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7年8月9日消息:据俄罗斯媒体9日报道,最近20天中,脑炎疫情在新西伯利亚州等地已造成8人死亡,其中包括1名儿童。

  • 标签: 蜱传脑炎 俄罗斯 疫情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构建脑炎病毒(TBEV)结构蛋白E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重组蛋白。方法:PCR扩增E蛋白全长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镍柱纯化、复性。结果:E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量达60mg/L;重组E蛋白能与人抗TBEV多克隆抗体产生特异反应;用重组E抗原免疫家兔后,能检测到较高的抗体水平。结论:原核表达的E抗原蛋白具有抗体结合活性,可用于制备ELISA诊断试剂。

  • 标签: 蜱传脑炎病毒 E蛋白 原核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TBEV)感染小鼠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存在的致病机制。方法小鼠颅内接种TBEV,8 d后处死取脑组织,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变以验证造模成功;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脑组织内神经元细胞核(neuronal nuclei, Neu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和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educ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 RANTES)的表达,统计阳性细胞数量或分析灰度值计算评分;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观察NeuN、GFAP的阳性细胞分布和RANTES、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TBEV感染后小鼠脑组织NeuN阳性细胞数减少,GFAP阳性细胞数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多于神经元,且RANTES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结论TBEV感染会引起脑组织的神经毒性反应,导致神经细胞死亡,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产生大量趋化因子RANTES。

  • 标签: 蜱传脑炎病毒 神经炎症反应 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炎患者的代谢情况,研究脑炎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并阐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基于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技术对呼伦贝尔地区的50名脑炎患者及39名健康组样本进行脂质组学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在样本中共检测出465个质谱峰,鉴定出磷脂及甘油酯等代谢物。对显著变化(P<0.01,VIP>1,FC>2)的差异物进行鉴定,共筛选出26种差异代谢物,与机体的抗炎等代谢通路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等磷脂类整体趋于上调[log2(Fold change)>0],甘油二酯、甘油三酯等甘油酯类呈现下降趋势[log2(Fold change)<0]。且所得潜在标志物的AUC值为0.999,可用于疾病组与健康组的诊断。结论经病毒侵染后,人体内磷脂代谢及甘油酯代谢通路会发生一定变化,且所得差异代谢物可作为潜在标志物可用于脑炎疾病诊断,为疾病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蜱传脑炎 液相色谱-质谱 脂质组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作为虫媒传染病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其携带的病原体给人类健康、野生动物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复杂,导致我国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分子检测技术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病原体及其引起的疾病认识越来越深。近年来,随着新发疾病的不断报道,引起了人们对疾病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近年来较为流行的6种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特征、传播媒介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蜱传疾病 蜱传病原体 流行病学
  • 简介:最近,在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出现一种叫做“”(读音同“皮”)的八爪小虫咬人后发病,个别情况严重者甚至出现身亡的事件,引起民众恐慌。这种名为“”的小虫在很多地方很常见,有的地方称之为“牛”,有的地方称之为“草”,家中猫狗在野外活动偶尔会带回,人被叮咬也是常事。

  • 标签: 钓鱼 野外活动 鱼饵 技法
  • 简介:摘要作为第二大传染病媒介,可携带并传播多种病原造成人类感染,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危害。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传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不断流行,也有荆门病毒、阿龙山病毒等新发病毒发生感染人的病例报道,为提高对这类新发病毒性疾病的认识以及掌握熟悉其实验室检测方法,该文对我国新发病毒性疾病的临床疾病特征,病毒分离、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蜱传播疾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荆门蜱病毒 阿龙山病毒
  • 简介:临床资料例1,女,4岁。主因头皮异物2d,于2012年6月23日就诊。患者于就诊前2d在草地上玩耍后发现头皮有一小米粒大小的异物,褐黑色,无自觉症状。异物逐渐增大,于外院诊断叮咬,建议外科局部切除治疗,患儿家属拒绝。自行用艾草烟熏治疗无效,异物增大至绿豆大小,伴轻微瘙痒及疼痛。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蜱叮咬 治疗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的形态及生活史,并结合国内外近期文献及我科经验,对解除叮咬的常用方法作以归纳评价,并给出了残余口器的处理意见和预防性给药的方案。

  • 标签: 蜱叮咬 口器 预防性给药
  • 简介:今年夏天,河南信阳市商城县有多人被一种叫做的小虫子咬伤后不治身亡,并引起许多村民的恐慌。河南省疫控中心负责人8日晚介绍,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了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采,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

  • 标签: 河南 监测 综合征病例 蜱虫 "怪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对可疑病例的密切关注,到对新发传染病的围追堵截;从实验研究的迷雾重重,到一种新病毒的发现;从虫咬人致死的民众恐慌,到对这一疾病的准确认知和有序防控……回想刚刚过去的五年时间,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许汴利感触颇深。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发传染病 可疑病例 实验研究 新病毒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主因左臀部虫叮咬有刺痛感2d,于2013年6月20日就诊。患者2d前去黄山旅游后,左侧臀部有刺痛感,自检看到一虫叮咬皮肤,虫体逐渐变大、饱满,自行无法去除。患者一般状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患者左侧臀外侧皮肤叮嵌一花生米大小紫褐色椭圆形虫体;放大镜观察其有四对末端尖锐的足,喙器已深深刺入皮肤,不易脱落,叮咬处周围皮肤无明显红肿(图1)。诊断:叮咬。给予2%利多卡因1ml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局部封闭叮咬处周围皮肤,同时用液体石蜡厚涂虫体头部使其窒息而松口,5min后用镊子轻拉出虫体,用碘伏消毒伤口,给予罗红霉素150mg每日2次口服共3d,预防感染;盐酸左西替利嗪5mg每日1次口服共7d,预防中毒症状。嘱患者症状加剧及时就诊。2周后随访,患者叮咬处已愈合,全身无异常。

  • 标签: 蜱叮咬
  • 简介:发病原因以蚊子为媒介进行传染脑炎是病毒侵入脑部的一种疾病。病毒在猪等动物体内繁殖,通过蚊子的叮咬造成病毒传播。这种疾病分布广泛,每年都会有人被感染。感染后症状表现明显。潜伏期4日至2周后突然有高热,同时伴有头痛、呕吐、手脚抽搐、意识模糊、陷八昏睡状态。退热后逐渐恢复。出现以上症状表现的人大约有20%~40%死亡,特别是宝宝的死亡率更高。

  • 标签: 脑炎 病毒传播 疾病分布 症状表现 发病原因 动物体内
  • 简介:摘要:在我国每年4~10月,是虫大量生长和繁殖的时段,5~7月为虫引发疾病流行高峰。虫是某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虫叮咬人后,除会引起皮疹、溃疡、炎症等局部症状外,还可传播一些重要疾病,给人类带来更大危害。

  • 标签: 蜱虫 危害 预防
  • 简介:一、犬巴贝氏虫病犬巴贝氏虫和吉氏巴贝氏虫是犬巴贝氏虫病的病原,血红扇头是犬巴贝氏虫的传播媒介,犬是犬巴贝氏虫的储存宿主。摄入犬巴贝氏虫的任何时期的血红扇头都具有传染性。血红扇头摄入犬巴贝氏虫后2~3天就可以传染给犬。

  • 标签: 血红扇头蜱 传播性疾病 传播媒介 传染性 犬巴贝氏虫病
  • 简介:2010年似乎不是个太平年。继旱灾、地震、泥石流、水灾过后,中华大地又陷入了一种虫子袭击的恐慌潮中。咬人的虫子名叫,主要栖息在草丛和树林中,以叮刺吸食动物血液为生,体形为芝麻大一点,吸血后状如黄豆,有8只爪子。虫的成虫躯体背面有盾板者,通称为硬:无盾板者,通称为软

  • 标签: 硬蜱 动物血液 泥石流
  • 简介:是寄生于家畜家禽体表的一种外寄生虫。它除了吸血造成宿主消瘦、贫血以外,还传播多种疾病,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均带来很大的危害。目前对的控制主要是使用化学杀虫剂,然而,随着杀虫剂的不断使用,由此引起的负面效应也不断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许多杀虫剂的使用使畜产品的药物残留不断升高,从而污染了畜产品;

  • 标签: 免疫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