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7-10
  • 简介:这种将原始的形象转换成为具有观念意义的视觉艺术图像成为了图像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表现特征,(转第135页)(接第129页)    三、图像时代艺术中的手法    20世纪以来的视觉艺术作品中充满了大量的图像信息,图像观念符号手法    我们生活在充满图像的视觉世界中

  • 标签: 图像时代 时代艺术
  • 简介:二、图像时代艺术中的符号 ,这种将原始的形象转换成为具有观念意义的视觉艺术图像成为了图像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表现特征,三、图像时代艺术中的手法 

  • 标签: 图像时代 时代艺术
  • 简介:(转第135页)(接第129页)    三、图像时代艺术中的手法    20世纪以来的视觉艺术作品中充满了大量的图像信息,这种将原始的形象转换成为具有观念意义的视觉艺术图像成为了图像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表现特征,作品是对原始图像的视觉转换手法

  • 标签: 图像时代 时代艺术
  • 简介:    一、图像时代艺术中的观念    20世纪以来,    二、图像时代艺术中的符号    事物显现出的主要信息特征、标记就是它的符号,图像观念符号手法    我们生活在充满图像的视觉世界中

  • 标签: 图像时代 时代艺术
  • 简介:由于我们通常把“什么是艺术?”作为一个本质论或本体论问题,所以关于艺术的问题就时常陷入理论的循环阐释中。图像研究涉及到的领域广度和历史深度为艺术研究开辟了潜在的新方向。图像研究涉及到柏拉图以来哲学家们对图像的思考而接近于认识论问题,同时图像与造型艺术和文字的发源也有着同一的人类学根源,所以,或许我们就此可以提出“图像的起源是否就是艺术的起源”这样的问题。

  • 标签: 艺术研究 图像 本体论问题 认识论问题 造型艺术 本质论
  • 简介:朱其在2011年6月10日《上海证券报》撰文认为,后现代艺术以后,挪用或者利用现成的图像作为艺术语言的一种来源,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创作方法。最近的十几年,很多艺术家都用了后现代的挪用的方法,原创的没有几个,大部分艺术家都是在用以前艺术时代的前辈艺术家的语言和方法。

  • 标签: 艺术作品 图像 《上海证券报》 后现代艺术 制造 艺术语言
  • 简介:  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史上的一个转折期,人类的发展仿佛从几千年的轨迹中一下就跳离了出来,另外走起了一条新路.这历史快车的动力是如此强劲,连我们生活其中的同时代的人,都有些难以承受和招架了,甚至对曾经熟悉的行业恍然间有了种认生和不太确定的感觉.……

  • 标签: 图像刍议 视觉艺术图像
  • 简介:破格就是突破原的的定式。此系列作品是基于中国传统戏曲元素,集绘画艺术、镜头艺术、造型艺术、数字艺术、行为艺术艺术概念于图像中的多元化创新实验。作为一种传统艺术的当代性探索,本实验主要采用合成、打破、重组、嫁接、拼贴等图片处理手段

  • 标签: 中国传统戏曲 艺术图像 创新实验 概念创新 破格 绘画艺术
  • 简介:<正>展览主题: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结构剧烈动荡、异变、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行为、精神.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全球化的大趋势和汹涌的浪潮中,均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这种变化来得格外迅速和猛烈。以至于令许多人仓促应对。难以适从。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过度追逐名利的必然代价,是道德的松弛和精神的迷失,它也在考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耐心和价值韧性。因此,强调精神的内存,在任何时代都是必需和重要的。艺术家用作品的图像方式,承载着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对价值的判断、对时弊的针贬。释放他

  • 标签: 展览主题 网络全球化 社会大背景 异变 展览现场 世界经济一体化
  • 简介:20世纪照相机和电脑的出现改变了图像与生活的同一性,使人们离不开图像与影像而生存,图像成为我们认知和感知世界的窗口。艺术家的创作也是如此,他们放弃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放弃了生活的真实,而依据图像的真实。依赖各种图像影像“创作”绘画作品。这种“作品”没有个性和艺术价值,传递出的是现代社会人们的冷漠、空虚和疏离,这显然是后现代功利主义思潮影响的结果,也是西方波普艺术传达出的商业意义。

  • 标签: 绘画 图像 波普艺术 创作
  • 简介:本文通过对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艺术与中国90年代中期至今的当代艺术中的受难图像的叙述,指出以基督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日渐式微。其差别表现在西方是由于世俗化思潮的影响,在中国却是基于一种俗世化现实的文化传统,因而决定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图式史:一是神圣历史的回光返照。一是对基督教精神元素的偶在挪用。

  • 标签: 当代艺术 图像 受难 基督教精神 后现代艺术 90年代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尚辉的新著《有意味的造型——图像时代造型艺术问题研究》(以下简称《有意味的造型》),书名借鉴了英国现代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的名著《艺术》中提出的审美假设——“有意味的形式”。20世纪80年代,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在中国美学界和美术界影响很大,众多美学家都曾引用“有意味的形式”,并且在其中注入自身的实践美学理念。而尚辉的《有意味的造型》虽然也借鉴了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这个审美假说,但是他们的具体含义并不相同。

  • 标签: 图像时代 造型艺术理论 分析
  • 简介:中国传统吉祥图像是在继承神话思维生命一体化认知的基点上,经过自觉的图像思维的交织,将物化情感寄托干图像之上并定势化、模式化发展的结果。它是一种独具东方神韵的真正的象征型艺术,其象征意泉的审美判断、审美价值构成了它特有的审美惯例、审美尺度。这种古老的民族传统艺术在与现代融合重组的过程中散发着独特的个性,焕发出新的生命。

  • 标签: 吉祥图像 生命一体化 生态环境 审美尺度 审美价值
  • 简介:作为“70后”,周虹的艺术很早就拥有了相当独特而成熟的艺术个性与语言方式。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周虹的艺术价值显然与她对波普艺术图像重构与语汇创新密切相关。一方面,周虹延续了武汉波普艺术的创造路径,另一方面,又以新的视觉经验对其进行了大胆的语汇创新。

  • 标签: 艺术个性 波普艺术 语汇 图像 创新 重构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5-21
  • 简介:这种文化生命审美惯例的象征意象的图像展示,二、吉祥图像文化象征的生态环境我国的吉样图像有着其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形成的独特的生命图像象征意象艺术

  • 标签: 中国传统 传统吉祥 吉祥图像
  • 简介:图像的命运》乃当代法国理论家雅克·朗西埃出版于2003年的法文著作,2011年即以《影像的宿命》为名在台湾出版了黄健宏的中译本,而这次由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陆本则系张新木、陆洵两位法语系学者重新翻译。如果说已有中译本的《政治的边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和《歧义:政治与哲学》(台北,麦田出版社,2011年)是朗西埃前美学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 标签: 图像 艺术体制 南京大学出版社 政治哲学思想 简介 质询
  • 简介:“分形艺术”(FractalArt)是维度并非整数的几何图形在越来越细微的尺度上不断自我重复形成的图像艺术。分形艺术的概念来源于“分形几何”学(FractalGeometry)这一20世纪末出现的数学新分支,广为人知的研究成果包括“朱利亚集合”(JuliaSet)“曼德勃罗集合”(MandelbrotSet)等。

  • 标签: 分形艺术 图像艺术 指南 创作 几何图形 分形几何
  • 简介:本文对清代浙派篆刻家赵之琛的肖形图像印作品进行统计和梳理,考证其艺术源流,评价其艺术特色,肯定了赵之琛在文人肖形图像印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认为他是清代肖形图像印的重要先驱者。

  • 标签: 赵之琛 肖形印 图像印
  • 简介:六朝石刻辟邪是六朝时期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六朝石刻辟邪的艺术图像的构型要素以狮形头、张口露舌、体侧刻划羽翼等为主要特色。通过对这些艺术要素源头的追溯,笔者认为:六朝石刻辟邪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及中国传统丧葬礼俗的产物。

  • 标签: 六朝 石刻辟邪 构型要素 中西文化交流
  • 简介:《红楼梦》插图作为图像研究的重要范本,在流传过程中渐显出其批评的属性。在双清仙馆刻本等绣像系统中,插图作者借助于人物绣像的选取、编排顺序以及像赞、花赞、钤印等全面展现了其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人物的主观评价,彰显了图像批评在插图艺术中的功能。虽然说插图艺术在版本流传过程中,并未认可是一种批评模式,但是某种程度上显现出批评倾向,此种倾向借助于特殊的语法规则和程序更好地推动了文本的接受。这就是图像批评属性的意义所在。

  • 标签: 《红楼梦》 绣像 图像批评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