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部分切除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行腮腺肿瘤及部分切除,于肿瘤外5~10mm处切除肿瘤及周边正常腺体组织。结果100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6年,未见肿瘤复发,皮下积液4例,暂时性面瘫3例,无永久性面瘫;面部味觉出汗综合征3例。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面神经损伤和面部畸形,保存腮腺功能等优点。

  • 标签: 腮腺 良性肿瘤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腮腺区域切除与传统腮腺切除腮腺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腮腺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传统腮腺切除治疗,B组腮腺区域切除治疗,对比其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B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显著更优,P<0.05。结论:腮腺区域切除相较于传统腮腺切除而言,治疗腮腺区良性肿瘤的效果更好。

  • 标签: 腮腺区良性肿瘤 腮腺区域切除术 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 面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992—2009年江苏省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4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比较分析腮腺切除(88例患者)与腮腺区域性切除(60例患者)两种式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效果。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治疗的病例,术后瘢痕、局部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涎瘘、Frey综合征及腮腺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采用腮腺切除的病例。两种式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及大小选择不同的式,对界限清楚、体积较小的腮腺多形性腺瘤应尽量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预防面部凹陷畸形,减少并发症;对过大或边界不清的肿瘤仍宜采用传统腮腺切除,以减少复发。

  • 标签: 多形性腺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种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90例,其中44例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46例行腮腺切除,随访时间2~9年。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切除,而采用两种式肿瘤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区域性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的首选式。

  • 标签: 多形性腺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将腮腺切除手术耳周V形切口与传统Blair切口及发际线N形切口进行对比,探讨耳周V形切口的可行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需行腮腺部分切除手术的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25~63岁,通过抽签随机分为3组:V形切口组(VI组20例)、Blair切口组(BI组20例)和发际线N形切口组(NI组20例)。比较3组在中、术后及随访各项指标上是否有差异,并比较VI组内不同位置肿瘤的手术时间、引流量是否有差异。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手术操作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耳周麻木感、腮瘘、疼痛评分、面瘫、术后第3个月伤口瘢痕评分方面,3组切口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术后第6个月外观满意度评分方面,VI组优于BI组及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I组比BI组:9.00[8.00, 9.00]比5.00[4.00, 5.25],χ2=6.629,P<0.001;VI组比NI组:9.00[8.00, 9.00]比7.00[6.00, 8.00],χ2=2.942,P=0.010;BI组比NI组:5.00[4.00, 5.25]比7.00[6.00, 8.00],χ2=-3.687,P=0.001)。位于腮腺前、上、中部的肿瘤中,3组不同切口的手术时间、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位于腮腺下部的肿瘤,3组切口所需要手术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78,P=0.010),经过两两比较,VI组所需要的手术时间多于BI组及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I组比BI组:(181.00±22.89) min比(132.50±9.01) min,t=3.694,P=0.004;VI组比NI组:(181.00±22.89) min比(149.00±15.94) min,t=2.585,P=0.025;BI组比NI组:(132.50±9.01) min比(149.00±15.94) min,t=1.257,P=0.235]。位于腮腺下部肿瘤的引流量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组内比较不同位置肿瘤手术时间及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应用V形切口,仅位于腮腺下部的肿瘤手术时间会延长。对于不同部位的肿瘤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能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腮腺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切口 V形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改良耳后发际切口(RAHI)在腮腺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部分腮腺切除治疗的良胜腮腺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Blair切口(MBI),改良组采用RAHI切口。比较两组术后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征、耳周麻木以及涎瘘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结果改良组患者术后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征、耳周麻木以及涎瘘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0.95%,对照组的为35.7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HI应用于腮腺肿瘤切除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耳后发际切口 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腮腺肿瘤选择改良腮腺切除和传统腮腺切除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于本院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中筛选3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接受传统腮腺切除治疗纳入对照组,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治疗纳入观察者,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腮腺切除腮腺肿瘤选择改良腮腺切除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尽快康复出院,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应用于疾病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腮腺肿瘤 改良腮腺切除术 传统腮腺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中行经典S型切口,患者术后与术前生活质量的变化及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入住我科的腮腺良性肿瘤肿瘤患者,中行腮腺及肿瘤切除,共计65例。统计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腮腺手术后中有无出现面瘫等,使用问卷调查表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量表,并联合Zung氏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手术前、术后一月、三月、六月的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腮腺良性肿瘤切除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术后下降,术后一月及三月下降明显,随后逐渐上升。在FACT-H&N量表评估中患者术后一月的身体状况领域,头颈部附加领域得分和量表的总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和术后6月的得分,且P0.001)。对于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客观因素分析中,除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情况外(P>0.001),患者的年龄、性别、腮腺手术后中有无出现面瘫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影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腮腺S切口 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量表(FACT-H&N) 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 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改良面部除皱切口与改良Blair切口在腮腺肿瘤切除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到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腮腺外科行腮腺肿瘤切除治疗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64例,A组采用改良Blair切口,B组采用改良面部除皱切口。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并发症发生概率6.25%,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满意度为96.88%,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相比改良Blair切口,改良面部除皱切口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面部除皱切口 改良Blair切口 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对改良型腮腺切除与传统腮腺切除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2021年2月~2022年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92例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腮腺切除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型腮腺切除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出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良性腮腺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改良型腮腺切除与传统腮腺切除相比,前者更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临床价值更加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型腮腺切除术 传统腮腺切除术 良性腮腺肿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治疗良性腮腺肿瘤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良性腮腺肿瘤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总体有效情况96.23%高于对照组84.9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和涎瘘等)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和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手术切口长度、解剖面神经分支数显著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比较组间生物学指标发现,两组治疗前后HSP70、P27、CyclinD1、C-MYC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发现试验组病人HSP7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27、CyclinD1、C-MYC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治疗良性腮腺肿瘤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少。

  • 标签: 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 良性腮腺肿瘤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改良型腮腺切除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腮腺肿瘤的58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33),对照组予以传统腮腺切除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型腮腺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改良型腮腺切除治疗腮腺肿瘤有效的减少了中的出血量,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型腮腺切除术 腮腺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留腮腺主导管的腮腺部分切除在治疗肿瘤直径小于3.0cm的腮腺混合瘤的可行性。方法我科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2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10例采用腮腺部分切除,5例行腮腺切除,5例行腮腺切除。结果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手术的病例术后瘢痕和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发生及腮腺功能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腮腺及全切除,而肿瘤的复发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是一种可行性式并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腮腺混合瘤临床治疗的首选式。

  • 标签: 腮腺混合瘤 手术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肝尾状切除是治疗尾状恶性肿瘤的首要手段.由于尾状位于肝脏深面,显露困难,周围重要血管结构较多,因此曾被认为是外科手术的禁区.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尾状手术也得到了长足进步.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肝脏的质地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中熟练处理和保护周围重要的血管结构是尾状手术主要的技术原则和难点.肿瘤外科无瘤技术原则在手术中也仍然不能忽视.

  • 标签: 叶切除术 尾状 状叶
  • 简介:腮腺肿瘤较为常见。我院1955年至1978年收住的面颌部肿瘤患者4427例中,腮腺肿瘤患者占15.7%(696/4427例)。目前对腮腺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近数十年来,为了防止术后复发,一致认为应同时切除腮腺,保留面神经。据临床统计资料,发生在腮腺的肿瘤约80%是良性,其中多形性腺瘤(即混合瘤)占首位。由于这类肿瘤的多中心性,复发和有恶变的可能性等特点,而常需进行包括腮腺深、和付腮腺在内的,全腮腺切除

  • 标签: 切除术颌 后区缺损 缺损整复
  • 简介:摘要:目标:为了确定中面神经监测( FNM)在预防复发腮腺癌患者全腮腺切除后立即和永久性面神经无力中的有效性。本文通过总结发现:在复发腮腺切除的主要病例中,中 FNM降低了术后立即出现面神经无力的风险,并且可降低永久性神经无力的风险。

  • 标签: 复发腮腺癌,腮腺切除术,面神经监护仪,术中面神经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