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复方麝香注射进行肌肉刺激性、血管刺激性、全身过敏性及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在肌肉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后48 h的变化。在血管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3只家兔分别连续 5 d注射复方麝香注射及0.9%氯化钠注射的变化。在全身过敏实验中,6只豚鼠隔日3次腹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于首次致敏后第14d和第 21d分别静脉注射复方麝香注射,观察 30 m i n内动物的变化。在溶血性实验中,观察本品在4 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 复方麝香注射对家兔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对家兔耳缘静脉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未见过敏反应,家兔无溶血现象。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安全可靠 。

  • 标签: 复方麝香注射液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葡萄静脉滴注和 氢化可的松治疗 新生儿低血糖的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84 例低血糖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 n=42 , 葡萄静脉滴注和 氢化可的松治疗 )和对照组( n=42 ,增加喂奶次数),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 葡萄静脉滴注和 氢化可的松 在新生儿低血糖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新生儿血糖值,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葡萄糖静脉滴注 氢化可的松 新生儿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采用疏血通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出31例患者采取疏血通注射治疗,为观察组,其余31例患者采取舒血宁针注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在下降NIHSS评分方面,在下降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方面,在提高ADL评分方面,明显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采用疏血通注射治疗,取得了理想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疏血通注射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炎琥宁注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注射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不同治疗后,对照组血清CRP为(5.3±0.4)mg/L,观察组为(3.4±0.3)mg/L;对照组CK-MB水平为(10.4±1.9)U/L,观察组为(6.4±1.2)U/L。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炎琥宁注射液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冠心病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46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予以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舒血宁治疗。结果:在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面,明显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冠心病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治疗,取得了理想治疗疗效。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与榄香烯注射联合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时段内收治的肺癌患者共80例,以抽签法划分为单治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单治组采取放疗治疗,联合组采取放疗与榄香烯注射联合治疗,比较患者疾病控制情况、血清水平。结果:单治组总有效率为82.50%,联合组为97.5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水平明显低于单治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放疗与榄香烯注射联合治疗模式,可显著起到疾病控制效果,还可降低患者血清水平,可推广。

  • 标签: 放疗 榄香烯注射液 肺癌 疾病控制情况 血清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运用依达拉奉所起到的干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以 2019.01-2020.01期间作为研究时段,选取我院于该期间段内所接纳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 50例采用红花注射来进行治疗,观察组 50例则采用依达拉奉注射进行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最终临床疗效进行数据的统计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变化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 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变化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P< 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家属治疗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P< 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依达拉奉注射对其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病症,提高整体疗效,临床运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依达拉奉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老年膝骨关节炎执行超短波联合盐酸氨基葡萄治疗的作用。方法:济南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接收的10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氨基葡萄干预,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协同使用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且干预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老年 超短波 盐酸氨基葡萄糖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依达拉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急性脑梗死病例作为该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98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为对照组,经常规治疗,第二个小组为实验组,经依拉达奉注射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之间的治疗优良率、血液流变学指标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佳,促进了患者康复,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 年12月本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525例丙泊酚注射使用报告,对其中丙泊酚注射不良反应报告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总结相应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此次研究所统计的525例丙泊酚注射使用报告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一共有3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统计丙泊酚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可得大部分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用药5~25min,所占比例为61.00%,其次为用药26~60min,所占比例为22.22%。统计不同性别丙泊酚注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得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55.56%,高于男性患者(44.44%)。统计不同年龄段丙泊酚注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得14~45岁年龄段的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5.56%,其次为14岁以内年龄段,所占比例为27.76%。结论:丙泊酚注射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存在一定的发生特点和规律。

  • 标签: 丙泊酚注射液 不良反应 特点 规律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 在急诊眩晕症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期间收治的 100 例 急诊眩晕症 患者, 采用抽签的形式 ,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50 例;参照组采用 马来酸桂哌齐特 治疗,实验组采用 异丙嗪联合丹红注射 治疗,对比 两组 价值。 结果: 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更高,且症状缓解时间短,比参照组存在优势,组间检验 ( P<0.05 ) ,统计学 含有 意义。 结论: 对于急诊眩晕症患者,在其中给予 异丙嗪与丹红注射联合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此法值得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异丙嗪 丹红注射液 急诊眩晕症 效果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注射局部应用治疗耳鼻咽喉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20年1月-2020年7月时段内收治的耳鼻咽喉真菌病患者共60例,依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实验组为氟康唑注射局部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为96.6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0.0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耳鼻咽喉真菌病患者,氟康唑注射局部治疗操作,既可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还可预防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可推广。

  • 标签: 氟康唑注射液 耳鼻咽喉真菌病 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牙周病患者中采用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7年 6月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 10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每组各 51例,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牙周病患者中采用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可有效降低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

  • 标签: 替硝唑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牙周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治疗中采用参附注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60例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时间选择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8月,按照用药的不同分为参附联合治疗组与甲状腺素治疗组,参附联合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与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甲状腺素治疗组单纯采用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两组各分配患者 30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完成后,参附联合治疗组 30例患者总有治疗效率为 96.67%( 29/30),甲状腺素治疗组 30例患者总有治疗效率为 76.67%( 23/30),经对比参附联合治疗组 30例患者的总有治疗效率明显高于甲状腺素治疗组 30例患者,组间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治疗中采用参附注射与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相对于单纯采用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其疗效更加显著,临床效果确切显著。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参附注射液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效的小儿川崎病(MCLS)治疗方案。方法 对62例MCLS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1,给予常规治疗+丙种蛋白球治疗)与观察组(n=31,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资料),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IL-6、VEGF、hs-CRP基线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参附注射用于MCLS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血清学指标与炎症指标。

  • 标签: 小儿川崎病 参附注射液 丙种蛋白球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参麦注射联合化疗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22年9月—2023年9月期间医院收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参考组(n=29)和实验组(n=29)。参考组采用化疗方案,实验组采取参麦注射联合化疗方案,之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个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参考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参麦注射联合化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化疗 中晚期恶性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胃炎采取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本院 60 例胃炎患儿,治疗性质随机分组,对照组 30 例(克拉霉素 + 阿莫西林),研究组 30 例(克拉霉素 + 替硝唑)。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胃炎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联合替硝唑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 96.7% ),高于对照组( 73.3% ), P < 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7% ),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3.3% ),差异不明显, P > 0.05 。 结论 小儿胃炎采取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后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小儿胃炎 克拉霉素 替硝唑 疗效 阿莫西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的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小儿胃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4例,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可见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在小儿胃炎患儿治疗中采取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的效果较为凸显,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胃炎 克拉霉素 替硝唑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于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采用血必净注射联合氨溴索治疗方案的有效机制。 方法: 研究课题共采纳 70 例重症肺炎合并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分析指标,病例纳入期限为 2018 年 1 月到 2020 年 1 月,采用数列分布进行随机抽签划分小组,一组纳入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一组纳入联合组,采用血必净注射联合氨溴索治疗。 结果: 联合组患者 CPIS 、 APACHEⅡ 、 MLIS 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联合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假设校验表意义( P<0.05 )。 结论:于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采用血必净注射联合氨溴索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氨溴索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 α-2a注射(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诊疗的慢性丙肝患者 55例,依据随机分配的原理,将其中 27例患者作为 A组,实施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治疗; 28例患者作为 B组,实施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70.37%, 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6.43%, 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低于 B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为 55.55%, B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为 32.14%, A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虽高于 B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丙肝临床治疗中,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段的运用,既可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又可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派罗欣 利巴韦林 慢性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