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间歇低氧训练和高住低练两种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将108只大鼠分为6组,经过4周的训练后测得其血红细胞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安静状态下,各组红细胞数量均高于常氧对照组,高住低练组高于间歇低氧运动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即刻状态下及运动3h状态下,高住组红细胞高于间歇低氧组,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高住低练对照组低于间歇低氧组,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安静状态下及运动即刻状态下,红细胞压积高住组低于间歇低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住低练组低于间歇低氧运动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3h红细胞压积高住低练组低于间歇低氧运动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安静状态下,血红蛋白高住组高于间歇低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种状态下高住低练组均高于间歇低氧运动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间歇低氧运动组和高住低练组比单纯运动训练和单纯低氧更能提高机体有氧运动能力。

  • 标签: 间歇低氧训练 高住低练 血细胞
  • 简介:人体会用独特的方式告诉你有没有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来自于鸡蛋、瘦肉、鱼、坚果、乳制品和含有蛋白质的蔬菜,它们能构建肌肉和促进整体健康。本文盘点了蛋白质摄入不够时的七种迹象。

  • 标签: 蛋白质 体知 整体健康 乳制品 肌肉 坚果
  • 简介:分析了身体活动对肌腱细胞外基质更新的影响。血流量、需氧量、胶原合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水平随机械负荷增加。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基因转录,尤其是翻译后修饰在运动后增强。训练导致胶原蛋白周转的持续增加,相反,静止明显降低胶原更新。这些变化修改了组织的力学特性及结构特征。肌腱受力造成周围间质中生长因子的显著增加,这可能导致胶原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合成增加。这些变化可能有助于训练引起的肌腱抗阻能力和耐受力增强。

  • 标签: 运动训练 细胞外基质 力争l生能 结缔组织
  • 简介:9月9日,在由美国乳品出口协会举办的“品味乳营养,体味优生活——2010年美国乳清蛋白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运动营养生化研究室主任常翠青博士针对现今大众所关注的运动恢复、蛋白质摄入等焦点话题给出了专业建议。

  • 标签: 乳清蛋白 美国 媒体 运动恢复 2010年 医学研究所
  • 简介:衰老的机制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理论解释,许多研究表明衰老与HSP70的关系密切.论文对HSP70与衰老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着重探讨了运动诱导的HSP70对衰老机体的作用,以期为运动延缓衰老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衰老 HSP70 运动
  • 简介:通过测试1993年广州体育舞蹈大赛中的15对不同年龄组参赛选手赛后血乳酸、尿蛋白的变化,探讨体育舞蹈对人体身体机能的影响,为体育舞蹈的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 标签: 体育舞蹈 血乳酸 尿蛋白
  • 简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是能量代谢变化的感受器,在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一些生理刺激能够激活AMPK,激活后的AMPK打开分解代谢途径,同时关闭消耗ATP的通路。急性运动和运动训练能够提高骨骼肌和肝脏组织中AMPK活性,运动训练引起组织中各种适应性反应。AMPK突变则对运动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亚基 亚型 活性 运动
  • 简介:通过测试及多数资料报道,血乳酸和尿蛋白有同等的重要意义。本文以大量的实验测试数据为依据,论证两者在运动实践中的相关关系。1资料来源及测试对象资料来源:本文资料取材于国家速滑队近四年中的运动员比赛和训练负荷后血乳酸与尿蛋白同步测试结果(比赛有国内锦标赛、中日对抗赛、测验赛;训练分陆地训练和冰上训练)。

  • 标签: 速滑运动员 血乳酸浓度 尿蛋白 运动训练 相关分析 训练负荷
  • 简介:肌球蛋白是骨骼肌细胞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蛋白,主要由两条重链(MyosinHeavyChain,MHC)和两对轻链(MyosinLightChin,MLC)组成。其中MHC在肌肉细胞中表达有多种同功异构型(Isofonn),同功型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换和骨骼肌的收缩性能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不同运动形式的影响下同功型之间会相互转化。肌球蛋白MHC合成的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有所下降,而运动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这种变化。神经及内分泌在运动对肌球蛋白MHC基因表达影响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 标签: 骨骼肌 肌球蛋白重链 基因表达 运动训练
  • 简介:乳酸是运动过程中糖酵解的产物,乳酸的消除通过多种途径的乳酸穿梭得以完成,乳酸穿梭是在单羧酸转运蛋白的帮助下进行的乳酸跨膜运输,有助于乳酸的消除.研究发现运动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MCT1和MCT4,主要对MCTs的结构、功能、分布、调控以及抑制剂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探讨MCT1和MCT4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对乳酸代谢调控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单羧酸转运蛋白 乳酸 运动 糖酵解
  • 简介:通过对我院羽毛球队在训练和比赛中血乳酸、尿蛋白、心率等理化指标的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羽毛球比赛中起决定作用的积极运动时间是以无氧供能为主,短时间高强度并结合专项技术的训练手段能有效提高无氧供能能力。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羽毛球比赛,在训练中要侧重发展运动员的无氧供能能力。科学安排训练手段,提高训练课的运动密度。

  • 标签: 心率 血乳酸 尿蛋白 负荷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负重抗阻训练对老年大鼠股四头肌总蛋白质含量和AMPK含量的影响.方法:以40只健康18月龄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安静组、0%、30%、50%、70%最大负重组进行跑台抗阻训练,坡度35°,跑速15m/min,隔天一次,共8周.记录大鼠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变化,用考马斯亮蓝蛋白测定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大鼠股四头肌总蛋白含量和AMPK含量.结果:(1)与安静组和0%最大负重训练组相比,70%最大负重组大鼠体重出现了显著性下降(P<0.01);(2)与安静组相比,30%和50%最大负重训练组的股四头肌总蛋白质含量升高具有差异性(P<0.05);与0%最大负重训练组相比,30%最大负重训练组的股四头肌总蛋白质含量升高具有差异性(P<0.05);(3)与安静组和0%最大负重训练组相比,30%和50%最大负重训练组的股四头肌AMPK含量升高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8周不同负重量抗阻训练可提高老年大鼠股四头肌总蛋白质和AMPK的含量,且30%和50%最大负重量抗阻训练的效果更为明显,而运动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及降解的调控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具体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骨骼肌减少症 抗阻训练 衰老 股四头肌 总蛋白质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 简介:目的:采用低强度电刺激治疗腓肠肌拉伤,观察其对于肌肉损伤部位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14组和D14-40Hz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腓肠肌拉伤动物模型。于造模后第5天D14-40Hz组开始予以电刺激,其余组继续喂养。正常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当天,模型组在造模当天,D14组和D14-40Hz组在第14天进行在体力矩测试,测试结束后处死动物,分离腓肠肌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测定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关节最大等长力矩值为0.236±0.045(Nm),模型组肌肉拉伤后即刻关节最大等长力矩下降为0.176±0.034(Nm),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14天D14-40Hz组最大等长力矩值为0.247±0.038(Nm),与D14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测定结果:肌肉拉伤后第14天MyoD蛋白表达D14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是MyoD蛋白表达D14-40Hz组比D14组增强明显(P〈0.05);肌肉拉伤后第14天,D14-40Hz组Myogenin蛋白表达明显强于D14组(P〈0.05)。结论:腓肠肌急性拉伤后,早期采用低强度电刺激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关节力矩,并促进了MyoD与Myogenin的表达,对组织修复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 标签: 腓肠肌拉伤 电刺激治疗
  • 简介:目的:旨在观察离心运动致骨骼肌损伤后丝氨酸蛋白酶(Omi)在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n=6)、离心运动2大组(n=30),离心运动组大鼠在跑台上进行一次性离心运动,分别于运动后即刻(E0组,n=6)、运动后12h(E12组,n=6)、运动后24h(E24组,n=6)、运动后48h(E48组,n=6)和运动后72h(E72组,n=6)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取比目鱼肌待测;使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WesternBlot和Realtime-PCR法分别检测Omi、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蛋白表达和基因水平;Co-IP法检测XIAP和Omi的相互结合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离心运动后Caspase-3、Caspase-9活性均明显升高;离心运动后Omi、XIAP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离心运动能明显增加XIAP和Omi的结合量。结论:离心运动能够激活骨骼肌组织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诱导Omi和XIAP的表达上调,促进XIAP与Omi相互结合,Omi可能在促使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介导作用。

  • 标签: 离心运动 骨骼肌 细胞凋亡 OMI XIAP
  • 简介:以中老年血脂异常患者为对象,观察太极拳运动干预对血脂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6周太极拳锻炼不仅改善了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状况,而且显著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表明适量运动对防治血脂异常及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血脂异常 太极拳运动 血脂 免疫球蛋白(Ig) 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补充活性肽对大鼠骨骼肌细胞结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染色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活性肽对运动性骨骼肌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依分别补充安慰剂和活性肽,运动与不运动。以及运动后0h、12h、24h和48h等不同时间随机分为10组,所有动物膳食平衡1周后,进行实验。运动组大鼠以(20±1)m/min的速度,坡度为-16°,持续性跑台训练120min。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动物在膳食平衡期间每天分别进行灌胃15%活性肽饮料2mL和等量的安慰剂。结果:补充活性肽可减轻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结蛋白免疫染色的丢失,增强波形蛋白的免疫染色,明显减少血清酶CK、LDH的漏出。

  • 标签: 活性肽 骨骼肌 中间丝蛋白 免疫染色 离心运动 大鼠
  • 简介:解偶联蛋白3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转运蛋白,研究证实解偶联蛋白3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线粒体活性氧生成及脂肪代谢等有关。就解偶联蛋白3的结构、分布、表达调控及其介导的线粒体活性氧生成等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解偶联蛋白3 线粒体 活性氧
  • 简介:以TaqI限制性内切酶测定Fg基因的多态性与儿童单纯性肥胖进行关联研究,发现基因型的分布在单纯性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有显著差异(基因型分布P=0.029;等位基因频率P=0.005),携带突变等位基因的儿童易于肥胖。从而推测Fg基因可能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基因标记。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测定基因基础不仅可以预测单纯性肥胖的倾向,而且可以为建立预防和干预肥胖的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单纯性肥胖 Fg基因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肌糖原状态下运动诱导肌源性白细胞介素6(Interukin-6,IL-6)表达及蛋白释放与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Transport4,GLUT4)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通过特定的运动方案和饮食方案造成大鼠在运动前体内肌糖原含量不同,再观察定量负荷跑台运动后肌源性IL-6表达及释放与葡萄糖转运体GLUT4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血清IL-6浓度在运动30min后显著增加,运动120min后达到峰值,运动后逐渐降低;骨骼肌IL-6mRNA在运动120min后显著增加,运动后3-6h继续增加至峰值;骨骼肌GLUT4mRNA在运动时并未增加,而在运动后3h开始增加,运动后6h达到峰值。上述三个指标在低肌糖原组的增加与正常糖原组相比更加显著。结论:低肌糖原含量可以促进运动中IL-6的释放及运动后恢复期IL-6和GLUT4的基因表达;运动导致恢复期GLUT4基因表达的增加很有可能与肌源性IL-6的表达及IL-6的自分泌作用有关。

  • 标签: 运动内分泌 肌糖原 运动 肌源性IL-6 GLUT4mRNA
  • 简介:目的:探讨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大鼠骨骼肌αB-crystallin表达和血清CK的变化,及针刺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安静组、运动非针刺组与运动针刺组。运动组大鼠进行一次力竭离心运动,于运动后即刻对运动针刺组进行针刺处理。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比色法分析各组大鼠腓肠肌中αB-crystallin含量的变化和血清CK的值。结果: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运动针刺组大鼠αB-crystallin含量高于运动非针刺组大鼠(P﹤0.05)。运动针刺24h组血清CK显著低于运动即刻组(P﹤0.01);运动24h组与运动即刻组相比,血清CK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针刺可促使运动诱导的αB-crystallin蛋白进一步表达,可能是针刺促进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损伤提前恢复的机制之一。2)针刺通过加强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修复促使血清CK含量提前恢复至24h水平。

  • 标签: 离心运动 αB-crystallin CK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