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罗兰·巴尔特在批判萨特的过程中提出了“中性写作”的观念,后来他不仅把“中性”发展为一种理论方法,而且发展为“既置身于各种呼声和判决的环境里却又毫不介入其中”的生存策略。1968年他在“五月风暴”中的表现就是这种策略的预演。而在法兰西学院研讨班上他又将这种策略进一步理论化,描绘出了一种与权力无涉的个人节奏性生活的乌托邦,并在吸收东方的禅道哲学以及古希腊怀疑论思想以后,巴尔特逐渐沦落为一个受人诟病的寂静主义者。不过,也正因为这些,巴尔特在后结构主义阵营中是不可替代的。

  • 标签: 罗兰·巴尔特 中性 不介入 生存美学
  • 简介:作为好莱坞的外来者,罗兰·艾默里奇是全球化时代好莱坞制片策略的代表之一。他深谙好莱坞类型片的创作规范,但同时注重影片的原创性。他偏爱特效场面,采用巴洛克式叙事结构,在科幻片和灾难片中传递他的忧患之思。

  • 标签: 艾默里奇 全球化 原创性 特效场面 忧患之思
  • 简介:1964年罗兰·巴特发表论文“图像修辞学”(次年出版专著《符号学原理》)。作者从符号学角度对Panzani广告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从内涵和外延两个层面探讨了图像信息的修辞手段,并与绘画和电影相比较,揭示了作为图像系统的照片所具有的符号学特质。“图像修辞学”是符号学应用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也可以说是广告分析方面的一个范例。

  • 标签: 罗兰·巴特 符号学 修辞 图像
  • 简介: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曾从“眼泪赞”的角度剖析过歌德的经典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可惜囿于篇幅和体例所限,巴特所提出的一些重要问题都未得到展开和分析。而通过“维特的泪水”,对“孩子气”“男子气概”“眼泪的盛衰史”等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可以揭示出维特借助“眼泪”叙述了一个悲痛的神话。在这个故事里,维特对激情的推崇、荣誉的高扬都只是伪装的“男子气概”“殉道精神”,其背后的实质是“孩子气”。另一端,《维特》的作者歌德则通过写作的方式得以自救,净化了感性的眼泪,实现了对眼泪的抑制。因此,《维特》在巴特所设想的“眼泪的历史”中具有转折点的意义,这一承前启后的意义尚未被发掘。

  • 标签: 《少年维特之烦恼》 眼泪:孩子气 男子气概
  • 简介: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罗兰·巴特如何进入中国并在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罗兰·巴特在1980年代进入中国后,和当时中国的文化语境发生了勾连,尤其是对新的文学实验和日常生活的解释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部分讨论了罗兰·巴特最核心的思想,本文认为,罗兰·巴特的写作一直徘徊在语言、身体和快感之间,他将语言看作是身体的快感方式。正是在语言中,在写作中,他获得了巨大的快感。

  • 标签: 罗兰·巴特 中国 语言 身体 快感
  • 简介:社交媒体表情符号经历了34年的发展和演变,从最初简单的字符组合变为静态的表情图标,再演变成动态图像完形,符号形态的发展与改变只是表象,更多的是其内涵和功能的深化与拓展,表情符号不再只是情绪情感的载体和传播信息的工具,在当下"视觉文化"和"读图时代"的社会环境中,它成为一种传播文化的渠道。本文运用罗兰·巴尔特符号学理论对社交媒体表情符号进行解析,分析潜藏于图像完形下的文化传播机制的运作方式,探寻具有代表性的表情符号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制造社会幻象、构建现代神话,为我国文化输出提出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表情符号 符号学 文化传播 神话
  • 简介:通过罗兰诉克里斯蒂安案判决,加利福尼亚最高法院废弃了基于土地进入者的身份来认定土地占有人注意义务的分类处理模式。但是,该案的当事人在陈述中并没有说明,引起损害发生的缺陷是隐蔽的还是显而易见的。该案当事人也无意废除上述分类处理模式。然而,加利福尼亚最高法院基于积极司法决策改变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将被告享有的保险作为认定注意义务标准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而要求土地占有人对所有土地进入者均负有通常注意义务。罗兰诉克里斯蒂安案判决对美国土地占有人责任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乎有一半的州在该案判决出台之后重塑了土地占有人责任法律。但该案判决也引发了对侵权责任法基本观念的再思考,即不当行为和不履行义务的区分。接受罗兰诉克里斯蒂安案判决还是维持分类处理模式,也体现了规则与标准之间的张力。

  • 标签: 土地占有人 分类处理模式 合理注意义务 隐蔽缺陷 责任保险
  • 简介: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创建的"神话学"符号分析方法,旨在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方法探讨日常现象背后的意义生成和意识形态建构。借用此方法,对我国儿童教育市场上被认定是"优秀"儿童教育的符号而受到热捧的"蒙台梭利"进行分析,发现"蒙台梭利"自然衍变为"和蒙台梭利有关"的多重意义。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人们把对蒙台梭利教育局限性的承认作为其大行其道的理由,把蒙台梭利教具和教法的标准化操作当作"科学知识"而致使其泛用和擅用,把对儿童的特殊期望当作自我启蒙以及对教育方式盲目选择的助推力量。最终,"蒙台梭利"被异化成神话。唯有本于儿童,对"和蒙台梭利有关"的一切持没有偏见和成见的虚静心智,才能回归"蒙台梭利"的本真。

  • 标签: 蒙台梭利 儿童教育 符号分析理论 神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