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研究患者接受PDCA管道安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分为对比组(N=38例,常规护理)与试验组(N=38例,PDCA管道安全护理),观察管道护理结果与患者满意度两项指标。结果:对比组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78%,试验组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P<0.05。对比组患者满意度为78.94%,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73%,P<0.05。结论:在患者安全管道护理中,通过掌握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让患者更加满意临床护理工作。

  • 标签: 管道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产生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对策展开分析。方法 截取某院儿科65例不良事件出现的病例资料当成研究对象,对事件的种类、出现时间、造成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经研究可知,儿科不良事件出现的类型涵盖:用药失误、坠床、院内感染等,而事件频繁出现的时间段在8:00-12:00之间,出现的原因受到护理人员行为、工作量、家属的安全观念的影响。结论 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增强家属的安全观念、科学实施护理工作可以减少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得发生几率。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包括压力性损伤、跌倒/坠床、烫伤/冻伤、非计划拔管、静脉炎、用药错误、输血错误、药物外渗9大类,对患者可造成各种程度不同的伤害,严重可引发医疗纠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应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研究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 2019年西藏芒康县人民医院 有32 例护理不良事件,并对其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将32例不良事件护理缺陷、一般差错、严重差错、事故进行分类。将32例护理不良事件根据护士工作年限、护士专业职称、护士学历、科室分布这些情况来统计分析。护士工作年限中工作小于3年的护士发生不良事件的最多为(62.50%)。护士专业职称中低职称的为高发人群(62.50%)。护士学历中低学历的护士造成不良事件分发生最多(71.88%)。科室分布各科室以内儿科为主(34.38%)。结论 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的培训,进行系统的学习,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度,提升自身的护理能力,培养其对患者的责任心,能起到对护理不良事件防范的作用,同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理安全 不良事件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公民的法律意识以及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医院需要不断提升对于医疗防线的控制,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症患者不良事件护理出现的防范。ICU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本文针对ICU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出现原因进行分析,并在为不良事件的防范探讨恰当的解决方法。

  • 标签: ICU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我院儿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之间在儿科护理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情况,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在这96例不良事件中,有4例为药物不良反应,占比为4.17%,6例为烫伤,占比为6.25%,8例为工作流程问题,占比为10.42%。19例为坠床或跌倒,占比为19.79%,有11例为留置针意外拔管,占比为11.46%,14例为用药错误,占比为14.58%,24例为输液外渗,占比为25.0%;其中坠床/跌倒、输液外渗以及用药错误不良事件占比明显更高(P

  • 标签: 儿科 不良事件 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9年~3月~2021年3月护理资料,对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发生原因,并进一步总结出对策。结果:在我院精神科2019年~3月~2021年3月,共出现81例护理不良事件,经统计主要包括:跌倒、攻击、伤人、破坏医疗设施等,分别占比33.33%、22.22%、18.52%、14.82%,此外还包括外出(9.88%)、食噎(1.23%),而发生原因又包含多方面,如环境、操作、态度、沟通等多种,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操作不当(37.04%)。结论:在精神科中要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就应当从评估患者病情、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制度等方面做起,以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精神科 不良事件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由于护理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良事件,有的可能导致护理危机。重视重症监护风险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频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健康和经济损失。对于儿科护理从业者而言,患者的特异性要求提高对临床护理实践的要求,加强儿科护理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工作要求,这对减少儿科护理中的不良情况发生频次具有很大意义。本研究以新生儿科发生的护理不良反应为例,分析护理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精神科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的原因,做好防控工作以降低医院面临的法律风险,同时做到对病患及其家属负责,致力于提升医院整体的服务水平。方法:以2019年1月-2021年6月实际的病例为基础数据展开整合归纳,探究出现不良事件的类型和其风险,最后反思总结得到结论,为本院精神科接下来的医疗护理工作指明方向。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 不良事件 医疗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构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院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对比施行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情况和处理时间。结果: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减少,主动上报率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能主动上报并尽快进行处理。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 发生率 主动上报率
  • 简介:摘 要:确保患者健康,减少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新医疗设备、新医疗技术等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在提升医院医疗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如何杜绝不良事故发生,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详细分析了常见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在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 标签: 常见护理 不良事件 发生 原因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发现护理问题,并且解决相对的护理问题,以此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方法:从2020年8月到2020年12月,通过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一共发生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共50件,并通过各种调查和研究分析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和归纳。结果:经过本文的研究和调查对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类和总结,原因从护理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患者本身为切入点进行归纳。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整体素养不强,护理观念缺乏等因素。管理人员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缺乏规范的制度进行管理,管理机制存在着漏洞。患者由于病情的进展和延续,精神和心理具有强大的压力,经济上也存在着巨大的负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随之提高。结论:医院的管理人员应当健全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管理措施,从严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养,提高护理质量,最终达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与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50例患者精神疾病的住院患者作为了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划分为了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的是防跌护理方法,针对患者跌倒发生的几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实验组跌倒发生几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一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科住院患者 跌倒不良事件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文化体系,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建立全员参与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成立医院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建立高危风险评估体系及信息评估平台、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及案例分享信息平台、制订全面风险控制流程,比较应用全面风险管理策略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全面风险管理策略后,全员参与不良事件管理积极性提高,主动评估上报高危风险事件例数增加,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面风险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既往存在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25名护理人员,分析实施细节管理法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环境管理、物品摆放、无菌区/污染区管控评分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既往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总结,提出给予细节管理法进行干预,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细节管理法 护理不良事件 消毒供应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为改进后续老年内科护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老年内科患者,人数共计76人,本次实验在2019年8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4月。本次实验分组依据为所选患者是否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50例患者均未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实验组26例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对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导致老年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系统分析本次实验,在26例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中,出现针刺伤、错误用药、非计划性拔管、烫伤、压疮、静脉炎、输液渗透、跌倒的人数分别为2人、2人、1人、1人、2人、2人、7人、9人,占比分别为7.69%、7.69%、3.85%、3.85%、7.69%、7.69%、26.92%、34.62%;细致深入的分析本次实验,对照组及实验组在护理人员工作年限、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护患沟通水平、患者依从性、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评价体系、巡视频率、排班原则等方面均有着较为突出的差异,(P<0.05)。结论:组织管理、护理人员、患者自身等方面的因素均对老年内科护理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注意,并采取措施加以干预,以此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

  • 标签: 老年内科 护理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护理对急诊留观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急诊留观患者60例开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风险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急诊 留观 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 风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抽选本院近一年内收治的9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予以住院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风险管理模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耳鼻喉科护理不良事件采用防控管理的方法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收治的眼耳鼻喉科52例产生了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进行分析,针对分析出来的问题制定防控管理方案,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采用防控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2019年整年和2020年整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比较(2019年整年和2020年整年收治的患者总数相近)。结果: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收治的眼耳鼻喉科患者中共有52例患者产生了护理不良事件,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收治的眼耳鼻喉科患者中共有17例患者产生了护理不良事件,2020年整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9年。结论:对眼耳鼻喉科护理不良事件采用防控管理的方法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眼耳鼻咽喉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 标签: 眼耳鼻咽喉科 护理不良事件 防控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