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医源性损伤保留脾脏的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医源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该11例医源性损伤的患者进行处理时.采用压迫和/或电凝止血者3例,直接缝合止血者3例,自体腹膜加垫缝合修补术5例。11例医源性损伤的患者均成功保住脾脏.无1例因术后出血或周脓肿行再次手术。无手术或术后近期死亡病例。结论压迫、电凝、缝合以及自体腹膜加垫缝合等方式在医源性损伤的处理中是安全、可行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切除。

  • 标签: 脾损伤 医源性 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所致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追思50例创伤所致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45例,其中切除36例,自体片种植25例,保9例,全部治愈。结论脾脏切除仍是治疗创伤所致损伤的主要方法,明确损伤手术指征是康复痊愈的关键。

  • 标签: 脾脏 脾损伤 免疫器官 自体脾片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损伤患者采用保留性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66例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37例患者选择保留性手术治疗,对照组29例患者选择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59%,并发症发生率为8.1%;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31%,并发症发生率为24.1%。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红蛋白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患者采用保留性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保留功能,有助于术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可在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脾损伤 保留性脾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医源性损伤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与手术有关的损伤和文献报告的病例。结果:损伤与胃癌根治术、胃及十二指肠手术、结肠造痿术等有关,纤维肠镜和心肺复苏时也可引起损伤。结论:改进手术操作方法,有望降低医源性损伤的发病率。

  • 标签: 医源性脾损伤 脾切除术
  • 简介:损伤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败症。发病突然,出血凶猛,病情变化快,若不及时抢救进行手术止血,易出现生命危险。现结合我院2003~2005年收治的10例通过及时抢救手术治疗、严密观察、细心的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谈谈护理体会。

  • 标签: 术后护理 脾破裂 损伤性 病情变化 手术止血 生命危险
  • 作者: 周健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四川射洪629200)【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38-01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威胁很大。现阶段,我国的颅脑损伤患者数量正在不断增加,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维权意识也在逐渐提高,有关颅脑损伤的伤害等级鉴定问题已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那么如何判断颅脑损伤属于几级伤害,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颅脑损伤的种类颅脑损伤指的是因暴力作用于人体头部导致头皮、颅骨或脑组织的损伤,这三种损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颅脑损伤可分为以下几类。1.1组织结构根据损伤的组织结构的差异,颅脑损伤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1.2损伤特点根据损伤特点的不同,颅脑损伤可分为局部脑损伤以及弥漫性脑损伤。1.3发生的时间根据发生的时间不同,颅脑损伤可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1.4损伤程度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颅脑损伤轻型、中型以及重型颅脑损伤三种(也可以分为致命伤或者非致命伤两种)。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一般不会出现昏迷,即时昏迷时间也不会超过半个小时,患者可能伴有轻度的头痛以及头晕,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脑脊液常规检验无异常,单纯性脑震荡是一种常见的轻型颅脑损伤;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大约会昏迷半天左右,随即恢复清醒,可能检查出程度较轻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等体征会出现程度较轻的变化,轻度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中型颅脑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会持续昏迷超过十二个小时,意识模糊,清醒后可能会再度陷入昏迷,能够检查出极为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等体征会出现极为明显的变化。2如何判断颅脑损伤属于几级伤害每个患者的颅脑损伤程度各不相同,并且可能带有一定程度的其它外伤,因此判断伤害等级时不可一概而论,以下是颅脑损伤的司法鉴定级别标准。2.1一级伤残一级伤残患者无法自理日常生活,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并需要通过医疗设备维持生命,患者无意识,无法行动,需要卧床休养,劳动能力完全丧失。2.2二级伤残二级伤残患者需要他人帮助进行各种日常生活,无法自由活动,需要卧床或者静坐,无劳动能力,很难进行社会交往活动。2.3三级伤残三级伤残患者需要他人监护,无法独立生活,不能自由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肝损伤患者,均给予高低频超声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CT以及磁共振进行对比,以判断诊断准确性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检出包膜下破裂型11例,包膜破裂型55例,中央性破裂型14例。经CT与磁共振确诊,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75%(75/80),漏误诊率为6.25%(5/80)。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可以为肝损伤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

  • 标签: 超声诊断 肝脾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对我院救治的30例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是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抢救是外科的一重大问题。

  • 标签: 脾损伤 救治
  • 简介:目的总结外伤性损伤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6年1月88例外伤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行切除术。31例行保手术,5例行非手术治疗。治愈82例,死亡6例。结论损伤应以临床为主早诊断,及早手术;根据损伤情况、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决定手术以及手术方式。

  • 标签: 脾损伤 早期诊断 早手术 自体血回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超声对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肝损伤患者 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 CT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根据超声图,包膜下破裂型 7例;中央性破裂型 10例;包膜破裂型 33例;超声诊断肝损伤的准确率为 92.86%;超声结果中,包膜破裂型与包膜下血肿型、中央性破裂型的构成比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肝损伤进行诊断时,超声检查的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 肝脾损伤 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超选择性脉栓塞在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损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结果21例动脉损伤均采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疗效满意。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适用于损伤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损伤治疗方法。

  • 标签: 脾损伤 超选择性 脾动脉栓塞术 患者 明胶海绵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破裂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损伤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及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4例,其中治愈3例,1例因出血未能控制转手术治愈;手术治疗27例,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脾脏损伤的治疗,首要的是抢救生命,合理选择病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尽量保留器官功能。

  • 标签: 脾损伤 诊断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38岁,孕,产2,因停经40^+3周要求待产而于2005年9月5日16时入院。既往体健,2年前行输卵管再通术,无血吸虫病和疟疾病史,无外伤史。体检:体温36.6℃,血压94/62mmHg,脉搏84次/mn,呼吸20次/min,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病,肝未触及异常。产科检查:宫高35cm,腹围92cm,枕左前位,先露头,浮,胎心144次/min。入院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正常。B超检查提示:头位,

  • 标签: 剖宫产术 脾损伤 病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胆胰损伤外伤性损伤的救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间接受治疗的70例外伤性肝胆胰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15例,剩余55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2例患者因为肝损伤严重死亡,采取手术治疗的治愈率为96.36%。结论对于外伤性肝胆胰损伤的患者要及时进行确诊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肝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超声检查情况。结果在选取的40例肝损伤患者中,超声确诊38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5%(38/40),误漏诊率为5%(2/40),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与漏诊率对比(P<0.05),差异显著。结论超声检查敏感、快速,不仅可以提高诊断速度,缩短诊断时间,还可以为肝损伤提供准确度更高的诊断依据,方便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脾损伤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超声对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肝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CT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根据超声图,包膜下破裂型7例;中央性破裂型10例;包膜破裂型33例;超声诊断肝损伤的准确率为92.86%;超声结果中,包膜破裂型与包膜下血肿型、中央性破裂型的构成比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损伤进行诊断时,超声检查的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 肝脾损伤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