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的琴学生涯西方有一位身兼外交官、小说家与汉学家的出色人物——(RobertHansvanGulik,1910~1967年,图1),对于中国古琴艺术情有独钟,造诣匪浅,成为中西人士所津津乐道的人物。

  • 标签: 古琴艺术 汉学家 辨伪 荷兰 抗战时期 外交官
  • 简介:(1910-1967),英文名罗伯特·汉斯·范古里克(RobertHansvanGulik),已故荷兰职业外交官,也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和小说家。他一生钟爱中国文化,琴、棋、书、画皆造诣不凡。1943年3月至1946年4月,曾在重庆工作生活。2014年岁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家族捐赠私人收藏文物展》迎来了出席展览开幕式的中荷两国嘉宾、各界学者和普通市民,

  • 标签: 高罗佩 “家” 中国文化 职业外交官 私人收藏 罗伯特
  • 简介:<正>荷兰画家卡雷尔·阿尔(KarelAppel,1921—)是一位抽象表现主义者。他是“哥布阿”(哥本哈根、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的开头字母)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五十至六十年代,抽象表现主

  • 标签: 阿佩尔 抽象表现主义 画家 卡雷尔 哥本哈根 荷兰
  • 简介:"狄公案"系列小说是古与今、中和外碰撞交织的文化奇观,为我们提供了理想化传统式的很多典型案例,蕴藏着许多值得当代侦查学总结和借鉴的真知灼见。狄公将洪亮的忠、马荣乔泰的武、陶甘的才融为一体,注重团队智慧的通力合作;狄公团队注重现场、捕捉物证,深入民间、搜集信息,合理分析、证据串链,独具慧眼地处理客观证据;狄公经常设身处地、贴近当时情境、符合个性人心地主观推测和合理推理,剖析犯罪动机,揣摩犯罪心理。

  • 标签: 高罗佩 狄公案 团队智慧 客观证据 侦查学
  • 简介:荷兰汉学家百岁纪念之际,作者研究其琴学研究成果《琴道》,认为不以西方音乐理论来合理化中国的琴学传统,而以明代文人生活的整体品味体来衬托琴,为西方读者建构了以琴为中心的明代文人生活想象。

  • 标签: 高罗佩 《琴道》 文人想象
  • 简介:摘要兰改写的《狄公案》,将中国古典公案故事成规模的介绍到西方。为了适应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叙事时间上多用西方侦探小说的倒叙手法,并加以巧妙的预叙,对原作品的叙事结构也做了相应的变更,并舍弃了传统的说书人角度,通过不同人的叙述来立体呈现案件。这些改写都显示出对公案小说的娱乐性的追求。

  • 标签: 改写 叙事时间 叙事结构 叙事语态
  • 简介:中国古老而丰富的动物文化是西方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荷兰汉学家的《长臂猿考》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从商周至元明中国猿意象的历史流变,剖析了崇猿传统的文化渊源,并对中国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四大传统猿主题,即“猿啸哀”、“猿连肱涧饮”、“猿善猴恶”、“猿通臂”进行了探讨,纠正了长期以来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在研究方法上,氏不仅注重文字文献和图像文献的引证,而且通过长期饲养猿以观察其生活习性,搜集和积累有关猿的音像资料,其研究动物文化的宏通视野和独特方法都具有一种范式意义。

  • 标签: 高罗佩 猿文化阐释 范式意义
  • 简介:从前,有一个名为Dor的遥远国度,空中充斥着魔力,有着丰富多彩的笑声和数加仑令人垂涎的美汤。但发生了不幸的事,国王得了心脏病,公主出现幻觉,人们不再有汤喝。没有了阳光,世界变得灰暗。

  • 标签: 儿童文学 心脏病 故事 豌豆 幻觉 罗斯
  • 简介:选堂老人的学术生涯中,与国际汉学界顶尖学人交游频繁,该文考述其与荷兰汉学名家的交游,介绍的汉学成就,并就两位汉学大师均有大成就的古琴学和悉昙学两个方面,考述其交游切磋之雪泥鸿爪。

  • 标签: 饶宗颐 汉学交游 高罗佩 古琴 悉昙
  • 简介:是清代指头画家,就是用手指代笔作画,他是指头画的创立者。有一年夏天,采船到江苏探望一位朋友,两岸的湖光山色竟忘记了署热的天气,不觉汗流浃背。这时,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呼唤:“先生请到船舱里避一避署吧。”

  • 标签: 高其佩 清代 指头画家 绘画艺术
  • 简介:写下这个名字——索阿——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复杂:费尔南多·索阿,不只是一个叫做“索阿”的人,而是72个人,这有点像孙悟空拔一根汗毛,一吹便变出了72个孙猴子,但似乎比这还要复杂些:孙悟空变出的每一个猴子,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世、性情以至思想,而索阿72个“异名”所指称的每一个人,都有,甚或是大不相同。

  • 标签: 孙悟空 个人 猴子 身世
  • 简介:作家连线2004年1月1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哥,39岁的英国女作家凯特·迪卡米洛因为她的《浪漫鼠德》获得了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这是她继《傻狗温迪克》之后给我们带来的又一部令人难忘的经典童话,它曾一度位居亚马逊网站销售排行榜首位,浪漫鼠德也成了米老鼠之外最有名的老鼠。作家本人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时主修英美文学,并从事成人短篇小说创作,曾获得1998年迈克奈特基金会的作家奖励金。故事阅读

  • 标签: 经典 豌豆 罗斯 女作家 故事阅读 骑士
  • 简介:2015年11月,“故事医生”苏珊·的新书《故事总是有办法》出版了。接受记者采访时,已经做了奶奶的苏珊·,却像孩子一样活泼可爱。她亲切地问:“你有宝宝吗?有几个?男孩还是女孩?我是3个男孩的妈妈哦!”如今,她的3个男孩基伦、西蒙和杰米都已经成家立业,但是妈妈施展故事魔法创造的那些快乐时光,依然在他们的回忆中闪闪发光。基伦甚至从童话故事中找到灵感.用充满创意的方式,向女友求婚。

  • 标签: 童话故事 苏珊 记者采访 男孩 妈妈 奶奶
  • 简介:的三幅指画张献哲(山西省博物馆)(公元1660一1734年),字韦之,号且园,又号南村。原籍辽宁铁岭人,生于江西建昌,曾任宿州知州、四川按察使,至刑部右侍郎。他自幼酷爱绘画,八岁学画,后弃笔用指作画,名震画坛。后继者较多,并形成一个新的画...

  • 标签: 高其佩 山西省博物馆 刑部右侍郎 辽宁铁岭 建昌 松鹰图
  • 简介: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尤利西斯》中的女主人公莫莉及其在荷马史诗中的对应人物帕涅之间的关系及其本身的意义,从而加入到莫衷一是的乔伊斯女性主义争论中来,提出乔伊斯并非意在推出一个一丝不挂的"荡妇",而是在于呼吁社会设身处地为女性的生理欲求着想,给予她们更多的"人性化"理解、同情和宽容。

  • 标签: 《尤利西斯》 女性主义 传统性 叛逆性 人性
  • 简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海外是近年来渐受学者关注的一个课题,但有关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其突出的表现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研究者对西文文献及海外学术成果的陌生和误读。本文以古琴在海外流传的研究为纲,通过使用一些目前尚未被利用的西文文献和历年来海外及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来追觅古琴十六中期至二十世纪初期在西方留下的雪泥鸿爪。除力求勾勒出一幅更准确、更详尽的古琴西徂图外,对严晓星《以前古琴西徂史料概述》的订正补遗,也是该文的目的之一。

  • 标签: 古琴西徂 钱德明 外销画 李太郭 邓尼克
  • 简介:摘要本文就十七世纪法国夏尔?的童话故事对儿童的教育意义进行初步探讨,着重围绕童话是如何对儿童进行道德和情感教育、如何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思考和塑造以及如何帮助儿童提升语言和阅读能力三方面展开,并最终提出批判性继承童话的主张。

  • 标签: 佩罗童话 儿童 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