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至脾脏下极,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左血管,清扫第4组淋巴结,离断胃短血管直至脾上极。游离胃窦部,于胰腺上缘离断胃网膜右静脉,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并完成第六组淋巴结的清扫。显露胃窦后壁,离断胃右血管,清扫肝门部淋巴结。距幽门2cm离断十二指肠。沿胰腺上缘解剖脾动脉根部,于根部离断胃左静脉。显露腹腔干及胃左动脉,向右侧清扫第8组淋巴结,于根部离断胃左动脉后,向头侧清扫第1,2组淋巴结。游离食管腹段,解剖出迷走神经左右支后离断。悬吊肝左叶后,距贲门2cm离断食管,取上腹正中辅助切口3cm,移除胃标本及大网膜。重建气腹后,距TREIZ韧带20cm离断空肠,行食管左后壁与近端空肠侧侧吻合(OVERLAP法),手工缝合共同开口。距此吻合口40cm,借助辅助切口完成小肠侧侧吻合(ROUX\|Y)吻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切除的手术护理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妇科2013年06月~2015年06月接收的子宫切除病人共44例,作治疗组,本组所有入选病人均接受护理干预;同期选择子宫切除病人共44例进行对照,作对照组,本组所有入选病人均接受一般护理,对所有入选病人护理效果进行评定,并客观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指征。结果本研究所有入选患者都已完成救护工作,治疗组入选病人住院时长(4.13±1.17)天,对照组(8.63±2.76)天;治疗组入选病人有3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15例,两组进行综合对比后发现结果有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切除病人中,推行护理干预方案效果突出,不仅可以提升患者临床效果、改善其临床指标,而且还能缩短病人住院时长,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住院时长 一般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腹腔子宫切除是指全部子宫切除的过程均在腹腔下进行。腹腔子宫切除即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相对短,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也有中急性损伤,术后迟发损伤,膀胱、输尿管、直肠的损伤等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 方法 优点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腹腔筋膜内子宫切除与经腹子宫切除及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行腹腔筋膜内子宫切除(A组),30例行经腹子宫切除(B组),30例行阴式子宫切除(C组)。对比三组患者术前、中和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和C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术后体温恢复较快、肛门排气早、疼痛明显减轻、住院时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极大地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切除患者行腹式子宫切除和腹腔子宫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腹式组和腹腔组,各54例。腹腔组行腹腔子宫切除治疗,腹式组行腹式子宫切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以及各项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腹式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2例(3.70%),腹腔组3例(5.56%)无显著差异。腹腔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腹式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切除患者行腹腔子宫切除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以及恢复快等优势,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子宫切除与经腹子宫切除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9例行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手术治疗组(观察组,n=38例)和传统经腹手术治疗组(观察组,n=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对盆底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优良率为92.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子宫切除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对患者盆底功能影响较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经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腹腔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治疗的68例患者(2015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腹腔子宫切除组与开腹子宫切除组,每组各34例。其中腹腔子宫切除组患者采取腹腔子宫切除进行治疗,而开腹子宫切除组患者采取开腹子宫切除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镇痛剂的使用情况以及排气时间等。结果腹腔子宫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开腹子宫切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子宫切除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机体的恢复时间较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子宫切除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4月156例行腹腔子宫切除患者为实验组,同时期182例行开腹子宫切除的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156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结论对腹腔子宫切除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出院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LAVH)与腹腔子宫切除(LTH)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子宫良性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LTH治疗;观察组给予LA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中失血量、排气用时、下床用时和住院用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采用LAVH治疗的损伤轻,可明显降低疼痛度,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疼痛 腹腔镜 并发症 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子宫切除同经腹子宫切除的并发症比较。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60例患者,其中30例行经腹子宫切除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腹腔下行子宫切除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以及各项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住院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用时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较于经腹子宫切除,腹腔子宫切除具有术后并发症较小的优点,中出血量、住院时长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推广。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子宫切除同经腹子宫切除的并发症比较。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84例患者,其中42例行经腹子宫切除称为对照组,其余患者腹腔下行子宫切除称为观察组。 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住院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用时高于对照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给其妇科内分泌状态带来的影响来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9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子宫肌瘤剥除、腹腔子宫切除子宫切除治疗,对三种手术方式给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水平带来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子宫肌瘤剥除组术后6个月血清激素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腹腔子宫切除组和子宫切除组的E2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P、LH和FSH等和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子宫切除子宫切除都会对患者的内分泌功能造成影响,采用子宫肌瘤剥除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使其卵巢功能的减退得以延缓,使患者绝经前的卵巢内分泌功能得到更好地维持。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剥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 内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讨腹腔子宫切除与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118例接受子宫切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子宫切除(LTH组)与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组),其中LTH组55例,LAVH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腹部切口及阴道切口愈合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LAV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子宫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疗效比较
  • 简介:(河源市东源县妇幼保健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筋膜内子宫切除与经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不同子宫切除病例150例,其中筋膜内子宫切除76例,经腹子宫切除74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疼痛情况、切口愈合、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经腹子宫切除组相比,筋膜内子宫切除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创伤面小,手术难度较低,中不损坏盆底结构,中出血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经腹子宫全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子宫及次子宫切除的效果。方法将40例我院收治的子宫及次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腹腔子宫切除治疗,观察组行腹腔下次子宫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而言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下次子宫切除的优点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所以针对能够保留宫颈的患者,通常情况下,建议最好选择次子宫切除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腹腔子宫切除治疗42例、采用开腹式子宫切除治疗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日内体温、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日内体温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1.8±12.8)min和(96.9±7.3)min、(107.8±28.4)ml和(164.5±61.4)ml、(24.3±3.9)h和(38.5±5.9)h、(37.8±0.6)℃和(38.0±0.7)℃、(4.0±0.5)d和(7.0±0.5)d,除术后3日内体温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指标腹腔组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腹腔子宫切除较开腹式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更有优越性,临床效果肯定。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和腹式子宫切除(TAH)的临床效果,探讨该两种式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2月腹式子宫切除70例,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7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镇痛剂的使用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阵痛后,结果显示腹腔组的手术时间长于腹式组,腹腔组的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阵痛以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经腹子宫切除。结论腹腔子宫切除是一种疗效明显、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子宫切除同经腹子宫切除的并发症比较。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77例患者,其中13例行经腹子宫切除称为对照组,其余患者腹腔下行子宫切除称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住院时长、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用时高于对照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经腹子宫切除相比腹腔子宫切除具有术后并发症较小的优点,中出血量、住院时长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推广。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