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胶质是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是由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一旦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发生癌病变,肿瘤就会对周围组织进行挤压,进而使患者出现头疼、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脑胶质患者疼痛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胶质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的疼痛分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中重度疼痛的有1例,中度疼痛的有12例,轻微疼痛的15例,无疼痛的23例,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的有7例,中度疼痛的有19例,轻微疼痛的12例,无疼痛的12例,两组患者的疼痛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的有32例,满意的有18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有22例,满意的15例,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胶质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脑胶质瘤 护理模式 疼痛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胶质是源于神经上皮肿瘤,颅内肿瘤的40~50%,是颅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目的调查和分析高级别胶质(HGG)术后的延续性护理对患者与相关护理者的作用。方法选择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41例符合条件的Ⅲ~Ⅳ级术后HGG患者和家庭护理人员,采取2月的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效果评估,采用改良FACTO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41名患者和45名家庭护理者完成调查结论。对于护理的一般意见、提供的临床护理知识、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处理方面,很有帮助的分别为82.9%、87.8%、58.4%、61.0%(患者);84.4%、86.7%、73.4%、53.3%(家庭护理者)。延续的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表现在患者的情绪改善,在干预前、后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生理状态、社会/家庭健康和功能健康的得分在干预前后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满意度调查,从1分“很差”到10分“非常优秀”的系列排次,评8分人数最多。对家庭护理者心理调查结果主要反映在焦虑/抑郁,其它因素为经济负担增加和精神生活的限制。结论对HGG患者术后的延续性护理有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级别胶质瘤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损伤后自身的修复能力非常有限,死亡的神经元不能由自身产生的神经元或邻近的神经元来代替.如何有效地促进损伤脊髓的再生与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难题.脊髓损伤具有高致残率,往往损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干细胞做为一种新的治疗措施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本文就目前应用的干细胞治疗现状进行分析和展望。关键词:干细胞脊髓损伤移植干细胞(stemcells,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一、干细胞的种类及其实验室研究1.胚胎干细胞:作为从囊胚期内细胞团分化而来的亚全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SCs)治疗脊髓损伤中主要通过诱导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再生来替代受损神经细胞,修复脱髓鞘化轴突。另外植入的ESCs还能,改善病灶区微环境,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在脊髓环境中ESCs能够存活50d以上,并保持持续的多潜能性[1],这些研究为利用ESCs进行移植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现已可分别将人胚胎干细胞(hESCs)诱导为运动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并且在移植入SCI大鼠体内治疗后证实病灶区神经元存活率提高,后肢功能明显恢复[2-3]。

  • 标签: 干细胞治疗 损伤研究进展 治疗脊髓
  • 简介:摘要通过细胞学说的教学对学生理解细胞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增殖,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是对“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一课时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进行了全方位构建。

  • 标签:
  • 简介:摘要遵循“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非常重要,探究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地位显得尤为突出,他不仅仅是简单的实验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动手能力。

  • 标签: 探究 植物细胞 吸水 失水
  • 简介:摘要随着细胞组织工程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干细胞在体内机制的不断了解研究,21世纪在全球多个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了干细胞制剂进入临床运用,为传统医药无法治疗和控制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本文主要介绍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作用机制。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通过整合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知识点,连贯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合理实验考核方式,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 标签: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践
  • 简介:摘要脑膜是起源于脑膜上皮的一种肿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常发部位有矢状窦旁、蝶骨嵴、嗅沟等。目的探讨对接受脑膜手术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良性脑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两组患者均施行脑膜手术。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的评分、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术毕至首次排便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SDS的评分及S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生活质量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脑膜手术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加快其康复的速度,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脑膜瘤手术 系统化护理 满意度 护理服务 发生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状突出,颅内动脉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动脉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脑动脉患者2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在脑动脉术围术期分别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脑动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1/12),对照组脑动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动脉瘤 护理干预 围术期
  • 简介:摘要为使学生在高中生物与化学学习时能融会贯通,不至于感到学科之间互相矛盾,对高中人教版教材《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中部分地方关于组成和构成两词的运用进行商议。

  • 标签: 组成 宏观 构成 微观
  • 简介:摘要慢性鼻窦炎是困扰患者生活的常见疾病之一,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通常表现为鼻息肉以及鼻窦黏膜病变等临床疾病,临床具有难以治愈的特征。因此,本文结合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探究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策略。通过对临床特点的分析,发现采用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以及白三烯辅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效果最佳的方式。

  • 标签: 嗜酸粒细胞 慢性鼻窦炎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脑膜是由蛛网膜细胞或无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演变而成的,多数为良性肿瘤,少数有恶变的可能。脑膜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预见性干预对脑膜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脑膜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循证护理的预见性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及术后2周焦虑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预见性干预有助于缓解脑膜手术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膜瘤 预见性干预 焦虑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肺癌是现今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又最高。在我国,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急速增长,成为国民健康水平的一大威胁因素。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也难以一一列举。其中,遗传因素是现今的研究热点。相关基因单碱基多态位点能够使携带不同基因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同一种治疗方案的预后产生极大的差异。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与相关基因单碱基多态位点关联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关键字: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单碱基多态位点研究进展一、非小细胞肺癌概述肺癌中80%左右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临床上一般将鳞形细胞癌、未分化癌、腺癌划分为NSCLC。NSCLC的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年新增病例达120万,已成为癌症相关性死亡首要原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NSCLC不治疗者生存期仅为4~5个月,1年生存率为10%[1];并且由于就诊时多数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仅有20%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仍高达50%以上[2]。

  • 标签: 位点关联性 关联性研究进展 基因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