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训练和心理疏导在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和心理疏导。观察两组的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和合格率。结果研究组的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合格率为96.0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21/25)(P<0.05),且研究组的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过程中,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呼吸训练和心理疏导,有助于提高扫描图像的质量。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肝脏 呼吸训练 心理疏导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与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患者共15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呼吸训练与心理护理,共77例,男40例,女37例,年龄53.18±3.59(38~72);对照组按常规指导进行检查,共77例,男39例,女38例,年龄54.21±3.66(41~70)。对比两组患者行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后的图像清晰度,病灶区域对比度,和患者检查过程体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肝脏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图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图像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现为其图像伪影更少,病灶的对比度更高、更清晰,高质量图像占91%,明显优于对照组6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检查过程体验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100% VS 75%)。。结论: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与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脏核磁共振扫描图像质量,有利于临床阅片与疾病的诊断,同时提高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体验度,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呼吸训练 心理干预 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选用2020年3月-2022年3月40例确诊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确诊胰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采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指标。结果:观察组胰腺增大、周围组织血管侵犯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囊肿、病灶内钙化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在诊断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CT 核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慢性胰腺炎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选用2020年3月-2022年3月40例确诊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确诊胰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采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指标。结果:观察组胰腺增大、周围组织血管侵犯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囊肿、病灶内钙化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在慢性胰腺炎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在诊断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CT 核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慢性胰腺炎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5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资料。方法观察55例肝硬化再生结节MRI表现为T1WI等或稍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在强化的肝实质对比下显示为低信号结节。结果37例合并肝细胞癌MRI表现为T1WI等、高或低信号,T2WI均呈稍高及高信号;11例在T1WI或T2WI上见假包膜,呈低信号;增强扫描34例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3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但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呈不均匀低信号,27例见假包膜强化。结论因此肝硬化再生结节在MRI上能很好地与肝细胞癌鉴别。

  • 标签: 肝硬化 结节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未来趋势。首先,文章介绍了MR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包括脑部、心脏、肌肉骨骼和肿瘤学的应用。接着,文章探讨了新一代MRI技术的发展,如高分辨率MRI和代谢成像,以及机器学习与MRI的结合。最后,文章强调了个体化医学和MRI在未来的潜力,以及MRI技术对医学诊断的革命性影响。MRI技术将继续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推动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医学诊断 潜力
  • 简介: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实例,从核磁共振成像手术室在医院建筑中的空间定位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入手,分别对医学非介入探测技术环境的新建和改建工程设计中所具有的共性平面布局、流线、辅助设备和系统瞬间减震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描述。通过既有的现代临床医学非介入探测技术应用对磁共振成像与手术微环境一体化工程设计案例,介绍了直接设计与间接应用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精确手术”单元建造设计中的应用。

  • 标签: 空间流线 MRI 手术室
  • 简介:摘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刚开展的成像技术,现已成为重要的医学影像诊断手段,而核磁共振对比增强造影剂是一种能够增强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磁共振信号对比程度的药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对病灶的检出与定性,治疗效果的评估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使原有图像更为清晰、病变显示信息增多以外,还可以改变分子结构及药物性质,使功能成像及肿瘤靶向性成像得以实现。

  • 标签: 核磁共振 成像对比 造影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结节患者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对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研究对象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伴随不同程度的再生结节,研究人群中经诊断为肝癌为13例,8例结节TIW1及T2W1诊断表现为在结节周围出现假包膜,且成像信号较弱,多期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显示肝硬化伴随肝癌患者呈现病灶区域动脉期轻度至明显强化9例,且门静脉期呈低信号12例,延迟期及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13例。结论采取核磁共振进行肝硬化诊断及肝硬化背景内结节性质判定有着较强的效果,准确率高。

  • 标签: 肝硬化 核磁共振成像 再生结节
  • 简介:目的:对我国2015年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配置数量进行预测。方法:分别采用指数平滑法、滞后模型预测法和需求法进行预测。结果:3种方法得到我国2015年MRI预测值分别为4347台、4209台、5423台,中位数为4347台。结论:尽管各种预测技术方法不同、结果不尽相同,但这些预测有助于为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规划提供循证信息。

  • 标签: MRI 指数平滑法 滞后模型预测法 需求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卵巢肿瘤临床中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卵巢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42例,研究组给予MRI诊断,对照组给予B超诊断,观察两组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对卵巢肿瘤的定性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卵巢肿瘤中采用MRI诊断,其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都比较高,且能对肿瘤准确定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卵巢肿瘤 核磁共振成像 特异性 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