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邻甲醛(o-phthalaldehyde,OPA)对内镜的消毒效果。方法将60个使用过的内镜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个,观察组应用OPA进行内镜消毒,对照组应用2%戊二醛进行内镜消毒。消毒后比较两种消毒剂消毒内镜的效果、时间及消毒液使用周期。结果两种消毒液对内镜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消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使用周期较长。结论OPA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消毒液,可用于内镜消毒,可缩短消毒时间,加快内镜设备的周转,缓解内镜供给压力。

  • 标签: 邻苯二甲醛 2%戊二醛 内镜 消毒
  • 简介:为探讨甲醛、甲苯及二甲苯混合气体急性暴露对小鼠肺脏的氧化损伤作用,选用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染毒组。染毒组1到4中甲醛、甲苯和二甲苯浓度依次为:1.0+1.1+2.0+2.0μg·L-1、3.0+3.3+6.0+6.0μg·L-1、5.0+5.5+10.0+10.0μg·L-1、10.0+11.0+20.0+20.0μg·L-1,各染毒组混合气体的浓度分别是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10、30、50和100倍。用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每天染毒2h,共染毒10d,实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肺脏中的氧化损伤指标。结果表明:染毒组小鼠的体重增加幅度均低于对照组,肝脏和脾脏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肺脏ROS、MDA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T-AOC、GSH、CAT、GSH-Px及SOD活力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且ROS、MDA含量与混合气体的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SH含量与混合气体的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甲醛、甲苯及二甲苯混合气体急性暴露对小鼠肺脏具有氧化损伤作用,混合气体的联合毒性效应强于单一组分,ROS、MDA和GSH可以作为评价VOCs急性暴露对机体氧化损伤作用的敏感生物学标志。

  • 标签: 甲醛 苯系物 氧化损伤 生物学标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使用气象色谱法测定蜜炼川贝枇杷膏中的有效成分薄荷脑以及甲醛。方法采用毛细管柱(DB—1),使用程序升温,保持柱温80摄氏度1分钟后,再以10摄氏度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180摄氏度,再以25摄氏度每分钟的速度升温至250摄氏度,保持5分钟后,保持进样口的温度为220摄氏度,检验器的温度为260摄氏度,进样检测。结果薄荷脑的回归方程为Y=4956.5X-632.32(r=0.9999),甲醛的回归方程为Y=4549.8X-3187.5(r=0.9999);并且使用气相色谱法对薄荷脑和甲醛的含量进行测定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使用气相色谱法对蜜炼川贝枇杷膏中的薄荷脑以及甲醛进行测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并且方便、准确,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蜜炼川贝枇杷膏薄荷脑苯甲醛气相色谱
  • 简介:相对封闭的环境的健康危害日益被公众认识并关注,船员一年四季有一半时间在船上,而活动的主要场所船舱作为封闭式场所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害气体的污染直接危害着船舱内入驻船员的健康安全,而船舱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是外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房间装修及其建材的污染和人自身带来的污染等。甲醛是室内装饰材料释放到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可疑致癌和致畸物质。笔者于2009年12月-2011年5月选择南通市区的4家船舶企业的10余所船舶中的船长办公室40间、船员休息室120间、餐厅40间、仓储间80间的甲醛进行检测,采用QC-2型大气采样器,723分光光度计。检测船舱安装和装修后<3,3~6,7~9,10~12个月监测船舱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以了解其污染状况......

  • 标签: 中甲醛 污染调查 甲醛污染
  • 简介:甲醛问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致畸性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并被列入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研究的重点。有实验表明,当甲醛化合物在人体内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还可能会引发白血病。但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罔顾国家法律规定,滥用甲醛,当经过甲醛处理的食品与水接触后立刻释放出甲醛,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鉴于此,文章对食品中甲醛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甲醛 食品安全 测定
  • 简介:北京市质监局日前通过官网公布了北京生产的木制家具质量抽检结果,32种不合格家具中12种含有超标甲醛,且多为摆放在卧室床边的床头柜。由此,人们为甲醛污染牵动的神经再度紧绷。据专家介绍,甲醛是许多建材及家具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其实只要产品甲醛含量不超标就无须恐慌。关键是消费者要避免一些认识和消费中的误区,科学合理地预防甲醛超标造成的危害。容易忽视的甲醛污染源人们往往误以为甲醛只来自于大型家具、大面积铺设的地板等家居物品。其实,家居中有很多我们注意不到的地方,也在悄悄地散发出甲醛

  • 标签: 专家教 教防治 甲醛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育龄期女性甲醛接触与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检测甲醛接触育龄期女性(暴露组)与类似工作但不接触甲醛的育龄期女性(对照组)的血清SOD活性与GSH-Px水平,同时调查月经与妊娠情况。结果暴露组月经紊乱与自然流产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慢性接触甲醛可能与自然流产有关。

  • 标签: 甲醛 生物标志物 不良妊娠
  • 简介:据台湾地区媒体报道,韩国6款知名泡面检出致癌物质。今年6月韩国食品管理单位对韩国30款泡面进行调查,其中发现农心公司生产的6款拉面和乌龙面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

  • 标签: 致癌物质 苯并芘 食品 摄入 生活 台湾地区
  • 简介:在水温(18±1)℃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了氟尼考及其主要代谢物氟尼考胺在体质量(100±10)g鲤(Cyprinuscarpio)体内的代谢及残留规律,以制定休药期。实验鱼间隔24h按15mg.kg-1体质量的剂量口灌给药,连续给药3次,在给药后0.5h、1h、2h、4h、8h、12h、24h、2d、3d、5d、7d、10d、15d、20d检测肌肉、皮肤内氟尼考和氟尼考胺的含量。结果表明:氟尼考在鲤体内的代谢速度快,2~4h出现峰值;肌肉中氟尼考和氟尼考胺的残留浓度高于皮肤,肌肉和皮肤中氟尼考的含量均高于氟尼考胺,皮肤中的代谢速度较快。按欧盟标准相应的休药期不少于2d,按日本标准则不少于10d。

  • 标签: 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胺 残留 液-质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2012年4月媒体报道的青岛平菇中检测发现甲醛所引发的争论进行了剖析。综合分析国内外对食用菌和其他天然食品中甲醛含量的研究结果,以及甲醛自身的理化特性,作者认为食用菌中含有微量甲醛是食用菌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是安全的。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对部分食用菌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代谢机理和风险评估情况,其中食用菌甲醛的代谢机理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 标签: 食用菌 甲醛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 简介:室内污染物甲醛的处理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室温下催化氧化法处理甲醛以其能耗低、浓度处理范围宽、处理深度高等特有的优势正逐步被研究开发,是目前室内甲醛处理的主流方法,也是最有前途的方法。综述了不同催化体系处理甲醛的优点及缺点,讨论了相应的催化机理,并预测了催化氧化法处理甲醛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甲醛 催化氧化 室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木业人造板厂2009—2011年甲醛质量浓度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该公司技改的效果。方法对3个年度该公司工作场所中空气中甲醛监测数据进行配对分析。结论通过技改,加强通风等措施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各车间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均控制在国家限值以内,从而预防了急性职业中毒和慢性毒效应的发生。

  • 标签: 甲醛 技改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RVV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外用,6个月经周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维持治疗后7d、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1个月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RVVC效果显著,短期内复发率低,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病 伊曲康唑 硝酸咪康唑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丁肽治疗,并以39例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丁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 标签: 丁苯肽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固体分散体是一种被推荐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非传统剂型。本文以固体分散技术制备阿达唑固体分散体,对其平衡溶解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阿达唑固体分散体显著改善了药物的溶解特性。

  • 标签: 阿苯达唑 固体分散体 溶解度
  • 简介:对培养嗜高浓度甲醛废水的活性污泥的净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中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及脱氮除磷工艺(A2/O工艺).考察了停留时间、溶解氧多少、进水的pH值和水温等对微生物净化高浓度甲醛废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水的pH值在7~9范围内,水温在10~30℃,停留时间控制在48小时,并根据进水浓度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溶解氧,获得的活性污泥的净化性能最佳。

  • 标签: 高浓废甲醛 活性污泥 生物净化法
  • 简介:摘要慢性根尖炎是口腔科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变性质一般是由化脓性炎症改变,由根尖周膜组织渗出,多核白细胞浸润形成脓球释放溶菌酶体,牙周膜纤维溶解液化形成脓汁,在根尖孔聚积形成脓肿,穿破牙槽骨内板和外板,聚集在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再穿破牙根粘膜下形成粘膜下脓肿,最终穿破粘膜向口腔排脓,最后形成瘘道。因为反复慢性感染和患者不重视是瘘道形成的必然结果。由于常规治疗时间长,患者不易接受,本文采用庆大霉素与甲醛甲酚治疗根尖炎瘘道通过术138例。减少就诊次数和时间,通过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治疗和观察结果表明,通过庆大霉素局部抗炎,在甲醛甲酚浓度集中腐蚀性较强,疗效高副作用小总有效率达98%故临床可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根尖炎瘘道 庆大霉素 甲醛甲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