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呼吸通气患者发生相关肺炎(VAP)的因素、临床防护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ICU收治的需用呼吸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其中发生呼吸相关肺炎15例,未发生呼吸相关炎31例。结果本组发生VAP15例(32.6%),共培养出细菌27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9.1%)。VAP的发生与患者APACHEⅡ评分偏高、机械通气时间偏长及ICU停留时间长短有关(P<0.05)。结论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是影响VAP发生发展的因素有效地临床护理及防护可以减少VAP的发生率。

  • 标签: ICU 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呼吸相关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120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病率为38.3%,观察组为1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8.3%,观察组为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呼吸相关肺炎,降低病死率,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性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 集束化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龄患者呼吸相关肺炎的临床呼吸护理干预方案以及具体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5-2017年收治治疗的130例高龄老年重症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65例对照组以及加行综合护理的65例实验组。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他三项指标发生率以及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相同指标结果对比,实验组高龄患者优势明显,P<0.05。结论高龄患者呼吸相关肺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高龄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的呼吸相关肺炎临床作用。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呼吸相关肺炎64例老年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组别的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32例/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两组呼吸相关肺炎老年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呼吸相关肺炎老年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更短,予以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相关肺炎老年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借鉴。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期提高VAP的预防水平。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758例呼吸机械通气(MV)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原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8例MV患者中发生VAP176例,发生率为23.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机械通气时间、EICU停留时间、留置胃管、再插管、紧急插管、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昏迷、原发性肺部疾病、恶性肿瘤、APACHEⅡ评分、抑酸剂的使用、镇静剂的使用、二~四代头孢类药物的使用与VAP的发生具有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18、紧急插管、机械通气时间≥5d、原发性肺部疾病、抑酸剂的使用为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改善患者整体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紧急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抑酸剂的使用等措施可能降低VAP的发生。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相关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出本院的86例呼吸相关肺炎病患,视疗法的差异性把他们分成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两组病患都是43例,观察组A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B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A病患的总有效率是83.7%,观察组B是95.3%,观察组B比观察组A高,对比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B病患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都比观察组A短,对比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A病患的脱机成功率、病死率依次是65.1%、11.6%,观察组B依次是86.0%、4.7%,观察组B都比观察组A低,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相关肺炎的效果理想,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提升脱机成功率,且能降低病死率,可大力推荐。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盐酸氨溴索 治疗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和治疗费用高是其主要特点。VAP早期明确病原学诊断对抗感染治疗意义重大,护理管理在预防VAP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针对引起VAP的危险因素、预防中存在的问题、护理管理和预防做一简要的综进行探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相关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h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57例)和非VAP组(103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YAP发生率为3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VAP组患者,VAP组患者有基础疾病、有输血史的比例高于非VAP组患者,VAP组患者平均吸烟年限长于非VA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VAP组患者留置胃管、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激素、行机械通气前48h使用抗生素、经鼻插管以及昏迷的比例显著高于非VAP组患者(P〈0.05);VAP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长于非VAP组患者(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行机械通气前48h使用抗生素是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行机械通气前48h使用抗生素是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相关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9到2017年2月间收治的发生呼吸相关肺炎的患者10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盐酸溴已新,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达到96.15%的有效率,对照组患者达到86.27%的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相关肺炎的治疗采用盐酸溴已新效果较为显著,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盐酸溴已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住的126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VAP的发生。结果126例患者中22例发生VAP(17.2%),其中6例死亡(27.27%)。结论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预防误吸和返流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发生呼吸相关肺炎相关因素,并就相关护理干预予以总结。方法以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vap的患者47例,无vap的患者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vap的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应护理对策。结果研究表明,患者意识障碍、通气时间>10d,留置胃管及静脉穿刺置管是导致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vap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临床上要针对患者发生呼吸相关肺炎相关因素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肺炎 呼吸机 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患者呼吸相关肺炎的作用展开探究与分析。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行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预防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预防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作为临床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经临床结果统计得出,预防组患者的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率及临床死亡几率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为临床治疗带来有效保障。

  • 标签: 集束化 呼吸机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呼吸相关肺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所收治的2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时间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机械通气时间均在48h以上。结果本组探究中共计63例患者出现呼吸相关肺炎(31.50%),共计分离出93株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结论平卧体位、长时间应用呼吸、镇静剂使用、误吸等属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呼吸相关肺炎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老年急性脑梗死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有创呼吸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对呼吸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3例,给予患者呼吸管路及湿化装置治疗,将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有17例,间隔3d更换呼吸管路系统;B组有18例,间隔5d更换;C组18例,间隔7d更换。通过对呼吸管路的集水杯进行采样及细菌学检测观察3组患者发生呼吸相关肺炎的情况。结果:A、B、C组患者分别有1例、4例、8例发生呼吸相关疾病。结论: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率的高低与有创呼吸管路系统更换频率呈负相关,建议每7d至少更换呼吸管路1次,以减少呼吸相关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管路系统 更换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ICU呼吸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生率的有效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月开始在我院接诊入住ICU并使用呼吸>48h的184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不采取实地干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跟班督导的方式,在分析了VAP高发原因后,按照VAP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结果采用了一系列如跟班督导的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VAP发生率(3.19%)明显低于对照组(12.1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感染率相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呼吸相关肺炎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干预控制教育培训,严格执行药物的使用原则,加强设备和人员的管理,缩短呼吸的应用实践,降低VAP的感染率。

  • 标签: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急重症医疗技术发展,呼吸使用及呼吸监护在重症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呼吸使用过程中,辅助通气48h以后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下可能发生肺部感染,形成呼吸相关肺炎,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治疗效果。为此,在呼吸使用过程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本文对护理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呼吸引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原因主要包括手及空气的污染、呼吸管路的污染、体位的影响、胃内容物误吸、口咽部定植菌的侵入、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等,而医学认为通过分析引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产生因素及原因,并使用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少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的概率。基于此,本文对呼吸相关肺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进展进行研究及探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因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相关肺炎的护理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43例发生呼吸相关肺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及细菌培养。结果发生呼吸相关肺炎感染中细菌感染率最高,其次为真菌和支原体;细菌感染中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多,其次为大肠杆菌感染。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应做好呼吸相关肺炎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做呼吸功能锻炼,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从而降低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