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患者的点眼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3月间我院收治的眼科疾病手术患者中选取 88例,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44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 44例,实施点眼护理干预。比较手术治疗指标和并发症,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更高( 97.7%vs84.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4.5%vs20.5%),差异显著( 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05),但试验组的视力水平和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眼科手术患者实施点眼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改善视力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疾病 点眼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眼科手术院内感染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 择取 2018 年 10 月到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2 例眼科手术患者,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 n=42 )和观察组( n=42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开展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开展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降低眼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效果确切,还可提升护理质量,因此建议在临床中对该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眼科手术 院内感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摘要 : 目的 , 针对眼科手术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探索护理干预对眼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眼内感染的效果及预防措施。方法 , 从某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2 月收治的眼科手术患者中选择 21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 针对性护理服务,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眼内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 观察组未观察到眼内感染者,感染率为 0% ,对照组有 2 例出现眼内感染,感染率为 1 . 98% ,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 (P < 0 . 05); 观察组在医疗废物处置、个人防护用品和手卫生 3 个方面知晓率分别为 96 . 33% 、 98 . 17% 和 97 . 25% ,对照组仅为 75 . 25% 、 78 . 22% 及 74 . 26%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 . 05) 。结论 , 在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眼科手术患者术后眼内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相关卫生知识的知晓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内障又称作晶状体混浊,是临床中常见的盲眼病之一,也是当前全球致盲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年龄增大、家族遗传、外伤等原因都可能引起人们的晶状体囊膜的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从而丧失了屏障作用,甚至有可能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从而形成混浊,这样就造成了白内障。本文收集眼科临床300例白内障患者诊断及复明手术疗效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都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方法,将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眼内。术后首日有35例患者视力超过0.6(占11.7%),260例患者视力恢复超过0.3(占86.7%),278例患者视力恢复超过0.05(占92.7%)。人工晶体没有成功植入、患者破裂后囊膜等表现都是术中并发症,前房积血、脱落视网膜、眼内炎症及短暂性高眼压等是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白内障患者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对现代医疗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眼科患者不断增多,并且眼部属于特殊、敏感的重要部位,护理不到位严重的时候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人员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整体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善当前眼科护理质量。本文基于眼科手术眼内抗感染护理策略展开论述。

  • 标签: 眼科手术 眼内 抗感染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眼科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期间83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把研究对象划分A组(n=41,超声乳化术)和B组(n=42,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讨护理管理在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116例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个性化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生率和并发症对某项活动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正常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相关数据相关性有显著性意义(P

  • 标签: 白内障 个性化护理管理 手术 并发症 眼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期急性眼病围手术期管理和感染防控方法。方法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19日中国将COVID-19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以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按照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实施眼科手术的127例患者手术期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探讨疫情防控形势下眼科手术期应采取的临床管理措施。结果127例手术眼科手术类型包括急诊手术、日间手术和威胁患者视力相关疾病手术手术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眼科手术手术期按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完成了患者疫情筛查、相关环境、相关设备、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消毒和疫情防护措施,手术过程顺利。无2019-nCoV感染病例,术后未发现医源性和交叉感染发生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无医护人员感染事件,手术室及病房、检查区等相关区域空气采样达标率为100%。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严格遵守眼科诊疗防控措施可有效保障手术顺利实施和眼科手术期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眼科疾病/手术 感染管理 围手术期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手术室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以适应眼科专科医院日间手术的大规模开展,并实现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法以患者为中心,以信息驱动流程,建立基于手术安全三级核查模式的围手术期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医疗质量控制、手术安全管理。结果通过以围手术期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不断优化流程的过程中,实现了手术申请的全覆盖和手术核查的零错误。结论通过手术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眼科专科医院在较少投入的条件下,完成日间手术的流程改造,实现大规模日间手术的开展。

  • 标签: 眼科手术室 日间手术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与优质组研究病例分别来自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 2016年 2月— 2017年 1月)与实施后( 2017年 2月— 2018年 1月)各自接收的 60例老年白内障病人,比较两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后,优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分别为 1.7%、 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15.0%、 80.0%, P<0.05;优质组的 SAS评分、 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白内障病人在围手术期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荐。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老年 白内障 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 :选取连续入住眼科手术患者 142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 每组 7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操作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出院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进行比较, 患者出院满意度( 95.77%)升高, 不良事件发生率( 2.81%)、患者术后 24、 48、 72h的疼痛评分、专科操作并发症( 7.04%)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术前术后病人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减轻病人术后疼痛程度, 降低了专科操作并发症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并显著提高术后病人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适合在眼科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眼科手术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眼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 方法:本次调查,选取 1083 例在本科室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调查,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12 月 1 日至 31 日。将病人分为 2 组,对比组分得 541 例、研究组分得 542 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分析最终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对比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明显, P 值 <0.05 。 结论:在眼科手术管理中,手术室护理管理应作为首选的方案,可有效的改善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管理效果 。

  • 标签: 院内感染 手术室管理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影响眼科局麻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因素,以此制定综合心理护理的方式,研究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就诊的眼科手术患者84例,均接受局麻处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心理护理,分析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因素,对比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影响因素:文化水平、健康教育、年龄、性别。(2)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化水平越低、健康教育效果差、年龄高、女性患者更容易在眼科局麻手术后出现负性情绪,通过综合心理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局麻手术 负性情绪 术后疼痛因素 综合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性护理对眼科手术患者认知行为情况及应激状况的影响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9 年 2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重度眼科疾病患者 66 例,其均需采用眼科手术治疗。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33 ),实验组( n=33 )两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的眼科手术护理干预方式。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化的眼科手术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手术手术手术配合依从性。结果:经过差异性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手术配合依从性为 综合依从率 31例( 93.94%),优于对照组 27例( 81.82%),( p < 0.05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不良情绪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针对化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提升眼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对于改善患者治疗情绪,降低其应激反应。优化患者的术前认知,提升手术配合依从性有效,建议研究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认知行为 应激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日间眼科手术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手术室在 2018年 5月 -2019年 12月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并进行眼科手术的 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选取 2017年 2月 -2018年 4月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前并进行眼科手术的 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感染事件发生率、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感染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利于有效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眼科 日间手术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便签在眼科连台手术物品清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眼科连台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与2019年8月开始应用于便签,按随机抽样法选择应用前3个月(2019年5月-2019年7月)200例为对照组,选择应用后3个月(2019年8月-2019年10月)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连台手术的清点工作正常进行,观察组在上述常规的清点工作中对手术结束后患者未离开手术室前进行清点核对,提高手术物品清点的执行率,确保手术物品无遗失。[结果]评价两组手术清点执行率、手术物品遗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对眼科连台手术中便签的应用,清点工作不再流于形式,这样既缩短了手术时间,规避了手术风险,又提高了手术效率,保障手术安全。

  • 标签: 连台手术 便签手术物品清点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 进行分析。 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眼科白内障手术的 9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的分组措施将患者分为了对照组 (n=46) 以及观察组 (n=46)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比两个组别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观察组,组别间数据对比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护理白内障手术患者时,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滴眼液的护理技巧。方法:掌握眼科用药的注意事项和技巧。结果:该方法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水平,使护士掌握眼科护理的注意事项和技能。

  • 标签: 点眼药 技巧 指导