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下修复术及术后系统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自2010年来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损伤的45例患者,在关节镜下行“修复术”,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配合系统康复治疗,术后2年随访采用UCLA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在我院住院期间及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患者93.3%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关节镜下修复术,术后系统的、个性化的关节镜康复方法是恢复肩关节功能康复的最有效方法。

  • 标签: 肩关节镜 肩袖修复 康复
  • 简介:巨大撕裂单纯手术缝合后复发率高达50%~70%,学者们提出补片修补可增加生物力学性能。采用哪种材料的补片更有效地恢复其生理功能成为当今研究热点。补片分为人工合成(不可降解型,可降解型)和生物材料(自体或同种异体组织,异种异体材料)两种类型。人工合成材料具备载体力学强度,但术后免疫反应重;生物材料排异反应轻,生物活性转归好,降解率调控灵敏,但最大抗拉强度较低。本文综述目前补片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进展。

  • 标签: 肩袖撕裂 补片材料 组织重建 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损伤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的损伤患者20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行康复护理,实验结束后,比较护理前后UCLA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患者UCLA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后,且护理后目前暂未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镜下损伤修复术后患者实行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肩袖损伤修复术 康复护理
  • 作者: 闫珍珍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宿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宿迁市223800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强化手术配合在关节镜下损伤修复术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了于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本院治疗的36例关节镜下损伤修复术患者,其中采取手术常规配合的18例纳入对照组,采取强化手术配合的18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 强化手术配合在关节镜下损伤修复术中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强化手术配合 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关节镜修复术后的康复效果,并对康复手段进行概括总结。方法:从本院收治的损伤患者中选出60例进行临床研究,时间跨度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小组对比分析法开展研究活动,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修复术,所不同的是术后康复模式,其中30例进行常规的门诊指导,将其纳入对照组,剩余30例留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将其纳入观察组。结果: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的治疗体系更加系统、完善,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调查结果来看,观察组的康复治疗模式的预见性更强,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结论:对于损伤患者而言,对他们实施关节镜修复术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而要想实现治疗效益的最大化,广大医务人员必须要建立系统的康复治疗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服务,而且还能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有效干预,这对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肩袖损伤 关节镜修复术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对照试验分析,将电针疗法应用于修复术后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实验的形式开展本次研究研究时间段设置,在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录入40名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接受修复术治疗,在患者入院时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单双号进行数据记录,将单号入院的患者记录为对照组,将双号入院的患者记录为实验组,每组中均录入20名患者后,截止录入并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进行配合,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在这一基础治疗上应用电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统计发现各方面指标实验组内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分析后显著存在(P<0.05)。结论:为了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研究人员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实验的方式确认了,将电针疗法应用于其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并且还还能能和肢体活动功能,进而促进损伤患者的预后恢复质量,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

  • 标签: 电针 肩袖修复 运动康复 自我管理 治疗分析
  • 简介:损伤是导致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年龄导致的退行性改变及运动性创伤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此外损伤还与其特殊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密切相关。治疗方面主要是解决肩部疼痛并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另外,早期持久的术后康复练习也是重塑肩关节功能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肩关节 肩袖损伤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肩关节镜下修复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其手术治疗和功能恢复进行探讨。方法:以2020年09月--2021年09月在我院接受肩关节镜手术的80例损伤患者为研究主体,以自愿参与和同意知情的原则为基础,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配到一个干预对照组,并将其分为常规组(术后常规护理)和研究组(术后康复护理),每组40例。结果:研究组的术后康复效果和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肩关节镜手术 肩袖损伤 术后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肩关节镜修复患者中实施术后护理与康复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肩关节镜修复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优质术后护理的方式展开干预,乙组患者在甲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肩关节镜修复手术的患者,在其术后实施优质护理与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UCLA评分,改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肩关节镜修复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后优质护理及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患者各方面评分的提升及满意度的改善均有积极临床作用。

  • 标签: 肩关节镜 肩袖修复 术后护理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肩关节镜下修复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与功能康复效果。方法:于2020年09月--2021年09月在本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80例损伤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基于自愿参与及同意知情原则,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干预对照并设为常规组(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后康复护理),各40例。结果:研究组术后康复效果、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而术后并发症、住院治疗时间明显更少,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肩关节镜手术 肩袖损伤 术后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修复的术后护理效果与功能康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42例修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病例,以计算机表法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功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康复优良率为85.72%,与对照组(57.14%)比较高,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肩关节镜 肩袖修复 功能康复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修复的术后护理效果与功能康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42例修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病例,以计算机表法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功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康复优良率为85.72%,与对照组(57.14%)比较高,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肩关节镜 肩袖修复 功能康复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修复的术后护理效果与功能康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42例修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病例,以计算机表法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功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康复优良率为85.72%,与对照组(57.14%)比较高,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肩关节镜 肩袖修复 功能康复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损伤关节镜下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行关节镜下修复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为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前屈、体侧外旋、体侧外展、90°外旋、90°内旋角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损伤关节镜下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能尽快恢复肩关节的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肩袖损伤 关节镜修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下损伤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损伤修复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采用术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UCLA评分、ASES系统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后的UCLA评分ASES系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

  • 标签: 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 康复护理 肩关节功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后的护理措施以及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接诊的损伤病患 8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都接受肩关节镜下修复。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患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 40予以术后常规护理服务和训练( 40例),研究组予以术后优质护理和康复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病患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病患术后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40.54±6.18

  • 标签: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肩袖修复 术后护理 功能康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损伤修复的手术护理配合的价值。方法:选择78例损伤患者开展研究工作,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划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手术护理配合,对比两组的肩关节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评分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肩关节疼痛评分更低,肩关节活动评分更高,与参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 手术护理配合 肩关节功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修复术是治疗损伤的常见手术之一,但术后疼痛管理一直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康复进程,多模式镇痛策略被引入疼痛管理中。本文旨在评估多模式镇痛策略在肩修复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肩袖修复术 多模式镇痛 疼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