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骶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的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以至于骶管阻滞目前被看作是骶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的主要替代方法。骶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的操作技术简单、安全。骶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在小儿应为首选的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因为与腰部(或者胸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相比较,其很少具有引发并发症的危险。

  • 标签: 骶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 麻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用于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麻醉价值。方法12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硬膜外阻滞穿刺点为T11-12,局麻药为0.5%甲磺磺酸罗哌卡因,容量14~18ml;B组硬膜外穿刺点为T11-12,置管后不用药,蛛网膜下腔阻滞穿刺点L3~4,局麻药为重比重布比卡因12~15mg,观察两组在改为俯卧折刀位后需使用麻黄碱、阿扎司琼和阿托品的例数。结果在摆放俯卧折刀位后,B组有32例需要使用麻黄碱升高血压,远多于A组的3例(P<0.01),B组有10例需要使用阿扎司琼抗恶心呕吐,A组只有2例(P<0.05),B组有6例需要使用阿托品来提升心率,A组为0例(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麻醉明显优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阻滞,是可取的麻醉方案。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腋路双针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小儿上肢手术患者,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阻滞成功后注入0.25%罗哌卡因局麻药,用量按0.3~0.5ml/kg给药。60例患儿均采用惠普多参数监护仪连续检测ECG、HR、SpO2。结果60例患儿均取得良好的阻滞效果,术中患儿患肢松弛,对手术刺激及止血带耐受良好。结论小儿腋路双针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阻滞完善、并发症少等特点,且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小儿麻醉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闭孔神经阻滞尿道膀胱肿瘤电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治疗的膀胱肿瘤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下尿道肿瘤电切手术,硬膜外麻醉下的闭孔神经阻滞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闭孔反射发生率,肿瘤进展,肿瘤转移,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闭孔神经阻滞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局麻微创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超声引导下于患侧第10、11、12肋骨下缘与脊柱交叉点处进行肋间神经阻滞,每个部位注射0.5%布比卡因5 ml(含1/1000肾上腺素),然后在选定的穿刺通道上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利多卡因10 ml+生理盐水15 ml混合液约10 ml)。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一步扩张法MPCNL,分别在钬激光碎石开始10 min及术后2 h、6 h、24 h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严重程度;术后2 h及术后第1天复查血常规评估术中出血量;术后4周复查腹部平片或超声评估结石清除率。结果3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需改变麻醉方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及术后2 h、4 h、24 h的VAS均值分别为2.6、2.2、1.8和1.3分,术后4周结石总体清除率91.3%(21/23)。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局麻MPCNL操作简便,手术安全,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 结石 局麻 肋间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腋路双针法臂丛神经阻滞腋路单针法臂丛神经阻滞两种麻醉方法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拟行前臂、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双针组合单针组,各80例,评估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观察和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双针组桡神经、肌皮神经阻滞的成功率较单针组高,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阻滞成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支神经阻滞的总成功率双针组明显高于单针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路臂丛阻滞双针法和单针法均可用于前臂及手部手术,但双针法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针法,阻滞更完善,双针法临床更易操作且安全性更高,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经腋路 臂丛神经阻滞 双针法 单针法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女性对疼痛敏感程度较高,加之腹手术创伤较大,多数患者在一些妇产科手术术后会经历中度至重度的疼痛,因此对镇痛的要求较高。神经阻滞可阻断源自损伤处的伤害性刺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的辅助麻醉及围术期的镇痛,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阻滞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因此,本文综述了妇产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方式,并简述它们的阻滞方法、应用进展等,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妇产科 经腹手术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硬膜外阻滞麻醉与全麻用于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4例单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行全麻,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后的SBP、DBP及HR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前进行全麻,麻醉效果确切,对患者的循环功能影响较小,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阻滞麻醉 全麻 钬激光碎石术 肾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全身麻醉(GA)下皮肾镜碎石术(PCN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CSEA组(n=45)和GA组(n=45)。术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性别、ASA分级和手术时间方面无差异。两组均无大的手术或麻醉并发症。全麻组发生低血压17例,腰硬联合组发生低血压5例(P〈0.05)。腰硬联合组在手术开始60min后,有15例患者需要丙泊酚镇静。术后2h腰硬联合组有1例患者需要静脉给予止痛药,全麻组有34例患者需要静脉给予止痛药止痛(在PACU中)(P〈0.01)。术后24h全麻组有42例患者满意,腰硬联合组有41例患者满意(P〉.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镇静用于PCNL手术具有患者满意度高,麻醉并发症低,术后镇痛效果好的优点,是PCNL手术麻醉方法的一种选择。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腰硬联合阻滞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不同人工瓣膜围手术期新发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瓣膜中心行TAVI治疗的97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股动脉途径Venus-A瓣膜组(52例)与经心尖途径J-Valve瓣膜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结果Venus-A瓣膜组与J-Valve瓣膜组比较,新发传导阻滞[48.1% (25/52)对53.3%(24/45),P=0.61]及永久起搏器置入[11.5% (6/52)对6.7%(3/45),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Valve瓣膜组中的主动脉瓣狭窄亚组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亚组比较,患者新发传导阻滞[43.8%(7/16)对58.6%(17/29),P=0.34]及永久起搏器置入[6.3%(1/16)对6.9%(2/29),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Venus-A瓣膜与J-Valve瓣膜行TAVI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传导阻滞 永久起搏器
  • 简介:摘要目的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是公认的较为成熟、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探讨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之单纯应用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更有优势、效果更显著。方法我院2011年4月—2011年10月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平分系统(VAS)和直腿抬高试验两项指标评价治疗效果,与以往单纯应用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病例进行了对比。结果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组术后VAS评分2.90±0.64,单纯应用PLDD治疗组术后VAS评分4.02±0.89,t检验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匀为阴性,单纯应用PLDD治疗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仍有35.8%阳性,x2检验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PLDD技术与硬膜外阻滞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确切的治疗手段较之单纯应用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具有优势,效果更显著,对于疼痛的治疗更确切、完善。

  • 标签: PLDD 硬膜外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耻骨上膀胱闭孔神经阻滞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13年10月始,我院收治的有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指征的膀胱侧壁肿瘤患者21例,术中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膀胱闭孔神经阻滞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并进行闭孔反射发生率、膀胱穿孔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测量,术后随访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无1例膀胱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发生,出血量17.5±3.8ml,手术时间23.1±4.1min,术后所有标本行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6个月,术后1年随访复发率19%(4/21)。结论耻骨上膀胱闭孔神经阻滞能有效预防闭孔神经反射,可降低手术膀胱穿孔率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皮穿刺臭氧消融术联合局部神经根阻滞(POA-LNRB)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由CT或MRI证实的LDH患者均POA-LNRB治疗。按照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状况,将本组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效果,一般效果及无效3级。所有患者于治疗后1、3、6个月均随访与复查。结果随访证实,本组25例LDH患者中,有12例(48%)显著疗效,7例(28%)一般疗效以及6例(24%)无效,总有效率为76%。CT引导下皮椎间盘穿刺成功率为100%,未发生与操作本身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POA-LNRB治疗LDH疗效显著、微创、安全、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臭氧消融术 神经根阻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LDD(皮激光减压术)结合侧隐窝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机制和疗效。方法对本院7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97个椎间盘,采用波长为1064nm的ND-YAG脉冲式激光行PLDD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A组行PLDD治疗后卧床休息,应用脱水/营养神经药物。B组行PLDD治疗后立即予侧隐窝阻滞(得宝松1ml,2%利多卡因2-3ml,NS6ml,甲钴胺1000ug)。结果两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97个椎间盘穿刺成功率100%。采用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1〕为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术后即刻A组优良率77.14%.B组优良率94.29%.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优良率80.0%.B组优良率82.86%.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DD结合侧隐窝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可行,其近期和远期均有满意疗效。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 标签: PLDD 结合 侧隐窝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迟发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DHAVB)的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2014年5月至2018年11月间接受自展瓣TAVR的176例患者,其中男101例,女75例,年龄54~92(73±7)岁。收集围手术期及术后30 d随访期的资料。根据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HAVB)的发生情况,除外16例HAVB发生于TAVR后2 d内的患者,剩余160例患者分为无HAVB组(145例)和DHAVB组(15例)。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术中数据、术后即刻心电特征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AVR后DHAVB发生的相关因素。同时,以动态心电图数据为标准评价术后常规心电图对DHAVB的诊断能力。结果DHAVB的发生率为8.5%(15/176),发生时间[M(Q1,Q3)]为5(4,6)d。相比无HAVB组,DHAVB组术后即刻心电图无新发传导阻滞的占比更低[6/15比66.2%(96/145),P=0.044],而术后即刻心电图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占比更高[4/15比3.4%(5/145),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即刻心电图右束支传导阻滞[OR值(95%CI)为6.60(1.26~34.47),P=0.025]是TAVR后DHAVB发生的相关因素。术后常规心电图诊断DHAVB的特异度为100%(145/145),但灵敏度仅为73.3%(11/15)。结论TAVR患者术后DHAVB发生率也较高,术后即刻心电特征与DHAVB事件相关,应用该特征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可优化DHAVB管理。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动态心电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传导阻滞 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