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膜蛋白是与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结合的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重要的药物靶点。为了解膜蛋白生化反应的机制和设计新的药物靶点,膜蛋白的纯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完整的膜蛋白疏水性较强,在膜裂解过程中容易形成沉淀,复杂的纯化工艺会导致膜蛋白回收率较低,并且膜蛋白本身在天然宿主中低表达。因此,选择不仅能高效提取膜蛋白,还能保持膜蛋白分子天然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的纯化方法十分重要。此文主要对膜蛋白的提取、去污剂的选择、膜蛋白的纯化、去污剂的去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膜蛋白 去污剂 蛋白纯化
  • 简介:摘要CD8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四次跨膜蛋白,几乎广泛表达于人体的所有组织。CD81参与蛋白合成转运及激活、微绒毛的形成与延伸、淋巴细胞免疫活化等多种生理反应过程,在病原体感染、过敏性皮炎、动脉粥样硬化、脑脊髓炎、肿瘤、先兆子痫、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概述了CD81的分子结构、生物功能及其在免疫性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CD81 分子结构 生物功能 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S区基因可编码产生外膜大蛋白、中蛋白及小蛋白,不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构成比对于HBV感染的诊断、治疗及转归均具有一定影响。厘清外膜大蛋白、中蛋白及小蛋白作为血清标志物的作用,探明其在HBV感染诊治中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HBV 3种外膜蛋白的表达情况、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生物学标记 病毒包膜蛋白质类 前-S/S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的表达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至2019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的肾透明细胞癌的住院患者标本20例作为试验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TM4SF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改变,并与癌旁组织相比较,探讨TM4SF1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肾癌组织中TM4SF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癌旁组织比较,肾癌组织中TM4SF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4SF1可能是未来肾癌治疗的潜在靶点。TM4SF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不一致可能与组织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肾肿瘤 7次跨膜超蛋白家族成员4 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克劳林·贝内特·特雷维斯(MBT)直丝弓矫正治疗对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2021年2-9月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范围13~18岁)、B组(年龄范围30~35岁)各45例,患者均给予MBT直丝弓矫正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A组患者分为100 g力组(A1组)22例和150 g力组(A2组)23例,B组分为100 g力组(B1组)22例和150 g力组(B2组)23例。观察年龄对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含量及咬合力的影响,结合施力后牙齿咬合力的改变及颌骨密度、高度的变化,评价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对不同矫形力施加过程中的拮抗作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骨膜蛋白、咬合力分别为(1 249.38±89.29)pmol/L、(1 038.37±79.54)N,均明显高于B组的(831.54±76.38)pmol/L、(921.45±81.36)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6、6.89,均P < 0.05)。治疗1个月、3个月,A2组咬合力、颌骨密度、颌骨高度改善程度均优于A1组(t=2.92、6.39、0.64、1.30、1.07、2.48,均P < 0.05)。治疗7 d、14 d后,B1和B2组患者骨膜蛋白含量均升高,B2组高于B1组(t=0.59、1.89,均P < 0.05);治疗1个月时,B1和B2组咬合力、颌骨密度、颌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3个月后,B2组改善程度均优于B1组(t=0.27、4.02、3.07、1.52、0.06、1.57,均P < 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牙齿松动3例、牙髓反应2例、黏膜溃疡1例、继发龋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结论MBT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牙齿畸形患者效果好,安全性高,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及咬合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矫正力可诱导骨膜蛋白表达的增强和活化,能改善牙周伤口愈合和再生,提高患者的咬合力、颌骨密度和高度。

  • 标签: 口腔疾病 牙颌面畸形 磨牙 错颌畸形 矫正装置 正畸矫正器 龈沟液 骨膜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预测跨膜蛋白26(TMEM26)的跨膜结构,观察该蛋白在人和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关系。方法将人和小鼠TMEM26的氨基酸序列输入跨膜蛋白结构预测软件(MemBrain)预测该蛋白的跨膜结构;选取SPF级21周龄C57BL/6小鼠5只及遗体捐赠人眼球1个,制作视网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TMEM26在人和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定位;结合TMEM26在视网膜的特异表达情况推测该基因可能的功能及其对眼的影响;在与TMEM26相关眼病的文献中检索该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异情况。结果预测人和小鼠的TMEM26均为8次跨膜蛋白,具有相似的8个疏水性跨膜结构域、4个亲水胞质结构域和5个亲水胞膜外区结构域,2种TMEM26的结构域氨基酸残基数目存在细微差别;且在人和小鼠的视网膜中,TMEM26蛋白均仅在外丛状层(OPL)和内丛状层(IPL)特异表达;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提示TMEM26与POAG呈弱相关。结论TMEM26为多次跨膜蛋白,主要在视网膜的IPL和OPL表达,该基因与POAG呈弱相关。

  • 标签: 人跨膜蛋白26 小鼠跨膜蛋白26 蛋白跨膜结构 视网膜 内丛状层 外丛状层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SARS-CoV-2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 M protein)引起的免疫特征,尤其是其引发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的可能性。方法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制备纯化的SARS-CoV-2全长M蛋白,并经皮下途径3次(第1、14和21天)免疫BALB/c小鼠,获得血清。Western blot鉴定血清特异性,ELISA法和中和试验对血清抗体的效价进行验证。体外培养检测在抗M蛋白血清存在的情况下SARS-CoV-2在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和B细胞中的增殖情况。结果SARS-CoV-2全长M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获得的免疫血清能够特异地识别病毒M蛋白,且免疫血清中抗全病毒抗体效价约为1∶400,但该抗体没有中和活病毒的能力。此外,这种抗体不能够辅助病毒感染各种类型具有Fc受体(Fc receptor,FcR)的免疫细胞并在其中增殖。结论由M蛋白诱导的非中和抗体不能以FcR途径诱导ADE效应。

  • 标签: SARS-CoV-2 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 膜蛋白 非中和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对其von Willebrand因子以及α颗粒膜蛋白140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8年8月~2021年7月范围,我院收治的40例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治疗研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各组患者例数的平均划分;即研究组,20例,在手术前12h以及手术后,采用低分子钙素钙,以1次/d频率实施皮下注射,共实施为期11d治疗;参照组,20例,采用等量生理盐水对患者实施皮下注射。在不同时间段对两组患者的α颗粒膜蛋白140、von Willebrand因子水平展开测定,并且术后不同时间段,对患者的双下肢血管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解有无表现出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手术前,研究组α颗粒膜蛋白140、von Willebrand因子水平同参照组较为一致,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d,研究组α颗粒膜蛋白140、von Willebrand因子水平相较于参照组呈现出略微降低,但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d以及术后第14d,研究组α颗粒膜蛋白140、von Willebrand因子水平相较于参照组呈现出显著降低(P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下肢骨科手术 von Willebrand因子 α颗粒膜蛋白140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病(NBIA)是一组罕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以脑组织不同程度的铁代谢异常和过量铁沉积为特征,其中最常见症状为锥体外系症状,亦可合并不同程度的锥体束、小脑、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精神认知、视觉功能障碍。文中报道1例2020年12月于西京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NBIA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并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做致病性分析。患者为13岁男性,4岁起病,呈慢性病程,进行性加重,首发症状为痉挛步态,随病情进展出现智能减退、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和视力下降。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可见视神经萎缩,苍白球及黑质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及磁敏感成像呈对称性低信号,无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中普遍存在的“虎眼征”。患者经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可见C19orf12基因第2号外显子c.172G>A纯合突变,导致第58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色氨酸(p.Gly58Ser),其父亲和母亲为姨表兄妹(近亲婚育),均携带该位点杂合变异。该突变位点未见文献报道,为新突变,根据ACMG指南考虑为可能致病变异。该位点保守性预测提示高度保守。该患者最终被诊断线粒体膜蛋白相关性神经变性病(MPAN)即NBIA4型,丰富了MPAN的突变数据库,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铁代谢障碍 神经变性疾病 突变 C19orf12基因 线粒体膜蛋白相关性神经变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次跨膜蛋白(CD133)及POU3同源盒基因3相关长链非编码RNA(PANTR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乳腺科从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集乳腺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不同组织中CD133及PANTR1表达情况。此外,取MCF-7细胞分作对照组、CD133过表达组、PANTR1过表达组、CD133抑制组、PANTR1抑制组。分别予以Lipofectamine 2000转染,CD133过表达组予以Lipofectamine 2000以及CD133序列,PANTR1过表达组予以Lipofectamine 2000以及PANTR1序列,CD133抑制组予以Lipofectamine 2000以及si-CD133序列,PANTR1抑制组予以Lipofectamine 2000以及si-PANTR1序列。分析各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差异,Pum1及E2F3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乳腺癌组织CD133及PANTR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21±0.001比0.006±0.001、0.016±0.002比0.005±0.001,t=75.000、74.785,P<0.01)。转染24、48、72 h时CD133过表达组细胞增殖倍数高于对照组(3.05±0.26、5.40±0.48、10.74±1.27比2.17±0.25、4.38±0.42、6.97±0.84,t=4.226、2.783、4.298,P<0.05),且转染24 h侵袭细胞数高于对照组(75.29±7.19比54.01±6.27,t=3.865,P<0.05);转染24、48、72 h时PANTR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倍数高于对照组(3.11±0.28、5.45±0.51、10.05±1.24比2.17±0.25、4.38±0.42、6.97±0.84,t=4.372、3.003、3.570,P<0.05),且转染24 h侵袭细胞数高于对照组(76.03±7.26比54.01±6.27,t=3.977,P<0.01)。CD133过表达组细胞中Pum1及E2F3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4.52±0.75、3.38±0.56比1.00±0.04、1.00±0.03,t=8.118、7.351,P<0.05);PANTR1过表达组细胞中Pum1及E2F3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4.55±0.76、3.41±0.59比1.00±0.04、1.00±0.03,t=8.079、7.066,P<0.01);而CD133抑制组细胞中Pum1及E2F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0.45±0.02、0.37±0.03比1.00±0.04、1.00±0.03,t=21.301、25.720,P<0.01);PANTR1抑制组细胞中Pum1及E2F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0.47±0.03、0.38±0.02比1.00±0.04、1.00±0.03,t=18.360、29.784,P<0.01)。结论CD133及PANTR1在乳腺癌中均存在明显高表达,且可增强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 标签: 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球蛋白异常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的IgG、IgM、IgA的变化及电泳分析情况。方法: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是免疫比浊法。结果:19例异常患者中;免疫球IgG升高的15例,占78.95%,其均值为43.32±26.1g/L;IgA升高的3例,占15.79%,其均值为20.47±50.12g/L;IgM升高的1例,占5.26%,其均值为1.38±2.48g/L。蛋白电泳结果15例IgG-k型、4例IgA-λ型。结论:免疫球蛋白分型及其蛋白电泳分析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k型 λ型 IgG IgM IgA 蛋白电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一血红蛋白变异使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得HbA1c值与血糖监测结果不符家系。HPLC法测得先证者HbA1c值为5.6%,与血糖监测结果不符,而毛细管电泳法测得HbA1c值为7.8%,符合血糖监测结果。毛细管电泳法所得Hb图谱提示,先证者存在异常血红蛋白。Sanger法行HbA β-珠蛋白(HBB)基因序列测定,证实先证者HBB基因存在杂合突变(HBB:c.68A>C),支持Hb G-Coushatta变异体存在。家系资料显示,先证者弟弟及妹妹的Hb含有与先证者相同变异体和HBB基因序列。HPLC法难以将Hb G-Coushatta变异体完全分离,使HbA1c值与血糖监测结果不一致,而毛细管电泳法可完全分离变异体,得出准确HbA1c值。临床中,HbA1c值与血糖监测不一致时,应考虑到血红蛋白病可能,采用不同方法检测HbA1c,为糖尿病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精准指导。

  • 标签: 糖尿病 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及混合蛋白质粉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0只,即空白对照组、大豆分离蛋白低、高剂量组(0.24、0.48g/kg)、混合蛋白质粉低、高剂量组(0.05、0.15g/kg)连续灌胃30d,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观察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迟发型变态反应(DTH);通过血清溶血素和抗体生成细胞(PFC)检测体液免疫功能;利用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检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论 大豆分离蛋白及混合蛋白质粉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均有一定调节作用,可增强小鼠免疫能力。

  • 标签: 保健食品 免疫 脾淋巴细胞增殖 NK细胞 吞噬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B组,6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A组,对其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检查,比较两组检查者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水平及检出率。结果:B组患者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检出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实施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检验可提高患者疾病诊出率,有利于患者疾病诊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临床检验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检测。方法:在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间就诊的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选取68例,设为观察组,并于同期健康体检者中选取68例,设为对照组,清晨取受检者尿液,送至检验科进行尿检。受检者均行免疫球蛋白A1b、β2 mG、IgG检测,观察患者检验值。结果:组间A1b、β2 mG、IgG对比,P=0.000。阳性诊断率对比,P=0.000。A1b、β2 mG、IgG指标虽病程增加而改变,P=0.000。结论:尿A1b、IgG、β 2 mG可精准呈现糖尿病老年患者病症状态,具较高操作性,且疗效显著,可将及时有效依据提供给后续治疗。

  • 标签: 临床检验 老年糖尿病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 微球蛋白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湿病患者应用血液检验结果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50例风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相关的血液成分检测。结果:实验组血液检验结果中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及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血液成分检测 风湿病 应用价值
  • 作者: 李强 李尧 宋京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李强现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1-Fc(Tim-1-Fc)融合蛋白能否为Tim-1蛋白模拟品。方法大肠杆菌合成Tim-1-Fc融合蛋白,以体外蛋白质结合实验测定其能否与Tim-4蛋白结合。通过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FACS)检测磷脂酰丝氨酸(PS)与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间的结合情况,间接探明该蛋白与PS的结合。结果体外蛋白相互作用实验证实Tim-1-Fc融合蛋白可以结合Tim-4蛋白。FACS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有无过氧化氢诱导,Tim-1-Fc组凋亡细胞FITC信号平均强度(231.16±8.27、263.45±7.91)均高于对照组(190.80±5.09、203.29±10.89,t=-7.200、7.7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核表达版本的Tim-1-Fc融合蛋白可能具备在体外模拟Tim-1蛋白的作用。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1-Fc 原核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以及β2的微球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于2021年3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我院无糖尿病的5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微球蛋白水平并就结果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要远远高于无糖尿病的人群,通过对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水平以及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临床诊断效果 老年糖尿病 尿白蛋白水平 免疫球蛋白G水平 β2微球蛋白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CRP to ALB ratio,CAR)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PD中心791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选患者基线CAR三分位数分为3组:低CAR组(CAR≤0.161 mg/g,n=264)、中CAR组(CAR 0.162~0.214 mg/g,n=263)、高CAR组(CAR≥0.215 mg/g,n=264),比较3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随访截至2020年3月31日,终点事件为死亡、转为血液透析、肾移植、肾功能恢复终止PD。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及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分析CAR水平和P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CAR和其他炎症指标[CRP、ALB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PD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入选患者年龄为(59.8±15.7)岁,男性447例(56.5%),高血压714例(90.3%),合并糖尿病233例(29.5%),合并心血管疾病182例(23.0%)。中位随访时间为55(31,88)个月,至随访终点236例(29.8%)患者死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95例(12.0%)。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CAR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CAR组和中CAR组(Log-rank检验χ2=109.50,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CAR与P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独立相关(HR=2.891,95%CI 1.921~4.351,P<0.001)。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CAR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SHR=1.297,95%CI 1.128~1.49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预测P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7(95%CI 0.700~0.774),显著高于CRP(AUC=0.643,95%CI 0.599~0.687)、NLR(AUC=0.608,95%CI 0.563~0.653)和PLR(AUC=0.554,95%CI 0.508~0.601)等炎症指标,略低于ALB(AUC=0.752,95%CI 0.716~0.788),其最佳截断值为0.19 mg/g,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68.3%。结论CAR水平升高是PD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PD患者死亡的相关性高于CRP、NLR及PLR等传统炎症指标。

  • 标签: 腹膜透析 C反应蛋白质 血清白蛋白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