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20男6月-2022年6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分析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硬化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白细胞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肝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红细胞参数小红细胞贫血因子(MAF)和低血红蛋白密度(LHD%)在筛查献血人群铁缺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按照性别不同随机抽取2022年1月1日至2月28日在福建省血液中心进行单采血小板捐献的400名献血者,年龄36(28,46)岁,其中男女各200名。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4版,将其分为健康组299例,储铁缺乏(ID)组54例和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组47例,检测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并通过公式计算MAF和LHD%。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健康组、ID组和IDE组指标之间的差异,Spearman法评估MAF和LHD%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CH、MCHC、MAF和LHD%对献血者铁缺乏的诊断价值。结果ID组的MAF为11.81±0.81,高于IDE组的10.69±0.95,低于健康组的13.17±1.24,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784,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D组的LHD%为2.61(1.87,3.91)%,低于IDE组的5.60(2.99,8.02)%,高于健康组的1.74(1.22,2.73)%,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62.166,P<0.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101例铁缺乏组中,MAF与SF、SI和TS呈正相关(r=0.426,P<0.01;r=0.547,P<0.01;r=0.566,P<0.01),LHD%与SF、SI和TS呈负相关(r=-0.397,P<0.01;r=-0.400,P<0.01;r=-0.479,P<0.01)。MCH、MCHC、MAF和LHD%诊断I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45、0.646、0.819和0.646,此时当MAF临界值取12.56,敏感度为67.90%,特异度为83.30%;各对应指标诊断ID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01、0.834、0.941和0.834,此时当MAF临界值取11.73,敏感度为87.60%,特异度为87.20%。结论MAF对铁缺乏尤其是ID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无偿献血者铁缺乏的筛查指标。

  • 标签: 铁缺乏 单采血小板 小红细胞贫血因子 低血红蛋白密度
  • 简介:摘要:血红蛋白细胞显微图像分割是显微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良好的血红蛋白细胞显微图像分割结果可以提高目标检测、信息分析等后续显微图像处理任务的准确度,帮助专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以往血红蛋白细胞图像分割工作以人工为主,这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同时专家的专业程度以及疲劳程度也会影响识别的准确度,无法稳定地提供高质量的分割结果。同时,血红蛋白细胞显微图像有着血红蛋白细胞尺寸变化大、血红蛋白细胞形状不规则、血红蛋白细胞边界不明显及噪点较强等特点,这些特点进一步提高了人工识别的难度。因此,对血红蛋白细胞显微图像分割工作进行自动化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深度学习 血红蛋白细胞显微图像分割 非局部模块 语义分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究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这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后对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判断研究。随机选定历城区人民医院就医者,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2月临床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77例为糖尿病肾病组,统计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77例为单纯糖尿病组;随机选定同院同期相应的77例健康体检者设定为健康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均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四项指标的检测,三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加以评定。经检测研究发现,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各项水平相对于健康对照组明显提升(P均<0.05)。健康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相对提高,各组之间检测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对以上四项指标共同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研究。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血红蛋白  C反应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血红蛋白Santa Ana (Hb Santa Ana)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选择2013年8月4日因"发现贫血、脾大伴尿色加深5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一例Hb Santa Ana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血常规检查。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红细胞参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技术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血红蛋白组分,利用跨越断裂点PCR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患儿的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利用二代测序(NGS)检测患儿的珠蛋白基因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结果患儿表现为轻中度溶血性贫血,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含量(90 g/L)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67 g/L)均偏低,红细胞比值(0.141)偏高,提示为低色素性增生性贫血。血红蛋白组分分析提示患儿血红蛋白F升高至10.7%,提示β珠蛋白肽链合成存在异常。患儿HPLC分析图谱可见异常峰,面积占总面积的4.5%。患儿父母的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组分分析结果均未见异常。未在患儿中检出中国人常见的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珠蛋白基因测序结果提示患儿存在HBB:c.266T>C杂合变异,其父母未见相同的变异。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判定为致病变异。结论患儿存在HBB:c.266T>C杂合变异,以溶血性贫血为主要临床表征,可确诊为Hb Santa Ana。

  • 标签: 血红蛋白Santa Ana 珠蛋白基因 溶血性贫血 基因变异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属于基层乡镇医院,承担学龄前儿童定期体检及常规血红蛋白化验任务。检验科负责儿童抽血、验血工作,结合日常检验情况,统计了本院就诊的0~3岁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为预防儿童贫血提供干预依据。方法:依据血细胞分析仪,分析测定2022年5月-2022年7月至我院就诊的300例儿童的血红蛋白,并对血红蛋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1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1.88%,1-2岁儿童贫血率为33.33%, 2-3岁儿童贫血率为31.31%。结论:应重视纯母乳喂养婴儿的辅食添加,积极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进行儿童系统化管理,降低儿童贫血的患病率。

  • 标签: 血红蛋白检验 检验方法 儿童贫血
  • 作者: 曹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2期
  • 机构: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54
  • 简介:随着糖尿病的研究发展,人们围绕血糖相关指标进行了诸多研究,除了血糖水平之外,学者还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诊断、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的正确检测与监测对于糖尿病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协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预防各类并发症。很多人对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变化之间的关系认知不足,未掌握正确的检测方法,这样得到的结果不能够作为疾病治疗的依据,若患者采取了错误的检测方法,那么就会影响其血糖的调控与疾病的治疗。本文将介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概念与意义,分析影响人体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因素,同时讲解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注意事项。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注意事项;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妊娠糖尿病孕妇行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本院2022年1月至12月40例已确诊妊娠糖尿病孕妇建立研究组,同期纳入40例到院接受健康体检正常孕妇建立正常组。两组孕妇均接受空腹血糖、糖耐量、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比较两组孕妇各指标检验结果并评价不同筛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相比正常组孕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孕妇糖耐量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正常组孕妇显著更高(P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孕妇 即时检验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时选择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参照对象(参照组),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葡萄糖水平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葡萄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0.03±4.22)mmol/L、(8.22±1.35)%,均与参照组对比显示存在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有较为良好的诊断效果,能够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与葡萄糖检测联合后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贫血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样标本作为观察组,其中4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A组,39例糖尿病合并贫血患者作为观察B组;同期选取35 例体检正常的健康人群纳入对照组。分别进行HbA1c、空腹血糖(FBG)以及血红蛋白(Hb)的检测。  结果:观察B组的Hb以及HbAlc低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贫血会促使机体的红细胞数量减少,会导致机体HbAlc假性降低,不能用HbAlc水平反映血糖水平,也无法作为糖尿病病情的疗效监测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贫血 糖化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