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关于清初第一书画鉴藏家孙承泽晚年生活状态的研究。孙承泽晚年由于受到党争的影响,被迫致仕,退居京郊西山退谷,读书著述与书画玩赏成了他生活中的两大主题:以著述为首务,借读书著述来修复其因身仕二朝而受损的道德操守,重塑儒家人格理想:以书画为清伴,借书画玩赏来排遣山居的寂寞、怀念旧日的友人、疏导心中的郁结,潇洒送日月。

  • 标签: 孙承泽 贰臣 山居 人格重塑 书画玩赏
  • 简介:明清易代是中国历史时段上极为重要的关节点之一,不仅演绎着一个王朝兴盛衰败的周期规律。更使中国传统的“尊华贱夷”观念再一次被满洲人的金戈铁骑所践踏。外夷的入侵给予汉民族的冲击远不止于刀锋战火所带来的涂炭生灵,更多的是使代表民族脊梁与文化传承的士人阶层开始在朝代更替的存与亡中作出抉择。“仁以为己任,明道救世”的传统与道德情操将带领其探寻先人足迹,去思考和承担属于他们的时代责任感。

  • 标签: 明清 贰臣 遗民 责任感
  • 简介:明清鼎革之际,身负历史污点的""群体颇受各类私家野史的关注。出于简单的道德评价标准,这类著作对于""往往存在着偏离史实的污名化倾向,崇祯朝最后一任兵部尚书张缙彦便是一个典型。综合考察各种档案史料,笔者以为,张缙彦并未真正"降贼",野史中有关此人的种种卑污事迹,大多是以讹传讹的耳食之辞。究其原因,应当出于野史作者自居道德高地而去苛责他人的心理。

  • 标签: 野史 贰臣 污名化 张缙彦
  • 简介:在明代,王铎和他的姻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明清鼎革之际,除了1641年正月死于洛阳之变的吕维祺(1587-1641),王铎的姻戚集体选择了投降。在清初,他们遭遇了同样的身份危机,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们结为盟友,并将历史声名寄托于王铎文艺的不朽。他们在清初所刊刻的,除了《琅华馆帖》与《银湾帖》,还有薛蒨(字葳生)所刻《日涉园帖》及张缙彦所刻《论诗文歌》。本文在梳理王铎与薛所蕴、张缙彦二人交往的基础上,讨论这些刻帖的刊刻意图,从而加深对仕清集团追求不朽文艺声名、保存家族记忆的同情与理解。

  • 标签: 王铎姻亲 贰臣 尊严 身份资本 家族文化记忆
  • 简介:大家是大一的学生,朝气蓬勃,活力四射,跟中学不一样了。中学是"豢养",像小宠物一样被好好地"圈"在某个地方喂养,而大学是"放养",我们如同来到一片森林之中,每个人都要去认识自己、寻找自己、展现自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核心的命题——处己论,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就是我们如何去认识自己、保有自己、发现自己。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中学 个人
  • 简介:作为一个唐朝贵族大官家的女主人,要撑门面摆酒席请客,可不是光会端一谁食物上桌就能过关的。其实现今也一样,如果您在家里请客,只顾摆上一道又一道的山珍海味,客人们埋头狂吃相互不搭理,那气氛也好不到哪儿去,日后人们说起来对这次party也不会给什么好评价。

  • 标签: 酒令 唐朝 指南 定居 PARTY 请客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的是关于“”与“两”字在某些词义及用法上的区别。虽然“”和“两”都有表示数量“二”的意思。但是,这两个字并不完全相同,二者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 标签: 词性 用法 区别
  • 简介:<正>2007年3月15日,老特拉福德球场,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全场几万名球迷见证了前曼联球星贝克汉姆和弗格森的和解,多年来的恩怨在梦剧场中消弭。贝克汉姆借观看曼联和欧洲明星队之间的一场慈善比赛之机对苏格兰人大加赞扬:"每个在这踢球的人都明白他们有世界上最好的教练。我想说,我在这支球队踢球的那段日子

  • 标签: 曼联 贝克汉姆 弗格森 苏格兰人 欧洲杯 世界足坛
  • 简介:经典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以前读书、教书的时候,讲的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而不说经典教育。这当然不是说现在才有经典教育,其实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都是经典教育,几乎没有什么别的教育。只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从"五四运动"一直到"文革"前后,我们所提倡的教育都是反经典的教育,重提经典教育是最近的现象。

  • 标签: 经典教育 意义 现代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品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注释水平很高,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逐条辨析校订。《将失》篇"兵之前行后行之兵"句,后一"兵"字当属下读,"兵不参齐于阵前"指士卒不能够整齐排列于阵前;"忧"当通假为"优",意为充足、富裕,与《孙子·虚实》篇意思相近;《四伐》篇整理者释为"五"之字应释为"王",本篇核心词是"行四伐",与"五行"无关。《文王问太公》篇整理者释为"与"之字应释为"兴","天地弗能兴"、"天地弗能废"相对为文。《三十时》篇简1739整理者缺释,或认为当是"蜂"之讹字的那个字,其实应释为"蜼",读为"虺",是一种毒蛇。《三十时》篇简1820整理者释为"妇女"的"妇"字,从图版看只剩左边的"女"字旁,结合本篇上下文看,疑本应为"嫁"字,"嫁女"一词本篇常见。

  • 标签: 银雀山汉墓竹简 注释 校订
  • 简介:通过对《银雀山汉墓竹简[]》释文、图版和摹本的认真校核,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微疵,主要有四类:一是隶定错误,计6条;二是释读不统一,计7条;三是标点不当,计10条;四是注释有误,计4条,凡27条。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错误之处逐一予以补正。

  • 标签: 隶定 释读 标点 注释
  • 简介:不知道蔡拾贰是否吟唱过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那句“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却恰似他过往10年的职业经历。

  • 标签: 《光阴的故事》 职业经历 罗大佑
  • 简介:2011年10月25日,保山市档案馆征集到一份弘洽年(公元1489年)土地买卖契约(宽58厘米、长76厘米),该契约原由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思腊村杨品相保存。2011年10初,保山市档案馆了解到有这份土地买卖契约后,派人到杨品相实地核查,确定这份契约距今已有525年,是保山境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份纸类文字档案,十分珍贵,它反映了明代中期民间的土地买卖情况,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民族、土地制度、纸质档案保存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市档案馆的同志当即把契约的重要价值和收集来意向杨品相说明,杨品相说这是他家的祖传遗物,他不同意捐赠,并表示会把契约保存好,确保安全。

  • 标签: 土地契约 买卖契约 明代中期 市档案馆 档案保存 保山市
  • 简介:与后辈之间,光讲沟通实在不够,更要诚意向后辈学习。由北京回香港,一踏进机场出境关卡,就听见孩子的哭声,呼天抢地,却不见人影,往地上一望,才见一名约八九岁的小童撒泼:'我不上飞机。'心想进了关卡,不想飞也得飞,父母再宠孩子也没有回头路。传承也是,就算对着一个败家子,一堆败家子,一代败家子又怎样,最后还不是又哄又骗,使出浑身解数,始终都得上飞机。话说一家总部在上海的主板上市企业,CEO生于北京,长于香港,是60后,这种背景在猎头公司手中是高级

  • 标签: 主板上市 想飞 想当年 老片子 董事会主席 中国企业家
  • 简介:<正>字甲文作■或■,有两个主要意义。一为奴虏、臣仆,甲文中常见。一为举目而视,这个意义存在于合体字中。例如:■、■都以从,都有望的意思。■为人举目而望,■

  • 标签: 说文 少数民族 甲骨文字 屈服 主要意义 合体字
  • 简介:陈鼎(1864—1942),字禹,曾做开封府幕僚。工楷书,兼及行、草书。陈禹的父亲是清末夷门大诗人陈子庄,曾与康有为在开封鼓吹台扺掌论诗,被康称为'诗之达者'。与'夷门八大书法家'之一的丁豫麟有同窗之谊,且志趣相投,每隔一段时间,丁豫麟就要到陈家来,和陈子庄下棋、喝茶、论诗。陈禹的家在乐观街口,旁边有一座天主教堂,常有修女从门前经过。有时候,丁豫麟喝茶之余也会乘兴挥毫写几幅书法,年少的

  • 标签:
  • 简介:的本意是指奴隶。《尚书》解释为:“役人贱者,男日,女曰妾。”《诗经》中“率土之滨,莫非王”的“”意指国君所统属的众民。《左传》中“王臣公,公大夫,大夫士……”里的成了动词,是指役使、统治。《康熙字典》里有“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的解释。

  • 标签: 《康熙字典》 《尚书》 《诗经》 《左传》 “臣” 大夫
  • 简介:<正>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积极良好心态,是成就小到一件事、大到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根基。有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失去许多东西,却并不至于使自己因此而就丧失生存的勇气和信心,关键就是因为我们还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支撑。

  • 标签: 一只手 悬崖边 年过古稀 如水 坎坎坷坷 一朵花
  • 简介:·成功要有良好的心态作保障·面对失败和挫折要有一颗平常心·年轻人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心态营造快乐人生·积极的心态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 标签: 心态 平常心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