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肝癌患者展开分析,其入院时间均是在2020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样本量为34例。两组均采取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在此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对于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88%、23.53%、明显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予以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的术后身体康复。

  • 标签: 聚焦超声消融 肝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治疗内在型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与内膜消融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庆海扶医院122例临床确诊并接受FUAS治疗的内在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决定在消融子宫腺肌病病灶时是否同时消融病灶累及的子宫内膜。通过FUAS治疗后影像学检查评价病灶及内膜消融范围,随访记录FUAS治疗后24个月内的痛经、经量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2例患者中,90例选择在消融子宫腺肌病病灶的同时行内膜消融,32例仅消融病灶而内膜未消融。FUAS治疗后,均未发生肠损伤、神经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内膜未消融患者的病灶体积消融率中位数为31.7%,内膜消融患者的病灶体积消融率中位数为6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膜消融患者FUAS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痛经评分均显著低于内膜未消融者(P均<0.01);内膜消融患者FUAS前的经量评分[(3.4±0.9)分]高于内膜未消融者(P<0.01),FUAS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经量评分均下降,但与内膜未消融者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内膜消融患者FUAS治疗后阴道排液(34.4%,31/90)及阴道流血(16.7%,15/9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内膜未消融者(P均<0.01)。结论FUAS可安全有效治疗内在型子宫腺肌病,同时消融子宫腺肌病病灶及病灶累及的子宫内膜,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超声疗法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在型子宫腺肌病采取聚焦超声消融手术(HIFU)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内在型子宫腺肌病患者20例,均利用HIFU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SAS评分(46.04±5.39)分、症状积分(1.44±0.31)分、SDS评分(45.05±5.79)分、子宫体积(150.31±21.33)cm3、血红蛋白水平(117.53±5.42)g/L、病灶体积(15.42±4.31)cm3均低于治疗前(56.96±5.29)分、(3.67±0.31)分、(54.86±5.41)分、(187.42±22.33)cm3 、(97.56±4.33)g/L、(33.67±5.31)cm3 ,(P

  • 标签: 内在型子宫腺肌病 子宫体积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 心理状态 病灶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子宫肌瘤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远期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FUAS(FUAS组,763例)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组,1 205例)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影像学数据、手术情况,随访两组术后症状改善、症状复发、再治疗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FUAS组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7%(730/763)、95.5%(1 151/1 2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27,P=0.869)。FUAS组治疗后1、3、5、8、10年的累积症状复发率分别为1.8%、6.8%、11.9%、15.2%、15.9%,累积再治疗率分别为0.7%、4.1%、6.8%、9.9%、11.0%;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术后1、3、5、8、10年的累积症状复发率分别为1.8%、5.9%、10.6%、14.2%、14.9%,累积再治疗率分别为0.9%、4.5%、7.8%、10.3%、11.4%;两组累积症状复发率及累积再治疗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中肌壁间肌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症状复发率及再治疗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FUAS组黏膜下肌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9%,235/245)高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89.1%,115/129),症状复发率(11.9%,28/235)低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27.8%,32/115),再治疗率(7.7%,18/235)低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17.4%,20/115),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FUAS组浆膜下肌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0%,132/145)低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97.0%,322/332),症状复发率(32.6%,43/132)高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9.9%,32/322),再治疗率(22.0%,29/132)高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6.2%,20/322),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UAS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14/763)、21.9%(264/1 205)]及轻度、中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子宫肌瘤剔除术组(P均<0.001)。结论FUAS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可长期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种方法疗效相当。

  • 标签: 平滑肌瘤 子宫肿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子宫肌瘤切除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聚焦超声(FU)消融为体外的微无创技术之一,在皮肤美容、浅表组织疾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现阶段,临床研究虽然已经发现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效果显著,但在安全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怎样确保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安全性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热点话题之一。鉴于此,本文从皮肤美容、疾病治疗和其他应用三方面对聚焦超声消融在浅表组织中的应用作了综述,并总结分析了聚焦超声消融面临挑战。

  • 标签: 聚焦超声消融 浅表组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子宫肌瘤患者施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的疗效及对改善妊娠结局、ER、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我院2019.6—2022.03收治的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用完全抽样法分为实验组(34例)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参照组(34例)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VEGF、ER、术后妊娠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7.06%)相比参照组(76.47%)要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ER(0.72±0.11)ng/mL、血清VEGF(0.81±0.13)ng/mL水平均比参照组要低(P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集超声(HFIU)消融治疗结合宫腔镜检查及超声引导下清除子宫壁妊娠的效果。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收治的1例子宫壁妊娠患者进行HFIU消融治疗结合宫腔镜检查及超声引导下清除。结果总共治疗时间仅需要2 d,手术出血仅10 ml;术后阴道流血持续5 d干净;血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术后第1天即明显下降,3周左右血降至正常;术后6周左右恢复正常月经,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子宫壁妊娠HIFU消融治疗+超声引导下病灶清除术治疗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且治疗效果满意,可以作为子宫壁妊娠治疗方案的一种好的选择。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壁妊娠 超声引导下病灶清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联合负压吸引术治疗包块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响出血量和再入院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经FUAS治疗后行宫腔镜指导下的负压吸引术的88例包块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FUAS联合负压吸引术治疗包块型CSP的治疗结果及影响术中出血量和再入院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完成FUAS治疗;FUAS治疗后,所有病灶均出现明显的坏死无灌注区,病灶血流信号显著减少。负压吸引术中出血量的中位数为20 ml(范围:5~950 ml),其中13例(15%,13/88)患者出血≥200 ml,15例(17%,15/88)患者术后再次入院手术治疗。月经复潮时间为(28±8)d(范围:18~66 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水平降至正常时间为(22±6)d(范围:7~59 d)。病灶血流(OR=5.280,95%CI为1.335~20.858,P=0.018)及病灶最大径(OR=1.060,95%CI为1.010~1.120,P=0.030)是出血量的危险因素。病灶最大径(OR=1.055,95%CI为1.005~1.108,P=0.030)及宫腔深度(OR=1.583,95%CI为1.015~2.471,P=0.043)是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FUAS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无肠管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患者切除子宫。结论FUAS联合宫腔镜指导下负压吸引术治疗包块型CSP初步证实安全有效,病灶血流及病灶最大径是影响出血量的危险因素,病灶最大径及宫腔深度是影响再入院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妊娠,异位 瘢痕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真空刮宫术 宫腔镜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舒适理论的护理干预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在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以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理论为指导的护理。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舒适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舒适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HIFU)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时疼痛的严重程度。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进行研究,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对患者经历治疗中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以疼痛评分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用二分类回归模型来探索两组患者在结节大小、治疗时间以及患者的BIM的差异情况。结果:疼痛程度不同的2组相比,患者的BIM、治疗时间、结节大小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良性甲状腺结节 疼痛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的临床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50例于我院妇科进行子宫腺肌症治疗的女性患者纳入实验,病例择取的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1月,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作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的女性患者实施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和穴位贴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高于实验组的发生几率,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一定差异(P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共例,按照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设定其中44例为研究组并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其余44例为参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减轻对其机体损伤,提高手术效率,避免出现手术并发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良性肿瘤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 传统甲状腺手术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非侵入性技术,依靠超声波的热能和机械能在监控影像的引导下消融靶组织,导致组织凝固性坏死。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评估HIFU消融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无创提供功能、灌注和代谢信息用于HIFU术前疗效预测、术后疗效评估及观察周围组织变化。本文就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HIFU消融子宫肌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疗效评估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手术治疗)和研究组(行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各40例。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TSH、FT3、FT4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的应用效果更好,可改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TSH、FT3、FT4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施以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的疗效及对改善妊娠结局、ER、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我院2019.6—2021.11收治的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用完全抽样法分为实验组(34例)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参照组(34例)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VEGF、ER、术后妊娠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7.06%)相比参照组(76.47%)要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ER(0.72±0.11)ng/mL、血清VEGF(0.81±0.13)ng/mL水平均比参照组要低(P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对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比较探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开展本次研究时,纳入19例已经被确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使用传统甲状腺手术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比较分析其具体疗效。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从结果分析来看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甲状腺良性肿瘤实施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有更高疗效,并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甲状腺良性肿瘤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A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AD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HIFU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HIFU消融联合GnRHa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时的病灶体积缩小率和子宫体积缩小率,比较两组治疗前1个月、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随访6个月时的痛经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血红蛋白水平。结果随访6个月时,研究组病灶体积缩小率虽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体积缩小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PB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个月,且研究组[(58.79±6.22)分]低于对照组[(62.58±6.48)分],P<0.05;随访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2.68±0.99)分]低于对照组[(3.32±1.11)分],P<0.05;随访6个月时,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112.52±8.39)g/L]高于对照组[(105.40±10.21)g/L], P<0.05。结论HIFU消融联合GnRHa治疗可缩小AD患者病灶体积和子宫体积,改善月经量增多、经期疼痛症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月经量 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