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12月,250万字五卷本的《绍兴通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绍兴通史》共分五卷,绪论、史前、夏商西周、春秋合成第一卷,战国、秦汉、六朝合成第二卷,隋唐、五代、宋代合成第三卷,元代、明代、清代前期合成第四卷,清代晚期、民国合成第五卷。作为“鉴湖越台名士乡”的首部通史,从远古的绍兴--河姆渡文化遗址开始,到1949年绍兴解放这一节点,上下7000年历史,展示了绍兴人、绍兴古城、绍兴文化、绍兴文明的发展轨迹。《绍兴通史》是绍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重点课题,是绍兴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 标签: 浙江人民出版社 绍兴文化 通史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历史文化研究 纪事
  • 简介:孔子生活于春秋末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代,即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并逐步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战争连年不断,使得“礼崩乐坏”,社会十分混乱。这样的局势,使过去“统于王官”的档案,遭受到了重大冲击,周王朝档案有的流向他国,有的被毁损,而诸侯各国的兼并战争使得档案的流失情况更为严重。

  • 标签: 档案文献编纂 孔子 中国社会 奴隶制社会 春秋末期 礼崩乐坏
  • 简介: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他既是我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更是一位史学巨匠。他于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对我国近代史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本世纪我国最早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多年研究中国史学的治学经验总结,其中也涉及了不少关于档案的论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梁启超对档案方面的见识也是比较早的。戊戌变法前六七年,

  • 标签: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 编纂思想 20世纪20年代 史学理论体系 史料
  • 简介: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的文学著作较少,后人评价“秦室不文”,但是秦朝的公文相对丰富,从战国时期到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公文的体例发生了变化,呈明显的阶段性。,本文对秦朝公文体例的变化情况作粗浅的陈述和分析,以资关注公文的学者参考。

  • 标签: 秦朝公文 公文体例 秦室不文
  • 简介:通过分析周中孚生平及其《郑堂读书记》内容上,从体裁新颖、提要精湛、收书广泛三个方面探讨对档案文献编纂方法的启示,希冀能对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理论与实践产生较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周中孚 《郑堂读书记》 档案文献编纂
  • 简介:永川区档案局、农业办工作人员通过查阅600余卷馆藏档案、征集大量的线索和口碑材料,耗时6个月,形成了一份史实确凿、资料丰富的该区农村变革专题资料。该专题以永川农业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交待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背景,从包产到户,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劳力、土地变商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永川农村的大变革,展示了农村、农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和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全文约4万字。

  • 标签: 农村变革 专题资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商品生产 编纂 农业发展
  • 简介:思基文学档案.是印江县档案馆近年收集的名人档案中数量最大、内容最完整、也最具使用价值的一份珍品。如何将这批文学档案编辑出版与读者见面.成为摆在印江自治县档案局(馆)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难的任务,也是一项新的课题。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编者响应中央关于在全国开展“五个一工程”的号召,本着在实践中摸索探讨编辑文学档案规律的精神,于1993年开始.历时一年半时间,完成了110余万字思基文学档案──《思基文集》的收集和编辑出版任务,受益匪浅。现综述如下,与档案界同行共勉。一、意义与作用思基,原名田儒壁,1920年4月26日出生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罗场乡大官庄村,是一位资深的革命老作家和文艺评论家。19

  • 标签: 编辑出版 档案资源 文学艺术 文学作品 短篇小说 文艺评论家
  • 简介:本文从《史记》的编纂体例编纂选材、编纂思想等方面入手,简要地探寻了其对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某些影响。

  • 标签: 《史记》 档案文献编纂 影响
  • 简介:本文从逻辑起点的要义入手,对档案文献编纂学的逻辑起点及其内涵作出界定——即档案元信息,并阐述其对档案文献编纂学理论及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档案文献编纂学 逻辑起点 档案元信息
  • 简介:近年来,许多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工作领域,就档案编研的目的、意义、功能、作用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从理论上对档案编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这无异对促进和推动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如何选定档案编研课题内容和编研体例方面的文章,相对比较少一些。根据编研工作的初步实践,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 标签: 档案编研 编研内容 编研工作 档案室 时效性 档案工作领域
  • 简介: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源头一直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各项制度演进,档案文献及其编纂成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和价值,并受到了历代政府和个人的重视。档案文献编纂之大家,首推孔子。我国有据可考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从孔子开始的,他在编辑整理《六经》的过程中,首创了一系列编辑体例和编辑方法,

  • 标签: 档案 文献编纂 实践
  • 简介:各行各业都必须按一定课题进行工作,因而都存在选题现象,都会碰到如何选自己的“题”这个问题。选题过程其实就是把知识和信息综合起来的过程,面对诸多问题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本身就有优化选择的意思。

  • 标签: 档案文献 编纂工作 选题计划 设计方案 优化选择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东巴文历史档案编纂开发工作的现状分析,总结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以编纂工作的五个构成因素为序,分别论述具体的策略。

  • 标签: 东巴文历史档案 编纂 策略
  • 简介:一九八六年五月,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档案馆联合发出征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的通知,两年来,省、地、县三级有关部门在中央“广征核准、精编”的方针具体指导下,经过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借鉴先进单位的宝贵经验,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逐步认识到,编纂地方党的组织史资料,尤其是县一级组织史资料,应该认真贯彻中央的六字方针,并注意体现三个特点:其一是真实性;其二是资料性;其三是地方性。一、真实性是组织史资料的灵魂真实性是党史资料的灵魂,当然也是组织史资料的灵魂。应该贯穿于组织史资料的征

  • 标签: 中国共产党组织 党史资料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党的组织 征集委员会 一级组织
  • 简介:南桂馨和刘师培多年至好,为了实现好友的临终遗托,他从1930年开始着手编纂《刘申叔遗书》。编纂过程中,南桂馨总裁其事,郑裕孚负责誊录校勘,钱玄同负责全书的策划。南桂馨“不负死友”的“仗义”之举,为我们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 标签: 南桂馨 刘师培 《刘申叔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