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积点成画,积画成字。基本笔画如同高楼大厦的一砖一瓦,一部机器的零部件,是汉字书写的基本要素。因此,学习硬笔书法,必须首先对楷书的基本笔画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使用了几千年的汉字,虽说一个字一个样,字字不同,但归纳起来,基本笔画大致可分为八种,即点、横、竖、撇、捺、钩、挑、折,每一种笔画又繁衍出几种变化,大致可列出近30种基本笔画来。这些笔画是练好楷书的“基本功”,是初学书法的“入门课”,也是“必修课”。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各种笔画的书写技巧,再来学习结体的方法,笔画搭配的方法,章法布局的方法,才有可能把汉字写得正确、美观,既有实用的价值,又有欣赏的价值。一、点画。点是汉字笔画的基础,是传神之笔,被喻为眼睛。点的形体较小,但运用广泛,形态变化丰富,要求写得圆滑精到,干净利索,顾盼生姿。斜点又称右点。是点的基本形态,常位于首部中间,写法是取侧势,向右下转落笔,顺锋向右下行笔由轻渐重,顿笔而成。斜长点其状与反捺相似,技法同斜点相似,起笔轻且出尖,收笔要圆满,利索。区别在行笔的过程的长短上。左点又叫竖点,左侧点。多位于字的左旁。写法是左侧取势,顺锋轻落笔。尔后左下行笔,由轻渐重,顿笔回锋,向右上收笔。相向点又称羊角点或曾...

  • 标签: 基本笔画 硬笔基本 笔画入门
  • 简介:五、捺画。撇与捺对称,撇向左取势,捺向右生姿。一般情况捺比撇要略长些,但不能过长过放,要送得出收得住。斜捺。顺其斜势轻落笔,运笔力度由轻渐重,倾斜至底稍顿,取平势出锋收笔。反捺。书写时落笔稍轻,行笔力度渐重,向右方重按回锋收笔,笔势不外泄,取含蓄之态。平捺。平捺用笔与斜捺几乎一致,只是形态取平势,收笔出锋略上翘,运笔中要有一波三折之势。六、挑画。挑又称提,在八种基本点画中变化不大,容易掌握。要求用笔果断矫健,短促有力,不能写弯曲。平挑。起笔取侧势落笔,随即顿实,转笔向左上轻快提笔,力送笔尖,势尽收笔。七、钩画。钩画是依附在其他笔画末端而表现其形态的笔画。其形态较短,要求写得钩踢果断,强劲有力。钩尖方向正确且不宜过长。斜钩。又称戈钩。是一字之主笔,应写得贯穿上下,舒展自然。书写时,行笔至末端,稍停顿提锋出钩,其线条应呈弧势。卧钩。多用于字的底部,书写时可弧度行笔,出锋成钩要迅速。竖钩。先写竖,至竖的末端时蓄势向左上方钩出,出钩的角度约为45度。曲钩。又称弧弯钩。顺锋轻落笔,向下曲力求笔,笔力由轻渐重,至起笔处的垂线下稍顿向左上方钩出。硬笔基本点画入门(三)@司马武当

  • 标签: 基本点画 画入门 硬笔基本点
  • 简介:八、折画。折画是两种笔画转折组合而成,是笔画之间的过渡。写好折画的关键是圆满、自然、有力。横折。是横画过渡到竖画转折处的写法。轻下笔,向右上徐进至转折处,稍停顿,略提,然后迅速下行回锋收笔。

  • 标签: 基本点画 画入门 硬笔书法基本点
  • 简介:(一)点画点画是八个基本笔画之一。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侧点侧点是最小的点画。形态特点:左上尖、右下圆,向左上的倾斜角度为45度。写法:写时笔尖轻落纸,向右下呈45度角行笔,稍行即按笔顿收。起笔要轻,收笔要按实,自然出现尖与圆的外形特点。一般用在字头上的点都是侧点,如“文”、“主”的第一笔都是侧点,“立”字的两个点也都是侧点。2.左点左点又叫垂点。因用在字的左边,所以叫左点。形态特点:右上尖、左下圆。写法:写时笔尖轻落纸,向左下行笔,稍行即按笔收圆。如右图中“小”、“心”左侧的点即为左点;“冖”和“宀”左边的点也为左点(垂点)。如“宇”、“军”等字。3.右点常用在字的右边故称右点。形态特点:左上尖、右下圆,比侧点稍长些。写法:轻笔入纸,向右下加力,到位后收圆。右图中的“小”、“心”字的右侧点即为右点。4.长点长点通常与左部撇画相呼应,所以也叫反捺,往往是整个字形的最后一笔。形态特点:左上尖、右下圆。长点比右点稍长。写法:轻笔入纸,接着向右下行笔加力,到位后收圆。如“不”、“头”等字的最后一笔即为长点。学了点的种类及写法,在今后书写时,遇到点画要认真观察其位置及形态特点,掌握书写要领,才会把字写得更好。(二)横...

  • 标签: 书写方法 基本笔画 硬笔书法基本
  • 简介:<正>杨烁小朋友创作的《毛泽东主席诗·冬云》,结体大方,但字体过大,给人造成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沉闷感,这一点一定要引起注意。作品中表现难得的地方是斜点、三点水、四点底写得较好,有神态,较传情。像“更”、“飞”等字写得较漂亮。但从落款来看,不免显得草率,作品

  • 标签: 结体 结字 透不过气来 宽博 临习 九成宫
  • 简介:<正>月华同学创作的这幅楷书作品,点画有神,用笔严谨细腻,结体疏密得当,基本功较扎实。但“有”、“不”的第一笔长横写得有点短,没有起

  • 标签: 结体 横写 三笔 李白诗 右移 子宁
  • 简介:学生观点黄兰淇(四川绵阳安县学生)我认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我们肯定必须写好钢笔字。我十分赞同陈振濂老师的看法,注重毛笔字是一个好的想法但是要结合我国国情。

  • 标签: 毛笔字 中小学生 学生观 钢笔字 陈振濂 老师
  • 简介:_声外容就_育离物一除夹或衬_繁份盖一降痴治落岭书脚.啊考立圣刚骊_育基一价砖离那蔺浪-琦、、带_户西城一雨蔑尾甲魂棒蔑_可_来丈-.薄威喜夏一小草_断野两仙着一波_味减城典婀一吹一井-_界/,从草一下衡舟柯_秘p木自奢履一_茹技弃香一冬推一长上一诗几知__丸有一臣霄雨黄-镌奥寿离立我路了1、,、母一_通_俱众几月门口一树目月_柬乡工食{双新作窗·硬笔@吴刚!河南

  • 标签: 新作窗 窗硬笔
  • 简介:我是2000年夏开始从事硬笔书法教学。如今算来已有十六个年头,虽然,我所教学生的硬笔书法水平比不上辽宁葫芦岛的丁幸生老师、江苏的余中元兄,但我的教学在全国同道中也算小有名气,我仍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教学还算有些特色,自2002年以来,所教的学生不仅在"文华杯"、"绿天杯"、"扬子晚报杯"、"中华硬笔王"、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等重大比赛中数十人获高奖。

  • 标签: 天杯 书法大赛 元兄 中获 张猛龙碑 张玄墓志
  • 简介:<正>每当捧起这本洋溢着古朴墨香的杂志,总是激动不已。因为这里有我多年来所寄予的硬笔书法情结,正是这本杂志,让我真正爱上了硬笔书法。多年前,一位叫李振泰的忘年老友看我喜爱书法,把一套他珍藏多年的唐代法帖赠送给我。从此,我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我对硬笔书法是排斥的,甚至不屑一顾。在内心深处,好像只有毛笔书法才是唯一。直到当兵之后,偶然在战友处借得一本《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看到里面那些别具特色的硬笔书法作品,很是惊叹,想不到硬笔也能表现出如此独特的艺术效果。惊喜之余,我开始关注硬笔书法。

  • 标签: 书学 书风 临写 帖学 一本 就这样
  • 简介:“古雅”作为一种艺术欣赏的审美范畴,是指艺术作品在内在气息上能反映出较为久远又深厚高雅的独特趣味。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即“古”和“雅”。“古”是从历史时间上看;“雅”是从艺术形式上看。“古雅”是两种意趣的综合体。对“古雅”的审美追求一直是书法内涵意境高下的重要评判要素之一。硬笔书法不管在技巧操作层面的用笔、结构、章法上,还是艺术厚度追求等方面都深受书法的影响。特别在目前,从硬笔书法的表象来看,若有复兴之势。受时代整体审美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硬笔书法的创作形式较以往有了更为广阔的选择与借鉴。其中不乏创新之举,但同时也衍生出大量的格调偏低的形式追求,创作者不理内质,偏重华而不实的形式表现。如此很不利于硬笔书法事业特别是创作方面的健康发展,所以对“古雅”有关内在品质、结构原理及获得方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提升硬笔书法的艺术高度和厚度等方面无疑将会起到不可限量的作用。

  • 标签: 硬笔书法 表现形式 古雅
  • 简介:李勇同学这幅字,章法布局疏朗停匀,书写认真,且在模仿毛笔书法形态方面颇用功,效果也很好。写出了轻重变化,点如瓜子撇如刀,整体感觉很美。像“枫林晚,二月花”等字,写得都比较到位。说明李勇同学在读帖临帖过程中都很认真,这种学习态度应充分肯定,并希望坚持下去。需要指出的是,用硬笔来表现点画的各种形态时,要注重笔画的内在关联,把握起笔、行笔与收笔的关系,用笔要畅,避免描、画,做出形态。当然,学习之初,我们就是通过描摹来认识理解笔画形态的,只是要在熟悉起、行、收用笔关系的基础上,能够顺畅地写出每一笔,力求使之妥帖,就更好了。如“上、径、车”等字,末笔不平,恐怕就是在注意形态时忽略了位置关系,结果显得不稳。另外,欧字点画十分精到,中宫紧收,是其特点。此外个别字如“寒”重心靠上,“斜”字左右平布且中宫松散,还需推敲。施慧同学的这篇作品,写得比较成功。看得出来,她对于硬笔书法的学习,已有较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用笔方面能够利用本身特点,运笔书写流畅,没有刻意做作,表现比较自然,干净利落,很好。尤其是“因、处、龙、泉”等字,结构准确,体势饱满生动。不足之处是在掌握字的结构方面,还要多读多练。读,就是要读帖,研究范字。虽然有时书写时...

  • 标签: 硬笔书法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