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依据流体动力学平衡体系制备了一种包含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的新型漂浮缓释系统,提高难溶性药物尼莫地平溶出速率的同时控制其释放,以达到既高效又长效的目的,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以poloxamer188为载体溶剂一熔融法制备,缓释漂浮片由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羟丙甲纤维素,碳酸镁,十六醇等组成,均匀设计法优化处方,较优处方于体内外均显示了较好的漂浮状态,体内同位素示踪研究表明该系统可明显延长体内的滞留时间,而非漂浮片则很快通过吸收部位,饮食对该系统的体内转运有明显的影响,空腹服用将大大缩短该系统的体内滞留时间,统计矩分析表明该系统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普通尼莫地平片的四位,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为其二倍。

  • 标签: 固体分散体 胃内漂浮缓释系统 尼莫地平 体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漂浮滞留缓释片的漂浮机理。方法研究不同材料制备的漂浮制剂的动力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确定了各个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漂浮滞留缓释片漂浮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HPLC法测定复方法莫替丁漂浮型缓释片中法莫替丁含量的方法,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使用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的使用则是0.05%三乙胺溶液-乙腈(8713),检测波长定为254nm,流速1mL/min。结果该方法测定的莫替丁漂浮型缓释片中法莫替丁含量在0.50-2.55μg范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该方法测定莫替丁漂浮型缓释片中法莫替丁的平均回收率为100.54%,RSD=2.21%。结论通过该方法建立的检测莫替丁漂浮型缓释片中法莫替丁含量的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莫替丁胃内漂浮型缓释片 法莫替丁 含量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莫沙比利及复安在胶囊镜检查中作用的评价。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到2013年04月进行胶囊镜检查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在进行胶囊镜前口服莫沙比利片5mg,,对照组进行胶囊镜检查前给于肌注复安10mg。观察2组患者口服胶囊后的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的情况。结果各有15例患者进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有14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捡查完成率为93%,对照组有13侧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检查究成率为86.7%。研究组和对照组胶囊平均通过时间分别(32.45±29.63)min和(28.8l±40.01)min,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肠通过时间分别为(252.69±113.29)min和(248.75±83.83)min,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吞服胶囊镜前肌注复安针10mg较口服莫沙比利可明显缩短通过时间,不影响小肠通过时间,可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 标签: 胶囊内镜 甲氧氯普胺 莫沙比利 胃通过时间 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安在OMOM胶囊镜检查中对胃肠通过时间及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104例接受OMOM胶囊镜检查的患者资料(根据就诊时间,前52例未注射复安针者为对照组,后52例吞服胶囊前5分钟肌注复安针10mg者为干预组),分析2组患者的胶囊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结果对照组有43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2.7%;干预组有46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8.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胶囊平均通过时间为43.5±21.5分钟,干预组胶囊平均通过时间为31.8±18.7分钟,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小肠通过时间为241.0±75.1分钟,干预组平均小肠通过时间为234.8±68.8分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吞服胶囊镜前5分钟肌注复安针10mg可缩短胶囊通过时间,对小肠通过时间无显著影响,可提高全小肠的检查完成率。

  • 标签: 胶囊内镜 胃复安 胃通过时间
  • 简介:目的筛选乌药漂浮片的处方,并评价其漂浮性能和体外释放特性。方法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片剂处方进行筛选与优化,制备乌药漂浮片,测定其漂浮性能与体外释药特性。结果优化的处方工艺为:乌药提取物-HPMCK15M-十八醇-碳酸氢钠-PVPK30-MCC=25%∶30%∶5%∶15%∶5%∶20%。乌药漂浮片的释放对零级释放模型拟合最好,其次为Peppas,且0.45〈n〈0.89,说明其释药机制为非Fikc扩散,是扩散与溶蚀并存。结论乌药漂浮片具有良好漂浮性能和释药特征并且制备工艺简单。

  • 标签: 乌药 胃漂浮片 制备工艺 体外释放
  • 简介:目的:制备琥珀酸亚铁滞留漂浮型缓释片。方法:以缓释片的漂浮性及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对缓释骨架材料、粘合剂等进行了考察,最终确定最优处方。结果:优选的处方为每片含琥珀酸亚铁27.59%,十八醇27,59%,羟丙甲基纤维素K4M41.38%,单硬脂酸甘油酯0.34%,润滑剂适量。该处方片剂在硬度为6~7kg·mm^-2时立即起漂,体外持漂24h以上,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本制剂工艺简单,所用辅料易得,成本低,制得琥珀酸亚铁滞留漂浮型缓释片起漂快,释放度符合要求。

  • 标签: 琥珀酸亚铁 胃漂浮片 HPMC 释放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肉注射复安对缩短胶囊通过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7月在普陀区人民医院行胶囊镜检查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检查期间,两组患者吞服胶囊后均采用坐位、立位或自由活动至少2h;研究组予复安10mg肌注。结果研究组患者胶囊镜通过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胶囊镜检查时,肌注复安可以有效缩短胶囊通过的时间,保证了胶囊在小肠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 标签: 胶囊内镜 胃复安 胃通过时间
  • 简介:【目的】分析(和比较)胶囊镜在糖尿病轻瘫(diabeticgastroparesis,DGP)患者中通过时间(gastrictransittime,GTT)及小肠通过时间(smallintestinaltransittime,SITT)与正常体检人群中的差别及相关性,并探讨其应用价值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间来院的30例糖尿病轻瘫患者作为DGP组,27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胶囊镜,记录其GTT和SITT,分析比较两组问数据差别,并分别对两组中GTT与SITT的相关性以及DGP组中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年龄等相关因素与GTT及sITT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胶囊镜在糖尿病轻瘫患者中的GTT明显长于正常体检人群(P〈0.05),而在SITT上糖尿病轻瘫患者也长于正常体检人群,但并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两组中GTY与SITT均不存在相关性;DGP组中病程与GTT及SITT均存在正相关性,HbAlc与GTT存在正相关性,与SITT不存在相关性,年龄与GTT和SITT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胶囊镜在糖尿病轻瘫患者的GTT与正常人群间存在明显差异,可用于糖尿病轻瘫的诊断,两组中GTT与SITT无相关性,糖尿病轻瘫患者的病程和HbAlc水平对胶囊镜的GTT存在正相关性,病程与SITT同时存在正相关性。

  • 标签: 胶囊内镜 糖尿病 胃轻瘫 胃通过时间 小肠通过时间
  • 简介:目的:研制石杉碱甲漂浮片,考察其漂浮和释药性能。方法:干粉直接压片制得石杉碱甲漂浮片,并用HPLC检测石杉碱甲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量。结果:石杉碱甲漂浮片的迟滞时间小于5min,持续漂浮时间都大于12h,12h的累积释药量大于90%。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机制为非Fick扩散。结论:研制的石杉碱甲漂浮片具有良好的漂浮特性和释药特性。

  • 标签: 石杉碱甲 胃漂浮片 漂浮和释药性能
  • 简介: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与消化疾病密切相关[1],故诊断Hp感染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诊断Hp的方法很,多为侵人性(包括快速尿素酶、病理染色、细菌培养等),对患者具有一定创伤和痛苦;血清Hp-IgG抗体测定为非侵人性,但根除Hp后血清Hp抗体需长时间才能转阴,不宜疗效考核.无创伤性呼气试验可作为根除Hp前后诊断的金标准[2].我院于1998年5月至1999年5月,采用微量14C-尿素呼气法(简称14C-UBT)诊断Hp感染,同时予快速尿素酶法(RUT)、病理染色(W-S染色)对照,及追踪根除Hp后疗效检测.旨在观察14C-UBT法在诊断Hp感染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诊断 胃内 ^14C-尿素 临床价值 HP感染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依据左金丸具有镇痛这一药理作用[1],优选左金丸的最佳提取溶媒。方法以8倍量水为溶媒煎煮提取药材(黄连吴茱萸=61)2h,提取液滤过,制成水煎液;以65%乙醇为溶媒同法提取药材(黄连吴茱萸=61),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制成乙醇提取液;将上述比例的药材粉碎,过100目筛,加水制成混悬液。各组小鼠连续灌胃上述三种药液5d,末次给药1h后,以热板法[2]考察三种药液给药后的镇痛作用。结果各组均能延长小鼠的痛阈,其中醇提液痛阈提高百分率最大。结论优选的最佳提取溶媒为65%乙醇。

  • 标签: 左金丸 热板镇痛法 痛阈
  • 简介:管常用于胃肠减压,治疗某些疾病或作术前准备、术后观察,预防瘘的发生等等.而管在自行打结的并发症很少见到.笔者在护理病人时曾遇到过1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胃管 拔管困难 病例报告 胃管胃内打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漂浮微球。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挥发法制备,从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比例、温度、增塑剂的使用量等方面考察了其浮率及含量释放。结果最终采用106的油相比例。外水相40℃,增塑剂0.2g,所得微球浮率良好,24h后,仍有90%以上的微球上浮,12h后,释药达到全部药量80%。结论该微球重现性好,浮率高,释药性能等符合实验设计目的。

  • 标签: 胃漂浮 微球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异物,如鱼刺、铁钉、缝纫针、戒指、硬币、钥匙、胃石等。这些异物不能自行经肛门排出,多需外科手术取出。这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要面临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而经胃镜取出这些异物,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 标签: 胃内异物
  • 简介:这款漂浮头盔是冰岛设计师UnnurValdísKristjánsdóttir的创意,它由一个头盔和两根束带组成,材质分别为氯丁橡胶和莱卡面料等可以提供强劲浮力。将其佩戴完毕,你就可以惬意地、安静地躺在水里了,它所提供的浮力,刚好可以让你的脸露出水面。

  • 标签: 露出水面 束带 莱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