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李泽厚从强调"社会的人化"变为强调"人的社会化",从强调社会主体性变为强调个体主体性,从执持历史唯物主义变为执持人道主义伦理主义,实质上是从实践本体论美学转到了生命本体论美学.而从其理论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来看,并不见得必须完全放弃实践美学的立场,因为,一方面,实践美学自身的发展并不真正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到了尽头了,另一方面,生命本体论美学与实践本体论美学之间,其亲和性是大大高于对立性的.

  • 标签: 李泽厚 社会生活 实践美学 生命美学
  • 简介:<正>青年夫妇的生育观念,即对生育特点及其要求的认识,和审美意识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少青年夫妇,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提高这种认识,不仅有利于青年夫妇生育身心健康的后代,而且有利于促进优生优育的工作,改善民族素质。一从生物性角度看,人的素质又叫禀赋,指从父母那里接受和父母所给予的遗传特征。古人曾说:“父母强者,生子亦强;父母弱者,生子亦弱,所以肥瘦长短,大小妍媸,皆肖父母也。”青年选择配偶,自然要注意对方禀赋如何,以让后代禀赋优良。这种配偶禀赋的选

  • 标签: 审美意识 生育观念 性美学 青年人 身心健康 性爱
  • 简介:说起中韩两国人最大的文化差异时,许多人会提到“速度”:中国人的特点是“慢慢的”,韩国人则是“快点快点”。对中国人来说,“慢慢的”是一种支撑。古往今来。中国人所取得的业绩都建立在“慢慢的”基础之上,这样说并不为过。从万里长城、四库全书等巨型文化遗产,到镌刻在指甲盖大小玉石上的书法作品。例子数不胜数。中国人“慢慢的”文化的代表故事愚公移山还被写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材中。

  • 标签: 中国人 美学 文化差异 万里长城 文化遗产 四库全书
  • 简介:姚建宗在《法学》2000年第7期撰文论述了法治的审美旨趣与美学意境的问题。作者认为:一、法治的生成与运作的表达的社会活动主体与作为客体之法治要素的相互塑造与型构。彼此赋予对方以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与人性的契合.呈现出的乃是社会活动主体在法治问题上的审美立场;就法治自身而言,它所呈现的乃是法治的审美观点,即法治的美学标准。

  • 标签: 美学意境 审美旨趣 法治 社会活动主体 2000年 审美观点
  • 简介:'现象'是近年来中国期刊界比较关注的话题,近日,中宣部出版局、新闻出版总暑报刊司、中国期刊协会共同举办名为'品位、质量、效益'的'之路'研讨会,探讨总结推广的成功经验,为更多民族期刊品牌的培育提供借鉴.据悉,由政府主管部门主办如此高规格的研讨会,在新中国期刊史上尚属首次.[1]何以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取得成功的,从清新淡雅、朴素自然的形式美和内容的真善美两个方面解读'现象',便可知的成功秘诀主要在于她能用真善美解读人性.

  • 标签: | 真 人性
  • 简介:<正>鲁迅作品所独有的美,本文把它概括为三点,即冲突美、悲剧美与崇高美。正是由于鲁迅作品的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更深的震憾力与永久的魅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一在远古的森林里,一只蜘蛛结了网,守候着它的猎物的到来。这时,一只苍蝇撞在了网上,蜘蛛迅速朝它爬过去,正当它靠近猎物准备把奋力挣扎着的苍蝇吃下去的时候,一滴松脂刚好在这时候滴在了它们身上,把它们包裹在里面。

  • 标签: 鲁迅作品 美学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史 悲剧美 冲突美 崇高美
  • 简介:川西林盘这一聚落体系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可从古蜀文明时期追溯源头,于移民时期成型。成都平原独特的自然生态因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决定了川西林盘的形成与演化,也就决定了川西林盘的独一无二。这种独一无二应该如何去保护与传承?它在成都市提出的建设公园城市、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等规划布局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本刊特邀两位嘉宾作客《人文时空》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川西 美学意境 文化 乡土 保护与传承 旅游目的地
  • 简介:当今社会已进入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也随之改变,动画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所拥有的属性和领域越来越宽泛,当代动画也随之出现了媒介化、真实化、奇观化、狂欢化等新的关学特征,这些美学特征,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动画美学提供了新的角度。

  • 标签: 当代 语境 动画 美学 特征
  • 简介:黑格尔的著作的范畴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立体网络式动态结构系统,其独创性不仅在于著作创造了许多深刻的有生命力的新范畴,而且更在于著作中创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活力的范畴结构,鲜明地体现着认识论、辩证法、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本文仅就其辩证方法作一粗浅的分析.

  • 标签: 黑格尔美学 《美学》 审美现象 美学范畴 认识论 辩证方法
  • 简介:孔子的“大”和中国的“壮美”概念与西方关学中的崇高理论相比较,虽有相通之处,但还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西方关学认为凡是对象的巨大都会引起主体自身力量的崇高感,而在孔子的“大”中并不能引起这种崇高感;其次,孔子所说的“大”,更多地体现了一种道德意识。大”和“壮美”的区别在于:“大”可以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而“壮美”却并不使人敬畏或崇拜;再次,“壮美”和崇高范畴亦是不能等同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哲学与美学从古代开始就朴素而明确地肯定了人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统一,始终认为各种对立因素是能够而且应当统一起来的。这是中国哲学与关学的伟大之处:

  • 标签: 东西方美学 比较 “大” “壮美” “崇高”
  • 简介: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上说,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经过与自然的不懈斗争,慢慢掌控自然的结果。美学是认识学和伦理学的最高层次,近代美学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结合。而哲学美学是从哲学角度来对美和艺术的探讨,对各种美所应有的共性和理想的研究;哲学美学表达的不只是情感,而且也是高度自觉性的思辨,是人意识其自己存在的最高方式;它不光是涉及让艺术为生活服务,满足人的基本审美需求,更有心灵塑造和人性培育的问题;哲学美学对高校尤其是艺术美术院校起到的积极精神方面的美育作用,应该被收进专业馆藏,引起重点关注。

  • 标签: 哲学美学 艺术美术院校 图书馆 馆藏
  • 简介:黄公望是元代中后期著名的山水画家与绘画理论家,在开启了明清文人画风的元四家中居于首位,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显赫地位。画家的作品体现着独特的画学思想,明清以来盛传“家家子久,人人一峰”,沈周、董其昌、沈颢、清代“四王”、乾隆皇帝、恽格等人以及近现代史上的艺术家对黄公望的推崇显示了黄公望画学思想的魅力。黄公望的影响深远与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主体精神有关。

  • 标签: 黄公望 绘画美学史 地位与影响
  • 简介:这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胡学华写给朱基总理的公开信,信中充满对国家的热爱和关心,对祖国的改革开放提出了不少建议,有的可借鉴。此信摘登如下。亲爱的朱基总理:我,胡学华,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尤口乡,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是一位...

  • 标签: 公务员 六合彩 个人所得 自主权下放 陪审团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简介:技兼于道是庄子技能美学的基本特点。道的贯彻有“广大”与“微妙”两方面,技能施展主要体现道的“微妙”之趣。微妙使技能得到诗性提升,美化为“游”的境界。技能诗化的条件包括静定、忘适、兆变、自然、融通等五个方面,其总的美学旨趣是技入化境、神与物游。

  • 标签: 微妙 取道忘技 神与物游
  • 简介:实践美学对主体性的强调,是美学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在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主体论哲学背后理性独断论的理论误区,使实践美学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后实践美学关注主体间性在审美活动中的本体地位,既为方兴未艾的生态美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又沟通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而拓展了美学理论的阐释空间.

  • 标签: 美学 范式 主体性 主体间性 转换
  • 简介:郭昭第将现实美、感觉美和艺术美作为审美形态分别置于人类审美活动的前审美、审美和后审美三个阶段,并对其审美性质、类型特征、创造法则和基本范式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阐述,成功修正、整合和超越了传统美学本质论、学科论和形态论乃至审美形态学理论构想,创造性地建构了真正具有全方位视野和完整体系的审美形态学理论.

  • 标签: 郭昭第 审判形态学 传统美学本质论 学科论 形态论 审美形态学
  • 简介:要将美的事物转化为广大劳动者自觉追求的理想理念,就必须把社会生产实践与审美教育很好地统一起来。掌握审美心理建构与劳动者体征特点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通过厘清生产劳动与审美教育的差别联系,才能不断挖掘生产劳动中的美学意蕴和尊重劳动者的审美感受,继而在实践中锻造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最终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生产实践 劳动者 美育 工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