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开宝五年十一月,宋太祖命儒臣李昉、卢多逊、扈蒙以及宗正赵孚等13人分别撰写岳镇海渎与历代帝王,共成文52篇,《大宋新修南海广利王》即是其中之一。其时,在宋王朝疆域内,已纳入制度化祭祀并完成修葺事宜的岳镇海渎祠14处、历代帝王38处,碑文撰写对象便依此而定。所撰之文现存17篇,各篇在内容上具有叙述祭祀对象特质或功绩、彰显当朝皇帝德能与赞扬朝廷修德行等共性,体现了统一撰文的特色。同时,撰文行动也展示了宋太祖追求久远功业的意图。

  • 标签: 宋太祖 岳镇海渎 历代帝王 祠庙 碑刻
  • 简介:2010年在成都出土的《李君》为墨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基础资料。从始刻于阳嘉二年的《李君》记载看,东汉时期仍然儒墨并称,并可在学校公开传授墨家学说。这与史学界通常认为,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墨几成绝学的定论不符。墨由显而绝是自然衰微的结果,与统治者的打压并无太多联系。其衰微的直接原因在于缺乏传承与创新。碑文"同心齐鲁,诱进儒墨"为墨子是鲁国人提供了新的佐证。

  • 标签: 李君碑 墨学 价值
  • 简介:《郭氏家》系颜真卿专为唐中兴名将郭子仪父亲郭敬之而作,原现藏陕西西安碑林。晋祠所藏虽为后世翻刻,但其翰墨从容、稳健厚重,不失颜氏风骨。又兼碑刻中涉及众多历史事件、人物,因此极具研究与欣赏价值。

  • 标签: 《郭氏家庙碑》 郭敬之 郭子仪 颜真卿
  • 简介:在金石与篆隶书艺复兴的历史境遇下,阮元适时提出“南北书派论”,从中原书风的分派与流变揭示了南北书风不同的成因及特征等,形成了客观、公允的书法艺术史观,在观念上动摇了“二王”独尊的书法传统,为清代“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包世臣对“派”书法的阐扬,深化了书坛尊的意识。在康有为的总结与建构下,形成了书法载体的“碑学—帖”论,旗帜鲜明的“尊卑唐”,从而使得派书法大盛于书坛。

  • 标签: 篆隶复兴 南北书派论 邓石如 包世臣 康有为
  • 简介:在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基本概念及其规划管理实践相关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红河州石屏古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及管理实践为例,阐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规划建设与管理实践中的意义与路径。

  • 标签: 历史文化名城 管理与实践 石屏古城
  • 简介:我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径上,青草不再生长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

  • 标签: 纪念碑 亚历山大 石柱
  • 简介:汉代隶书碑刻有着多种风格,或古朴拙趣,或清秀飘逸,或平稳端庄,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诸多杰出的汉碑中,吾爱《曹全》颇多,此在用笔方面表现平稳,结体方面表现出开张秀丽的姿态,字形方面方圆结合而以圆笔为主,内含精气,柔中带刚,蚕头雁尾尤其突出。在此浅谈《曹全》创作取法,有柔和、刚柔并济之风,使作品更显生动,缓逸流畅。

  • 标签: 《曹全碑》 创作 隶书 书法作品
  • 简介:即《爨宝子》与《爨龙颜》,晋宋时期立于今云南省曲靖境内,具有重要的史料、文化、艺术等价值,被誉为“南瑰宝”。爨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成为其所处地域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为研究南中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和民族思想精神提供佐证史料的同时,更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与文学的宝库。

  • 标签: 爨碑 价值 书法艺术 历史文化 传统思想
  • 简介:春日的山中到处是可爱娇嫩的青绿.踩在新发的绿芽上,仿佛鞋底也染了初春的颜色,勃勃生机托着人走得轻快。水漾飘一般穿过草丛,手里勉强握着的黑色长刀不时撞动碎石子.将青草压出水波一样的痕迹。

  • 标签: 故事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张迁》以古拙朴茂的书风饮誉书坛。由于文辞用典等问题,致使清初顾炎武等人疑为伪刻。乾嘉以後,金石家围绕文辞与书风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有附和者,有怀疑者,而更多学者则反对顾说。南京大学程章灿先生曾在《文献》季刊连发二文,明确提出《张迁》是明人伪刻或是魏人翻刻,其观点在学术界和书法界引起了极大反响。此後,赵楠、吴朝阳等人撰文,从辞章用典、字形书刻、职官称谓、碑版体例等方面给予反驳,并辨明了一些问题。但程君二文涉及问题太多,而且以上三家都未亲访《张迁》原刻。又“没有见《张迁》拓片原件”,仅在古人着述文献中进行辩论,尤其在书法方面关注太少。本文结合《张迁》原石、拓本、古代金石着录等对其作全面的梳理与澄清。

  • 标签: 张迁碑 真伪 再辨疑 顾炎武 商榷
  • 简介: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路北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白色覆钵塔,这就是白塔寺的塔。白塔寺因塔而得名.本名为“妙应寺”,当地居民约定俗成,就叫白塔寺。至今,汽车站、电车站以及北京市交通图上部一律标明此地为“白塔寺”。这寺历经沧桑,几度变故,拆了盖,盖了拆,里面的佛像也搬来搬去。只有这塔,却岿然不动,唯其如此,才保住了这寺,若无此塔.早没了。

  • 标签: 民间玩具 市场 北京西城区 白塔寺 约定俗成 当地居民
  • 简介:山西省运城市因“盐运之城”而得名,与陕西西安隔河相望,居黄河以东,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

  • 标签: 泰山 风雨 运城市 山西省 秦始皇
  • 简介:摘要简要阐述了机械设计行业新的管理趋势。分析了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设计检测评估体系以及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问题。在很大意义上有助于机械设计人员对于自我科研成果的客观认识,在工作中避免误区,在设计流程中由理论性到实践、实用性的递进以及设计成果的现实推广价值。

  • 标签: 质量安全 功能设计 成本 规避风险 满意度
  • 简介:明清太原县城,位于汾河之西的故晋阳西城(晋阳为横跨汾河东、西、中三城格局)大明宫遗址以南,从明洪武八年(1375)始筑以来一直是明太原县、清太原县、民国太原县、民国晋源县、新中国晋源县、太原市第六区、晋源区的治所,1963年后降为公社、镇、街道办事处一级建置。县城南关之龙天(一名刘王祠)创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之前,所祀“刘王”被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以龙天为中心的一场大型抬神活动却流传甚远,涉及河东、河西的十数座村庄。这场前后历时三个月之久、有数千人参与抬神的民俗活动,不仅规模宏大充满趣味,而且有很深的历史内容,应该引起后人关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太原县 龙天庙 民俗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2017年水库蓄水的观测资料,对大坝监测项目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评价了大坝的工作性态,结果表明水库大坝运行是安全的。

  • 标签: 隆阳区北庙水库管理所安全监测
  • 简介:《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创了中国文化的石经传统。北齐立国前高澄将洛阳太学门前的石经运至邺城,影响所及,使北齐在朝野崇佛的历史背景下,兴起刊刻佛经风潮,除南北响堂山、中皇山等石窟壁经和山东摩崖刻经之外,还有石碑刻经现象出现。本文着重对邺畿今存涉县《七级石浮图观音经》《石垂教经》、邢台《郭显邕造经记》形制、碑文、书风等进行了考察,实证了北齐刊刻石佛经现象,认为其在刻经文字书法上有四个方面的特征:1.主体复兴隶书,追溯漠魏正统;2.杂糅篆法异体,追求古意多变;3.隶楷错变交融,顺应实用时势;4.用笔结字整合,开启隋唐先声.

  • 标签: 北齐 石经碑 隶书复兴 隶楷错变
  • 简介: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标签: 厚积薄发 感言 参赛 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