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为肿瘤患者静脉给常用途径, 但其主要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可直接影响置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与肿瘤的高凝状态、肿瘤类型、导管类型以及穿刺部位等因素相关,为保证 PICC 置管的正常使用及留置时间,可在早发现、早诊断、药物 封管、熟练穿刺及科学宣教等方面作加强。

  • 标签: 肿瘤/治疗 picc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8例临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原因分析,探讨DVT发病机理。方法:通过回顾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引发DVT的预防措施,对已经发生DVT的患者,如何精心做好抗凝、溶栓期间的护理,防止发生肺栓塞(PE)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医护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DVT的多发及危害,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护理干预。

  • 标签: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 护理 干预
  • 简介:从1963年我国陈中伟教授实施第1例断指再植术成功至今,断指再植已有44年的发展历程。有研究表明,造成断指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系再植术后患指发生血管危象。有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显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0%~24%。本文就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类型、形成原因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 护理干预 再植失败 临床观察 第1例 陈中伟
  • 简介:介绍了人工气道痰痂形成的原因,通过详解加强气道的湿化和对吸痰的管理,较好地干预建立人工气道后痰痂的形成

  • 标签: 人工气道 痰痂 护理
  • 简介:1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产妇通过一般护理、患肢护理、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结果,11例均痊愈出院。产后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DVT发生的主要原因。产后应针对三大主要原因进行预防治疗及护理。

  • 标签: 产后期 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  近年来,我们对6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取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例护理 形成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于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于本院行PICC置管的化疗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组30例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腋下血流速度与DVT形成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腋下最大血流速度、平均静脉血液流速较对照组高(P<0.01)。研究组DVT形成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置管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提高其自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穿刺 静脉置管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以护士职业素养与能力作为护理教育的新评价标准,构建中职护理教育形成性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自主学习、综合能力、学习态度、课业、社会活动、学习发展轨迹6个一级指标,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其中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采用自设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表》和《综合能力核查表》进行评价.在中职护理教育中融入形成性评价,实现了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有机统一.

  • 标签: 教育 护理 评价 教育 形成性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烧伤后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7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2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瘢痕形成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做好心理疏导、烧伤创面的护理、瘢痕皮肤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减轻瘢痕形成的有效率分别为74.1%和95.0%,观察组瘢痕的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烧伤后瘢痕形成

  • 标签: 护理干预 烧伤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护理。方法:选择患者的时间是2019.09-2020.09月,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80例,采用电脑随机的模式来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中患者分别为40例。对照组应用的是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则采用的是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对于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患者的护理结果效果进行讨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的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包括护理满意度,还有症状的评分,相应的治疗效果具备统计学的意义。且P<0.05。结论: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有着比较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肺栓塞 护理 价值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采取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02月-2023年0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病人,搜集病人的一般资料以及住院资料,总结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实验共纳入100例骨科病人,住院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有28例(28.00%,28/100);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病人的年龄、骨折部位、凝血功能以及卧床时间有关,与病人的性别无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病人的年龄、骨折部位、凝血功能以及卧床时间有关,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病,其中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并严重的并发症,容易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了解并探究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包括药物治疗、体位调整、床旁护理、运动康复等方面的措施,并强调团队合作与定期评估的重要性。

  • 标签: 重症新冠肺炎 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术中护理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了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的护理质控管理,比较应用术中强化护理后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评分、满意率。 结果 应用术中强化护理发生率为 2%(仅 1例),较前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为 93.37%。 结论 在术后长时间卧床的病人手术期间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提高,有效地辅助临床治疗。

  • 标签: 术中护理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溶栓治疗已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救的主要手段。然而对患者而言,由于知识缺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预后很不了解,常表现出紧张、恐惧、盲目、甚至绝望,这样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对其开展科学的健康宣教势在必行。健康教育的核心就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观念,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措施。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对8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实施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病≤6h)开展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脑血栓形成 健康宣教 治疗疗效 溶栓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脑血栓形成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患者实际获取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21年4月,将我院86例脑血栓形成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00h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00h血糖指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00h血糖指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躯体功能评分指标、心理功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以及物质生活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躯体功能评分指标、心理功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以及物质生活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脑血栓形成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血栓形成合并糖尿病患者 常规护理干预 系统性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疾病会使患者下肢静脉出现非化脓性炎症,且该疾病常伴随出现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该疾病在神经外科发生率极高,因此,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本文章主要对DVT的发病机制、预防方式和预防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下文。

  • 标签: 神经外科 DVT 护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