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足踝外科收治1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1例,年龄16~53岁。术前于患趾同侧小腿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腓浅动脉穿支穿出点并于体表标记。手术于脊椎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扩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5 cm×2.5 cm~12.0 cm×3.0 cm。根据创面的大小、形状,以腓骨小头与外踝尖连线向胫侧平移2 cm为皮瓣轴心线,以轴心线中点附近穿支穿出点为中心,设计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3.0 cm~13.0 cm×4.0 cm,游离蒂部时切取部分深筋膜。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中记录穿支数目、类型及皮瓣切取时间,测量穿支血管蒂长度及穿支直径。术后记录皮瓣成活情况、供受区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随访记录皮瓣的色泽、质地、弹性,患者站立及行走功能,供区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供受区恢复情况的满意度。末次随访,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价患肢功能并计算优良率。结果术中共探及腓浅动脉穿支13条,均为肌间隔穿支,穿支直径0.3~0.5 mm;血管蒂长度2~5 cm。皮瓣切取时间11~26 min。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9~18 d,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6~1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11例患者外形无明显臃肿,另外2例患者因外观臃肿,Ⅱ期行皮瓣修薄整形;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站立功能;供区仅遗留一条线状瘢痕,无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所有患者对供受区恢复情况表示满意。末次随访,皮瓣感觉功能评定为S3级者2例、S2级者9例、S1级者2例;患肢功能评定为优者7例、良者6例,优良率为100%。结论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解剖较为恒定,皮瓣薄且耐磨,皮瓣切取后供区损伤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拇趾外形及功能,是一种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创伤和损伤 拇趾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证据临床应用的多学科协作加速康复外科(ERAS-MDT)模式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普通ERAS-MDT围手术期护理的62例切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实施效果进行审查,检索ERAS-MDT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和证据总结,开展实地考察及专家咨询,归纳总结障碍因素,拟定对策,构建标准化ERSA-MDT运行模式。选取2019年1—12月接受标准化ERAS-MDT围手术期护理的66例切除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营养状况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当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临床应用构建标准化的ERSA-MDT模式对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 标签: 康复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肝切除术 循证医学 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