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支架成形伴胃置入术在食道贲门癌狭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6例食道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采取内支架成形伴胃置入术处理,观察本组的临床效果,总结治疗体会。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后3-7天检查支架完全膨胀后拔除胃,术后1月、6月复查无支架移位,术后1年未见死亡病例,支架无显著性移位。结论内支架成形伴胃置入术利于支架稳定,对食道贲门癌狭窄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食道贲门癌 管腔狭窄 内支架置入 胃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镇痛泵(PCA)硬膜外,连续给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护理要点。方法介绍硬膜外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指导,心理护理及合理用药。结果54例平均71.2岁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显效29例(53.7%),有效24例(44.4%),无效1例(1.9%),总有效率98.1%。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正确的健康指导,细心的观释和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椎管狭窄 硬膜外置管 老年人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治疗手段通常分为开放手术与内治疗。内技术以操作简易、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尿道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等离子、激光等各种设备的普及和新型尿道支架、移植物的应用,使内手术操作更方便,损伤更小,但由于尿道狭窄病因的多样化及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内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部分患者远期疗效欠佳。尿道内放射治疗、内注射药物或干细胞及新型导尿等非手术方式也正在尿道狭窄中进行探索性应用,结果显示有利于改善内手术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各种内微创治疗手段和药物在尿道狭窄上取得了较多新进展,但仍需更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其可行性、有效性,并确定恰当的手术时机。

  • 标签: 尿道狭窄 内窥镜检查 激光疗法 药物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治疗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的11例患者资料,均接受内治疗。总结其症状、手术方式、并发症、支架通畅情况并分析患侧上肢收缩压及血液峰值血流速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均行腔内支架成形术,手术均成功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69(30.1±23.4)个月;2例术中使用脑保护伞,其中1例行同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例因对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行支架植入术;1例术中发现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重度狭窄,一期行无名动脉支架植入术,半年后行左颈总动脉支架植入术。6例为股动脉入路,2例为肱动脉入路,1例经腋动脉与股动脉穿刺入路,2例为右颈部切开逆穿颈总动脉与股动脉联合入路。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第6、7、12个月出现支架内再狭窄,1例患者行无名动脉支架内球囊扩张术,2例患者行再次支架植入术,术后支架内血流均恢复通畅;1例术后14个月出现支架内再闭塞,因临床症状改变不明显未干预,本组病例临床再干预率为3/11,一期通畅率为7/11,二期通畅率为10/11。10例患者术后症状较前缓解,1例患者右上肢无力无明显改变。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术前、术后右上肢收缩压、脉压差、无名动脉峰值血流速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治疗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疗效确切,应根据病变情况及患者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方案。

  • 标签: 腔内治疗 无名动脉狭窄 无名动脉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经皮血管内成形(PTA)及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及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8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经同侧股动脉,15例经对侧股动脉入路治疗。4例单纯PTA治疗,8例PTA后置入支架,6例直接置入支架。共置入14枚支架,均为球扩式支架,其中2枚为药涂支架,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造影剂用量64 ml,治疗前肾动脉狭窄率为50%~99%,内治疗后狭窄率降为10%~30%。收缩压由术前的(157.2±43.0) mmHg降至术后的(129.8±8.6) mmHg;血清肌酐(SCr)水平由术前的(258.8±214.7) μmol/L降至术后的(176.3±101.1) μmol/L,尿素氮由术前的(15.7±1.6) mmol/L降至术后(10.6±1.1) mmol/L(均P<0.05)。术后中位随访42.4个月(3~93个月),治愈17例,无效1例,1例单纯球囊扩张后术后30 d出现再狭窄,予以置入支架。除1例移植肾动脉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移植肾动脉狭窄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常见血管因素,内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肾移植 肾动脉梗阻 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分析119例在我院接受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64例,女性55例。年龄段在19岁-58岁,平均年龄39.8岁。所有患者中117人输尿管狭窄,2人输尿管闭锁,其中狭窄段长度小于1.7cm的91例,1.7cm到4.0cm的患者1例,长度超过4.0cm的24例。狭窄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者34例。狭窄部位位于输尿管上段,患者33人,中段21人,下段39人,两处或两处以上狭窄者16例。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104例通过内窥镜找到正确引导方向,成功治愈,治愈率87.39%,13例治疗效果不显著,2例治疗失败,未有任何改善。结论内泌尿外科技术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狭窄,治疗过程简单、安全、有效,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腔内 泌尿外科技术 输尿管 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进行肾移植术后出现TRAS并接受了血管内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中期随访结果。结果共2 230例患者进行了肾移植,其中78例发生TRAS,发生率为3.6%,27例患者接受了血管内治疗并得到12~80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3例(48.1%)进行了移植肾动脉造影并球囊扩张术,其中2例因再狭窄而行支架置入术,14例(51.9%)进行了移植肾动脉造影球囊扩张并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血清肌酐217.1 μmol/L(98~541 μmol)与术后2周127.6 μmol/L(47~220 μmol/L)和术后12个月103.4 μmol/L(63~166 μmol/L)相比,术后血清肌酐明显降低(P<0.05);术前肾小球滤过率42.7 ml/min(8.3~105.3 ml/min)与术后2周61.8 ml/min(24.6~132.2 ml/min)和术后1年76.3 ml/min(47.3~113.9 ml/min)相比,术后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升高(P<0.05)。移植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术前为234 cm/s(75~457 cm/s),术后2周为129 cm/s(52~290 cm/s)(P<0.05),1年后为118 cm/s(57~300 cm/s)(P<0.05)。随访期间,2例(7.4%)因肺部感染导致的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TRAS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血管内治疗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肾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使用钬激光采取“S”切口处理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尿管镜下使用钬激光对输尿管狭窄部行“S”型全层切开,术后留置F5~6#双J。结果35例术后3~6个月拔出双J,随访3~8个月,34例治愈,1例再次狭窄。结论“S”型输尿管全层切开具有术后再次发生狭窄率低的特点。

  • 标签: &ldquo S&rdquo 型切口 输尿管狭窄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闭锁性尿道狭窄电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经尿道闭锁性尿道狭窄段切除术经尿道电切。结果5例患者术后留置Fr22#双导尿12天至16天平均14天,其中1例患者术后13天拔出尿后不能自行排尿,二次经尿道尿道狭窄电切除术。5例患者术后均施行尿道扩张,其中1例患者每月一次,共扩张十次;其余4例患均者每月一次,扩张5-7次。5例患者中的1例患者术后一年行疝无张力修补术,1例术后10月发生附睾炎。2例拔出尿后发生尿失禁,经提肛锻炼1月后回复自行排尿能力。术后3年随访最小尿流率15ml/s,最大20ml/s,平均18.5ml/s。结论经尿道闭锁性尿道狭窄切除术治疗1.1cm以下尿道狭窄不增加再次手术难度,出血少,并发症少,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闭锁 尿道狭窄 经尿道 电切
  • 简介:下肢动脉依据其部位及功能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血管,股动脉作为流出道的末端以及流入道的起始,对其处理有复杂性和特殊性。股动脉狭窄闭塞是股动脉疾病最为常见的[1]。目前关于股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主要有人工血管转流术、内膜剥脱术、血管内治疗等。近年来内治疗凭借其微创、快速康复、安全、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发展迅速,再加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多为老年患者,

  • 标签: 支架内再狭窄 腔内治疗 流入道 流出道 人工血管转流术 闭塞患者
  • 简介:股腘动脉闭塞是常见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自1964年首例采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治疗股腘动脉硬化狭窄性疾病至今,股腘动脉的内治疗获得极大的发展[1]。欧洲及北美指南提出内治疗也可适用对某些复杂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rans-AtlanticInter-

  • 标签: 腔内治疗 腘动脉 再狭窄 动脉闭塞性疾病 支架植入 通畅率
  • 简介:摘要为了解良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内治疗问题,本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良性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研究及内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首先,本文详细分析了良性输尿管狭窄的病因,列举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强调了内治疗的优势。其次主要从球囊扩张术、支架扩张术等多方面入手,总结了疾病的内治疗方法,证实了各项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良性输尿管狭窄 腔内治疗 开放性手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静脉置换术在交界可切除胰腺癌中应用的效果,并分析导致术后置换血管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77例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43例,年龄(61.4±10.8)岁。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置换血管狭窄情况、术后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复查和电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导致置换血管发生中重度狭窄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77例患者中,交界可切除胰腺癌侵犯门静脉系统汇合部41例,侵犯肠系膜上静脉22例,侵犯门静脉14例,受侵静脉切除长度(3.7±1.0)cm,肿瘤长径(3.8±1.6)cm,淋巴结转移57例,R0切除7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9%(23/77)。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1%、52.3%、32.9%。随访期间,77例患者发生置换血管轻度狭窄4例(5.2%),中度狭窄9例(11.7%),重度狭窄11例(14.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切除长度>3 cm(RR=4.602,95%CI:1.657~12.781,P=0.003)和肿瘤复发(RR=8.529,95%CI:1.129~64.448,P=0.038)是同种异体静脉置换术后置换血管发生中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同种异体静脉用于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术中门静脉系统重建是安全可行的,术后置换血管发生中重度狭窄的原因可能与血管切除长度>3 cm和肿瘤复发有关。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切除术 预后 血管侵犯 异体血管 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恶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确诊为中晚期肺癌恶性狭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分别给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其中3例(18.75%)患者进行2次植入。1例患者出现气胸,后自行吸收,所有患者均未见粒子游走现象。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肺癌恶性狭窄对肿瘤患者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临床治疗有效率高。

  • 标签: 放射性125I粒子 晚期肺癌 恶性管腔狭窄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颈癌三管内照射技术与宫颈癌三联合插值内照射技术剂量学优势。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20例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比较单独三与三+插值治疗计划中HR-CTV D90、肠D2cc、乙状结肠D2cc、小肠D2cc和膀胱D2cc。两种技术比较剂量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结果:三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100例的效果,,为临床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所选病例实施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在治疗后无死亡病例,且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30.37±3.68)min,术中出血量为(18.56±2.48)ml,术后拔时间为(3.43±1.23)d,术后住院时间为(6.92±1.86)d;治疗前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分别为(23.43±8.40)mm、(7.55±2.09)mm,治疗后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分别为(12.73±6.53)mm、(6.05±1.26)mm,治疗后患者的集合系统分离和输尿管直径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中有54例痊愈、45例好转、1例失败,痊愈率为54.00%、好转率为45.00%、失败率为1.00%。结论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术中出血量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