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免疫因素在癫痫病因中的确立,癫痫与免疫的关系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自身免疫癫痫是一种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疾病,但确定癫痫潜在的自身免疫病因至关重要。由于自身免疫癫痫对传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欠佳,而可能对免疫治疗有效。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免疫治疗干预是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儿童自身免疫癫痫的研究有限,本文就儿童自身免疫癫痫的概念演变、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进展作简要阐述。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癫痫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免疫因素在癫痫病因中的确立,癫痫与免疫的关系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自身免疫癫痫是一种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疾病,但确定癫痫潜在的自身免疫病因至关重要。由于自身免疫癫痫对传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欠佳,而可能对免疫治疗有效。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免疫治疗干预是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儿童自身免疫癫痫的研究有限,本文就儿童自身免疫癫痫的概念演变、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进展作简要阐述。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癫痫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肝病是一类异常免疫攻击肝细胞和/或胆管上皮细胞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肝炎、原发性胆汁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免疫球蛋白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以及上述任意两者间同时存在的重叠综合征。目前自身免疫肝病的药物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免疫调节治疗。以抗CD20单克隆抗体针对B淋巴细胞敲除治疗目前在免疫球蛋白G4-SC及原发性胆汁胆管炎治疗也取得改善效果。目前已有若干免疫细胞输注、免疫因子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已进行或正在开展中。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利妥昔单抗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胃炎是免疫介导的以胃底、胃体萎缩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不特异,常于内镜检查中发现,与Ⅰ型神经内分泌瘤、胃癌密切相关。该疾病临床并不罕见,但确诊率仅为2%,其原因主要与内镜医师对疾病认识不够有关。本文通过总结自身免疫胃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胃炎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胃炎(AIG)是一种由CD4+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以胃体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肠上皮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为特点。临床特点的多样及非特异性使其诊断较为困难。既往认为AIG好发于西方国家,但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我国的患病率并不低,然而本病目前并未引起国内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故本文就AIG的病因、临床特征、与其他疾病的关系、诊断及治疗等多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其的认识,从而提高AIG的诊疗率,改善预后。

  • 标签: 胃炎,自身免疫性 胃泌素 胃黏膜增生性疾病 微量营养素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胃炎(AIG)是一种由CD4+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以胃体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肠上皮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为特点。临床特点的多样及非特异性使其诊断较为困难。既往认为AIG好发于西方国家,但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我国的患病率并不低,然而本病目前并未引起国内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故本文就AIG的病因、临床特征、与其他疾病的关系、诊断及治疗等多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其的认识,从而提高AIG的诊疗率,改善预后。

  • 标签: 胃炎,自身免疫性 胃泌素 胃黏膜增生性疾病 微量营养素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疾病(AID)的发病机制涉及机体的炎症反应;而炎症通路亦是衰老的机制。AID的临床观察显示出老年性疾病年轻化的证据。本文综述AID合并衰老相关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相关文献进展,并简要阐述相关机制,促进两个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衰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身免疫胰腺炎(AIP)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诊断1型AIP,1例诊断2型AIP。15例患者结合影像学、血清学、胰腺外器官病变确诊,5例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证实。13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初始治疗,5例手术患者术后未行激素治疗,1例患者予以临床观察,1例患者拒绝治疗。17例患者获得随访,11例接受激素治疗患者相关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血清IgG4降低,影像学表现均有好转。5例患者停药后未复发。6例患者予以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其中3例患者停药后黄疸复现,1例患者停药后胰腺病变复发,2例患者减量后监测血清IgG4再次升高。1例手术患者于术后2个月反复消化道出血死亡,另4例手术患者及1例临床观察患者情况良好。结论AIP应综合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尤其是局灶性病变应与胰腺癌鉴别,以避免误诊及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标签: 胰腺炎,慢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G 糖皮质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脑炎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缺陷所引起的中枢神经性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在医疗机构中治疗自身免疫脑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将综述一种用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药物的治疗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肝病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肝炎、原发性胆汁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上述任何两种疾病主要特征同时出现的重叠综合征等。自身免疫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临床应用的标准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分类、预测预后、病情监测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胆管炎,硬化性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小脑共济失调是散发性小脑共济失调的常见原因。根据是否合并相关肿瘤,自身免疫小脑共济失调(ACA)可分为副肿瘤ACA和非副肿瘤ACA。各类ACA的典型表现包括步态障碍、四肢与躯干共济失调、脑脊液轻度炎性反应及特异性寡克隆区带阳性,免疫抑制治疗有一定效果。抗神经抗体对AC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新型抗神经抗体谱的发现推动了对ACA认识的深入。文中对ACA的临床特征和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小脑 共济失调 自身免疫 抗体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可与红细胞自身抗原反应的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并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儿童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相关。糖皮质激素作为该病的一线治疗,多数患儿对其反应良好。部分患儿因存在激素依赖,激素耐药,或因抗体类型不同导致病程反复,常需采取二线治疗方案,如脾切除、免疫抑制剂等。该文就近年来儿童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儿童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而自身免疫脑炎相关睡眠障碍很少被关注。睡眠涉及神经中枢和大脑网络的复杂功能,睡眠障碍是一些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脑炎的核心症状,或随着疾病进展睡眠障碍发生相应演变。自身免疫脑炎相关睡眠障碍时常发生且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但很少被认识和研究。文中综述自身免疫脑炎相关睡眠障碍的特征和可能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睡眠障碍 机制
  • 作者: 罗蓉蓉 石远凯 韩晓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创新药物临床PK/PD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32
  • 简介:摘要肝癌是我国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5%,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在目前临床常用的肝癌诊断方法中,血清甲胎蛋白(AFP)诊断效能仍不甚满意,而超声对小病灶不敏感,CT存在放射暴露的问题,因而亟需探索新的肝癌诊断相关标志物。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肝癌患者血清中就已存在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免疫抗体(AAB),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的有抗p53、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RNA结合蛋白和葡萄糖调节蛋白等AAB。单个AAB在肝癌诊断中的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多个AAB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的灵敏度,AAB联合AFP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目前AAB与肝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是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

  • 标签: 肝肿瘤 自身免疫性抗体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GFAP-A)是一组近来才被认识的少见的可累及脑膜、脑、脊髓和视神经的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大致类似,与成人GFAP-A患者相比,儿童患者脑干受累、自主功能障碍及共患NMDAR脑炎的比例稍多,而成人患者伴发恶性肿瘤、复发病例比儿童更为多见。脑脊液GFAP-IgG阳性是诊断本病的生物学标志。GFAP-A的治疗方法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相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 儿童 自身免疫性抗体
  • 作者: 罗蓉蓉 石远凯 韩晓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创新药物临床PK/PD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32
  • 简介:摘要肝癌是我国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5%,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在目前临床常用的肝癌诊断方法中,血清甲胎蛋白(AFP)诊断效能仍不甚满意,而超声对小病灶不敏感,CT存在放射暴露的问题,因而亟需探索新的肝癌诊断相关标志物。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肝癌患者血清中就已存在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免疫抗体(AAB),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的有抗p53、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RNA结合蛋白和葡萄糖调节蛋白等AAB。单个AAB在肝癌诊断中的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多个AAB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的灵敏度,AAB联合AFP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目前AAB与肝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是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

  • 标签: 肝肿瘤 自身免疫性抗体 诊断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