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欧佩克和俄罗斯减产协议的执行,委内瑞拉油价下跌,经济变得更糟。就在圣诞节假期即将到来之际,委内瑞拉首都民众饱受汽油短缺之苦,怨声载道。

  • 标签: 委内瑞拉
  • 简介:新一届政府部门几乎同时启动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评价》、石油储备等重大行动,根据目前中国的天然气发展战略与政策,未来20年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将有明显的增长

  • 标签: 危局打破 垄断成 成当务之急
  • 简介:而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农村学校在财物资源方面普遍存在,    (一)实然的课程资源短缺  (1)课程财物资源短缺  课程财物资源是课程活动的物质基础

  • 标签: 农村课程 分析思考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这个问题是目前诸多企业面临的重要的、迫在眉睫的共性问题之一,因此也就成为人力资源工作者共同研究、分析、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这个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最终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员工等多方配合,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来寻找解决办法。

  • 标签: 蓝领,工人短缺,现状,策略
  • 简介:摘要这个问题是目前诸多企业面临的重要的、迫在眉睫的共性问题之一,因此也就成为人力资源工作者共同研究、分析、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这个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最终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员工等多方配合,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来寻找解决办法。

  • 标签: 蓝领,工人短缺,现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避免措施,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防控,降低血源性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二甲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发生的63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数据,对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业、暴露源种类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中护士发生率最高,占50.8%,医生占17.5%;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年龄小于25岁的占66.7%;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占53.9%;职业暴露源前三位分别是乙型肝炎、不明暴露源、梅毒螺旋体,分别占60.3%、11.1%、9.5%;其中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占92.1%;暴露部位以手部为主,占90.5%。结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发生于临床低年资护士、以锐器伤高发,主要以手部暴露为主,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培训,提高规范操作的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问题,做好防护管理支持。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问题进行探究,对于62名发生暴露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涉及到各个层级的护理人员。结果从调查显示结果上看,职称低的护理人员为暴露的主要人群,从发生的集中地上看,以普通病房和手术室为主,其次,还涉及到门诊采血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监护病房。而最主要的暴露部位则是手部的针刺伤。其手部包括手指、掌心、腕部,所占比例为88.7%(55/62),其中手指则有51人。在病原体统计中,以HBV最为常见。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做好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预防,加强防护措施的使用,建立专业的防护体系,提升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观念,规范就诊操作行为,能进一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需要重点对待。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防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及其防护情况,探讨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措施。方法选择6名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群分布、暴露部位、暴露环节,暴露源以及暴露后处理情况等。结果暴露人员主要以手术医生为主,暴露部位以手为主,血源性职业暴露最主要的方式为锐器伤,手术中手术缝针是主要环节,暴露源病原体为乙型肝炎病毒。暴露后所有人员均立即作了局部处理。结论明确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主要环节和锐器物,通过规范操作流程,暴露后正确处理可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的风险。

  • 标签: 手术室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防护 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问题,做好防护管理支持。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问题进行探究,对于62名发生暴露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涉及到各个层级的护理人员。结果:从调查显示结果上看,职称低的护理人员为暴露的主要人群,从发生的集中地上看,以普通病房和手术室为主,其次,还涉及到门诊采血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监护病房。而最主要的暴露部位则是手部的针刺伤。其手部包括手指、掌心、腕部,所占比例为88.7%(55/62),其中手指则有51人。在病原体统计中,以HBV最为常见。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做好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预防,加强防护措施的使用,建立专业的防护体系,提升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观念,规范就诊操作行为,能进一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需要重点对待。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防护管理
  • 简介:摘要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然而随着水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水资源短缺状况正在不断恶化,由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日益突出。文章概述了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基本现状,探讨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水资源现状 短缺 解决途径 研究
  • 简介:一、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门诊采血室护士导致其 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分析具体的职业防护措施。 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均来自于 2016 年 1 月份到 2019 年 1 月份中在我院发生的 20 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护士,并对其发生血源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 结果:通过本次研究表明,门诊采血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多是因为自身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以及采血操作不规范,在处理针头锐利器不当时等多种因素导致的。针对护士出现此类问题采用一定的职业防护措施,因而降低了采血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概率。 结论:门诊采血室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预防标准措施,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保护自身的健康安全。

  • 标签: 门诊采血室,血源性,职业暴露,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院25岁-35岁年龄段护士203例次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某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25岁-35岁年龄段203例次护士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主要统计分析被调查人员暴露位置、暴露方式以及暴露源种类等情况。结果手指是职业暴露的主要部位(54.19%),高于手掌和手臂;针头扎伤是主要暴露方式(79.8%),高于刀片划伤和玻璃划伤;HBV是职业暴露的主要暴露源种类(58.62%),高于HIV和HCV。结论在某院25岁-35岁年龄段护士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针头扎伤、手指以及HBV,针对这些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医院需要做好防护宣教,通过合理的防范措施来降低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

  • 标签: 护士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