大受影响,造林建园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 标签: 沙棘 干旱 营养生长 适应性
  • 简介:2011年5月6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和山西师范大学完成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认为该项目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恢复的需求,对翅果油树的光合特征、水分生理、器官解剖及生殖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

  • 标签: 科技成果鉴定会 开发利用 翅果油树 生长发育特性 水土保持植物 半干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