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MR常规DWI、ZOOMit DWI和RESOLVE DWI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的前列腺图像质量,以选择最优化的前列腺MR弥散成像扫描方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10月前列腺MRI检查的60例患者,均行常规DWI、ZOOMit DWI和RESOLVE DWI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扫描。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根据Likert评分分别对三种不同弥散加权图像的清晰度、图像失真和伪影进行主观评分。另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技术人员分别手动勾画60例患者的前列腺轮廓,并计算出该区域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比较分析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的主观评分和客观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图像清晰度、失真和伪影的主观评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ZOOMit DWI序列的清晰度最好,失真最小,伪影最少。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的SNR (b=50)、SNR (b=1400)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同弥散加权序列的CNR (b=50)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左右径、前后径/左右径比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OOMit DWI序列具有较好的图像质量,可以作为前列腺MRI弥散成像的首选序列

  • 标签: 前列腺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序列 失真 信噪比
  • 简介:为探讨人体机能信息和结构信息的内在联系,系统阐述了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原理及其生理结构基础,探讨了人体红外辐射信息的本质和意义.并利用红外热像技术(IRT),实现了人体机能与结构多元信息的转换和表达,以促进医用红外热像分析技术的合理开发和应用.

  • 标签: 人体红外热图像分析技术 红外辐射 医学 红外热像 探测原理
  • 简介:针对在可见光中人脸检测受光照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Adaboost的近红外光人脸检测与人眼定位算法。首先使用基于Haar特征的Adaboost算法得到人脸区域,通过统计大量的人眼相对人脸位置的分布确定人眼待测区域。为了减少亮瞳与非亮瞳以及左右眼的差异影响,使用亮瞳、非亮瞳、左眼、右眼检测器,然后再用Haar特征的Adaboost算法在人眼待测区域进行人眼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高,速度快,达到实时性的要求。

  • 标签: ADABOOST算法 HAAR特征 人脸检测 人眼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T1加权星堆积梯度回波容积内插体部检查(StarVIBE)序列对PET/MR图像质量的提升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18F-FDG PET/MR检查且PET阳性的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1~86(58±12)岁]。患者均完成StarVIBE序列采集,以梯度回波容积内插体部检查(VIBE)序列为对照,由2位医师采用五分法对2种序列图像进行独立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病变显示、病变边界的显示、病变周围的血管显示、与PET图像的融合水平、图像伪影和总体图像质量6个方面。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2种序列图像质量,采用Kappa检验探讨2位医师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结果StarVIBE序列图像的病变显示[4.0(3.8,4.5)与3.5(3.0,4.0)分]、病变边界的显示[4.0(4.0,4.0)与3.0(3.0,3.5)分]、病变周围的血管显示[5.0(4.0,5.0)与4.0(3.5,4.5)分]、与PET图像的融合水平[5.0(5.0,5.0)与4.5(4.0,5.0)分]、图像伪影[4.5(4.0,5.0)与4.5(4.0,5.0)分]和总体图像质量[5.0(4.0,5.0)与4.0(4.0,4.0)分]均优于VIBE序列(z值:3.77~6.54,均P<0.001)。在颈部和胸部病变周围的血管显示方面,StarVIBE序列优于VIBE序列[颈部:5.0(4.5,5.0)与3.0(2.7,3.5)分;z=4.49,P<0.001;胸部:4.5(4.3,4.7)与4.0(3.6,4.3)分;z=3.10,P=0.002];在颈部和胸部图像质量方面,StarVIBE序列亦优于VIBE序列[颈部:5.0(4.5,5.0)与4.0(3.7,4.5)分;z=4.36,P<0.001;胸部:5.0(5.0,5.0)与4.0(4.0,4.5)分;z=3.02,P=0.003];在腹部,StarVIBE序列血管方面的评分高于VIBE序列[4.5(3.5,5.0)与4.0(3.5,4.5)分;z=2.07,P=0.038],两者图像质量基本无差别[4.0(3.7,4.5)与4.0(3.5,4.5)分;z=0.27,P=0.785];盆腔StarVIBE序列图像质量优于VIBE序列[5.0(4.5,5.0)与4.0(4.0,4.5)分;z=2.12,P=0.034]。2位医师间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程度中等(Kappa=0.554)。结论全身PET/MR显像中StarVIBE序列较VIBE序列可明显提升颈胸部及盆腔病变图像质量。

  • 标签: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冠脉成像检查中西门子Force CT两种扫描序列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各70例自适应性前门控序列扫描(A组)和TurboFlash大螺距扫描(B组)CT冠脉成像采集到病例中,按照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15段评分,然后再进行5个等级的评分,对图像质量进行法评估,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图像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种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评价中自适应前门控序列扫描的图像质量略高,LMA和LAD在各分段中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心率和严格的屏气训练条件下自适应性前门控序列扫描和TurboFlash大螺距扫描都能得到质量较高的图像,而自适应前门控序列扫描的图像质量稍高一些。

  • 标签: CT冠脉成像 自适应性前门控序列扫描 TurboFlash大螺距扫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短采集时间和多动脉期扫描技术对钆塞酸二钠肝脏增强MRI动脉期成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253例行钆塞酸二钠肝脏增强MRI检查的患者病例,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常规的容积内插式屏气检查(conventional volumetric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 C-VIBE)87例(单动脉期,扫描时间16 s);缩短采集时间的屏气检查(shortened acquisition volumetric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 S-VIBE)78例(单动脉期,扫描时间12 s);结合了鸡尾酒并行采集(controlled aliasing in parallel imaging results in higher acceleration, CAIPIRINHA)技术、水脂分离压脂(Dixon)技术及时间分辨交叉随机轨迹(time-resolved imaging with interleaved stochastic trajectories, TWIST)成像的容积内插屏气检查(CAIPIRINHA-Dixon-TWIST-VIBE, CDT-VIBE)88例(五期多动脉期,扫描时间16 s)。分别对三组图像动脉期的期相和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均采用四分法,图像期相根据肝动脉及门静脉显示程度划分;主观图像质量从图像伪影、肝脏边缘清晰度及病灶显示三个方面评价,客观图像质量包括图像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与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分类变量表示为病例数和百分比,χ2检验处理分类变量;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年龄的差异;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三组序列组间与多动脉期组内图像质量的差异及三组序列图像SNR与CNR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胸水、腹水、慢性阻塞性疾病、肝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MRI诊断医生对动脉期期相和图像质量评估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在动脉期图像中,CDT-VIBE组最佳图像的评分优于C-VIBE组和S-VIBE组(H=23.698,P<0.001)。在动脉早期图像中,CDT-VIBE组最佳图像评分优于C-VIBE组(H=19.415,P=0.043)。三组图像动脉早期比动脉晚期出现更多不满意图像(χ2=7.311,P=0.007)。CDT-VIBE组最佳图像在动脉早期与晚期的优秀率远高于C-VIBE组和S-VIBE组(P<0.05)。CDT-VIBE组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动脉早期图像优秀率高于后三期(P<0.05);动脉晚期中第四期图像的优秀率(78.4%)远高于前三期(P<0.05)。三组图像的SNR(H=3.854,P=0.146)及CNR(H=2.120,P=0.3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钆塞酸二钠后,采用缩短采集时间的S-VIBE序列不能有效减少屏气失败的图像,而使用多动脉期采集的CDT-VIBE序列则可以提供更多的优秀动脉期图像,既可以提供描绘血管的动脉早期图像,又可以获得病灶强化信息的动脉晚期图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脏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动脉期期相 图像质量
  • 简介:目的:分别采用MRI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ingleshortechoplanarimaging,ss-EP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turbospinecho,TSE)DWI序列,对受检者行头颅MRI检查,比较2种序列图像质量及对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测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3例因头痛或头晕接受头颅MRI检查的患者,除常规检查序列外,分别采集ss-EPIDWI和TSEDWI图像,并对2组序列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估。主观评估,主要评判图像的磁敏感伪影;而客观评估,则包括测量脑组织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和脑灰白质ADC值。将2组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2组间的SNR及ADC差异。结果:主观评估方面,TSEDWI序列图像磁敏感伪影明显少于ss-EPID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客观评估方面,TSEDWI序列的脑白质SNR(15.25±1.49)有略低于ss-EPIDWI序列SNR(15.53±1.44)的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331)。TSEDWI序列的脑灰质SNR(28.14±4.13)低于ss-EPIDWI序列SNR(30.43±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83);TSEDWI序列的脑白质ADC[(0.795±0.056)×10~(-3)mm~2/s]低于ss-EPIDWI序列[(0.820±0.058)×10~(-3)mm~2/s],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TSEDWI序列的脑灰质ADC值[(0.939±0.103)×10-3mm~2/s]高于ss-EPIDWI序列[(0.885±0.05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TSEDWI序列检查有助于减少磁敏感伪影,改善图像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敏感伪影 信噪比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目的:研究胸痹患者红外显示图像及温度差别,探讨胸痹患者与红外热像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应用红外热像仪对30例胸痹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双侧手臂的内侧及胸前区进行红外摄像,将图像输入专门的软件进行分析,并对心经、心包经、肺经及经脉旁开1cm的非经脉上和心前区的温度进行比较。结果:胸痹患者循经红外图像较健康人明显;胸痹患者心经及心包经上的温度变化较健康志愿者更敏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经相差不明显(P〉0.05);胸痹患者的胸前区的皮温较健康人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痹患者心脏及所属经络的皮肤温度变化较健康人更敏感。

  • 标签: 胸痹 红外热像图 皮肤温度 经络
  • 简介:摘要针对医学CT图像图像挖掘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讨论数据收集与CT图像特征等,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医学CT图像 图像挖掘技术
  • 简介:本文根据肾小球医学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直方图特征峰的图像侵害方法。通过定位图像的特征峰,从而有效地对肾小球医学图像进行阈值化。经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快速,准确地分割肾小球.

  • 标签: 图像分割 直方图 肾小球 阈值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基于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D-FLAIR)静脉增强内耳膜迷路图像的3种定量评估方法对内淋巴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单侧耳源性眩晕患者86例。入组患者均采取单倍剂量静脉增强,延迟8 h采集内耳3D-FLAIR图像。采用3种评价方法,分别为计算前庭内淋巴间隙面积与整个前庭内、外淋巴间隙总面积的比值、椭圆囊与球囊面积的比值和前庭内淋巴间隙体积与整个前庭内、外淋巴间隙总体积的比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侧与健侧耳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总淋巴体积比的差异。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种评估方法诊断内淋巴积水的效能。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临床确诊内淋巴积水65例。患侧耳与健侧耳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总淋巴体积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3、7.22、8.20,P均<0.001)。ROC曲线显示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及总淋巴体积比诊断内淋巴积水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768、0.884(P均<0.001),两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前庭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球囊/椭圆囊面积比、前庭内淋巴/总淋巴体积比均可用于定量评估内淋巴积水,目前内淋巴/总淋巴面积比值法为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法。

  • 标签: 内耳 球囊和椭圆囊 内淋巴积液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本文系统的回顾了若干传统的图像分割技术,包括基于灰度直方图的技术及基于空间细节的各种技术,也介绍了若干新的分割方法,如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方法,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以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等。同时也对分割结果的评价等作了概要介绍。

  • 标签: 图像分割 模糊集 分割 多分辨率分割 人工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图像引导放疗过程中图像配准技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需进行图像引导进行放射治疗的30例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放疗过程中以图像配准技术为重点的应用操作方法。结果30例患者共扫描240次,其中有1例患者因扫描过程中头脚的误差达到5.3cm,左右、头脚以及前后三个方向上低于3mm的误差发生率分别为56.3%、47.2%、43.4%。结论肿瘤患者在图像引导放疗过程中,应用图像配准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临床放疗的精度,从而提升患者放射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图像引导 放疗 图像配准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唇腭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发育畸形,患者多合并牙颌畸形,而且其口腔功能,例如发音、咀嚼和吞咽等均会受到影响。唇腭裂的治疗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对这类患者进行的是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同时所有的治疗可能会贯穿在患者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其中正畸治疗多是为配合颌面外科治疗而开展,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正畸治疗也有利于患者正常口腔功能的建立。本文将对正畸治疗做详细论述。

  • 标签: 唇腭裂 正畸
  • 简介:PierreRobin序列征(PierreRobinsequence,PRS)既往称为PierreRobin综合征、小下颌-舌后坠综合征及下颌退缩症[1]。临床较罕见,大多为个案报道,本病的死亡率高,婴儿的早期死亡率可达30%~60%[2]。早期发现PRS,对改善该病患儿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收治1例本病患儿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患儿,男,17个月。因"发热2d"于2014-02-22入院。

  • 标签: PIERRE Robin序列征/先天性 舌后坠 腭裂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erre Robin序列征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诊断的12例Pierre Robin序列征胎儿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与产后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收集染色体检查结果。结果12例Pierre Robin序列征胎儿产前超声特征均表现为小下颌、不完全腭裂、舌后坠,其中单纯Pierre Robin序列征4例,合并其他畸形8例。漏诊1例,为单纯Pierre Robin序列征。结论Pierre Robin序列征在产前具有特征性声像表现,经颜面矢状切面和经口裂腭斜冠状切面扫查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产前 Pierre Robin序列征 小下颌 腭裂
  • 简介:随着医学成像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从二维医学图像到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对图像分割、纹理分析、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在比较各种技术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医学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图像配准 图像融合 纹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有效的配准方式,证实合理的配准方式对于CT、MR扫描的图像融合对胶质瘤靶区勾画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对放疗的应用的价值。方法抽取两组各10例临床上术后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行CT增强扫描和MR增强扫描。第一组在体表不做标记点,并且MRI扫描时不采用和CT扫描时的头枕。第二组按研究的目的在体表做好标记并做到CT扫描和MR扫描的患者体位尽量保持一致(MRI扫描时选择和CT扫描时采用类似的头枕)。将扫描完的图像传输到放疗室中的TPS中,然后分别采用Manual和PointMatch法进行图像标配。配准完成后进行图像融合,直到到达满意的融合效果。然后由放疗科两位副主任职称的放疗医师及我院放射科一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对融合图像进行评估和勾画,分别在CT、MRI及融合好的图像上勾画临床靶区(ClinicaltargetVolume)CTV及周围正常危及器官(眼球、晶体、视神经、脑干、脊髓等)。在融合好的图像上勾画CTV并设为CTV-CT/MR,以此类推,定义为设为CTV-CT,CTV-MR。然后对比两组的CTV重合度(CTV-T)来评价CT和MRI图像融合的精度,即V-CTV-T的体积占CT图像上V-CTV-CT的百分比V-CTV-T=CTV-CT/MR/V-CTV-CT*100%(理想状态下为1)。并且计算二组在配准状态下的三维方向上的误差大小。结果1.第一组和第二组CTV重合度(融合的图像与CT对比)为0.8士0.26,0.91士0.1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一组和第二组CTV重合(融合的图像与MRI对比)为0.92士0.15,1.02士0.08,两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单纯CT对比,MRI更接近与1,差异性小。2.利用PointMarch计算第一组X,Y,Z轴方向的平均误差为(0.65士0.17)mm,(1.2士0.11)mm;(2.2士0.20)mm,三维空间总的平均误差为(2.24士1.15)mm;第二组X,Y,Z轴方向的平均误差为(0.25士0.11)mm,(0.6士0.11)mm;(1.2士0.20)mm,三维空间总的平均误差为(1.26士0.35)mm。不加标记点的误差明显大于加标记点的,并且不加标记点的误差超过了误差范围。结论1.体位一致的CT和MRI扫描是两者图像融合的关键,体位一致的图像融合技术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2.MRI扫描的图像勾画靶区比CT勾画靶区的精度高。

  • 标签: CT/MR,标记点,融合,配准,胶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图像自动分割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对乳腺钼靶X线图像进行准确分类识别。方法以数字钼靶X线图像数据库(DDSM)中的BI-RADS4类的簇状分布多形性钙化钼靶图像为研究对象,自动切分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OI)。对小波变换、Gabor滤波和灰度共生矩阵法所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融合,并基于灵敏度分析对融合后的特征参数进行筛选。使用基于集成学习的方法,对多项式核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和逻辑(logistic)回归分类器进行投票集成,构成用于乳腺钼靶X线图像自动分类的分类器。投票集成方法为软投票。结果提出的集成分类器可高效地识别与分类乳腺钼靶X线图像,其分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9.1%、99.6%和99.3%。结论所提出的乳腺钼靶X线图像处理与分类识别方法能为医生的临床判断提供辅助检测的依据,并为细分BI-RADS4类图像提供技术基础。

  • 标签: 乳腺钼靶X线图像 图像自动分割 多特征融合 灵敏度分析 分类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