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简介:看灯山,在成都市蒲江县白云乡与雅安市名山县马岭乡交界处,距蒲江县城20公里,海拨845米。该山是汉唐宋时蒲江盐井井盐运销名山、雅州(雅安)、黎州(汉源)古道必经之地,山崖上遗留有较大规模的摩崖造像。对于看灯山摩崖造像,1992年新修的《名山县志》竟记述为“看灯山,……明洪武元年(1368年)起,在735平方米的崖壁上共刻神像12龛。”当成明代摩崖造橡。

  • 标签: 蒲江县 看灯山 摩崖造像 考古研究
  • 简介:蒲江县长秋山摩崖造像调查刘新生蒲江县位于成都市西南方,县治鹤山镇距成都市84公里。该县北临邓崃县,西连名山县境,东、南与彭山、眉山、丹棱三县交界。县境内西北部为五面山丘陵地区,面积332.2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57%左右;东南部为长秋山山区,面积...

  • 标签: 摩崖造像 蒲江县 高浮雕 长方形 浅浮雕 朝阳乡
  • 简介:10月15日,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雷玉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卢丁、研究生刘成、周文晓、刘隽,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助教授肥田路美、助手金子典正、博士生森美智代、滨田瑞美,修士生儿岛大辅、槽山满照、横滨美术短期大学助教授山田矶夫等人组成中日联合考察队抵达蒲江,即日会同县文管所在飞仙阁展开考察工作。

  • 标签: 考察队 蒲江摩崖造像 中国 成都市 四川 文物考古
  • 简介:南方丝绸之路,包括历史上有名的蜀身(yuán)毒(dǔ)道和茶马古道,以益州(成都)为起点,过永昌,出云南,经缅甸,到达印度,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就开始形成。蒲江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南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带来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给蒲江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对蒲江的石窟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在蒲江,大大小小的石窟群有几十处,其中,较大的飞仙阁摩崖造像最具代表性。

  • 标签: 丝绸之路蒲江 摩崖造像 石窟飞仙
  • 简介:西山位于杭州西湖区转塘镇周浦乡西南部,海拔高度约340米,石灰岩山体,周围群山绵延,西南面与富阳县相毗邻,距杭城与富阳城均有20多公里。从山腰即可远眺富春江自东南方向蜿蜒流过。西山摩崖造像刻于山北坡高约140米的林木深处,背南面北,

  • 标签: 杭州市 摩崖造像 佛教文化 艺术风格
  • 简介:<正>一、地理环境与概况遂宁位于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地势较低,丘坡平缓,石质不坚,呈起伏不平的典型丘陵地。东邻南充、西连德阳,北靠绵阳,南接重庆,西南与内江相依。涪江横贯,山钟水秀,人杰地灵。自汉晋以来历为郡、州、府、县治所。唐代白居易称:“遂居蜀之腴”。宋代刘信风《南楼记》称:“平原沃野,贯以涪江、气象宽舒,为东蜀之都

  • 标签: 摩崖造像 遂宁 跏趺 佛像 菩萨 千手观音
  • 简介:巴中朝阳洞石窟位于巴中凤仪山半山腰崖壁上,面积约4500平方米,共有14龛39尊造像,保存较好,雕刻精美,造像内容儒、释、道三教合一,时代主要为明、清时期。

  • 标签: 巴中朝阳洞 石窟造像 调查
  • 简介:2008年4月,新津文管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来到距县城南约3公里的邓双镇金龙村二组“龙岩山”所在地。我们沿山间小路走了几十分钟后来到一岩壁前,这就是我们要找的龙岩寺遗迹。崖壁四周已布满藤蔓和灌木,壁前面稀疏地种着一些果树。周围分布着一些岩石,其中有几处较高大的岩石单独地耸立着。

  • 标签: 摩崖造像 龙岩 新津 唐代 文物普查 金龙村
  • 简介:磁县赵王庙摩崖造像是有明确纪年的隋代佛教造像遗迹,由于地处偏僻,过去鲜为人知。本文作者对赵王庙摩崖造像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并对造像题材、造像题记、造像风格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赵王庙摩崖造像的发现,为研究隋代佛教信仰、佛教组织以及进一步研究邺下佛教和响堂山石窟又补充了新的资料。

  • 标签: 隋代 磁县 赵王庙摩崖造像 响堂山石窟 邺城佛教
  • 简介:西山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周浦乡西南,南近富阳,东北距西湖18公里(图一),周围峰峦叠嶂。西山海拔高度约340米,石灰岩山体,从山巅远眺,富春江自西南蜿蜒淌来,向东北奔流而去。摩崖造像落于山北坡海拔高约140米的林木深入,背南面北,因地处偏僻,罕为人知。笔者于1997年3月,2000年4月、6)1三次前往踏勘,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调查过程中,该摩崖造像的价值逐渐显露出来,兹就调查与研究所得草拟是文,以期引起学人的关注。

  • 标签: 摩崖造像 西山 西南 东北 资料 西湖
  • 简介:关于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早期主要有“东汉说”“魏晋说”和“唐代说”三种观点;关于其题材的争议,则主要在于是道教还是佛教.孔望山摩崖造像研究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佛教流行趋势和宗教史研究,及在图像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孔望山 摩崖造像 时间 题材 意义
  • 简介:<正>锦屏、大像、禹迹三山,均为阆中县之名山。宋·何汝贤著《禹迹山院记》云:“吾乡江山名天下,载在图经者,若锦屏、大像,而禹迹居其首焉。”大像山又名仙穴山,在阆中县城东郊嘉陵江对岸,远视与塔山合为一体,因其山腰凿有高大佛像一尊,故名“大像山”。清人李元著《蜀水经》云:“汉水又北经仙穴山,山在(阆中)城东嘉陵江上,唐高士安隐居之所,有大佛像,有九层塔,亦名大像山,亦名塔子山。”清咸丰年间撰修的《阆中县志·山川志》云:大像山在塔山之右,自

  • 标签: 摩崖造像 石刻题记 阆中 禹迹 大佛寺 佛像
  • 简介:<正>1991年4月11日,县文管所根据农民提供的线索,在蒲江县城东3.5公里处之东北乡金马村5组关子门发现唐代“观经变”造像石窟1处。该石窟位于蒲江通往眉山的古道旁。此石窟,从未见诸文献记载,文物普查时也未发觉。发现时石窟已被乱石、泥土掩埋一半。经过清理、冲洗,现已全部显现。该石窟造於一块白砂石包上。石窟顶部为平顶,高1.6米,宽2.4

  • 标签: 唐代 石窟 造像 无量寿佛 观世音 菩萨
  • 简介:<正>“山水佳处”的安岳卧佛院,位于县城北面39公里之八庙乡卧佛村,地处安岳、遂宁、乐至三县交界地方。这里地形是一个山湾,南北两岩对峙,相距30米,东临琼江河,岸左为月亮坪坡,摩岩石刻镌在南、北岩及月亮坪坡三处岩壁间。造像岩面总长637.7米,1982年安岳文管所编为125号,共1593身,其中凿造佛教经文洞窟15个,刻经文壁面142.31平方米,经目54种,341300余字,在全国石窟艺术中罕见。

  • 标签: 卧佛 安岳 释迦佛 南岩 经文 摩崖造像
  • 简介:巴中位于四川东北部,是四川著名的佛教石窟分布区,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注意,研究也渐渐深入,并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本文就巴中摩崖造像中的龛形特点进行归纳和探讨,以便学者们进一步的了解巴中石窟。

  • 标签: 摩崖造像 龛形特点 历史渊源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镌刻于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海棠山摩崖造像,在全国极为罕见,独放异彩。现存190尊造像,分布于73处、163龛中。镌刻造像突出了藏传佛教信徒崇拜和信仰的诸佛、菩萨、救度母、明王、佛母、天王、护法神、祖师、高僧等像。海棠山岩石上镌刻的文殊菩萨造像共有10尊,白文殊菩萨造像有一尊,此外还有一尊文殊菩萨所化现的忿怒相大威德金刚造像。通常文殊菩萨的雕、塑、画像都是坐或骑在狮子背上,而海棠山雕刻的文殊菩萨造像都是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因造型较为复杂,所以均采用了坐在各异的莲花座的造像。这些造像的造型无一雷同,在全国独一无二。

  • 标签: 阜新海棠山 摩崖造像 文殊菩萨 造型艺术
  • 简介:地处成(成都)渝(重庆)之间的内江,保存有圣水寺、翔龙山、东林寺等多处题材丰富、技艺精湛的摩崖造像,学界关注极少。此文选择其中三种题材作了初步探讨:现存3龛体量相当的千手观音遣像,雕刻技艺娴熟;地藏与十王组合题材内容丰富;僧伽变相可能为国内少见的僧伽三十六化题材造像,弥足珍贵。

  • 标签: 内江摩崖造像 千手观音 十王 僧伽变相 唐宋时期
  • 简介:玉函山摩崖造像以其众多的纪年造像题记,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为学术界所知,但迄今仍无调查报告面世.作者以多次现场调查为基础,详细叙述各龛造像的现存情况,包括龛像尺寸、造像内容、题材、形制、题记等,希望能够为学术界提供一些原始材料.

  • 标签: 玉函山 隋代 摩崖造像 雕塑艺术 题材 题记
  • 简介:武山拉梢寺石窟是天水地区规模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一处始凿于北朝的古代佛教石窟,主佛造像是世界第一大的摩崖浮塑造像。本文从拉稍寺石窟造像的艺术特色与匠作技艺等角度入手,结合实地考察调研结果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及论述。

  • 标签: 拉梢寺 摩崖浮塑 匠作技艺 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