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脊髓压迫脊神经压迫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患者出现双腿和(或)双臂无力首先要想到可能为脊髓或神经压迫,特别是四肢有感觉丧失和括约肌障碍的患者。

  • 标签: 脊髓压迫症 脊神经根压迫症 诊断
  • 简介:摘要报告3例下腰椎神经脊神经节细胞瘤伴脊柱不稳或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第1例患者因腰骶部疼痛不适10余天就诊。术前诊断为L5S1椎间不稳、L5双侧峡部裂、L5S1左侧椎间孔占位性病变待查术中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5S1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第2例患者因左腰腿部疼痛不适1个月就诊。术前诊断为L4-5椎间不稳、L4-5椎间盘突出。术中探查发现L5左侧神经肿物,手术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4,5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第3例患者因右侧腰腿部酸痛不适4 d就诊。术前诊断为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术中探查发现S1右侧神经肿物,呈浸润性生长,且被神经纤维紧密包围,部分切除肿物并送病理,同时行L4-5、L5S1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节细胞神经瘤。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脊神经节细胞瘤主要起源于原始神经脊细胞移行分化形成的交感神经节细胞,亦可起源于交感神经及外周神经,多见于腹膜后和纵隔内,腰骶神经节细胞神经瘤较少见,临床上与椎间盘突出很相近,鉴别困难,常在术中发现,术前能够明确诊断的较少。手术切除是治疗节细胞神经瘤的主要手段。

  • 标签:
  • 简介:老年人腰骶脊神经管损伤(狭窄)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脱出或急性腰扭伤等常见腰腿痛,传统中医辩证论治,针灸推拿、内外用药一般都难以见效。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误诊误治慢急性腰腿痛——即腰骶脊神经管损伤,仅就此的治疗谈一些体会。

  • 标签: 脊神经根 腰骶 根管 损伤 常见 临床报告
  • 简介:目的:目前较为流行的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治疗儿童脑瘫的手术中,选择低阈值的神经亚束进行切断是手术的关键。但手术中发现神经亚束阈值变化很大、为更好理解这一方法的理论根据和解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我们用狗为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去大脑、慢性脊髓化的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selecriveposteriorrhizotomy,SPR),前后神经兴奋性和肢体肌肉反应级别变化的研究。方法:将动物分成三组,分别进行SPR手术,进行脊神经亚束阈值的测定,并对阈值的两倍刺激效应和阈下刺激的时间空间总和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在去大脑操作中短时间内阈值有大范围波动,部分脊神经切断后其阈值变化于5~10min内可达其基值的10倍左右。30s内用阈值量恒定的电流刺激后,同侧下肢肌肉反应级别差异较大。另外,两倍阈值量刺激常使肌肉病理级别反应增加,这在对照组也有表现。邻近神经阈下刺激的时间,空间总和效应使对照组刺激阈电流变小,而肌肉反应级别并未变化。结论: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广泛应用的SPR手术神经阈电流的不稳定因素来自脊髓本身,临床应用的阈值往往超过实际阈值,两倍阈电流刺激使病理反应级别增加。因此SPR手术判断神经阈值的电生理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 标签: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儿童 脑瘫 反射差异性
  • 简介:目的从解剖和临床两方面探讨腰骶部脊神经的穿刺径路.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腰骶部脊神经进行解剖学研究;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对30例腰腿痛病人X-线及CT图片所示椎骨、硬膜囊与神经进行测量并分析,寻找一条安全穿刺脊神经的路径.结果尸体标本示脊神经前、后分别位于马尾前、后部,后较前粗大,出硬脊膜后下行一段距离再出椎间孔,L3,4、L4,5、L5S1椎间隙的硬膜囊直径小于相应节段椎板间隙间距,且越低位者差距越大.病人测得的数据与标本相似,临床上从椎板间隙最宽处穿刺进针均能抵达相应的脊神经.结论经椎板间隙最宽处穿刺入路可抵达相应脊神经而不伤及硬膜囊.

  • 标签: 腰骶丛 脊神经根 神经解剖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结合中频治疗腰神经压迫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中频组、电针结合中频组,每组12只。通过手术建立大鼠腰神经压迫模型。造模成功,经治疗14天后,取受压迫局部神经组织,测定磷脂酶A2(PLA2)、组织胺含量。结果:造模后,压迫神经组织内PLA2、组织胺含量均明显升高;电针治疗、电针结合中频治疗14天后均能显著降低压迫神经组织内PLA2、组织胺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针结合中频脉冲对压迫神经组织内PLA2、组织胺含量的改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腰神经压迫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神经根压迫症 电针结合中频 磷脂酶A2 组织胺
  • 作者: 陈黔 郑拥军 过建国 李亦梅 缪秀华 宁杰 聂发传 任飞 王静 王礼彬 张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贵州省骨科医院疼痛科,贵阳市 550002,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疼痛科,上海市 20004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杭州市 31000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乌鲁木齐市 830054,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张家港市 215600,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昆明市 65003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疼痛科,重庆市 401120,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疼痛科,长沙市 410078,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郑州市 450000,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江西省九江市 332000,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疼痛科,太原市 030001
  • 简介:摘要选择性颈脊神经阻滞疗法是疼痛科基本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头颈肩背部及上肢疼痛疾病的治疗,以及某些手术的局部麻醉。本专家共识介绍了颈脊神经的解剖,系统描述了颈脊神经阻滞疗法的各种操作方法、常用药物、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本专家共识推荐使用解剖定位法和影像引导下进行选择性颈脊神经阻滞。文献和临床应用证实,选择性颈脊神经阻滞疗法是头颈肩背部及上肢急慢性疼痛疾病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标签: 颈椎骨 脊神经根 神经传导阻滞 疼痛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类CT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本院统计设定时间为2021年6月——2023年8月,筛选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计72例,按照就诊顺序不同分成平均两组,即常规组(先就诊者)、实验组(后就诊者),每组36例。常规组提供腰椎旁神经阻滞,实验组提供DSA类CT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阻滞,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接受DSA类CT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阻滞作用准确,疗效可观,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 DSA类CT应用
  • 简介:康复治疗时间在20d内12例,本文对42例脊髓压迫术后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术后即开始治疗的17例中显效11例

  • 标签: 压迫症 症解除 神经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型颈椎病的解剖学基础及脊神经的血神经屏障的超微解剖特点介绍,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容易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对40例脊神经实体标本的观察和测量,从血运、神经等多方面分析脊神经型颈椎病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的机制。神经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多见的类型。认为慢性脊神经压迫导致血-神经阴离子屏障的改变,在神经型颈椎病的病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损伤方式对血-神经阴离屏障的影响,以及该屏障破坏与血管通透性改变的确切作用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所以对血-神经阴离子屏障的改变进行研究,以及有效地减轻和防止神经损伤后的水肿和纤维化样改变,对研究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意义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果通过对标本的测量与观察发现神经型颈椎病在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最高,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本型颈椎病引起各种临床症状的机制有三一是各种致压物直接对脊神经造成压迫,牵拉以及局部继发的反应性水肿等,此时表现为根性症状;二是通过袖处硬膜囊壁上的窦椎神经末梢支而表现出颈部症状;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以致椎节局部的韧带、肌肉及关节囊等组织遭受牵连,产生症状。结论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长期屈颈工人们作,导致颈部周围肌肉肌力耐力减弱,颈椎动力平衡失调,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被破坏,颈椎严重失稳。失稳的颈椎刺激颈部周围软组织,引起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无菌性炎症,长此以往,为适应改变了的生物力学平衡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目前也越来越年轻化,正确适量的作业,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 标签: 脊神经根 颈椎病 解剖结构观察 椎间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早期带状疱疹性疼痛中应用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早期带状疱疹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5例,采取连续性硬膜阻滞治疗),研究组(25例,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疼痛评分。结果疼痛评分组间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带状疱疹性疼痛应用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脊神经根脉冲射频 早期带状疱疹 疼痛
  • 简介:摘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也是公认的难治性疼痛之一。在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之前,对责任神经进行选择性射频热凝毁损仍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但应避免毁损支配四肢的有显性运动功能的脊神经

  • 标签: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射频热凝术 脊神经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S在脑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后镇静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及最佳区间。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BIS与Ramsay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术后镇静监测的BIS最佳区间。再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2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SPR术后镇静时将BIS值维持在55~72,对照组将Ramsay评分维持在2~4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镇静情况(镇静不足、镇静满意、镇静过度的占比)、不良反应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肺炎、谵妄)。结果脑瘫患儿SPR术后的BIS值与Ramsay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923 ,P<0.01),BIS最佳数值区间为55~72。观察组镇静过度发生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P<0.05)。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肺炎、谵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SPR术后的BIS最佳区间为55~72,术后镇静过程中将BIS控制在该区间有利于降低镇静过度发生率。

  • 标签: 脑性瘫痪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镇静 脑电双频指数 Ramsay评分
  • 简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的发育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语言障碍等,症状在2岁前出现。我国小儿脑瘫的患病率大约为1.7‰-2.26‰,其中痉挛型占60%~70%。脑瘫患者其功能改善必须经康复训练才能达到,但痉挛的持续存在使康复训练疗效很局限。解除痉挛、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第一步。选择性脊神经切断术(SPR),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主要方法之一。

  • 标签: 脑性瘫痪 小儿 选择性神经根切断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图(EMG)检查在腰骶神经压迫性损伤中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入我院的72例腰骶神经压迫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腰椎CT与MRI检查,研究组加用EMG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定位损伤诊断。结果研究组定位准确率94.44%高于对照组83.33%,研究组除了L3-L4神经损伤外,其他检测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对于腰骶神经压迫性损伤患者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 标签: 肌电图 腰骶神经损伤 定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导致的顽固性疼痛患者,行脊神经选择性切断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护理人员通过注重倾听、有效疏导;评估疼痛、有效干预;提供支持、满足需要;增强信心、提高认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及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手术效果确切,疼痛消失,心态积极,生活及生命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正确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存价值。

  • 标签: 脊神经根切断术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 顽固性疼痛 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