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聚合链反应(PCR)在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3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留存的脑脊液进行DNA提取,采用细菌和真菌通用引物扩增病原体DNA并进行序列测定,对比同期脑脊液培养方法与PCR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137份脑脊液标本中PCR检测到细菌50株,真菌6株,脑脊液培养检测到细菌38株,真菌5株;PCR检测法灵敏度为40.9%,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38.2%,诊断效率为56.7%;传统培养法则分别为31.4%、100%、100%、34.7%、44.4%。PCR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均明显优于传统培养方法,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与培养法相当,两方法鉴定菌种的符合率为97.7%。结论通用引物PCR扩增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准确等特点,对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学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细菌 真菌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的:建立实时定量检测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的实时定量聚合螺旋反应(PSR)方法。方法:针对变形链球菌的gtfB基因设计4套引物,通过实时浊度法和显色法两种方法判断结果。结果:从4套引物中筛选出最佳引物,并确定最佳温度为65%;进一步实验表明采用最佳引物能特异地检测变形链球菌,与13种其他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达10拷贝/μL。结论:建立了实时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的PSR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特异强、敏感性高的特点,为实时定量检测变形链球菌提供了新技术。

  • 标签: 聚合酶螺旋反应 变形链球菌 龋病 实时定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将NSE(血液内神经特异烯醇化)应用在HIE(缺血缺氧性脑病)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了解血液内神经特异烯醇化和HIE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11月1日—2017年11月1日期间我院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50例纳入研究第一组,通过检查了解患者治疗后第一天、第五天、第七天血液中NSE浓度;选择同期生活可自理无神经障碍患者50例纳入第二组,了解患者后第一天血NSE浓度;对两组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关于血液NSE浓度对比,第一组患者治疗后第一天NSE最高且明显高于第二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在第一组中不同程度的HIE患者在治疗后第一天、治疗后第五天,患者的NSE浓度存有明显的变化,中度和重度患者的NSE浓度存有明显的差异,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重度HIE患者在治疗后的第七天和治疗后第五天进行NSE浓度比较,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之中可通过NSE浓度进行判断,NSE可对HIE脑损伤程度进行判断,这有助于医师展开针对性的判断和治疗,可推广。

  • 标签: NSE 临床意义 患者 缺血缺氧性脑病
  • 简介: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联合神经源特异烯醇化(NSE)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10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10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水平。计算CEA、NSE及CEA联合NSE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CEA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80.2%:NSE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2%和79.7%;CEA联合NSE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2%和95.4%,均高于CEA或NSE单独诊断结果。结论CEA联合NSE对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明显提高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对小细胞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癌胚抗原 神经源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细胞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Gas6(GrowthArrest-Specificgene6)也称之为生长停滞特异基因6,由生长停滞特异基因编码而成,属于生长停滞特异基因家族的重要一员,作为维生素K依赖性的一种生长促进因子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肿瘤的迁徙、侵袭等都有关系,本文对Gas6在肿瘤系统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GAS6 肿瘤 口腔鳞状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联合检测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妇科、皮肤科和泌尿外科等就诊的疑有性传播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实时定量PCR(FQ-PCR)方法,对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型以及16/18型四种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定性PCR结果比较。结果100例标本均对四种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进行FQ-PCR检测,结果按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UU(36.00%)、HPV6/11(23.00%)、HPV16/18(13.00%)和TP(10.00%);随机抽取50例标本,并对其分别进行FQ-PCR与PCR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对于四种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的阳性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联合检测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具有快速便捷以及高效的优点,对监测、预防和控制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式反应 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与TP胶体金试验(CGT)检测梅毒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739例梅毒患者,进行CLIA试验和CGT试验,用TP血球凝集试验(TPHA)进行确诊。采用SPSS19.0软件绘制抗TP抗体S/CO比值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得到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时的S/CO比值。结果CLIA检测梅毒特异抗体的敏感度为98.85%,特异度为93.55%,AUC0.996;CGT检测梅毒特异抗体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92.86%,AUC0.984。结论CLI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特异度和灵敏度都优于CGT,诊断价值亦优于CGT。可作为梅毒特异抗体筛查实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梅毒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胶体金试验 TP血球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内热针治疗非特异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0例非特异下腰痛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0例。对参照组患者予以热磁疗治疗,对实验组患者予以内热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治疗前,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结论对非特异下腰痛患者予以内热针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内热针 非特异性下腰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手足口患儿(EV-71感染)血神经元特异烯醇化水平(NSE)变化进行临床探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110例手足口患儿,并根据EV-71抗体检测结果进行阳性分组和阴性分组,与此同时,选取了6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探究。实验将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患儿的血清NSE进行测定,并探究其差异性。结果从手足口疾病的患儿与健康儿童比较方面看,且血清NSE水平较高,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阴性组和阳性组患儿相对比,阳性组血清NSE水平则高于阴性组。结论手足口患儿的血清NSE水平相对较高,且以阳性患儿更为突出。因此,我们认为手足口患儿更容易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其中,EV-71感染患儿损伤程度更重。在治疗方面,加强早期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预后,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 标签: 血清NSE水平 手足口病患儿 EV-71感染 阳性 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0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普通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护理(因人而异的采用心理护理),得出两组的数据差和满意度。结果根据MSSNS评分比较可知,总体评分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KDQ量表中,躯体症状、疲倦、忧郁、与他人关系、挫折5项中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干预组患者的KDQ各维度的平均分均大于5分,处于高等水平。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干预组的总体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P<0.05)。结论对血透析患者实施特异心理护理,可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护理满意度
  • 简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恋爱小说创作风行一时。沈从文对此种风潮有过严厉的批判,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文论之中,甚至还在他的小说《松子君》中也曾出现过相关的评论。这篇小说虽然也是在这种风潮影响下所诞生的作品,但是沈从文的笔触却并没有聚焦于对青年男女情欲的描绘之上,而是试图在这篇小说中呈现小说与故事的区别、恋爱小说的本质以及现代都市的生活模式等诸多更为复杂的内容,而这也使得这篇小说乃至沈从文的都市小说书写具有了不一样的气质。

  • 标签: 沈从文 松子君 恋爱小说
  • 简介:[目的]全球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可同时精准高效检测多个转化载体的检测方法。[方法]针对RF1、MS8、Topas19/2、Oxy235和RF3等5个转基因油菜品系的侧翼序列及油菜内源基因cruciferinA(CruA)序列设计多重聚合链式反应特异引物,通过对转基因油菜、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棉花等不同作物进行PCR扩增来测试所选择的引物特异,优化多重PCR反应引物的浓度,用所建立的检测体系对不同混合比例的转基因油菜进行多重PCR扩增来测试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通过测试,仅在含有目标样品中检测出阳性结果,灵敏度达0.05%,表明所建立的6重PCR检测方法可同时精准检测RF1、MS8、Topas19/2、Oxy235和RF3等5种转基因油菜转化载体。[结论]所建立的6重转基因油菜转化体特异PCR检测方法通量高、特异好、灵敏度高,符合有关转基因产品检测的要求,可作为转基因油菜检测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多重PCR 转基因油菜 转化载体特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非特异肉芽肿性乳腺炎(IGM)的X线、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GM的X线、CT及MRI资料.结果:X线示15例病灶呈等或稍高于正常腺体密度肿块影;5例呈局限性致密影或结构扭曲;9例因腺体致密显示不清.CT示14例呈等或稍高于正常腺体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明显强化;2例呈囊性改变,增强扫描边缘强化.MRI示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不等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片状强化,信号高于正常腺体,部分病变伴脓肿形成,部分伴环形强化结节影,TIC呈多样性.X线、CT及MRI可见部分病例伴乳头内陷、局部皮肤增厚.结论:IGM乳腺X线表现特异差,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影像结合临床有助于准确诊断.

  • 标签: 肉芽肿性乳腺炎 诊断显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肿瘤特异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肿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依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每组均占据61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影像学检测与血清肿瘤特异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检出率分别为93.44%与77.05%,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取血清肿瘤特异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可进一步提高疾病检出率,利于后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肿瘤 诊治 血清肿瘤特异性生化指标
  • 简介:【目的】梣粉虱是新近人侵中国大陆的一种危险性果树和园林植物害虫,针对其体型微小,与近缘种粉虱形态相仿,很难快速准确区分的问题,以田间常见的11种/隐种粉虱为参考,采用基于mtDNA细胞色素C氧化亚基I(mitochondrialDNAcytochromecoxidasesubunitI,mtDNAC0I)基因的物种特异(species-specificCOI,SS-COI)PCR法,研究梣粉虱快速分子检测鉴定技术.【方法】利用mtDNACOI基因通用型引物对LC0-1490/HC0-2198获得梣粉虱和其他常见粉虱的C0I基因序列,根据测序结果设计梣粉虱特异SS-COI引物1对(SPZWCF1/SPZWCR1),之后确定其对目的片段的扩增长度,并对该引物对的物种特异和检测灵敏性进行检验.【结果】引物对SPZWCF1/SPZWCR1扩增片段的长度为426bp.物种特异检验结果显示,该对引物只对梣粉虱的mtDNAC0I基因具有扩增效果,对我国常见的其他种类的粉虱包括5种烟粉虱隐种(AsiaI、AsiaH1、AsiaH3、MED、MEAM1隐种)以及桑粉虱、螺旋粉虱、黑刺粉虱、柑橘粉虱、双钩巢粉虱和温室粉虱等不具有交叉反应和扩增能力.灵敏性检验结果显示,该对引物不仅对不同性别、不同采集地的成虫具有良好的扩增效能,对2~4龄若虫以及单粒卵和初孵若虫亦具有同样的扩增效力,其最低检测阈值为75.1pg·μL^-1(相当于1/10240头雌性成虫).【结论】该技术体系可用于梣粉虱的快速准确鉴定及其检测和监测,对有效阻截其进一步传播扩散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梣粉虱 种特异性引物 检测阈值 快速鉴定 分子检测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