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的肺结核合并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30例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1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护理干预,分析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多重耐药阴性率、生活质量指标分数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护理干预服务的开展能改善生活质量状况,加快肺部感染耐药转阴的速度,对患者更为有利。

  • 标签: 肺结核 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成人初治继发性活动性肺结核痰菌阳性与痰菌阴性患者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山东省胸科医院收治的496例成人初治继发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痰菌阳性219例,痰菌阴性277例。患者均进行胸部CT检查,比较2组患者病灶的形态及分布特点,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49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CT结果显示,病变共累及8 346个肺段,其中痰菌阳性患者4 277个肺段,痰菌阴性患者4 069个肺段。气腔结节、小叶性实变和树芽征为最多见的3种征象,分别累及1 597个(19.1%)肺段、1 515个(18.2%)肺段和1 460个(17.5%)肺段。痰菌阳性患者CT表现为树芽征(79.9%,175/219)、大结节(66.2%,145/219)、段性实变(29.0%, 51/176)、空洞(60.7%, 133/219)、磨玻璃样变(56.2%, 123/219)和支气管扩张(27.9%, 61/219)的比例分别高于痰菌阴性患者的57.8%(160/277)、53.8%(149/277)、13.9%(30/216)、15.2%(42/277)、32.1%(89/277)和14.4%(40/2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363、7.815、13.468、110.388、28.868、13.570,均P<0.01)。痰菌阴性患者出现间质改变的比例高于痰菌阳性患者[35.4%(98/277)比25.1%(55/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1,P=0.014)。厚壁空洞多见于痰菌阳性患者[80.5%(107/133)],薄壁空洞多见于痰菌阴性患者[64.3%(2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258、26.473,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树芽征、段性实变和厚壁空洞是痰菌阳性肺结核的危险因素。CT诊断痰菌阳性患者的灵敏度为87.43%,特异度为82.95%,约登指数为0.704。结论成人初治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痰菌阳性与痰菌阴性患者的病灶形态及分布有一定差异。

  • 标签: 初治 肺结核,活动性 计算机断层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脊柱结核患者椎间盘病灶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并分析其在脊柱结核发生发展中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3例作为实验组,腰椎间盘退变手术治疗的患者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术中切除的间盘组织,利用Arraystar Human circRNA Array V2芯片检测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两组差异表达的circRNA;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差异circRNA可能靶向作用的微小RNA(miRNA);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分子的亲本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脊柱结核患者的间盘病灶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差异倍数>2,P<0.05)共有1 396条,其中有757种表达上调,639种表达下调;hsa_circ_0031968、hsa_circ_0001806、hsa_circ_0077607、hsa_circ_0071312、hsa_circ_0062683表达显著上调;hsa_circ_0004183、hsa_circ_0000367、hsa_circ_0000691、hsa_circ_0006220、hsa_circ_0043278表达显著下调;对所有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亲本基因进行GO分析发现其主要参与细胞蛋白分解代谢、三磷酸鸟苷(GTP)酶结合、组蛋白修饰、转录因子结合、蛋白激酶激活等过程;经KEGG通路分析发现其主要富集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细胞凋亡、蛋白水解、环鸟苷酸-蛋白激酶G、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EB病毒感染等信号通路。结论脊柱结核患者椎间盘病灶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可能与脊柱结核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环状RNA 脊柱结核 基因芯片 功能注释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大咯血介入治疗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抽取 40例肺癌并发大咯血介入治疗病人给予分析,随机分组,参考组选择传统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肺癌合并咯血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增强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率,促进身体康复,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 标签: 咯血 肺癌 栓塞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医疗手段与诊治方法的不断升级,延长了许多危重病患的生存时间,使免疫力低下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而白色念珠菌作为机会致病菌,其感染率和致死率正在逐年上升。目前,针对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常用氯已定、氟康唑和棘白菌素等抗真菌药物,但药物本身具有较高的毒性而且难以根治感染。随着抗真菌药物的长期使用,白色念珠菌逐渐产生了耐药性。由于有效抗真菌药物的缺乏和耐药真菌菌株的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已成为一项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迫切需要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法。本篇文章将对新型抗白色念珠菌药物的研发进展进行综述,以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标签: 白色念珠菌 抗真菌药物 生物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CT和MR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接收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30例,所有患儿均先后行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CT细菌性感染诊断准确率低于MRI,病毒性感染诊断准确率高于MRI;CT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炎、化脓性脑炎、脑囊虫病的总诊断准确率低于MRI;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时,MRI具有更优的疾病类型及细菌性感染检出效果,而CT则具有更优的病毒性感染检出效果,实际应用中,可以诊断需求为依据,借助MRI检查,促进诊断准确率进一步升高。

  • 标签: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对下腔静脉癌栓是否合并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发现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癌栓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中行超声造影检查,以典型增强模式判断癌栓是否合并血栓,并最终取得术后病理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评估癌栓合并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60例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均接受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联合下腔静脉内癌栓切除术。根据病理结果,下腔静脉癌栓合并血栓者10例(16.7%),其中术前超声造影漏诊2例,另有2例癌栓头部坏死组织被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误诊为血栓。术前与术中超声造影评估癌栓合并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96.0%、93.3%、80.0%、96.0%和100.0%、96.0%、96.7%、83.3%、100.0%。结论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对下腔静脉癌栓是否合并血栓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下腔静脉 癌栓 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的定量参数预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下腔静脉侧支循环建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06年5月至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根治性切除术并行下腔静脉造影的患者67例。以下腔静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为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组(41例)和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组(26例)。于术前增强MRI图像上测量定量参数,包括肿瘤最大径、双侧腰静脉最大径、癌栓长度、癌栓长径与短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获得侧支循环建立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模型。对MRI定量参数和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组与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组间右侧腰静脉最大径、左侧腰静脉最大径、癌栓长度、癌栓长径、癌栓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P=0.766)。右侧腰静脉最大径、左侧腰静脉最大径、癌栓长度、癌栓长径、癌栓短径预测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的AUC(95%CI)分别为0.917(0.824~0.971)、0.869(0.764~0.939)、0.756(0.636~0.853)、0.886(0.785~0.951)、0.906(0.809~0.963)。右侧腰静脉最大径和癌栓短径的AUC大于癌栓长度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5、2.04,P=0.025、0.041),其余参数的AUC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腰静脉最大径(OR为24.210,95%CI 2.845~205.998)、左侧腰静脉最大径(OR为20.973,95%CI 2.359~186.490)和癌栓长径(OR为23.006,95%CI 2.952~179.309)是与下腔静脉侧支循环建立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逻辑回归模型的AUC(95%CI)为0.969(0.931~1.000)。结论基于增强MRI的癌栓和腰静脉径线定量参数对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下腔静脉侧支循环建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其中双侧腰静脉最大径和癌栓长径是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癌,肾细胞 侧支循环 腔静脉,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患病率及其预后。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0日所有在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造影的患者,NAFLD诊断根据肝/脾CT比值≤1.0和临床资料。记录基线资料、诊断、易损斑块(VP)并随访。研究的终点是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择期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结果1 069例患者中,诊断NAFLD 316例(29.6%)。316例NAFLD患者中,130(41.1%)例有易损斑块,753例非NAFLD患者中,217(28.8%)例有易损斑块,NAFLD组易损斑块阳性率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1)。NAFLD组点状钙化、低衰减斑块、正性重构、餐巾环征的比例分别为36.5%、14.2%、17.6%、6.8%,非NAFLD组分别为18.4%、6.3%、5.8%、3.2%,NAFLD组各易损特征比例均高于非NAFLD组(P值分别为0.016、0.028、0.019、0.042)。NAFLD组心源性病死率为7.0%,非NAFLD组心源性病死率3.6%,NAFLD组心源性病死率高于非NAFLD组(P=0.044),多因素Cox分析提示NAFLD不是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是否有VP,将NAFLD亚组(316例)分为易损斑块组[NAFLD+VP(+)组,130例]、非易损斑块组[NAFLD+VP(-)组,186例]。随访(4.6±1.3)年,NAFLD+VP(+)组全因死亡率、心源性病死率、择期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分别为20.8%、12.3%、25.4%、13.8%,NAFLD+VP(-)组分别为5.9%、3.2%、8.6%、6.5%,前者均显著高于后者(P值分别为<0.01、0.002、<0.01、0.032)。结论NAFLD患者心源性病死率、择期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均显著高于非NAFLD患者。NAFLD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易损斑块预后更差。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易损斑块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有效率对比有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奥曲肽 泮托拉唑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2019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ACLF合并脓毒症患者67例(脓毒症组)、ACLF无脓毒症患者82例(非脓毒症组)的临床资料,脓毒症患者根据病原学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25例)和阴性组(42例)。检测疾病早期血清sCD14-S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NE)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sCD14-ST、PCT、CRP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脓毒症组中以自发性腹膜炎37例(55.22%)和肺部感染25例(37.31%)为主;病原学培养阳性25例,其中革兰阳性菌9例(36.0%),革兰阴性菌16例(64.0%)。ACLF脓毒症组血清sCD14-ST、PCT、CRP及NE水平均明显高于ACLF非脓毒症组(t=12.425、8.296、9.238和6.655,P均<0.05);脓毒症患者病原学阳性组血清sCD14-ST、PCT、CRP水平明显高于病原学阴性组(t=12.230、4.114和5.307,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组血清sCD14-ST与PCT、CRP呈正相关(r=0.813和0.773,P均<0.01)。血清sCD14-ST、PCT、CRP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87.11%和96.74%),曲线下面积0.946。结论ACLF合并脓毒症常见感染部位以腹腔及肺部为主,菌群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清sCD14-ST、PCT及CRP联合检测有助于ACLF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肝功能衰竭 脓毒症 sCD14-ST PCT CRP 早期诊断 联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