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采用保留外侧动脉外侧切口治疗骨骨折的方法对预防切口皮肤坏死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2014年采用保留外侧动脉外侧切口治疗骨骨折60例,男53例,女7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9岁,伤后常规行骨CT检查,按Sanders分型ΙΙ型22例,Ⅲ型32例,Ⅳ型6例,单侧骨骨折50例,双侧1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采用超声Doppler血流探测仪探查外侧动脉位置及粗细并在皮肤上标记,所有患者均采用保留外侧动脉于切口前侧皮瓣内的外侧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除2例切口拐角处有渗出外其余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有渗出的2例行引流、中药玉红膏换药1周伤口愈合。随访6~12个月,切口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保留外侧动脉外侧切口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骨折,可改善切口皮肤血运,减少切口皮肤坏死。

  • 标签: 跟骨骨折 跟外侧动脉 钢板外露
  • 简介:目的对骨经典扩大外侧L形入路进行改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应用改良扩大外侧L形入路对81例89足(8例双侧)骨关节内骨折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临床效果。并与同期采用经典外侧扩大L形入路的3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30.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其中改良组平均(84.37±12.22)分,优良率为83.2%;经典外侧扩大L形入路组平均(81.72±13.91)分,优良率为81.3%。两组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值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4,P〉0.05;Х^2=0.009,P〉0.05)。两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及腓肠皮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入路不仅具有经典扩大外侧L形入路的各种优点,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外侧动脉及相伴行的腓肠皮神经,有效预防了术后皮瓣坏死、感染、切口不愈合及术区皮肤感觉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以足外侧皮瓣供血理论为指导行骨骨折切口设计与操作,降低切口皮肤坏死率。方法以足外侧皮瓣血供特点、皮瓣外科手术操作及用药原则为指导,设计骨骨折切口。结果皮瓣成活率100%,部分坏死率10%。结论以足外侧皮瓣理论为指导,将皮瓣主要供血管包含在内,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切口皮瓣血运,降低皮瓣坏死率。

  • 标签: 足外侧皮瓣 跟骨骨折切口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扩大切口治疗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采用外侧扩大切口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45例,按Sanders分类Ⅱ型3例,Ⅲ型28例,Ⅳ14例。术后预防感染。抬高患肢以促进消肿。术后第2天可行踝关节屈伸锻炼,观察切口皮缘血运情况。患肢8周内不负重,术后8周复查,依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负重,直至正常行走。结果45例患者均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感染、畸形愈合、复位丢失等并发症。临床愈合时间3-5个月。4例术后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中43例评为优,2例评为良。优良率为100%。结论外侧扩大切口治疗骨骨折确为治疗骨骨折有效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外侧扩大切口 跟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对涉及距关节骨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手术治疗38例40足距下关节塌陷性骨骨折患者,按照Sander分型,Ⅱ型20例22足,Ⅲ型15例15足,Ⅳ型3例3足。骨折手术切口采用外侧低位切口,骨折内固定材料选用骨"Y"型钛板。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外侧切口术后全部愈合,骨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0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28足,良9足,中3足,优良率为92.5%。结论涉及距关节面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尽可能恢复骨形态和关节面平整,而采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跟骨骨折 跟距关节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骨骨折患者经不同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以指导骨骨折患者手术方案的优化。方法抽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青少年骨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行跗骨窦切口联合跟腱旁纵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恢复相关情况。术前及术后1、3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骨解剖数据。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足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相近(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3个月,研究组Bohler角、Gissane角、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骨宽度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22.50%,9/40),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联合跟腱旁纵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骨骨折疗效相近,但前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且术后跟骨生理解剖结构恢复情况更好,患者整体获益较理想。

  • 标签: 跟骨骨折 青少年 传统L型切口 跗骨窦切口 跟腱旁纵行切口 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观察外侧小切口治疗关节面移位的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4月采用腓骨尖至第4跖骨基底的外侧小切口显露、复位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1例(32侧)关节面移位的骨骨折患者。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1侧,Ⅲ型11侧。术后第2天首次换药,拔除引流片的同时尽量驱除伤口内的残蹦淤血,患肢垫棉垫加压包扎。结果31例患者术后获3~18个月(平均10.5个月)随访。32侧骨关节面复位良好,骨外形恢复满意。术前Boehler角为6.84°±9.36°,术后为32.06°±6.87°;术前Gissane角为106.04°12.03°,术后为115.81°±9.48°,手术前、后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根据美国骨科足髁外科学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分:60~70分2侧,70~80分9侧,80~90分16侧,90~100分5侧。结论外侧小切口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外侧延长切口小、骨折显露清晰、且便于后期内固定的取出和距下关节融合术的实施,是治疗关节面移位的骨骨折的一种较好切口选择。

  • 标签: 跟骨 关节内骨折 外侧小切口
  • 简介:目的:研究内、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及其与足跟痛的关系.方法:解剖20例足踝部尸体标本,分别以内、外踝尖水平线以及内、外踝尖与骨结节连线观测内、外侧皮神经支的体表定位.局部封闭内、外侧皮神经支治疗35例足跟痛患者,以'治愈'、'有效'、'无效'标准进行评判疗效.结果:内侧皮神经支体表定位:内踝尖连接骨结节内侧突后最突出处连线中点的稍下方;外侧皮神经支体表定位:外踝尖至跟腱后缘水平线中点稍下方;临床局部封闭内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的治愈率81.3%,而封闭外侧皮神经支的治愈率为41.7%.结论:内侧皮神经支卡压是产生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局部封闭内侧皮神经支治疗足跟痛有良好效果.

  • 标签: 跟内侧皮神经支 跟外侧皮神经支 足跟痛 体表定位 局部封闭 局部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下保留外侧骨瓣并利用可吸收螺丝钉进行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塌陷型骨骨折患者40例,实施外侧小切口保护外侧骨瓣可吸收钉手术,对比手术前后跟骨的长、宽、高、贝氏角及盖氏角的变化情况,并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患者骨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一期完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Maryland评分优良率为85.0%。结论微创小切口复位保护外侧骨瓣可吸收钉内固定是治疗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微创 跟骨骨折 可吸收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当中,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需接受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少于参照组,且接受治疗后疼痛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跟骨粉碎性骨折 疼痛 并发症 内外侧联合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外侧切口治疗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早期切口并发症,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间采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骨骨折59足,对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疗效等进行分析,探讨引起外侧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共出现切口愈合不良3足。其中浅表感染2足,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患者出现深部感染,内固定外露,给予皮瓣手术覆盖创面。结论合适的手术时机,适当的手术入路,术中轻柔操作,避免损伤皮瓣血运,术后注意切口引流,积极治疗合并症,都是降低外侧切口愈合不良几率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切口愈合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侧直形切口对治疗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骨关节内移位骨折133例(143足)临床治疗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AOFAS踝与后足功能平均评分为86.3±3.49分,优良例数占患者全部的92.9%,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较少,就相应处置后症状消失。结论采用外侧直形切口治疗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对患者相应症状改善情况较为良好,且术后病情稳定,并发症出现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直形切口 跟骨关节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vans外侧延长截骨术并联合切除治疗青少年距联合(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自2014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1例(14足)青少年症状性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患者资料。男6例(8足),女5例(6足);双足3例,单足8例,左足7例,右足7例;年龄13~17岁,平均15岁。所有患者均采取TCCs切除后行Evans外侧延长截骨术。测量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负重正位X线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2跖列角(T-2MT),负重侧位X线距骨倾斜角(TH)、距骨-第1跖列角(T-1MT)。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足部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随访。TCA由术前平均22.3°(20°~26°)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0.5°(8°~13°);T-2MT由术前平均17.6°(16°~20°)改善为末次随访时6.5°(5°~11°)。侧位X线TH由术前平均35°(25°~40°)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7.5°(16°~21°);T-1MT由术前平均15.5°(10°~22°)改善为末次随访时3.5°(2°~6°)。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56.5分(50~62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90.6分(75~95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0分(5~7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2.0分(0~3分)。结论对于青少年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患者,联合切除后行Evans外侧延长截骨术可以有效纠正畸形,缓解症状,改善足部功能和影像学表现。

  • 标签: 距骨 跟骨 距跟联合 截骨术
  • 简介:目的分析采用足跟外侧横弧形切口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骨关节内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4月,采用足跟外侧横弧形切13钛钢板内固定的患者19例23足,术中做足跟外侧横弧形切口,从跟腱附着点外侧前上方为起点向下做弧形,沿足跟外侧角质层上缘至趾短伸肌后缘.术中注意对切口皮肤的保护及骨折的解剖复位,术后加强抗炎、引流、功能锻炼等处理.结果随访3~32个月,仅有1足切口前端皮肤发生浅表感染,其余切口全部一期愈合,切13问题发生率为4.3%.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的后足评分系统:优11足,良9足,一般3足,优良率为87.0%.结论采用足跟外侧横弧形切口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骨关节内骨折,有利于切口皮瓣血运的保护,减少了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跟骨骨折 手术后并发症 横弧形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研究跗骨窦小切口与外侧L型切口治疗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40例采用外侧L型切口治疗的骨骨折患者作为A组,选择同时期40例选择使用跗骨窦小切口治疗的骨骨折患者作为B组。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7.5%显著高于A组,P<0.05,差异显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提示观察组更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骨骨折患者选择使用跗骨窦小切口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患者康复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跗骨窦小切口 外侧L型切口 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CTA扫描方案显示旋股外侧动脉(LCFA)穿支的能力。方法将28例除大腿以外的四肢外伤患者及27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对A组(15人,30侧大腿)采用双侧大腿低放射剂量扫描方案,B组(15人,30侧大腿)采用双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扫描方案,C组(25人,25侧大腿)采用单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扫描方案进行CTA检查。记录辐射吸收剂量,观察LCFA显示情况及起源,测量LCFA主干开口内径、降支开口内径、降支长度、降支血管分级、降支穿支数量、穿支末端最小内径。结果B组中1例(2侧大腿)因对比剂渗漏未能完成检查。3组共83侧大腿,LCFA起自股动脉分别为A组7侧、B组8侧、C组6侧,起自股深动脉分别为A组23侧、B组20侧、C组19侧。3组间,辐射吸收剂量、降支长度、降支穿支末端最小内径、降支血管分级及降支穿支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LCFA主干及降支开口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侧大腿常规放射剂量CTA显示LCFA细小穿支的能力优于双侧低放射剂量及双侧常规剂量CTA,而3种扫描方案对较大血管的显示效果相近。

  • 标签: 旋股外侧动脉 旋股外侧皮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源动脉的股前外侧双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2月至2020年5月,采用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源动脉的股前外侧双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36例,其中6例为同一肢体上相邻但不连续的2处创面,面积4.0 cm×5.0 cm~11.0 cm×9.0 cm;30例为单个创面,面积10.0 cm×10.0 cm~23.0 cm×17.0 cm。常规行术前CDU穿支定位78条穿支,实际切取67条穿支。根据术中实际穿支情况进行分叶设计,完全型双叶皮瓣19例,采用皮肤分叶深筋膜相连的筋膜型双叶皮瓣17例。皮瓣的血液循环重建均采用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与受区血管吻合,采用血流桥接型吻合方式8例。所有大腿供区均Ⅰ期缝合。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本组35例双叶皮瓣顺利成活,1例修复2处创面者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皮瓣表面切口放血7 d后成活。大腿供区均Ⅰ期愈合,伤口愈合时间为11~83 d。术后随访6~39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感觉恢复为S2~S3。供区除1例瘢痕面积较大外均为线形瘢痕存留,未出现瘢痕挛缩及疼痛等不适,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以旋股外侧动脉斜支为源动脉的股前外侧双叶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在体现双叶皮瓣优势的同时,供区更加隐蔽,可以成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不能切取双叶皮瓣时的有益补充。

  • 标签: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斜支 旋股外侧动脉 双叶皮瓣 修复 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