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徐珊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徐珊【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做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6例患者做研究,患者均术后综合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结果:在此次研究的96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概率是5.21%;其中1例患者是胆瘘、1例患者是胃瘫、1例患者是出血、1例患者是感染、1例患者是胰瘘。在全面观察后,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和评估,并发症患者的病情均稳定,且并发症得到改善,9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我院管理腹腔十二指肠切除乳糜漏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受腹腔十二指肠切除138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有10例患者后发生术后乳糜漏。结果:经过医护合作治疗,10例患者在术后12-28天拔除全部引流管,平均21.2天拔出。未引起严重营养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通过对患者实行逐步退管策略,忌油腻食物的同时加强其他营养摄入,严密观察引流管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同时护理积极配合指导患者饮食,并向患者家属及时宣教相关注意事项,对发现的乳糜漏尽早处理及干预,帮助患者避免严重营养不良事件发生,并加速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 简介:术者简介李威,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在普通外科领域有一定造诣,尤擅于腹部外科,胃肠道肿瘤及肝胆系统肿瘤等专业临床治疗及研究Qi学术任职:广东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委;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会常务委员。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全腹腔镜 广东省医学会 汕头大学医学院 胃肠道肿瘤 外科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十二指肠切除(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术后发生临床瘘的术前及术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二科2019年1至5月100例行LPD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瘘总发生率为8%,其中临床瘘(B、C级)的发生率为6%。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男性)、胰腺平扫期CT值<33 HU、软、手术时间长、饮酒史可能是LPD术后瘘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性别(男性)、胰腺平扫期CT值<33 HU、软是LPD术后发生临床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性别(男性)、胰腺平扫期CT值<33HU、软是LPD术后发生临床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瘘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十二指肠切除B、C级漏发生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6月83例腹腔十二指肠切除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B、C级漏有关的围手术期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83例中11例(13.3%)发生术后B、C级漏,其中B级9例(10.8%),C级2例(2.4%)。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总胆红素≥171μmol/L(OR=4.636,95%CI:1.080~19.894,P=0.039)、胰腺质地柔软(OR=0.202,95%CI:0.047~0.866,P=0.031)与B、C级漏的发生密切相关。BMI≥25(OR=22.347,95%CI:1.462~341.501,P=0.026)、术后未应用生长抑素(OR=0.071,95%CI:0.006~0.799,P=0.032)是胰腺质地柔软患者术后B、C级漏发生的相关因素。BMI≥25(OR=13.474,95%CI:1.258~144.322,P=0.032)、术前采取减黄措施(OR=0.057,95%CI:0.005~0.638,P=0.020)是术前总胆红素≥171μmol/L患者术后B、C级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胰腺质地柔软及术前总胆红素≥171μmol/L与腹腔十二指肠切除B、C级漏发生密切相关。BMI≥25时,此类患者B、C级漏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当术前总胆红素≥171μmol/L时,宜术前采取减黄措施。对于胰腺质软者,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腹腔十二指肠切除B、C级漏发生风险。

  • 标签: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漏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共完成20例全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0例顺利完成全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其中漏4例,术后出血2例,其中1例死亡,胆漏与胃排空障碍各1例,术后住院时间15.9±10.3(7~45)d。结论对术后并发症的早期观察与护理干预仍是现阶段施行完全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护理重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LPD的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出血、瘘、胆瘘、腹腔感染)等临床资料,分析胰腺切除出血(PPH)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纳入215例患者中男性132例,女性83例,年龄(60.7±10.3)岁,术后共发生20例PPH,发生率为9.30%(20/215)。早期出血主要原因为止血不确切和血管夹脱落;晚期出血主要原因为消化道瘘、术中能量电外科器械动脉损伤及假性动脉瘤。20例PPH患者中,早期出血6例,迟发性出血14例;A级出血患者1例,B级出血患者10例,C级出血患者9例;瘘13例,胆瘘1例,腹腔感染2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胃镜下成功止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17例,介入治疗成功止血7例;11例患者行剖腹探查。20例PPH患者中,14例治愈出院,6例死亡,死亡率30.0%(6/20)。结论早期出血与止血不确切和血管夹脱落相关;晚期出血与消化道瘘、术中能量器械动脉损伤及假性动脉瘤相关。LPD术中应精细止血保护好血管、精准吻合以提高消化道重建的质量。PPH"治疗窗"很窄,对不能排除动脉性出血者应选择DSA栓塞或放置覆膜支架,对介入治疗失败的B/C级出血者应果断手术探查,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出血 栓塞 再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十二指肠切除的可行性,手术难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我院进行的12例腹腔十二指肠切除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术中出血150~2000ml,平均770ml,手术历时360~660min,平均528min.结论在熟练的腔镜外科操作技术,配合默契的手术团队,先进的腔设备,严格的手术适应证条件下,进行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适应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合并糖尿病行十二指肠切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血糖控制、营养状况改善,术后加强各引流管护理、维持血糖稳定、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0例手术均获成功。结论术前科学的准备和术后严密监护,是病人安全度过手术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壶腹周围癌 糖尿病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出血情况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LP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术后出血的时间、出血部位、胆瘘、瘘和感染等短期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等进行分析及经验总结。结果共35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00例,女性156例,年龄(58.0±10.5)岁。并发症发生率为33.1%(118/356);23例患者行再次手术,占6.5%(23/356);9例患者死亡,占2.5%(9/356)。并发症中发生率较高的是术后出血[15.2%(54/356)]、瘘[14.6%(52/356)]、腹腔感染[13.8%(49/356)]。术后初次出血的时间集中在第1~14天,其中术后第1天出血的风险最高[3.9%(14/356)],之后出血风险呈下降趋势,但是在术后第7天又有所上升。腹腔内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分布较广,而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胃肠吻合口出血发生风险最高[67.9%(19/28)]。再次手术的23例患者中,有18例是由于术后出血,占78.3%(18/23)。9例死亡的患者中,有7例和术后出血密切相关。结论LPD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术后出血是对患者短期内恢复影响最大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再次手术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除了瘘会导致术后出血,胃肠吻合口出血的情况也不容忽视。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腹腔保留十二指肠切除(laparoscopic duodenum- preserving pancreatic head resection,LDPPHR)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完成的32例LDPPHR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针对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LDPPHR,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9%(7/32),其中包括严重并发症3例(1例术后长期瘘、1例术后十二指肠乳头狭窄致梗阻性黄疸、1例术后腹腔出血),均行二次手术治愈;轻微并发症4例,均为单纯性瘘,延长带管时间治愈。结论LDPPHR治疗头部良性病变技术上可行,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待评价。

  • 标签: 胰腺切除术 十二指肠 腹腔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实施整体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护理疗效显著,是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有效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护理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切除是治疗胰腺及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十二指肠切除进行腹腔引流是防止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主要方法,在国内外已经实践多年。但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兴起,术后腹腔引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争议不断。本文就十二指肠切除是否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如何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及何时拔除腹腔引流管的争议作一综述。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十二指肠切除(LPD)治疗壶腹周围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LPD的13例壶腹周围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36~60岁,中位年龄57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结果13例患者中11例接受标准LPD,2例因腔下手术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中位数为523(487~577)min,术中出血量320(180~430)ml,术后住院时间32(22~53) d,患者总治疗费用7.6(4.9~17.7)万元。术后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瘘3例,胆漏3例,腹腔内出血3例,腹腔积液2例,合并两种并发症1例,合并3种并发症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胆总管下段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壶腹部周围癌2例,头癌2例,胰腺钩突腺癌1例。结论与传统开腹PD相比,行LPD治疗壶腹周围癌具有微创、手术切口恢复快等优势。LPD难度较大,对施术者技术要求高,应加强对术者的培训学习,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壶腹周围癌
  • 简介:近年来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头癌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逐渐获得认可,但仍存在争议。其中一些技术难点也影响其在更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本文述评该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探讨技术难点及其处理路径。

  • 标签: 胰腺肿瘤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微创技术的发展使普外手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腹腔手术中腹腔的应用愈加广泛,且其安全性与效果并不低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近年来胰腺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壶腹周围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一般会通过十二指肠切除对患者予以治疗,但是该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为了降低患者的痛苦,腹腔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十二指肠切除治疗中。文中将以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该手术的要点、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 切除术
  • 简介: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时间长,切除器官多,吻合口多,其术后护理量大,要求高,对各种引流管尤要管理好,并要认真观察和预防并发症。几年来,我科共施行十二指肠切除11例,经过精心的治疗与良好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护理

  • 标签: 十二指肠切除术 引流液 引流管 一般护理 尿比重 预防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引流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临床资料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14年3月43例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手术后的管道护理情况总结经验。我科43例十二指肠切除患者,除1例由于病情较重发生胆瘘经治疗好转外,其它42例均未发生并发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加强手术前后病情的仔细观察和精心护理,加强术后的管道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十分关键。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管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急性输入袢梗阻(acute afferent loop, AAL)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后出现AAL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45~67岁。5例患者均在出院后3周内发病,均有腹痛症状,其中1例伴有胆管炎症状,2例经再次腹腔手术治疗,2例经内治疗,1例经保守治疗,均未再次出现AAL。内疝、吻合口成角可能是导致腹腔十二指肠切除AAL的主要原因,内联合腹腔治疗是治疗该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